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企业发展阶段与专利引进关系
企业发展阶段与专利引进关系
范拓源
企业在仿制阶段,一般以引进硬件技术为主;到创造性模仿阶段,就应该以引进专利为主;最后到自主创新阶段,就应该在引进先进专利的同时,注重引进研究后期的专利前技术。我国许多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未能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地从仿制阶段的以引进设备为主转向以引进专利为主的创新性模仿阶段。
通过查阅技术贸易的实证调查,发现国内企业从国外获得的专利许可证相当少。周传典和王治国(1998)比较了日本与我国企业的纯技术(专利许可证、专利技术咨询服务)引进情况:日本在70年代后,每年大约用10亿美元,引进2000多项新专利技术,并且其中主要是专利等软件技术,占整个引进的80%以上。而我国在1979-1990年期间,设备引进金额占到总引进的79.72%,其中成套设备高达70.68%,而专利技术许可仅占到9.84%。
韩国在经历了较短时间的设备引进后,很快就开始了以专利许可证贸易和专利技术咨询与合作。而我国从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直到90年代末都是以设备为主的引进。如在1997年,设备引进占技术引入金额的70%-88%。软件技术的引进占技术引入金额的11%-17%,其中专利技术许可所占比例只有6.49%。这说明,到90年代末,我国仍没有把软件技术的引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一般情况下,引进的硬件技术是成熟技术,或者是开始进入衰退期的技术。而引进的专利技术才可能是先进的技术,或者是真正有发展潜力、可以改进的技术。如果说在1990年之前,我国多数企业的技术引入还主要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迅速提高生产制造能力。那么到90年代以来,许多企业开始进行创造性模仿,技术引入方式也逐渐开始从全套设备转向专利技术,如在1990年,以专利技术为主的引进项目合同成交额达到56981万美元,占到总引进合同成交额的约35%(周传典,王治国,1998)。结合企业访谈结果,本文认为忽视专利引进是阻滞我国中小高新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