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转载]经纬空间导航人经纬空间导航人 坚定不移谋创新·人才 这是一张满满当当的行程安排表:赴南非参加地理信息标准化委员会工作组会议,参加对地观测与导航科学与前沿论坛,赴北京、郑州、沈阳等地开会,给学生上《测绘学概论》课程,赴香港参加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研讨会…… 对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来说,这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月。“在科学的殿堂里,决不允许庸庸碌碌,唯勤奋才能取得入门证。”这是龚健雅对学生的告诫,几十年如一日,他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 责任,支撑前行脚步 1978年秋,龚健雅走进华东地质学院大门,4年后,他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任教期间,由他主持的“桩点法航测数字成图”项目获原核工业部二等奖。1988年,他成为王之卓院士和李德仁院士的博士生,在新领域开始探索。 1989年,龚健雅到丹麦技术大学进修,两位导师以富于学术预见性的眼光,为他选准“面向对象GIS”作为研究方向。不久,他在欧洲第一届GIS学术讨论会上提交论文,被选为大会报告论文,引起了专家的浓厚兴趣,澳大利亚《摄影测量和大地测量学报》全文转载。 时任ISPRS主席、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村井等对“面向对象GIS”概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新的一体化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建立新一代GIS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看中了龚健雅在学术上的突出表现,丹麦农业部致信龚健雅,邀请他到该部工作。尽管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怀着对祖国的责任感,1990年,龚健雅婉言谢绝了丹麦农业部等的邀请,毅然按时回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龚健雅不仅有立足国家需求做科研的赤子情怀,还将为国家培养优秀测绘人才视为己任。他认为:“学生是老师最大的成果,科研和教学可以相得益彰。”多年来,龚健雅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他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要诚实、正直,决不容许学术抄袭。他给学生提出要做到几个“一流”:要做一流的研究者,要在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要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他本人和学生不仅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而且论文被引次数超过9000次,其中在《测绘学报》发表的论文连续8年引用次数排名第一。 笃行,勇攀科学高峰 “龚健雅是一位站在学科前沿,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踏踏实实带领团队工作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李德仁这样评价龚健雅。 “要广泛学习,勇于探索,不断进取,持之以恒,不要太在乎结果和名誉,力争把事情做好。”龚健雅寄语年轻学者。 在龚健雅看来,持之以恒是最重要的科研品质。他说:“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应是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如果看准了一个事情,就要坚持做下来并不断完善,绝不能半途而废。” 1992年龚健雅博士毕业,带着他在GIS理论上的重要建树,赶上了国家测绘局设立“八五”重点攻关项目——面向对象GIS基础软件研究。龚健雅带领当时只有十来个人的科研队伍,开始了研制我国自主版权GIS基础软件的艰难之路。 1993年,龚健雅带着队伍封闭攻关4个多月,最终拿出了第一个面向对象GIS基础软件雏形——吉奥之星(GeoStar)。目前,吉奥之星已成为GIS领域的主流软件,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秘书长John Trinder评价:“吉奥之星是国际上面向对象GIS的领航者。”龚健雅也凭借它获得学会颁发的首届Dolezal成就奖。 在成功研发“吉奥之星”的基础上,面对异构操作系统、异构网络、异构地理信息系统等复杂问题,本世纪初,龚健雅主持自主研发出二维和三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平台GeoSurf和GeoGlobe,成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基础软件,引领了“面向对象GIS”向“面向服务GIS”的发展,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龚健雅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双中心投影的广义几何成像模型理论,并主持研发了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国产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中,彻底结束了过去依赖国外进口软件的历史,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确保了国家安全。 长期以来,龚健雅与李德仁一道,带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的完整科技创新链条。 包容,打造一流团队 “感谢我的导师王之卓院士、李德仁院士的培养,感谢我的老师、同事和学生的支持与帮助……”提起今天的成就,龚健雅满怀感恩之情。 事实上,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就是在王之卓、张祖勋、李德仁院士等几代欧美留学人员共同奋斗下发展起来的。“作为我们学科和实验室第三代学术领军人物,龚健雅教授相继担任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主任职务,对实验室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实验室被科技部授予‘金牛奖’,在科技部组织的5年一次评估中连续3次被评为优秀。这十分不易!”实验室党委书记杨旭介绍。 在优良学术传承的影响下,龚健雅十分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他常说:“小成绩可以靠个人,大成绩则一定靠团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他作为团队负责人所坚守的原则。 龚健雅曾带领全国50多名研究人员,开展863计划项目研究;作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又带领国内外100多名教授,研究“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转化机理”。 作为一名科学家,如何将富有个性的科研人员聚在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目标进行攻关?在这个过程中,龚健雅的德和行“征服”了所有人。他的合作者说:“一位研究人员如果跟龚老师合作不好,那他跟其他人也难以合作。”而龚健雅的“秘笈”只有一条,那就是以个人利益和好恶为轻,以大局和国家利益为重。 在李德仁、龚健雅等带领下,实验室业已成为国际上测绘遥感信息工程领域的一流研究平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心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辐射基地,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科技日报》(2012-4-16 一版)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