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大力推动科技支撑奶业的集成技术与组织模式创新
大力推动科技支撑奶业的集成技术与组织模式创新
王小林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100038)
摘要:去年以来,我国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31号文件以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奶业发展形势和当前政策的基础上,认为当前的奶业扶持政策对制约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面向农户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奶牛养殖集成技术推广不足”,“奶牛养殖与技术推广的组织模式落后”仍起不到突破性的作用。提出两条补充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奶牛养殖集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二是创新奶牛养殖与技术推广的组织模式。
关键词:奶业,集成技术,组织模式
一、当前我国奶业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奶产业迅速扩张。从奶业发展的形势来看,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一)我国奶业急剧扩张
全国奶牛存栏数从1998年的426.5万头增加到2006年的1330万头;牛奶产量由1998年的662.9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3290万吨,年均增速超过22%。2006年,我国人均牛奶占有量24.7千克,比1998年增3.7倍。与此同时,奶制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1998年至2006年,我国奶制品工业产值由122.9亿元增加到1074.2亿元,年均增速达31.1%。
(二)产品同构竞争激烈
目前我国乳制品消费量中的绝大部分是液态奶和酸奶,其他乳制品如干酪、奶油等消费量非常小。据统计,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乳制品中,鲜乳品的消费占到97.7%,奶粉消费占到2.3%,而其他乳制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消费结构的影响下,大部分乳制品企业以液态奶为主打产品。以伊利、蒙牛、光明为例,2006年,伊利集团液态奶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71.3%;蒙牛集团液态奶产品占其乳产品总量90.5%;光明乳业液态奶占其乳产品总量的96.5%。相似的产品结构,必然带来同质化竞争。乳制品企业不得不采用降价或变相降价的营销手段争夺市场,加上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导致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
(三)产业链条利益分配失衡
在我国奶业迅速扩张的这十年中,企业、政府与农户这三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衡,乳品加工企业、包装企业、广告行业等企业部门得以迅速发展,地方政府的税收也得到了快速增长,但奶农的利益极不稳定,甚至濒临破产。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奶农在经历了2004年的奶牛价格泡沫,2005年的口蹄疫打击,2006年的饲料成本迅速增加后,2007年经历着严峻的布氏杆菌病的危害。据专家估计,在一些奶牛养殖密集地区,患“布氏杆菌病”的奶牛高达约20%。更为严重的是,“布氏杆菌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部分奶农已经被感染(乔富龙,2007)。[1]
近几年,我国奶牛养殖成本虽不断攀升,但收购价却基本维持不变。2007年上半年开始,内蒙古、山西等地凸现奶农杀牛现象。大量的良种奶牛被当作肉牛屠宰出售,刚生产的良种小母牛被抽血出售。2007年由于龙头企业推出“特伦苏”、“经典”等高端液态奶,以及国际奶粉价格的持续上涨,一场无序的奶源争夺战正在向全国蔓延,从而拉动了牛奶收购价的上涨,虽在短期内抑制了奶农杀牛的现象,提高了奶农生产积极性,但从这几年奶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看,笔者认为我国奶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未形成,我国奶农还难以获得长期平稳的利益。
(四)奶业集成技术应用不足
从整个牛奶产业链来看,我国已经不缺乏加工、储运环节的技术,也不缺乏良种繁育环节的技术,而真正缺乏的是面向千家万户养殖农户的集饲料加工、养殖管理、疾病防疫、粪便利用等于一体的养殖集成技术。从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模式来看,我国目前围绕奶牛养殖的技术服务体系尚难以满足奶产业日益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奶产品质量的需求。其具体表现为,缺乏一种奶牛养殖与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有效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应该在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将奶牛养殖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实现饲料的统一加工、配方、饲养标准的统一、疾病的统防统治,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以及提高疾病的防控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要提高分散农户在产业链中的组织地位和谈判能力。西方的奶业合作社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原因分析
(一)政府奶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奶农的养殖技术水平低下
家庭承包制以来,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发生了迅速变化,特别是奶牛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技术服务难以满足日益扩张的奶产业发展的需求。从体制上来看,基层科技服务体制不顺。目前政府部门主要有两支队伍服务于农村科技,一支是科技部门;另一支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但两支队伍都还难以起到支撑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
就科技部门而言,科技部门在县级以下的机构不健全,部分县设有科技局,部分县未设科技局。科技系统在县以下“没腿”。直接面向农户的基层科技工作近年来还是一个软肋。尽管科技部门通过“专家大院”、“科技110”、“科技合作社”等多种模式试图提高其服务能力,但是现有科技项目所能覆盖乡村两级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具体到奶业集成技术推广方面更加不足。如果县乡本级财力不强的话,县以下的科技经费就难以落实。这与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科技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而言,虽然从形式上来看,似乎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健全,但事实上服务能力十分低下。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在乡镇一级经历了多次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撤乡并镇、减人、减轻财政压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乡镇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化,或者由原来的多个机构合并为一个“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真正从事农村公共服务的科技人员大量减少。“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只能完成某些上级下达的农业项目的管理职能,而难以提供面向农户需求的日益发展的服务需求。这种状况已经使得政府职能部门难以提供农民需求的公共服务。这在奶牛养殖业来看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尽管在一些乡镇奶业早已成为支柱产业,但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及知识结构配置却与主导产业的地位和需求不相匹配。奶农的饲养技术十分落后,饲料的转化利用效率十分低下,导致养殖成本高居不下,产出效益低下。加之,石化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奶牛养殖成本形势更为严峻。
(二)疾病防疫体系十分脆弱,抗疾病风险能力低下
从动物防疫体系来看,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政府筹资不足,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市场化倾向严重,动物无法获得普遍的公共防疫服务,奶农的奶牛疾病治疗与经济损失严重。“重治疗、轻防疫”的格局没有打破,新的动物防疫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特别是在村级防疫网络中,防疫员仍要靠服务收费来维持其运转。加之农民担心注射疫苗后奶牛出现流产、死亡等风险,奶农的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共同造成奶牛防疫环节十分薄弱。近年来,奶牛养殖深受“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疾病的威胁。
(三)奶牛养殖组织化程度低下,不能形成优质奶业生产的长效稳定机制
在当前“乳品公司”+“奶站”+“奶农”为主的养殖模式下,奶农小规模分散饲养,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控技术已经成为整个奶产业的瓶颈。而前几年由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推动的“奶牛养殖小区”模式却未能成功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疾病防控的不足,不少“奶牛养殖小区”已经沦为“病牛小区”。养殖技术落后与疾病防控不足共同导致我国的奶产品质量不高,奶农效益不高。世界公认的奶业发展模式为“奶农合作社模式”,在我国奶农的合作组织发育滞后,奶农的组织化程度低,在整个奶产业的链条中,分散的奶农不仅生产技术与手段落后,而且奶农没有话语权,谈判地位低下,使我国奶产业难以走上良性循环的机制。
三、当前奶业发展扶持政策分析
面对我国奶业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前文分析出现的奶农杀牛事件,为了保护奶农利益,为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9月下发《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加大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一、加大奶牛养殖补贴力度;二、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三、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四、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信贷支持;五、完善产业政策。
上述对于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于我国奶牛养殖以及奶农利益的保护政策,必将对我国奶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根据笔者的调查,上述几条政策对制约我国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面向农户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奶牛养殖集成技术推广不足”,“奶牛养殖技术推广的组织模式落后”却起不到突破性的作用。这两个关键问题得不到解决,我国奶牛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就难以提高,奶产品的质量就难以提高,奶农的利益就难以保证。特别是,针对动物防疫体系出现的问题还没有更加明确的政策指导;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满足不了现代奶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奶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缺乏有效的推广组织模式。
四、政策建议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两条针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补充政策建议:
(一)加强奶牛养殖集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奶牛养殖集成技术是集饲料种植、饲料收获与加工、奶牛饲养、养殖管理、粪便利用(零排放)、疾病防疫等为一体的旨在提高饲养效率、牛奶质量和环境保护的综合集成配套技术。可以考虑设立奶牛养殖集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项目,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对于奶牛养殖集成技术推广的公共财政支持,支持的重点是规模化养殖的大型农机具设备补贴,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二)创新奶牛养殖与技术推广的组织模式
集成技术的推广需要有适应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能够解决小农户面向大市场的技术支撑与组织方式问题。国外大多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奶牛的生产。根据我国的特殊情况,需要解决土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利用问题和农户分散饲养的问题。首先,土地的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制度不能改变,因为土地的公平承包赋予了农民最为公平的初始生产要素,确保了机会公平,也是保证农村稳定的基础。为了克服小规模非标准化的不足,可以采取由公司或合作社的形式组织奶农以土地入股形式纳入公司或合作社。由公司或合作社对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饲料加工。这样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饲料的标准和品质。其次,在养殖层面可以由农户以奶牛入股的形式加入企业或合作社,给予农民一个投资的机会,由企业或合作社进行全封闭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牛奶的质量。[2]这种组织模式,可以实现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情况下,有效组织农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进而将农民纳入整个现代化的供应链中。但无论是公司主导的纵向一体化模式还是合作社主导的农户互助合作模式,在制度设计上都要确保农民的利益既不被公司或少数人控制,又具有自由的退出权。在奶业主产区,政府可以考虑推动几种模式的试点,探索有效的奶业组织模式。
原文载《内蒙古奶业》2008年第1期。
[1] 该病菌主要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接触进入人体,如接产、屠宰病畜、剥皮、挤奶等。此外该病可经消化道感染,如进食含布氏菌的生奶、奶制品或被污染的饮水和肉类,也可经过吸入污染的尘埃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2] 北京奶联科技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探索了一种“奶联社”的组织模式,为我国奶牛养殖与技术推广的组织形态创新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相关信息见http://www.nailiansh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