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黄友直的博客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42

个人档案

黄友直
湖南省知识产权局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8-02
最后更新时间: 2011-09-15
日志总数: 7
总点击量: 83379

 

 

日  志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整合民间科技创新力量

作者:   分类: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     浏览:4280次   回复:1次  
发表时间:2008-08-02 16:05:44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整合民间科技创新力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号召,要求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奋斗。温家宝总理则强调,科学技术发展是全社会的事业,要关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各种类型的发明创造,支持社会各个方面包括集体的和个人的、政府的和民间的、国家立项的和独立进行的研究与开发,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中央领导的讲话明确昭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动员和依靠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

 

一、民间科技创新力量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民间科技创新力量是指以自有资金或民间资本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产品开发、科技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三个部分,其中民间科技研究者是个体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民办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是团体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民间科技研究者是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基础资源;民办科研机构是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先导力量;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主力军。

综观各国科技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是从民间走向官方,从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今天,民间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仍然不可忽视。这是由于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自主创新成果,而且能提升社会创新素质,培育创新人才,夯实国家创新基础。

我国民间科技创新力量是一个庞大的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他们自筹经费,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不知疲倦、生生不息地自主进行科学探索、技术发明与创新、创业,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65%的专利申请量是民间业余研究者提出的,我国85%的新产品、65%的发明专利是由民营中小企业(主要是科技型企业)创造的。在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80%。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只占用全市30%的科技资源,却创造出70%的科技成果。我国一些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如袁隆平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及王码数字系列,农民王衡发明的多项地下水害堵漏技术,工人孔利明完成的22项科研项目、解决340多个疑难杂症,农民李官奇发明的被世界称为“第八大人造纤维”的大豆纤维等,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科学研究方面,张颖清创立的全息生物学已有30多个国家在研究;蒋春暄否定黎曼假设、证明费马最后定理的论文在国外杂志发表;岳涌强提出的“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丁肇中的肯定;蒋子刚运用自已提出的揉动力学理论研制一种史无前例的揉动式流体机械;张宝盈对自然现象进行深度探索,出版《发现天机——天地大解秘》;王红旗提出超越达尔文进化论的“基因自主设计论”;中学生丁舒珊发现近地小行星等等,均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或部份学者的认同。我国职工群众积极参加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2004年前3季度共完成技术革新、攻关和开发项目9500多项,提出合理化建议近13万条,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2300多项。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的李斌和李斌班组,近年来共完成技术攻关201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30多万元。工人发明家包起帆先后完成了70多项革新发明,其中8项获国家专利,9项获国际发明金奖。他还把自己和同事发明创造的新型抓斗、工索具技术等推广到全国数百个港口和冶金、矿山、建筑、林场等单位,大大提高了这些单位的经济效益。农民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离科技最远的一个群体。然而据《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农民搞科研在河南省内乡县已经成为一个群体现象,该县目前至少有5000多农户坚持长期从事科研和开发,并因此致富。近十年间,仅农民承担完成的科研课题就达1300多项,示范推广先进技术700多项,开发新产品100多个,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0多项。类似上述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

民间科技研究何以容易出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创性成果呢?这是由于:

民间研究者有追求科学真知的激情和毅力,他们凭着浓厚兴趣和爱好,自由选题、自由探索,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而不像职业研究者,其任务是国家安排的,没有选题的自由和缺少自由探索的时间。

民间研究者富有献身精神,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勤奋攀登,孜孜以求,不仅倾注了大量时间精力,甚至生计不保,也在所不惜。

民间研究者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质疑已有理论,从不人云亦云。

民间研究者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洞察力和无穷的创造力。他们没有框框,喜欢标新立异,容易产生原创性构想。

民间研究者不为名利所累,功利性较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和失败,只要认准了的事情,便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甚至一干几十年,也毫无怨言。

因此,民间科技创新力量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1、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全民创新活动的开展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自国家体制形成后,任何社会活动就存在官方与民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的状态,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是客观现实。当前我国的科技政策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就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基点,只有不断地推动最广泛的全民族、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国家才能持续和长久地发展。因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与鼓励开展全民创新活动是一致的,是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和具体行动。

2、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调动积极因素和巩固安定团结

我国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因此科技创新是公民的权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国家职业科技研究者,相当多数的民间科技研究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非常艰难的,不仅得不到支持,而且研究的成果得不到公正的评价,甚至是讥讽和遏制,由此对自己的遭遇不满,造成态度的偏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利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因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给予民间科技研究者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支持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3、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官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科研机构在国家的建设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国家科研机构存在活力不强的问题。科技发展表明,单一的国家科研机构不能促进科技事业长久发展,只有建立官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才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如日本在二战后建立了由政府引导、官民共建的自主创新体系,使日本很快赶超了许多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因此,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的同时,通过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可以改变原有国家科研机构高度集中、高度统一和单一依靠行政命令直接调控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一种新型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有助于开创国家(官办)、民间(民办)“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科技事业的新格局,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势在必行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除了宪法规定“对于公民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的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外,我国还先后颁布了奖励发明与合理化建议、保护专利的条例,发明奖励条例,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进步法等政策法规,鼓励、支持、组织人民群众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逐步形成由国家(国办)、民间(民办)两种格局共存的状态。由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不断制订与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办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方针针政策,从而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和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而民间科技事业由于缺乏政策措施的扶持,至今还只是一株幼苗,它的成长壮大面临着重重阻力和困难。

我国民间科技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科学创新,尚未引起全社会及政府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和政策支持;二是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组织和引导,缺少科研经费和实验条件;三是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一些具有挑战性、独创性的成果往往遭遇误解、嘲讽甚至被封杀;四是民间科技研究者与职业科技研究者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缺乏业内交流和专业性指导;五是民间科技研究及其产业化还缺乏风险投资及担保、投资参股等投融资的运行体制与机制,渠道不畅;六是民办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在政策、招标、立项、投入、政府采购等方面尚未取得与国科、国企一样的国民侍遇,还有待进一步扶植与支持。

20055月,北京20位专业科技工作者向社会呼吁、向中央领导建议:将民间科学重视起来、管理起来,并给予支持。温家宝总理及时作了批示,《科技日报》、《发明与创新》杂志及时报道了呼吁书。

200511月,《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等6单位发起在长沙召开“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袁隆平院士发表了《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讲话,并题词:“发展民间科技,促进自主创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光明日报等14家媒体到会采访,几十家媒体作了报道。会上通过了《发展我国民间科技的建议》及《长沙宣言——全国民间研究者的心声》,并及时呈送给中央有关领导和部门,国务委员陈至立作了批示,人大教科文卫主任朱丽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作了积极回应。

20062月,《科学时报》用两个整版,发表了物理学家范良藻和科学评论家王中宇先生对长沙会议上民间科学家的两项基础研究成果《太极子物理学初论》和《广义宇宙相对论》的点评,显示了新闻媒体和科学家对民间研究成果的关注和扶持,营造了一种良好而平等的学术争鸣氛围,社会反响很好。

2006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胡旭晟教授提出“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的提案”。政协网、人民网,科教新报等多家媒体选登或报道了该提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064月,新华社记者黄兴华通过对民间科技的调研,写成《民间科技发展困难重重,袁隆平院士等呼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两条腿走路》,在新华社《内部参考》发表,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2006422——24日,“全国民间科技发展深圳论坛”在深圳举行,《科学时报》用《民间科技创新在深圳试水》和《民间科技迎来拐点,欲上大路》进行了深度的报道。

深圳市政府为支持民间科技发展,已付诸行动。刘应力副市长在第八届高交会推介会上宣布:在今年深圳“高交会”上,将新设立个人技术创新展区,免费为民间发明人的专利以及创新性“非共识”项目提供发布、展示及寻求合作平台。深圳市科技与信息局负责人在“全国民间科技发展深圳论坛”上,介绍了政府出台的有关支持民间科技发展的七项具体措施。深圳市今年还将拿出500万元经费,支持“非共识”项目。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由于各新闻媒体和有识之士的鼓与呼,我国民间科技事业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关注,正在迎来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机遇。

袁隆平院士在致 “全国民间科技发展深圳论坛”的贺信中指出:“民间科技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是促进自主创新的加速器”。重视和加快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的发展,构建“国科”与“民科”结合和优势互补的科技体制新格局,是实现“在15年的时间内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的根本保证。看来,加快民间科技事业发展势在必行。

 

四、促进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建议

 

1、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民间科技创新力量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民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人民群众从事各种创新活动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尊重、鼓励、支持和帮助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是政府应尽之责,也是建设创新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无论是“国科”还是“民科”,都是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振兴中华的大前提下,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民间科技事业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充分发挥“国科”引领和骨干作用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民间科技事业。

2、制定政策,加强对民间科技事业的引导和培育

民间科技事业既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的组成部分,就必须把民间科技事业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管理范畴,在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设立民间科技管理机构,要像抓民企、民教那样,制定出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措施(包括制订民间科技创新促进法)。从经费、实验条件,以及项目申请和竞标、政府采购、政府资助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民间科技研究者一视同仁的对待。要引导、鼓励、支持民办科研机构的建立,简化审批手续,废除 “挂靠单位”的规定,依法进行管理。建立民间科技创新评价系统与评价服务机构,对申请评价的项目,要及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议。对有学术价值或商业价值的项目,要组织开发或推广。

3、创造条件,重视民间科技人才培养,开发自主创新人才资源

发现和培养民间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条件。在我国民间,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要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论文、轻实绩的人才评价和用人机制,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国有企业从民间科技研究者中吸纳人才,增加新鲜血液,活跃学术空气。同时对优秀的民间科技人才以及取得的优秀科技成果予以表彰和奖励。

4、分类指导,加大对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力度

对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建立民间科技创新组织进行引导、扶持和提供服务;对民办科研机构,鼓励和引导他们在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研究、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加大做优做强的支持力度,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5、重点扶持,增大对民间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创新成果,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石。但由于他们目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知识产权常常受到侵害,成果转化难,转化过程中又容易受骗上当,因此,从政策措施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指导和帮助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6、团结协作,加快民间科技事业建设步伐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任务,需要各个方面的团结协作、互相配合。政府部门要从政策、规划上进行引导,加强对民间科技管理和扶植力度,进一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提高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服务水平。国家科技和教育机构要热心帮助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允许民间科技研究者到大学和科研机构作访问学者或者进行科学实验,参与主流科技界的学术活动。民间科技研究者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研究工作的学术层次,克服自身的狭隘局限,加强团结协作,勇于接受别人善意而中肯的指导或批评。

只有“国科”与“民科”两股力量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快速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早日实现。

 


[评论人:张人善] 评论时间:2008-08-02 18:23:18
这是篇高水准的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好文章,不论从政治思想上、写作技巧,都很出色。
文章用四部分1、民间科技的重大贡献人物和数据;2发展民间科技的意义和作用;3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受到公正待遇各届的呼吁;4建议。写得十分完美。突出说明了“国科”与“民科”两条腿走路,是我国2020年科技复兴的最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