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专题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
www.casted.org.cn  日期:2008-11-03 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 点击数:4217 
 

 

 

 

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

 

  (一)19791991年: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迈向总体小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91年的708.6元,增长4.3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9.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116.06元增加到1991年的619.79元;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1991年的57.6%,下降10.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1984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国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措施,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价格补贴也由暗补改为明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有了明显的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1991年的1700.6元,增长4.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311.16元增长到1991年的1453.81元;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1991年的53.8%

 

  到199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已小于60%,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二)1992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农村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如粮价的放开,标志着中国价格改革特别棘手的一关已经基本闯过。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流通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708.6元增长到2000年的2253.4元,并一举突破1000元和2000元大关,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619.79元增长到2000年的1670.13元;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7.6%下降到2000年的49.1%

 

  在此期间,全国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扶植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在全国掀起了兴办私营个体企业的高潮,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就业,也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1年的1700.6元增长到2000年的6280.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1453.81元增长到2000年的4998.00元;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3.8%下降到2000年的39.4%

 

  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到2000年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达95.6%,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

 

  (三)20012007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迈进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逐步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为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居民家庭人?渴杖氪?lt;/span>2001年的2366.4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4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1741.09元增长到2007年的3223.85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7年的43.1%

 

  这一时期,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使效益好的企业纷纷增加职工工资及奖金、福利补贴;工资制度改革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明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6859.6元增长到2007年的13785.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高达10.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5309.01元增长到2007年的9997.47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38.2%下降到2007年的36.3%

 

  这一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收入结构明显优化,居民的钱袋更加殷实;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消费质量全面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扎实的一步。

 

  二、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

 

  (一)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19792007年,我国经济以年?lt;/span>9.8%速度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迅速增加。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1%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7年达13785.8元,比1978年增长39倍多,年均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2%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

 

  1.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成倍增长

 

  (1)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改革之初,“以粮为纲”的经济模式使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1978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中,66.3%来源于集体统一经营收入,26.8%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向家庭经营为主。到1990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高达75.6%,比1978年的26.8%上升48.8个百分点,2007年仍达53.0%;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35.79元增长到2007年的2193.7元,增长60.3倍。

 

  (2)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随着各地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96.2元,比1985年的71.71元增长21.3倍;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18.0%上升到2007年的38.6%,上升了20.5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3)生产商品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过去较长时期农村经济自给、半自给状况及以农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得到改变,农村居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2007年农民现金收入达4958.4元,比1980年的113.12元增长42.8倍,货币收入率提高到85.6%,比1980年的52.3%提高了33.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

 

1: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单位:%

 

 

1990

1995

2000

2006

2007

纯收入

100

100

100

100

100

工资性收入

20.2

22.4

31.2

38.3

38.6

家庭经营收入

75.6

71.4

63.3

53.8

53.0

转移性收入

4.2

2.6

2.0

2.8

3.1

财产性收入

0.0

3.6

3.5

5.0

5.4

 

  2.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大幅提高

 

  在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的同时,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工薪收入虽然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但其比重逐步降低;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工薪收入大幅增长,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生产单位的职工工资长期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资制度多次进行改革,国家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大幅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工薪收入为10234.8元,比1990年增长7.9倍。2007年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8.6%,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2007年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比1990年下降7.2个百分点。

 

  (2)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成倍增长,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新动力。改革开放使得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城镇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也因此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940.7元,比1990年增长40.8倍,年均增长24.6%;同时经营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从1990年的1.5%扩大到2007年的6.3%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投融资渠道相对较少,人们的投资观念也远远不够开放,虽然有少数居民涉足股市和投资房产,但极大部分城镇居民还是将余钱存入银行,获取利息。银行利息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渠道。随着城镇居民财富的积累,投资渠道的拓宽,不仅财产性收入的来源趋于多元化,收入也大幅度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48.5元,比1990年增长21.3倍;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使其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开始提高,由1990年的1.0%提高到2007年的2.3%

 

2: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单位:%

 

收入项目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工薪收入

75.8

79.2

71.2

68.9

68.9

68.6

经营净收入

1.5

1.7

3.9

6.0

6.4

6.3

财产性收入

1.0

2.1

2.0

1.7

1.9

2.3

转移性收入

21.7

17.0

22.9

23.4

22.8

22.7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人均消费支出大幅增长,消费水平每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4元,比1978年的116元增长26.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97元,比1978年增长31.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

 

  从收入五分组来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19802007年,尽管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普遍增长较快,年均生活消费增长幅度均超过11%。其中:低收入组1980年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05元,到2007年提高到1851元,年均增长11.2%;中等收入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52元提高到2938元,年均增长11.6%;高收入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61元提高到5994元,年均增长12.3%

 

3:按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五分组生活消费水平比较

 

单位:元/

 

 

低收入户

20%

中低收入户

20%

中等收入户

20%

中高收入户

20%

高收入户

20%

1980

105

126

152

190

261

1990

332

440

538

668

1018

2000

977

1233

1501

1877

3086

2007

1851

2358

2938

3683

5994

2007年比1980年增长(倍)

16.6

17.7

18.3

18.4

22.0

19802007年年均增长(%

11.2

11.5

11.6

11.6

12.3

 

  从收入七分组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19852007年,虽然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普遍增长较快,每组年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均超过10%。其中:最低收入户1985年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456元,到2007年提高到4036元,年均增长10.4%;中等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724元提高到9097元,年均增长12.2%;最高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3元提高到23337元,年均增长14.6%

 

4:按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七分组生活消费水平比较

 

单位:元/

 

 

最低

收入户

低收

入户

中等

偏下户

中等

收入户

中等

偏上户

高收

入户

最高

收入户

(10%)

(10%)

(20%)

(20%)

(20%)

(10%)

(10%)

1985

456

551

627

724

830

963

1163

1990

732

967

1098

1275

1457

1685

2021

2000

2540

3275

3948

4795

5895

7102

9251

2007

4036

5634

7124

9097

11570

15298

23337

2006年比1985年增长(倍)

7.9

9.2

10.4

11.6

12.9

14.9

19.1

19852006年年均增长(%

10.4

11.1

11.7

12.2

12.7

13.4

14.6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购买力大大增强。

 

  从收入看,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5.8元,比1978年增长39.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4元,比1978年增长30.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1%。特别是现金纯收入的大幅提高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2007年农村居民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41.9%提高到85.2%

 

  从消费支出看,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为7081元,比1978年增长37.5倍,年均增长13.4%,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3265元,增长22.7倍,年均增长11.5%;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11855元,增长28.3倍,年均增长12.3%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07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210.0亿元,比1978年增长56.2倍,年均增长15.0%。其中,市的零售额实现60410.7亿元,比1978年增长118.6倍,年均增长17.9%;县的零售额实现9943.8亿元,增长25.1倍,年均增长11.9%;县以下的零售额实现18855.5亿元,增长27.0倍,年均增长12.2%

 

  从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看,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达172534.2亿元,比1978年增长818.3倍,年均增长26%

 

  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一)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比1978年的67.7%下降了24.6个百分点。其中,1983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60%以下,农村居民整体进入温饱生活阶段,到2000年又下降到50%以下,农村居民整体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比1978年的57.5%下降了21.2个百分点。其中,199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50%以下,到2000年又下降到40%以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质的变化,也逐步开始了从温饱向小康转型的消费模式。

 

  (二)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城乡居民也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对文化教育等发展性投入不断增大。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07年的305.7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14.3%,其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由5.1%上升到9.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1981年的38元增加到2007年的1329元,增长34倍,年均增长14.7%,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也由8.4%上升到13.3%

 

  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亦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为210元,比1980年增加207元,增长59倍,年均增长16.5%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99元,其中,用于滋补保健品和保健器材等的支出为106元,占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15.1%

 

  (三)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加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为2666元,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26.7%,比1978年的10.2%上升16.5个百分点。

 

  (四)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大幅增加

 

  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的提高,促进了农村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由1978年的48元提高到2007年的2767元,增长了56.6倍,年均增长15.0%;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41.3%提高到2007年的85.8%,提高了44.5个百分点。

 

  五、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一)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膳食营养改善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389元,比1978年增长15.7倍,年均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3629元,比1978年增长19.3倍,年均增长10.9%。城乡居民在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同时,饮食更加注重营养,膳食结构更趋合理,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从食品消费结构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降到2007年的199千克,城镇居民由1978年的205.3千克降到2007年的77.6千克。从食用的营养性角度看,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显著增加,营养结构有所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的消费量由1978年的5.2千克上升到13.4千克,禽蛋由1978年的0.8千克上升为4.7千克;城镇居民猪肉的消费量由1978年的13.7千克上升到18.2千克,禽蛋由1978年的1.97千克上升为10.3千克。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在外用餐次数明显增多,消费额迅速增加,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仅为3元,到2007年已达190元,增长61.3倍,年均增长18.8%,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0%提高到2007年的13.5%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761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高达21.0%

 

  (二)衣着消费实现成衣化、时尚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穿暧”向“穿美”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从“请裁缝做衣”到“上商场购衣”转变。同时,人们的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成衣化倾向也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由1983年不足6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元,增长21.8倍,购买各种服装数量由人均0.7件增加到2.4件,增长2.3倍。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042元,其中用于购买成衣的支出人均748元,占衣着消费支出的71.8%,购买成衣的数量由1978年的人均3.13件增加到2007年的7.82件。时尚、得体的穿着已成为人们对美的追求,服装亦已成为现代时尚生活的一个窗口。

 

  (三)现代化家庭设备用品成倍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由八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老三件”到九十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新三件”,随后科技含量更高的家电产品又逐步取代了“新三件”。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94.4台、26.1台和45.9台,而1985年仅为0.8台、0.1台和1.9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137.8台、95.0台和96.8台,而1985年仅为17.2台、6.6台和48.3台。此外,一些新型家用电器逐步进入家庭,居民消费向学习型、享用型消费产品转移。移动电话、电脑和家用汽车逐步成为新世纪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新三件”。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电脑和家用汽车分别为77.8部、3.7台和1.2辆,城镇居民分别为165部、54台和6辆。

 

  (四)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极大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居住状况变化极大,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574元,比1978年增加562元,增长46倍,年均增长14.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增长2.9倍。其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占86.4%,比1981年的48.6%提高了37.8个百分点。在居住环境改善的同时,居住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提高,2007年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占16.4%,使用清洁燃油、燃气和电的农户占25.7%,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41.3%

 

  改革开放之前,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已的住房,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注重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加大了民用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近年来更是通过建设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来千方百计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大量住宅建成使用,使许多居民家庭告别低矮、破旧、设施简陋的住房,迁入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2.6平方米,比1978年的4.2平方米增长4.4倍。在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日趋美化。

 

  (五)消费领域不断拓宽,精神生活日益充实

 

  交通通信方式有了质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交通道路和通信网络的建设,一个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已初步形成。居民出行使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从最早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发展到家用汽车;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也从最初的公共汽车、火车,发展到广为人们接受的出租车和飞机。据统计,2007年,全国客运量为2227761万人,比1978年增长7.8倍,年均增长7.8%旅客周转量21593亿人公里,增长11.4倍,年均增长9.1%;客运量2227761万人,增长7.8倍,年均增长7.8%2007年全国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达6.1辆,是2001年的9.1倍。居民的通信方式从电报、信函到电话、手机、网络,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据统计,1990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11部,2007年提高到69.5部,年均增长27.5%,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1990年为每百人0.002部,2007年提高到41.6部,年均增长79.5%。通信相对落后的农村,2007年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8.4%,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也高达99.5%

 

  旅游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新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特别是五天工作日的实行,以及从1998年开始增加的“五一”、“十一”长假,居民外出旅游越来越成为度假的首选方式。从短途的城市周边游,周末的国内游,到长假的国内游、出境游;旅游方式也从简单的跟团游逐步发展到自助游。城乡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长,旅游人次数不断攀升。200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6.1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1倍。2007年国内居民因私出境人数达3492.4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3%。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喜爱和推崇,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

 

  文化设施不断增加,娱乐方式趋于多样化。随着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断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文娱类消费日益受到居民的青睐。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已从过去简单的“在家看电视,出门看电影”的单调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茶楼、酒吧、咖啡屋、书屋、度假村等多种休闲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的闲暇生活更加丰富。此外,随着运动场所的不断增加,随处可见的社区健身一角,各大体育馆、游泳馆,各种健身房、瑜伽练功馆,都成了人们热衷的锻炼场所。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理念也不断增强,无论是成人工作之余的充电,还是子女的课外兴趣班,居民的教育支出大幅增长。据统计,1981年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支出仅10.1元,2007年达305.7元,年均增长14.0%198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支出35.8元,2007年达1329.2元,年均增长14.9%

 

  六、城镇低收入人群得到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我国强化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在缓解贫困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农村居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整体解决了温饱。2007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比1978年的2.5亿减少2.3亿多人,年均脱贫800多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1.6%,比1978年的30.7%下降了29.1个百分点。2007年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人,比2000年的6213万人减少3372万人,年均减少400多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比重为3.0%,比2000年的6.7%下降了3.7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0.2万人,2007年达3566万人,覆盖人数迅速扩大。

 

  七、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据测算,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2.9,比2000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93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同时,监测结果也显示:

 

  (一)2007年经济发展指数为65.5,比200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向前

 

  2007年我国人均GDP18934元,比2000年的7858元增长1.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90%上升到2007年的1.49%;城镇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36.2%上升到2007年的44.9%。城镇就业人员由2000年的23151万人上升到2007年的29350万人。

 

  (二)2007年社会和谐指数为71.3,比2000年提高13.8个百分点,社会和谐发展逐步改善

 

  20002007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由2000年的68.7%缩小到2007年的62.6%。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本社会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由13.3%提高到47.6%,提高了34.3个百分点。尤其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步伐明显加快,有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6.2%。城乡社会生活总体上安全有序。全国万人刑事犯罪率保持基本稳定,自2004年以来,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和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等重大安全指标有所下降。

 

  (三)2007年生活质量指数为78.3,比2000年提高20.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2000~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0元增加到13785.8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253.4元增加到4140.4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较大幅度的下降,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6.0个百分点,城镇下降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面积也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24.8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020.3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27.1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有所增长,由2000年的71.4岁上升到2005年的73.0岁。

 

  (四)2007年文化教育指数为67.3,比2000年提高11.8个百分点,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文化方面,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856个,文化馆2921个,公共图书馆2799个,博物馆1722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07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6%。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2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58部。出版各类报纸438亿份,各类期刊30亿册,图书63亿册(张)。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初中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88.7%上升到2007年的98.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42.8%上升到2007年的66.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12.5%上升到2007年的23.0%。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由2000年的7.79年上升到2007年的8.4年。

 

  (五)2007年资源环境指数为72.0,比2000年提高6.4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受到重视

 

  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单位GDP能耗开始由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7年的1.36吨标准煤/万元。在监测的557个城市中,2007年有38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9.8%,比2000年提高33.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也上升到18.21%。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0年的34.3%提高到2007年的60%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3.14%4.66%。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资源环境问题都十分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我国强化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在缓解贫困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农村居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整体解决了温饱。2007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比1978年的2.5亿减少2.3亿多人,年均脱贫800多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1.6%,比1978年的30.7%下降了29.1个百分点。2007年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人,比2000年的6213万人减少3372万人,年均减少400多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比重为3.0%,比2000年的6.7%下降了3.7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0.2万人,2007年达3566万人,覆盖人数迅速扩大。

 

  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建立。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2.6万人,到2007年覆盖人数2272万人。2007年最低收入5%的城镇困难群体转移性收入为920元,其中,养老金收入为520元,占转移性收入的60.0%;社会救济收入153元,占转移性收入的16.6%。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收入93元。

 

  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建立。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2.6万人,到2007年覆盖人数2272万人。2007年最低收入5%的城镇困难群体转移性收入为920元,其中,养老金收入为520元,占转移性收入的60.0%;社会救济收入153元,占转移性收入的16.6%。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收入93元。


上一条: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2008-10-30]
下一条: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六: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人员成倍增加[2008-11-06]
【字体: 【打印本稿】


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提供的资料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或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并向您致以诚挚的歉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