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民间科技创新的特点及动力与能力分析民间科技创新的特点及动力与能力分析 黄友直
(一)我国民间科技创新的特点
我国民间科技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自发性
创新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自发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
2、自主性
创新者自行选题、自筹经费、自由探索、自主创新,不受外来约束;
3、分散性
创新者分散在四面八方和各行各业,各自为战;
4、非公务性
创新者所从事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公务或政府行为,也不是单位或国家任务;
5、非职业性
一些创新者不是以科技创新为职业,而是出于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
6、非专业性
一些创新者不是以所从事或所学专业做研究,而是对“旁门左道”感兴趣,是所谓“不务正业”或“用非所学”之人;
7、非主流性
多数民间创新者在选题上不随大流,不追热点,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独出心裁、标新立异、专攻难点,选择一些别人不敢想、不敢碰、不愿做的所谓冷门、偏门和交叉学科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
8、非功利性
多数民间创新者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满足精神上的追求,很少有功利性;
9、非保障性
民间创新者在科技创新投入上没有经费、时间和试验条件的保障,目前也缺少具体政策措施的扶持;
10、可转化性
民间自主创新项目被国家采纳后就转化为政府行为、国家项目;国有单位的职业研究者离开国有单位(包括退休)后就转化为民间老百姓。
(二)民间科技创新的动力分析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本质上是一种依靠个人创造力主动思考的奉献活动。是什么力量促使民间创新者心甘情愿忍受穷困的折磨、家人的抱怨、专家的白眼、社会的不理解,一往无前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思考人类的未来呢?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民间科技创新者的创新动力除了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外,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1、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
兴趣是成功的胚胎,好奇心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兴趣和好奇心可以促使人尽力去发现和思索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没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就没有创新的激情与冲动,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我们从调查中发现,有59.8%的人是出于对某项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才去研究的。因此,兴趣和好奇心是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现,是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2、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拉动
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们只有获得某种需求之后,心理上才会感到平衡。社会只有获得充分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之后,才有可能发展和进步。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69.6%的人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有43.1%的人是为了社会需要。可见,满足心理需求或社会需求是民间创新者投身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力。
3、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使然
责任感和事业心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激发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巨大动力。从我们接触的民间创新者来看,几乎所有人都把创新作为一项事业、一种责任而视为终生奋斗的目标。此次调查问卷也显示,有49%的人是为了奉献社会,有43.1%的人是为了社会需要,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全身心地去解决问题。
4、求新求变的推动
求新、求变就是不满现状,企图改变和创造一种新事物,或者发现一种新现象。求新、求变的创新欲望是人的天性,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各有强弱 ,而民间创新者有着比常人更为强烈的欲望。正是这种强烈的求新、求变欲望,推动着民间创新活动永无休止地向前发展。
5、挑战和竞争的迫使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生存竞争。如何应对严峻的挑战和残酷的竞争,迫使人们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民间创新者选择了从创新中求生存,从创新中谋发展,从而走上创新之路。本次问卷调查显示,有43.1%的人是为了生活需要、赚钱养家而创新的。 (三) 民间创新者的能力分析
创新者的创新能力是指在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时所具有的突破思维障碍、发现创新点、提出创新思路、设计创新方案、转化创新成果的基本能力。从对民间创新者及其成果的调查发现,他们以下几种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
1、创造性实践能力
创造性实践能力是指在创造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研究对象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设计,让已知和未知形成新的联系,从而发现新规律、创造新事物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造技法运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民间创新者在这方面有其突出优势,如工人包起帆发明抓斗技术、农民王衡攻克地下水害难题等,都体现了他们具有超强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2、整体思维能力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能力是指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能力。整体思维认为天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同源、同构、同序、同律。整体思维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中国人素有的“天人合一”、“大一统”思想,以及中国文化偏重综合、弱于分析、概念的模糊性等都体现了整体思维方式的影响。我国许多民间创新者运用整体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如宋安群研究“新生物进化论”、雷元星研究天体理论,都是运用整体思维取得成功的。
3、质疑与批判能力
质疑是一种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发现问题的思维活动,批判是一种洞察力、辨别力和判断力的综合。 科学从来就是在对前人认知的质疑和批判中发展的。一切不符合经验事实的观点、假说和理论,都应该受到质疑,都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研究对象面前,善于质疑辨析和批判地对待人类的一切认识成果,通过分析、评价,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中寻求新的突破与创新,这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能力 。许多民间创新者如蒋春暄、蓝天柱等的质疑与批判能力比较突出,从而在挑战权威、质疑现有理论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4、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地对所研究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判断、推理、排除、选择、证伪、抽象、概括、综合等复杂的思辨过程,发现和找出研究对象的主要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关键的一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尤其在科学研究中,显得更为重要。谭暑生凭着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创建了“标准时空论”,温邦彦在数学和哲学研究方面,逻辑思维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5、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是指能以独具个性的特殊形象或图像来表现事物本质和表达思维结果的能力。人类发现和发明首先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我国古代发明家鲁班,因为手被有带齿的小草刺破而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 果从树上掉下来,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水壶里水开了能掀动水壶的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在民间创新者中,农民吴玉录发明机器人,商人张斗三自制飞机等,都说明他们有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
我是刘武青
今后多联系
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而且此物体的原子、分子、电子、中子、质子等等数量没有变化的条件下,此物体用天平的称量得到的质量数据可以不相同,用此物体做单摆的摆球,测量的摆动周期可以不相同,也就是说,此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力加速度作自由落体运动。
这里讲一个例子。
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前后,用天平称量,得到的质量数据不相同。
被屏蔽的电容器做摆球,充电前后,测量的摆动周期不相同。
这些实验,给现有的物理理论带来了难题,让现有的物理理论左右为难,无法解释。
我多次在物理学术会上宣讲过这些实验,另外,申请了专利,并由中国知识产局专利局公开。发表过论文。当然,在互联网等等也讲过这些实验。
刘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