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高物价!
今年注定是一个“物价年”,仿佛缺了这个主角,大家关心与讨论的主题就显得不完整。你看,最近又有学者将现在的物价上涨视为拉动内需的一个必然反应,并认为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就必须容忍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这些问题听起来都很大,还是挑一个简单点的,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物价来说说吧。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好像与物价等因素关系不大。最近一段时间的物价飞涨,与货币和食品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时候,货币过量发行(简单地理解,就是印钞机运转的速度超过了实际财富增长的速度,结果本应该是一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就需要一块五或者更高的价钱才能买得到了)可能是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可是,到底应该如何来衡量货币是否发行过度,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的情况是,发达国家货币供应量占GDP的比例低于1,新兴市场国家的这个比例为1到1.5倍之间,今年9月我国货币供应量为为69.64万亿元,是GDP的2.6倍,比例之高差不多是世界第一了。伴随货币发行过多的是资产泡沫,那泡沫在太阳底下五光十色,看着真是好看,说起来就更光彩。但看泡沫的人心里难受,因为它是泡沫,迟早要破,眼见得苦心经营的资产越来越不值钱,辛苦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少,谁还能高兴起来。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过程让“货币当局巧妙地、不知不觉地取走了居民财富的大部分”。
另外一个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就是食品价格。现如今已是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脱离世界体系。于是,食品价格波动就不只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事情了,它深受整个国际市场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有不少大米、小麦、大豆等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当国外进口产品或大型贸易公司逐渐垄断我国市场的时候,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我们自己就说着不算了。此外,不断的圈地盖房、盖工厂,也使得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可是,无论经济如何高速发展,工业如何发达,大家总还是要吃东西的,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当然要从农业中来,从耕地中来,没听说哪一样食品能够离开大地母亲的疼爱。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饮食结构出现变化。我们将消耗更多的奶制品、肉类和食用油等,这些食品对土地和水的消耗更可怕,例如吃一斤鸡肉相当于吃6斤粮食,这些都将影响到我国的物价上涨。
国强民不富,并不是和谐社会的目标。民不富则国必不强,只有老百姓富裕了、安居乐业了,才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强。物价也好,人价、钱价也罢,还是要把重点转移到如何让百姓富余和乐生更好一些。从目前情况上看,要想让老百姓真正感觉到富裕了,先要让物价平稳,不能有太大波动,高物价是万万不可的,那样会伤老百姓的心;然后还要向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那样,把民生和福利搞上去,少一点形象工程;最后更需要一些制度保障。具体说来,我国要变得更加强大,必须先让百姓富裕起来、安稳起来,国家的富裕和强大不能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当务之急就是要合理对付物价。一是把收入增加和生活成本降低结合起来,利用强大的国家财政重点改善民生福利设施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利息率,少收一些税,煤电气的价格不要总是涨。二是保障食品供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耕地和菜地,不要再以各种好听的理由和借口来占用这些土地。如果出现了粮食和食品问题,再想多进口些这些东西,可能就不像现在这样容易了,粮食和食品必须自力更生。三是,政府要有一套应对价格上涨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一些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食品等必需品价格上涨应该有个上限,同时也需要有较为灵活及时的补贴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