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关于“人才”的讨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二十一世纪就是人才竞争的世纪。 如何解答“什么是人才?”这个问题,对很多人都无法确切回答,当然包括我自己。 什么是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量化的可以对比的标准?
人才问题,也就是人的素质问题,它包含了太多方面。
目前通常的测评人才的方面是:品德、知识、能力、业绩。
这些因素中品德、知识、能力都是定性的,模糊的,无法准确定量衡量,因此难以回答和给出准确定义。业绩是工作历史的记载。
可以代表知识方面的学历文凭具有可比性,代表知识的论文发表的刊物档次和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其他方面都是很难量化的,而且没有共同的标准,难以收集、验证和比较。这也是当今招聘对学历要求的体现。
人才是多方面的体现,品德、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是本;能力、才能是用;业绩是历史的参考。
人才是相对的,相对于区域、相对于时间、相对于专业领域。
人才具有企业属性和社会属性。品德是关键。
我从人才的不可替代性,来提出一种人才的可以量化的可比性,供大家讨论。
人才在某一领域内所发挥的个人能力的不可替代性的体现,不可替代性越高,人才的品质就越高。
高端人才,在同行中可取代的几率,应该在万分之几;
中端人才,在同行中可取代的几率,应该在百分之几;
低端人才,在同行中可取代的几率,应该在十分之几;
不可替代性是可以量化的指标
人才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20年前教育部曾明文规定凡是中专以上学历者即为人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可以考取,各单位和企业争相聘用,是人才。现在大学教育是普及型教育,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可以考取。因此现在大学毕业生,仅从业人群比例来讲,就不能看作是人才了。
这方面,我还有待于认真学习。
如果在以科技和人才为工作重点的社团里开展对人才的讨论,集思广益,那么对于做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新手 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 梁冰 |
不可替代性,定义很好,可是如何落实在操作中呢?
毕业证是老师教育学生学习合格的证明,而不是个人创造的知识。
只有发明成果构成的工艺和标准,才是创造知识的教才,发明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
也请梁老师指正
人品是一辈子的事,可能是先天的;而才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提高的。一个人的人品有问题时,能力越大,造成的损害也越大。
德才兼备,有才无德是祸害,有德无才是平安,无德无才是废物。
能力不行可能让你慢些,品德不行,可能让你毁灭。
人品是企业的精神,人才是企业前进的动力!二者兼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