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赵光远的博客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457

个人档案

赵光远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9-02-09
最后更新时间: 2012-12-04
日志总数: 14
总点击量: 79990

 

 

日  志

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不一定是科技投入主体

作者:   分类:科技投入研究   Tags:创新主体、科技投入主体   浏览:3183次   回复:8次  
发表时间:2009-05-13 14:13:49

最近,在对科技经费的结构进行分析时有一点感触,就是有的地方把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与以企业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相等同。这一点是不对的,也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以美国R&D投入结构为例,在工业化中后期(1950S1970S),其R&D来源中仍以政府经费为主,比重一直在50%以上。很多成功的资本主义国家皆是如此。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科技经费来源中,企业经费普遍在60%以上,与现在的发达国家水平相当。在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和企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时候,给企业增加了工业化后期的科技投入负担,这是值得注意的。

我认为出现这一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自主创新缺乏明确的认识,一方面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必须与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企业水平相适应,在工业化中期要把培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并不意味着必然是科技经费来源的主体。


[评论人:傅蕴德] 评论时间:2009-05-31 02:39:16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8年12月17日《科 技 统 计 报 告》指出:2007年,我国的R&D经费支出总额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70.4%,来自政府的资金占24.6%,其他方面的资金占5.0%,企业是我国R&D活动的资金投入主体。
企业不但是我国R&D经费的最大来源,同时也是R&D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2007年,企业R&D经费支出额占全社会R&D经费总额的72.3%,其在我国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已不可动摇。大多数发达国家企业R&D经费占全部R&D经费的比重都在60%以上,韩国和日本均超过77%;美国为70.3%;加拿大、意大利这一比重在50%以上;而阿根廷、波兰等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较低。


在创新中,市场“看不见得手”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用创新产品打开市场、开拓市场,政府是调控。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国家创新基金解决一小部分)的技术创新投入还是要靠企业自己的力量,国家的支持是很有限的,只可能在创新政策如贷款、税收等方面寄予支持。
[评论人:高峰] 评论时间:2009-06-01 11:15:45
非常赞同,应加强企业在国家计划中的主导地位,拨付经费应加大给与企业的比例,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09-07-16 16:18:37
内容赞同;但是题目“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不一定是科技投入主体”;有混淆概念之嫌疑!主体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解释是不同的;在哲学领域“主体”是指”参与者、行为人“,也就是说,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主体”的涵义是主导地位、相对优势 等;也就是说在比较的视阈下一定是最主要的;假如有5个统计单元A、B、C、D、E,若其中一个数字是21%其它都没有超越过21%的,就是“主体”!!!google 一下内容很多!!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09-07-16 16:28:05
杜伟 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撰文"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中指出:在对国内学者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观点进行综述后,提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只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政府则是制度创新的主体;这个观点我是肯定的;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摆脱的哲学的阴影!!!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09-07-16 16:28:05
杜伟 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撰文"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中指出:在对国内学者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观点进行综述后,提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只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政府则是制度创新的主体;这个观点我是肯定的;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摆脱的哲学的阴影!!!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09-07-16 16:37:21
傅蕴德 先生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科技资源配置的民间化已经取得成功!!但是;我在《科学技术的制度供给》一书的最后一章(前70页这个网站已经放上拉http://book.idoican.com.cn/Detail/DefaultView.aspx?BookId=m20080616m000w011004)注意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统计指标设置有问题:没有对企业的性质做出区分统计;中国还有庞大的国有企业(从经费投入,国有企业的投入也是变相的国家投入)因此我后来又写作、了一篇“对国有企业能够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思考”一文:指出:“国有企业和技术创新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改革中却把二者结合起来思考并加以运作.本文依据近现代市场规则以及国企性质和特征,阐述了国企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与作为竞争性经济组织的矛盾,分析了国企作为历史和现实中的社会存在是否具有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合理前提与条件,认为,国企虽然具有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存在的必要,但在实践中维护国企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在逻辑上仍然要求国家或社会直接承担创新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这不仅不利于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形成以民间资本为投资和收益主体的技术创新的格局,而且有悖于改制的初衷,进而指出了国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风险和出路.”见http://lib.gddx.gov.cn/ketifuwu/%BC%BC%CA%F5%B4%B4%D0%C2.htm 这里列举了研究“技术创新”课题:应该参考的9篇论文和9本书!!!!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09-07-16 16:47:33
对不起还有一句关键的话要补充:也就是说,由于没有对企业的性质做出分别统计:因此,我很担心,从傅蕴德先生提供的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统计数据中我做出:“中国(大陆)科技资源配置民间化已经取得成功“这个判断应该仅仅具有的是表面的宏观意义,因为根据我的研究发现国外的企业构成中,国有企业的科技投入通常算”国家投入”而且在企业构成中,国有企业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中国的企业是国有企业主导地位要不改变,这种企业科技投入仍然还是变相的国家投入的一部分!!欢迎对我的担忧给出评论和解释!!!
[评论人:赵光远] 评论时间:2009-11-04 15:34:53
赵克老师您好,好久没来了,看到您的评论又学到了很多东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