[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设施农业新技术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2282

个人档案

武庆东
聊城华塑工业有限公司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10-04-12
最后更新时间: 2010-05-08
日志总数: 3
总点击量: 36445

 

 

日  志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误区

作者:   分类:生活随笔及其他     浏览:2374次   回复:0次  
发表时间:2010-05-08 11:15:27

我国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只有1.4亩,不到世界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的40%。在土地资源紧缺的背景条件之下,我国不仅丰富了国内菜篮子,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应当归功于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据2009年统计,中国设施农业种养面积已经占全世界的70%以上,可以说是近年来一个发展奇迹。

评论中国设施农业经常有两种声音:一是说中国设施农业技术落后;一是讲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神速。两种不同声音代表了两种发展思路,也形成了两条道路。

一条道路是引进国外成套装备。发达国家的设施农业技术确实先进,设施农业的称谓就来源于欧洲、日本等国,美国则通常使用“可控环境农业”的称谓。国外设施农业的标准化;大型化;作业机械化;设施环境监控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单位面积产量确实很高。都是这些都是国外政府大量补贴扶植起来的,最前沿的技术带有实验性质,在先进国家也难以推广。世界其他国家设施农业总和不及中国二分之一,也证明一味追求大型化、机械化、智能化不能一蹴而就。上世7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出钱,科研院所牵头,各地相继引进了多种配套的设施农业装备,但是都无法消化吸收,甚至因为运行成本过高而无法继续维持。这说明,当时在大田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的时候,温室中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很难发挥优势,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大量资金引进的最先进的设施农业装备,停留在科研院所的试验阶段,没有推广开来。

另一条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塑料企业最初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指导,自己生产的农用大棚膜。在国家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鼓励之下,塑料企业和农民直接联手,工厂的技术加上农民摸索的经验,急速发展了中国的设施农业。这种装置简单适用,主要是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和遮阳棚4类。种养的类别有:蔬菜、水果、花卉、禽畜、渔业、林木育苗、食用菌、中草药等方面,成为国计民生中不可缺少的设施。30余年从无到有,竟然发展到占世界总量70%的面积。而量的飞速增长也带动质的提高,特别是设施农业覆盖材料的研制,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两条道路截然不同的结果表明,有些主管部门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当一些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引进装置陷入两难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发现中国的设施农业已经遍地开花。不得不说,某些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出现了误区,因为中国设施农业是由农机部门来管理的,难以摆脱侧重于农机的倾向。国内许多人谈起设施农业就讲机械化、标准化、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或是谈大棚骨架配套搭建和种子优化,其实不是设施农业的专题。农民则认为这些提法不得要领:温室内机械化难以施展,要到很高的发展层次才能使用;标准化和大型化则因种养品种差异而难以统一;微机控制智能化更难以进入实用。时至今日,这些东西也没有真正派上用途。其实,设施农业的环境创造和环境控制是对温、光、水、气、肥等环境因子的调控,有些事情不等计算机分析农民就知道会发生,他们凭实践经验对温室中的温、光、水、气、肥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控。比如:早晨拉开覆膜放风约1小时,补充棚内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添加原料,提高蔬菜的产量,又能及早排放出棚内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率。如果作物已经侵染了如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最好进行第两次放风。第一次放大风后,待棚温降至20左右,及时拉上风口,使棚温迅速升至30-35℃,保持一个小时左右,然后进行第二次放风,目的是限制病原菌生长。                 所以说农业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根据技术发展需要仍会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辨别手段。

设施农业中最重要的是高效利用太阳光,充分的光照使棚内温暖如春,向棚内养植物提供光合作用必须的光肥,因此,农民最重视的是覆盖材料,也就是温室膜。华塑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全面优化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概念,是要用转光、屏蔽、折射、蓝移、红移等手段全面优化太阳光。比如:将紫外线、绿光、黄光等转换成为蓝光和红光,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用265nm紫外线来杀菌;屏蔽365nm峰值的紫外线使部分病虫失去光感;反射红外线来保温等。正是这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进步,使中国设施农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时至今日,中国赶超国外先进设施农业技术已成为必然。我国设施农业栽培养殖的种类最全面,应用地域的纬度跨度也最大,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在关键的覆盖材料研制方面,中国也在迅速发展,上游的加工设备基本全部实现国产化,温室大棚膜绝大部分实现国产化,光转换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不仅具备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更具备了创新能力。产、学、研单位协调形成合力,必然会加快赶超进程。

当前,发展设施农业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1     温室大棚膜:1)应用分子/纳米技术研制外涂覆功能材料温室膜,做到流滴消雾功能与薄膜老化期同步;2 研制全面优化太阳光的温室膜,以缩短成熟期,增加产量;

2     杀菌防害膜:1)根据不同作物生长习性和病虫害特征,屏蔽菌虫可视光,结合黑光灯诱杀害虫,以降低果蔬农药残留量,保障人类健康;2)用光催化材料试制杀菌除臭养殖专用膜,控制净化棚内的空气,降低禽畜流行病发病率,进而保证人类身体健康。

3     可控喷滴灌装置:在温室内推广喷滴灌特别是滴灌技术,逐步发展智能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促使作物更好更快的生长;

4 发展环保杀虫技术:设施农业创造了相对封闭的生产环境,研究利用一些杀虫气体或温度突变,来发展无公害杀灭病虫害技术;

5  大棚膜自身清洁问题:一是大棚膜内部添加许多功能助剂,比如流滴剂、消雾剂、光稳定剂、抗氧剂、保温剂等,有些助剂析出后随着水滴流到植物叶面,会造成些许污染或损伤;二是棚膜表面吸尘问题;三是棚膜氧化产生的变色伴生透光率下降问题。可以用分子和纳米材料 对棚膜表面进行处理,解决这些问题;

6  利用地下水对棚内温度进行调节,冬季可以升高棚内温度,夏季可以降低棚内温度,创造作物和禽畜更舒适的生长环境。

加大对此类技术研究的投资,适应我国国情,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现阶段内,用此类办法对设施内的温、光、水、气、肥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控,可以大范围的应用,同样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研制更高端技术,满足高附加值作物种养的需要,中国引领设施农业发展的时期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