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
www.casted.org.cn 日期:2008-10-30 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 点击数:4266 |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显著加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或向前推进。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1979-200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达到29798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38.4%,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1978-1989年:起步阶段,集中力量加大重点行业投入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百废待兴,全社会投资规模较小,虽大部分投资都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为改变这一状况,1979-1989年的11年间,国家利用有限资金加大了对重点行业的投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79亿元,年均增长10.7%。 为填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缺口,重点缓解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瓶颈制约,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能源、交通等国家重点项目。1982-1989年,国家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19个,累计完成投资2486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29%。其中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261个,计划总投资2927亿元,占全部重点建设项目的94.2%。 这一时期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1978-1989年,农林牧渔业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占全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8.9%,这一比重比2007年高出6.1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也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投资快速发展阶段。1979至1989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39亿元,年均增长25.8%,比同期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幅高15.1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建成了“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一大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大型水利工程;建成了葛洲坝水电站、平朔露天煤矿等153个重点能源项目;建成了冀东水泥厂等88个重点原材料项目;建成了大秦电气化铁路一期工程、秦皇岛煤码头三期工程、北京-武汉-广州同轴电缆载波工程等125个重点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项目。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长度为 (二)1990-2002年:迅猛发展阶段,国债投资极大促进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邮电通信、原材料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1990-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249亿元,年均增长26%,比1979至1989年年均增幅高15.3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年均增幅高4.5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国债资金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作用非常突出。1998年起,在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国家为启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2002年5年内共发行66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中央储备粮库等基础设施项目,另外有部分技改贴息资金用于一些基础产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这些资金的投入,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全社会投资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1998-2002年5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73380亿元,年均增长13.1%,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年均增幅高2.2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全社会投资的增长,也使国民经济平稳度过困难时期。 1990年至2002年,是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一大批重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并开始发挥效益。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黑龙江和内蒙古100亿斤商品粮基地等项目使我国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改善;神府东胜矿区、新疆塔里木油田、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二滩水电站等工程缓解了能源紧张状况;京九铁路、北京西客站、上海浦东和广州白云新机场、上海地铁二号线等项目投产,沈大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如火如荼阶段,现代化交通网络开始形成;水利方面进行了长江、黄河等主要干流、湖泊的防洪堤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开始启动。 (三)2003-2007年:稳固发展阶段,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长加快,国家资金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政府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使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水平又有了大幅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到2007年的5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182703亿元,是1978年到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的1.6倍。5年年均增长24.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9.2个百分点。2007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施工投资项目143971个,比2002年增加45973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71450亿元,比2002年增长1.6倍。这一时期的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投资快速增长。2003年到2007年5年间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8.7%,其中煤炭采选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年均增长分别高达47.2%和45%;基础原材料工业年均增速达44.9%。 2003-2007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完成投资 单位:亿元
二是国家在政策、资金上注重加强对中西部的扶持,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2003至2007年,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施工项目401960个,占全国的65.7%,比2002年提高5.4个百分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94916亿元,年均增长达28.5%,比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水平快3.6个百分点。 从投资资金来源看,中西部地区5年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为8876亿元,占全国的61.7%,比1995年和2002年分别提高0.6个和5.6个百分点。国家资金的注入,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矛盾,带动了其他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中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渝怀线铁路,甘肃宝天高速公路,陕西黄延高速公路,贵州黔西电厂,陕西宝鸡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内蒙古锡盟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渠道开始多样化。改革开放初期,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的资金中,基本上都是国家资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和民间资本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较好地解决了国家资金不足的问题。1978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是国家财政资金,而在2007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8.4%、国内贷款占23%,利用外资占1.8%,自筹资金占59.9%。投资主体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占62.3%,外资占4.8%,私营个体占5.8%。虽然国有投资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占绝对控股地位,但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已逐步多样化。 四是先后建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包括石油、钢铁、电力、铁路、地铁、港口、机场等多个行业建设工程,如西气东输管道基建项目,西电东送工程,大庆油田开发产能建设工程,中海油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项目,浙江镇海800万吨/年炼油扩建工程,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广东江门、浙江乌沙山和北仑、江苏太仓、福建后石、山西阳城等电力项目,青藏线、宁西线、渝怀线、株六复线、浙赣线、朔黄线、内昆线等铁路项目,福建三福高速公路项目,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天津港扩建工程,洋山深水港集装箱项目一期工程,广州白云机场迁建工程等。2008年底前三峡工程全部机组也将交付使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30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曾经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城乡面貌极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一)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用不足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为保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1979年至2007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累计完成投资16202亿元,年平均增长13.2%。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和防护林工程建设。通过30年大规模的建设,我国农林牧渔水利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增强了防洪、防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7年,我国共有水库85412座,水库总库容6345亿立方米,分别比1990年增加2025座和1685亿立方米;堤防长度增加6.4万公里,堤坊保护面积增加1352万公顷;建设灌区506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新增711万公顷。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50160万吨,比1978年增产64.6%;棉花762万吨,是1978年的3.5倍;油料2569万吨,是1978年的4.9倍;糖料12188万吨,是1978年的5.1倍。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建设稳步推进,规划调水总规模448亿立方米,建成后将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共同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全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目标。 (二)能源工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1979年至2007年,能源工业累计完成投资83402亿元,年平均增长17.6%。其中电力投资年平均增长19.3%。通过大规模的投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迅速增强。 2007年,原煤产量达到25.26亿吨,是1978年的4.1倍。1995年组建的神华集团,到2007年底已建成59个累计生产能力近3亿吨的煤矿,成为全球最大煤炭生产企业。修建了全长1377公里煤炭运输铁路专用线和192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电厂,煤化工、风力发电等项目在加紧建设,全国第一个煤制油项目也将于2008年投产。 2007年,原油产量1.86亿吨,是1978年的1.8倍;天然气产量为692亿立方米,是1978年的5倍。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海洋石油工业,随着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获得了高速发展,海洋油气产量从1982年的9万吨迅速升至2007年的4047万吨油当量。 到2007年底,发电装机达71822万千瓦,是1978年的12.6倍。其中火电55607万千瓦,水电14823万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14倍和8.6倍。自1985年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以来,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到2007年,已形成885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风力发电迎来发展高峰,2007年装机容量为420万千瓦。 与此同时,能源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在石油勘探开发、水电建设、综合机械化采煤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能环保取得进展,2007年国家核准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实际关停2336万千瓦;与2006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降低 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23.5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26.6亿吨标准煤,1979年至2007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4%,支持了GDP年均增长9.8%的速度。 (三)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由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79年至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投资74246亿元,年均增长19.9%,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 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 2007年,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89万公里增至358万公里,增长了3倍,其中高速公路由1988年的0.01万公里增至5.39万公里,增长了538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初步形成,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明显改善,带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为2876万辆,而1985年仅为28.49万辆,增长了近100倍。 民用航空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民用航班飞行机场148个,比1985年增加了66个;航线1506条,比1990年增加了1069条;民用航空运输线路长度为234万公里,比1990年增加183万公里。 水运和管道运输也取得很大成绩。2007年,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8.82亿吨,是1980年的17.9倍;管道输油(气)里程5.45万公里,是1978年的6.6倍。上海港口已成为全世界最大港口,年吞吐量近5亿吨。 (四)信息通信和邮政基础网络发展迅速,信息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之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之后,我国信息通信和邮政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先导产业。1979年至2007年,我国邮政和电信业累计完成投资20581亿元,年均增长16%,建设了“金卡”、“金税”、“金关”、“金盾”等一批国家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同时坚持以竞争机制促进发展,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了管理先进、服务一流、规模效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通信集团公司。目前已建成了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茅。邮政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分布广泛。固定电话用户由1978年的193万户猛增到2007年的36564万户,增长189倍;移动电话从无到有,2007年末已达5.5亿户。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由406万门升至5.1亿门,增长125倍;邮政业务总量从34亿元增加到19805亿元,增长580倍;邮政营业网点从49623处增加到70655处,增长42.4%。 (五)城市公共交通、绿化、污水处理、供水供气等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业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体系的建设。1979年至2007年,我国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37705亿元,年平均增长31.6%,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中年平均增速最快的行业。2007年末,全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34.8万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0.2标台,比1990年增加8台;城市道路24. 30年来,我国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障能力大幅度增强。2007年,城市供水总量502亿立方米,是1980年的5.7倍,用水普及率达到93.8%,比1980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城市供气管道长度22.1万公里,是1980年的39倍,用气普及率达到87.4%,而1980年仅为16.8%。2007年,我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10337万立方米,是1996年的9倍。 (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文明进步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强,1979年至2007年,我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累计完成投资24465亿元,年平均增长10%,行业基础设施水平显著增强。 教育文化方面:随着“两免一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的推进,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个,比1978年增加1310个;特殊教育学校1618所,比1978年增加1326所;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3217座,比1978年增加377座;公共图书馆2799个,比1978年增加1581个;博物馆1722个,比1978年增加1373个。 卫生方面:到2007年底,我国拥有卫生机构29.8万个,比1978年增加12.9万个;卫生机构床位370万张,比1978年增加166万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85个,比1978年增加596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37个,比1978年增加18个;妇幼保健院3051个,比1978年增加480个。 体育方面:2004年,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比1995年增加了1.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30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大批项目建成投产,使基础产业飞速发展,基础设施能力极大增强,缓解了国民经济“瓶颈”制约,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能源、基础原材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克服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坚实的基础。 [1]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包括农业、能源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命脉,这些行业支撑着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对提高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
|
||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
相关链接
-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刘孟俊一行访问我院[2016-06-02]
- 战略院读学研系列活动 产业创新论坛——“起飞”后的经济发展:理论与述评
- 《宏观经济与新动能》2016年(第1期)
- “分享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2016-01-06]
- 2015年4月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为58.6%[2015-04-20]
- 美国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战略评价及启示[2015-02-13]
-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2015-01-26]
- 经济创新度与经济体创新评级[2014-12-01]
- 13年调研报告:在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科技创新作用的建议*
- 13年调研报告:从“小泡菜”做成“大产业”看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的四川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