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企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企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范拓源
技术引进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很容易提高企业绩效(Covin J.Prescott J.,Slevin D,1990)。但技术引进与合作的关键是能否找准自己的技术定位。夏新总裁李晓忠认为核心技术厂商有核心技术厂商的优势和利益空间,终端产品商也有自己利益空间,在各吃各的饭的同时,谁对技术的把握能力更强也就成为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主题。
生产线引进把很多行业引入了死胡同。我国洗衣机行业、家用电话行业、移动电话行业都先后覆没了,这说明靠引进所谓的先进生产线而起家的企业并没有能在之后多次的产品更新、技术变革过程中生存下去。因为它们的生产线利用几乎是一次性的,在该生产线的产品周期一过,这些企业的生命周期也同时到头。
很多企业的国际收购之路并没有达到技术战略目的。在收购施耐德等公司的资产之后,TCL连续收购了汤姆逊的彩电业务以及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京东方控股的冠捷科技先后收购了韩国现代的TFT液晶业务和飞力浦的液晶项目。但是这种短平快地接受跨国公司的技术资产并没有完全为他们解决好今后长期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由于跨国公司经营方面的业务调整,它们逐渐将自己盈利能力最强、最值钱的核心业务外围的资产剥离甚至出售,给我国公司参与世界竞争、参与更深层竞争的机会。汤姆逊的彩电业务、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都面临着巨大的亏损、IBM的PC业务也是亏损,而最核心的盈利技术则始终牢固地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手里。
本土技术标准化可能是条出路。虽然3G牌照并未发放,但是人们认为作为我国标准的TD-SCDMA肯定能获得不错的市场机会。我国3G标准提出者大唐集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很多跨国公司纷纷寻求与大唐开展技术合作。联想、TCL、长城、海信等企业组成的闪联标准工作组,联合起来制订3C以及信息家电的相关协议标准,以对抗国际厂商之间的标准联盟。本土标准方式无疑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选择自己的技术路径时候的一种考虑手段。而TD-SCDMA这样的本土3G标准就是一个成功例子。
技术与本土资源结合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比亚迪在做电池项目的时候,自己组装了生产线,不仅节省了近亿元的资金,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创新与本土资源结合在一起,降低了成本。正是靠着这条生产线,别人卖8美元的产品,比亚迪只卖2.5美元,从而彻底让日本东芝从该项目上退出。可见,技术引进能否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是决定该引进技术能否发挥效用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