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王禄德与神意水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213

个人档案

王禄德
德海天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9-05-20
最后更新时间: 2017-08-08
日志总数: 189
总点击量: 522364

 

 

日  志

外国专家炮轰中国生物科研

作者:   分类:综合发展研究     浏览:2124次   回复:0次  
发表时间:2009-07-20 07:15:22

外国专家炮轰中国生物科研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者: 亦云  类别:新闻扫描  日期: 2009-07-07  今日/总浏览: 6/682

“中国某些科研工作者的家庭作业还得做!”7日,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宣传教育子项目负责人马敬能(John  MacKinnon)说。



在参加在京举行的“世界保护故事巡展暨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新闻发布会时,马敬能出人意料地对中国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放炮”。



“我在中国从事生物保护事业已经23年了。”马敬能对在场的人说,“记得最初的时候,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只有300个,而今天已经超过3000个。自然保护区如雨后春笋在各地涌现。这背后,当然包括科研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



“不过,”马敬能话题一转说,即将在北京举办的“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既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保护成果的机会,更是向世界各国学习保护知识和经验的机会。



马敬能说,“在中国,最基本的保护理念尚待深入人心。而从科研的角度来说,中国为数不少的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还没学会走路,已经开始跑步了。”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悦华介绍,马敬能指的是一些科研工作人员不愿意深入实际开展调查,而只是满足于在某些国外的科研刊物上发表论文,在实验室试图创造某些科研奇迹。



孙悦华告诉记者,前不久中科院动物所在编写中国鸟类发展史时,近一半的鸟类基础性资料缺乏。这说明中国在一些基础性的科研领域,做得很不够。



“马敬能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汪松对记者称,现在的科研考评体制存在问题,如有规定要求“科研人员3年内要在国外某刊物上发表论文,否则不能参加晋级。”汪松说,这就限制了科研人员的基础性调研和科学普及工作。



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保护司保护处副处长斯萍介绍,中国作为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物种红皮书,中国34.74%的无脊椎动物、35.92%的脊椎动物、69.91%的裸子植物、86.63%的被子植物已属于濒危等级物种,大大超过了早期估计的2%—30%的比例,中国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未得有效控制。而许多物种的保护都离不开相关学者的推动,比如大熊猫、朱缳、藏羚羊、白暨豚、白头叶猴、海南长臂猿等。



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学科设立和招收学生的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培育保护方面的留学生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每年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输送大量年轻人才。但在科研观念、保护理念、技术的应用和科研体制上仍需进一步创新。



据介绍,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领域主要包括:制定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善立法,依法管理;优先保护17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加强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监测及评估;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国家和地方能力建设水平。  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是世界保护领域中最重要的学术会议,将于7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

 
 
作者: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者: 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