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将政府投资大部分投向农村:应对金融海啸
将政府投资大部分投向农村:应对金融海啸
文/王小林
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还尚未完全显现,我国政府已经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旨在扩大政府投资,增加国内需求。笔者认为,当前应该将更多的政府资源投向农村,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农民的购买力。基于以下原因: 一、正确认识当前的失业问题 中国的失业率是个复杂的问题,来自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数据。《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称,2009年中国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实际失业率可能接近10%。笔者自己有个估计的数据,一是我国农民工(含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约2.5亿,按10%返乡估计是2500万人,20%估计是5000万人。笔者估计接近20%。二是近600万大学生,目前签约率很低。可见,2009年我们最大的压力是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过去解决就业主要靠“中国制造”的那些世界工厂。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大幅度下滑。这一块的就业市场大大缩减。还剩两大块,一块是政府公共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另一块是国民扩大内需创造就业岗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应该说政府的税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政府和部分企业是富余的,普通老百姓或者说中产阶级消费实力不强。因此,我们依然需要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提供就业岗位。如果我们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将更多的公共投资投资于资本密集型公共工程,则创造不了多少就业岗位。加之,若公共项目管理不好,官商勾结严重的话,会造成国家公共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会影响社会稳定。为此,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应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农村自然资源管理、新能源、节水灌溉、农村饮用水、农村健康等方面。这样的投资结构调整,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二、合理利用返乡农民工这笔巨大的财富 上述推断返乡农民工有可能接近5000万,这是金融危机送给中国农村开发或新农村建设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农民工返乡是“双刃剑”。为什么呢? 反的方面:农民工返乡后,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失去在村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失地农民。他们要维权,处理不好会引发巨大的社会矛盾。特别是现在承包的土地不仅没有农业税,而且政府还提供粮食补贴,农民返乡就当然希望继续耕种土地,以保障生活。而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的耕地是通过私人非正式关系转包他人;有一部分人的耕地已经收归集体,集体已将土地另行分配;有一部分人的土地集中于农业企业;还有的被各种非农用途征用。 正的方面:过去农村人力、资金都是单方向流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现在返乡的农民工,相当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他们的返乡给已经“空洞化”的农村重新带来了发展的希望。这个希望的种子:既有人力资本;又有物质资本。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及时降低创业门槛,可以把这笔巨大的人力资本和资金留在农村,从而推动中国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三、实行返乡农民创业“零准入门槛”政策 政府应积极鼓励农民返乡创业,降低创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在创办公司、合作社、协会或者个体经营等实体或组织的注册资本、工商(民政)注册登记、税率设置、还有各种执法人员和非执法人员正规和非正规设置的门槛统统降低。积极做好为农民创业服务的工作,取消那些旨在增加非税收入的罚没收入和收费。非税收入的罚没收入,既影响政府的执法形象,又构成普通民众沉重的负担。让政府真正为公众提供服务,而不是管制。 通过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创业“零准入门槛”政策,可以将返乡农民工资源盘活,同时可以创造巨大的内需。当然,这里的零准入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通过政府对新农村的规划,通过政府对新农村(含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之创业的零准入带动农民工返乡投资。 四、守卫底线的政策: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征地、矿产资源开发等引发的社会矛盾积累的比较多,如果各级政府不能很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府扩大内需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推动下,若进一步激化征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矛盾,则2009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比率可能要超过往年。 总之,世界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非常有可能将金融危机转化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动力。当然,前提是我们不能搞那种靠低价征地,高价卖地的房地产财政和经济来继续推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