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专题

两会聚焦:探寻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之路
www.casted.org.cn  日期:2012-03-07 文章来源:http://www.sina.com.cn 点击数:3410 
 

两会大幕开启,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这其中也不乏许多汽车界人士,他们提交的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提案和议案,也为行业所关注。

  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也成为今年两会汽车界人士一个热门话题。

  新能源汽车

  【背景】

  3月3日,两会开幕当天,科技部发布《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嗅觉敏锐的人们察觉到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似乎终于明了。

  【观点】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提出建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该是国家战略,而不是企业和行业战略,靠汽车行业去转型是不可能的,要做好国家规划,然后再实施,否则会出现全民都造新能源汽车,出现‘一哄,二起,三下来,四重来’的混乱局面。”

  “当我们还在争论要不要做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打上门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组组长欧阳明高预计,从2013年开始,外国车企的电动汽车产品将会密集上市,中国车企将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为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而名声大躁的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荐了并购外企的途径。李书福认为,“淘金”海外的方式,有利于中国企业迅速填补与国际先进车企之间的技术沟壑。

  【点评】

  国务院在工业升级转型“十二五”规划中,就新能源汽车提出了目标要求。这个目标明确规定: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但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2011年均只有8000多辆。可以想象,要想到2015年实现产销超过50万辆难度很大。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还存在诸多瓶颈待突破:电池的待航和续航能力还很有限,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电池造价太高,政府配套系统也没有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普及化将很困难。

  自主品牌

  【背景】

  两会前夕,工信部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迅速掀起舆论热潮,入围公务车采购目录的412款产品,都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合资企业的国际品牌产品和进口车无一入围,政策的春风终于吹向了自主品牌。

  【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延安建议,从国防安全方面提高自主品牌汽车政府采购比例。他表示,在国际上,政府采购偏重于本国企业和自主品牌已是惯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他建议,政府应引导汽车产业链建立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尤其是电子控制类零部件和高性能动力电池的共用技术平台;出台政府对共用技术平台的支持政策,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和可行有效的投入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认为,政府应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汽车行业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增大税收政策扶持;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力度,鼓励引进创新人才;通过政府采购、扩大自主品牌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政策对自主品牌进行支持;营造创新的社会环境;做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点评】

  业内观察者认为,对于目前低迷的自主品牌汽车来说,一份公务车采购目录所能发挥的市场提升作用有限,不可能成为“救命稻草”。自主品牌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遭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瓶颈。去年以来,从鼓励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到停止鼓励外商来华投资整车制造业,再到此次公务车采购的本土化,发出的信号非常清晰:更加灵活和自信的政策,正在自上而下鼓励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走出去”

  【背景】

  虽然在国内市场,中国汽车企业的实力与外资品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已小有成绩。2011年,在国内汽车市场增速减缓的情况下,汽车出口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增幅高达49.45%。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已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海外出口规模不断增加,海外投资额度逐渐提升,海外并购不断尝试。

  【观点】

  作为汽车行业唯一的女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2012年两会议案之一就是,建议明晰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路径。王凤英表示,国际化发展是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中国汽车整体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对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统一、有效的行业协调和规范指引,使每家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举措符合我国整体汽车品牌形象的共同利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维斗则认为,2012年欧债危机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及其它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势必减少其对来自新兴国家的进口需求,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今年将迎来曲折的一年。在李维斗看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目前最需要整合资源、升级科研技术、降低成本,并能以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的身份融入所在地,才能真正在海外市场站住脚。

  【点评】

  尽管当前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已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的战略布局也纷纷加快。但是,目前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发展还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和行业引导,在海外市场各干各的,互相之间难以形成良性的互动支持。

  如何在海外市场的锻炼中提升自身的实力与品牌形象,如何通过新兴市场的发展过渡到发达市场的突破,如何在目前有利的世界经济环境下进行更多的海外并购,都是中国汽车本土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

  汽车与环境

  【背景】

  由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3月1日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外,浙江省将率先开始空气质量监测。相关环境治理政策的出台对众多产生空气污染源的企业、特别是全国10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上万家汽车零配件制造厂来说,已形成了“山雨欲来风满楼”般的舆论压力和社会责任压力。

  【观点】

  根据目前广受百姓关注的PM2.5空气质量和车内空气质量污染日趋严重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今年两会上带来了一份《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议:各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机抅,对于各地的检测机构必须要通过国家的资质认证,能够出具国家认可和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同时,要加快推进《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由推荐标准向强制性标准的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南岭村居委会主任张育彪则建议,在PM2.5污染比较严重的大城市,实行汽车限购以控制机动车无限增长。张育彪认为,近期内通过政策杠杆调控汽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已成当务之急。

  【点评】

  由于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引发了诸多问题,交通拥堵、停车紧张、公交系统改革、道路交通建设等。PM2.5颗粒检测和城市空气污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车内空气有毒气体的超标,其对人体的损害远超于空气污染及PM2.5。要健康,还是要出行舒适和便利?美好的汽车梦刚刚实现了几年,中国人不得不认真掂量起汽车给一座城市、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福与祸。

  兼并重组

  【背景】

  国务院前不久发布的工业升级转型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实行兼并重组,将前10家汽车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升到90%以上,并打造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集团。目前中国有100多家整车制造企业,规模上不来,竞争力上不去,最大的汽车制造国没有造就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没有带动出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中国汽车产业散、乱、弱、小的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观点】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2年主要任务时,他表示,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温家宝说,要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建议大力推动产业战略重组,提高汽车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他认为,发改委、工信部应加强产业的高层规划,并与国资委共同推进汽车集团的跨地区、跨所有制整合,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严格新企业、新项目审批,暂停对已在中国境内建立一家合资生产企业的外资企业再次申请合资项目的审批。

  【点评】

  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并未产生与之相称的大汽车集团。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块“唐僧肉”,一方面跨国汽车企业不遗余力地抢滩中国,另一方面全国有17个省21个市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汽车企业落户。国家新的产业政策指出,兼并重组是结构调整的重点,如何实现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记者 杨冉冉)

   


上一条: 人大代表徐龙:加快国家信息化生产力发展[2012-03-07]
下一条: 加快TD-LTE试点 打造西部信息高地[2012-03-07]
【字体: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