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力的本源与外延属性力的本源与外延属性
本文所称本源为该物理量的自然本质。而不应受它的外延属性所左右,而应相对而论。 力的本源:本文认定的“力”本源为物质和物体结构。 1、“力”是结构对外作用时物理效应的抽象概念,因“力”在现有理论中未引入维量概念,故应用时才限定它用带箭头的直线段表示力矢量的三要素。恕不知“力”的本源是结构而客观存在三维量,故将“力”的存在与应用回归到宇宙任一空间。 2、特别是将“力”从“实体”中延伸至“空间”,“实”与“空”其实是层次跨越,它必首先认定“空间”实质是一种宇宙结构,而只要认定“空间”是一种结构,那它必内涵“力”和“能”的功用(其中暗能量就只是必然而已),例如空气浮力,太空失重悬浮力等。 3、因现有理论严重忽视了“力”的维量本质概念,而将“力”与“反力”严重视为本质对立,在潜意识中始终将反作用力视为是消耗“作用力”的祸首,但实质是任一物质结构都受到宇宙结构力的制约而平衡,当某一物质结构作用另一结构时才呈现两结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同时存在与消失。故反作用力本质是物质结构抗破坏的斥力。 4、至于牛顿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定义,虽是主指“力”作功时之描述,但实质是用破坏某一物质结构(消耗能源)而改变另一物体结构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故力的相互作用不存在本质(正反两力都为结构力)区别,只存在人为目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区别。 5、所以,人类在破坏铀物质结构(核裂变)时所获得高能作用力,其本质原因是铀物质结构力(核力)远比煤或石油物质结构力巨大而已。可人类至今并未反省为什么非要破坏物质结构呢? 6、其实本文回归力的本源,正是在反省破坏中发现“力”作功时最文明和谐的方法是顺应自然,例如太阳和风力的利用就是范例,而一旦确认反作用力也是一种可利用能量,人类必将从破坏物质结构模式中茧出,因为反作用力能量等同于无处不在之广阔,何愁能源与环境双重危机。 7、关于结构力大小的单位,它存在结构(质量)单位和结构(力)作功单位两层面概念,它们与力的外延属性认定一致相同。 “力”的外延属性: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它们必然是成对出现的。一物体以一力作用于另一物体上时,另一物体必以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同一作用线的力作用在此物体上。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决定于三个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任何要素都会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力是任何导致自由物体历经速度、方向或外型的变化的影响。力也可以借由直觉的概念来描述,例如推力或拉力,这可以导致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改变速度(包括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即是去加速它,或导致一个可弯曲的物体形变。 4、我们用带箭头的直线段表示力矢量的三要素,矢量的长度(AB)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矢量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矢量的始端(点A)表示力的作用点。矢量AB所沿着的直线表示力的作用线。我们常用黑体字母F表示力的矢量,而用普通字母F表示力的大小。 5、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的是直接接触,例如:机车对车厢的牵引力、物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等;也有的不是直接接触,例如: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磁性物体间的引力和斥力等。 6、粒子物理学设计了标准模型来描述比原子还要小的粒子之间的力。标准模型预测交换被称作规范玻色子的粒子是力的发射与吸收的基础意义。只有四种主要交乎作用是已知的:依强度排序为强核力、电磁力、弱核力、引力。高能粒子物理在1970年代与1980年代的观察确认了弱力与电磁力是由更基础的电弱相互作用来表示。 7、为了衡量力的大小,必须确定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制)中,以“牛顿”作为力的单位,记作N。有时也以“千牛顿”作为单位,记作k N。在工程单位制中,力的常用单位是“公斤力”,记作kgf;有时也采用“千公斤力”即“吨力”,记作tf。本书采用国际单位制。牛顿和公斤力的换算关系是1kgf≈9.8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