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思考是一种乐趣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63

个人档案

张保胜
商丘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8-04
最后更新时间: 2008-09-18
日志总数: 1
总点击量: 39934

 

 

日  志

科技型企业成长特征的个案分析——以安彩高科为例

作者:   分类:产业技术研究     浏览:4316次   回复:0次  
发表时间:2008-08-29 15:15:52

                                     

摘要:企业成长理论可以归结为规模经济论、企业进化论以及资源论,但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具有特殊性。安彩高科的发展说明了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之间抉择的重要性,以及从工艺创新到产品创新持续性是企业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成长

 

Cas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growth

                     ____take Ancai High-tech Company for example

 

企业成长理论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个方面是企业成长的规模经济论,这是用企业规模的变化来描述企业成长的理论。也就是企业规模越大,产量越高,企业的成长阶段越高。第二个方面是企业进化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进化论强调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比较重视组织、创新和路径依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借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研究企业成长问题时,很多学者使用了其中的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主要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分析企业成长与老化的本质及特征。在生命周期理论中,麦迪思用PPerformance of the purpose of the organization)和AAdministration)表示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的执行功能和短期效率的行政功能;用EEntreprenearing)和IIntegration)分别表示企业追求长期效益的创新能力和长期效率的整合能力。用PAEI这四种功能分别在企业的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以及死亡期中每个阶段各自力量的大小来推断企业成长所处的阶段[1][2]。第三个方面是企业成长的资源论。伊迪丝·彭罗斯应该是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分析企业成长的最早的经济学家[3]。她与同时代的研究企业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不同,致力于打开企业内部的“黑箱”,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基石。她还特别强调了“规模经济并不等于成长经济”的观点,认为成长经济是一种内部经济,来自于企业提供独特的生产型服务的集合,这种集合使得企业在投放新产品以及改进产品质量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成长经济优于规模经济。后来,哈默尔等人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概念(Core competence)以后,使得“核心竞争力”问题在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核心能力理论(包括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也是一种企业资源论,强调企业从自身的资源出发而不是从市场出发来研究企业的竞争能力,认为企业的核心技术、技能等核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另外还有研究企业成长的知识论和基因理论。知识论实际上是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一个延伸,也属于资源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尤其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基因理论则把企业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看成是基因和染色体。所以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正是基因不断变异的过程,企业家成了“基因工程师”,其职责是对企业资源不断的分配组合,不断的促进企业成长[4]

科技型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既有与一般企业相同的一面,同时也有其特有的成长机制与规律。本文根据安玻公司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一个靠技术引进成长起来的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之间的抉择以及从工艺创新向产品创新转换过程等基本问题,指出了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基本特征。

1 安彩高科的发展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98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河南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同时联合安阳利浦筒仓工程有限公司、安阳市文峰研磨材料厂、河南省安阳荧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实业开发公司等其他四家发起人共同发起,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主要是生产、销售彩色显像管玻壳、彩色显示器玻壳、研究开发电子特种玻璃新产品。上述的1998年为公司的上市时间,其实安玻公司早在1991年就已经开始产品的生产。

从公司净利润的变化线图(图1)可疑看出,从1999年到2007年,公司业绩经历了大概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9年到2000年的净利润快速上升阶段,从22081.00万元上升到52807.00万元,达到最高,与1999年相比增加了139%。公司良好的业绩主要是由于当时全球对显示器件的需求增长迅速,公司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第二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04年,净利润降中趋稳。2001年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彩电行业的扩张和恶性竞争,彩电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公司主导产品价格下降了26.49%。2002年,受我国加入WTO的影响,彩电行业出口的恢复性增长抑制了公司业绩的下滑,出口收入比上年增加了65.40%。直到2004年,整个市场需求和公司业绩比较平稳,公司集中精力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第三个阶段是20052006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CRT行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平板显示器件产品对传统CRT 产品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再加上LCD技术对CRT技术的冲击,导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2006年净利润为-84176.2万元;第四阶段就是2007年,公司股本结构和股东出现的较大的变动,河南投资集团通过竞拍取得原大股东河南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国内CRT行业重新“洗牌”,多家彩管厂相继停产。

1 安彩高科历年净利润变化线图

(数据来源:安彩高科历年年报)

   从公司历年董事会报告中的主营业务经营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关于供需状况、价格下降等因素分析较多,从产品技术演进角度的问题分析较少。如果从技术角度看,可以说安玻公司最初的成立是在整体技术和生产设备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的。初期的技术引进涉及到了从生产线到一些关键部件的购买(见表1)。

1 安玻公司技术引进时间、来源及合同

技术引进时间

技术来源

技术合同内容

1987126

日本NEG公司(含OI公司)

引进技术、设备合同

1988723

法国西普公司

锥池炉耐火材料合同

1988924

日本NEG公司

购买关键件补充合同

19881220

日本岐阜精机株式会社

模具合同

1989311

飞利浦香港有限公司

实验室仪器订购合同

1989316

日本住友商事会社

购买关键件补充合同

19911012

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

工艺及设备合同

(资料来源:根据安玻公司历年大事记整理)

安玻公司在引进技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经过技术的学习和消化吸收,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比如公司在19887月曾经派33批共1145人赴各对口厂家进行专业培训;在1989214—199112月,又派实习生八批赴日、美、港实习。其中赴日本5批,美国1批,香港2批,实习生共174人,实习专业80个。从1994年到2004年,安玻公司共完成技术进步项目1400 多个,其中29 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成功新装备126套,产品品种由引进时的6个增加到目前自主开发设计的7大系列105个彩色显像管玻壳新品种,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显像管玻壳和大屏幕彩色显像管玻壳的历史[5]。其具体的重要工艺创新见表2

2  安玻公司的主要工艺创新

时间

方式

产品

1992730

自行开发

东芝54厘米FS屏、锥模具

1993512

自行开发

63厘米菲利浦玻锥模具

1993528

首次生产

华飞型63厘米

19931016—1028

研制开发

东芝型63厘米玻锥

1994426

首次生产

S/G彩色显像管玻屏双滚筒研磨机

19961220

自行设计

华飞54厘米玻屏模具

2001315420

开发

三菱、日立两种33〞大屏幕锥模具

(资料来源:根据安玻公司历年大事记整理)

 

从目前电视机技术的发展来看,传统的CRT技术在市场上已经饱和,LCD核心技术有着很大的潜在市场。从CRT技术显象管玻壳向LCD技术的玻璃基板的转换,从技术上来说并不是一次工艺上的创新,而是一种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创新。资料显示,到2006年各类平板显示器的市场规模分别为TFT-LCD425亿美元)、PDP69亿美元)、OLED20亿美元),TFT-LCD占的市场规模最大。预计在未来几年中LCD的玻璃基板的需求量将以30%-50%的速度增长,成长潜力巨大。2005518,安玻公司宣布,公司与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郑州市政府投资主体)将共同投资21.9亿元,启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219624万元,注册资本65887万元,安彩高科出资4612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6]但是,安玻公司的LCD玻璃基板新项目目前的进展如何,仍有待关注。

2 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之间的抉择

一般的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历程都要包括种子期、初创期、扩展期、成熟期、蜕变期等几个阶段。高科技企业成长的过程也正是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是其培育核心能力的过程, 因此技术创新居于高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的核心地位,适应市场环境与技术环境、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正是其不断演进的根本所在。高科技企业在其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有走向衰退的可能,为避免其由于路径依赖而出现“锁定”, 高科技企业必须有意识地不断培育各种“涨落”。其中,持续的技术创新是贯穿整个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关键扰动因子, 企业只有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才不会被竞争者击败, 才能从一个生命周期跨越到下一轮生命周期[7]

安玻公司虽然不是从种子期开始,作为科技型企业对持续技术创新的要求却是不可或缺的。安玻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之间的选择问题,并最终选择了规模扩张。2003年,彩色玻壳领袖美国康宁公司濒临破产,安彩以4990万美元的价格将该公司的9条玻壳生产线全部购买,从而成为了全球玻壳的霸主,实现了规模的扩张。2004年,安玻公司的产量达到5500万套,产品国内覆盖率为95%,出口创汇达到1.7亿美元。但是到2005年,安玻公司却出现了亏损。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彩电玻壳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中国国内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玻壳降价幅度达到35.4%。另一个原因就是安玻公司的产品遭遇了LCD产品的冲击。由于LCD电视的出现,LCD核心技术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的主流,这也正是CRT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这时的康宁公司是什么情况呢?根据2006417《华尔街日报》报道:此时卸下包袱的康宁公司致力于LCD玻璃的生产,去年销售额阿日45.8亿美元,利润5.85亿美元。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世界最大的LCD用玻璃的生产商[8]

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保证。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将技术作为重要要素的高科技企业必须时刻跟踪世界技术发展趋势, 保持创新性和领先性。高科技企业的任何一项创新成果能否真正被消费者和市场接受,并最终取得效益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保持与市场的互动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科技企业的主动性和适应性高科技企业的高新技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集成性, 在发展过程中, 高科技企业必须了解高技术成果的市场化要求, 处理大量的科学和技术信息, 密切关注产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动向, 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主动性地对自身系统进行修正, 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作为知识型企业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发展成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知识管理,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调整自身的状态、参数, 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或利益, 在适应中求发展[9]。作为科技型企业,安玻公司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没有把规模扩张和技术能力提升充分的结合起来,削弱了其技术竞争能力和长期发展的动力。另外,也许正是上述安玻公司陷入了亏损,才使得即将上马的LCD玻璃基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资金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也是企业转型的保证。

3 从工艺创新到产品创新的转换

截至目前,安玻公司的技术仅仅停留在对发达国家产品的独立制造能力和部分的工艺创新方面,在产品创新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200676采访安彩集团美乐电子有限公司相关人士时,得知数字高清电视芯片尚未投产,安彩与清华大学的研发合作只是投入了300万美元,“课题组都在努力,产品目前没有”[8]

从目前的学术讨论来看,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已经成为大多数研究文献的共识。J.Utterback and W.J.Abernathy[9]认为由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创新过程实质上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但是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有不同的侧重。Mansifeld [10]对美国和日本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美国企业68 %R&D费用被用于产品开发,32%用于工艺开发;而日本企业则分别为36 %64 %。这表明日本企业比美国企业更注重工艺开发的重要性。郭斌[11]通过对杭州制氧机厂板翅式换热器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历程对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交互作用进行分析,指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且产品技术与工艺技术程交替式地发展。形成这种交替转换模式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产品技术与工艺技术的演进之间存在依赖性和交互性, 一方面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沿着各自的技术轨道演化, 另一方面由于它们演化的速率往往并不完全同步(事实上, 由于工艺技术受到产品技术制约作用较大, 因而经常出现产品技术的演进领先于工艺技术的研究) , 使得在不同的时间点上, 它们交替成为技术平台演进的瓶颈, 并不断地通过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得到解决, 如此周而复始地不断发展。

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换过程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产品创新主要存在于技术产品的转让方,引进技术的厂商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技术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积累过程。内部知识积累和工艺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其创新行为更多的体现为增量技术创新,也就是在原有技术上的改进,由于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一种“干中学”和“用中学”的过程,所以其创新思想的产生更多的体现在工艺上。当创新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其创新行为表现为独立的自主创新,这时的创新可以是产品创新,也可以是工艺创新。所以,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换过程中,表现为从工艺创新到产品创新的转换,是从依赖性工艺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换,而不是二者的交互作用。

彩电技术从CRTLCD的转型实际上也体现了一个科技型企业从依赖性工艺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换。安玻公司应该是预期到了这一点,但由于20052006年连续两年亏损的资金困扰,影响了公司的成长,也影响了公司创新能力的积累。与此相反,美国康宁公司向LCD技术的转型却吻合了一般科技型企业的成长规律。2006113,康宁公司在北京的LCD玻璃基板后段加工工厂的奠基典礼,以及其承诺的2008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的目标,更进一步的验证了康宁公司和安玻公司成长战略的差异。

4 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启示

首先,科技型企业面临着复杂的成长环境。环境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快速变化与激烈的外部竞争,这就要求科技型企业必须深入分析产品的生命周期并对新技术的出现有一个准确的预期。从彩电技术的发展来看,CRTLCD技术在演进过程中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台湾地区,CRT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的导入期开始,到2000年至今已经进入衰退期,与此相伴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是TFT-LCD产业的导入期,2000年至今已经进入成熟期。如果大陆的玻壳企业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认清世界市场上玻壳产品的生命周期,及时调整技术研发战略,就不至于在CRT行业的重新“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其次,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核心应该是基于内部核心技术资源的核心能力的成长,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尽管学术界关于规模经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争论,但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规模扩张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优势资源向本企业的集中,这种优势资源主要是核心技术资源,也就是体现在与技术周期相吻合的核心技术能力提升相关的资源。按照公司净利润的变化线图,假如安彩高科的LCD玻璃基板项目是在2001年公司盈利开始下降的时候投入建设并顺利生产,其后续发展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第三,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企业成长基本驱动力,其创新阶段与科技型企业的类型有关,创业型的科技型企业一般经历技术研究与学习、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以及产品销售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从而延长企业生命周期或者形成新的生命周期。如果科技型企业是通过技术引进而成立的制造加工型企业,其成长过程一般经历技术模仿和学习、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几个阶段。也就是说,科技型企业总是首先在知识与技术积累基础上实现局部或改良性的创新,然后由改良性创新不断积累而最终导致根本性变化的创新[12]

 

参考文献

[1] 麦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 周晖,彭星闾.企业生命模型初探[J].中国软科学,2000(10).110-115.

[3] (英)伊迪丝·彭罗斯著,赵晓译.企业成长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高哈特、凯利.企业蜕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 潘新日.安彩:倾力缔造彩色中国[J].理财,2005(1).75-77.

[6] 王伟力.安彩高科:首吃液晶玻璃基板螃蟹[J].新财经,2005(7).7981.

[7] 韩志丽.基于复杂性科学观的高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3638.

[8] 王勇.安彩高科:昔日全球霸主的 “存亡之秋”[J].中国经济周刊,2006(27).4243.

[9] J.Utterback and W.J.Abernathy, The dynamic model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Omega, 3,1976:639-655.

[10] Mansfield, A.W. 1985. Status of the blue whale Balenoptera musculus in Canada. Canadian Field-Naturalist. 99(3):417-420.

[11] 郭斌.对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核心能力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19997108-112.

[12] 尚增健.渐进式技术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J].管理世界,2002(6).124133.

 

载《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