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南水北调延迟五年进京可用海水淡化来缓解缺水 |
www.casted.org.cn 作者:邬晓薇 日期:2009-06-09 点击数:13724 |
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延迟五年进京
可用海水淡化来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
2009年5月13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在京指出,根据新的总体规划,原定于2010年完工的中线工程将调整为2014年完工,长江水进北京的时间推迟五年。
此前,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5月10日在北京节约用水大会上宣布,南水北调引水进京规划的推迟,未来6年北京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将更加严峻。
此消息一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就此,笔者采访了我国膜与水处理专家、亚太脱盐组织秘书长、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副理事长郭有智教授,请他就利用海水淡化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进行了探讨。
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将推迟到2014年,对北京市影响有多大?
答:北京曾经是个水源丰沛的地方,海淀就是因为有很多湿地和湖泊而得名,但是这个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人口增加了数十倍,特别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环境污染,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城市之一,虽然我们采取了向周遍省市调水、首钢搬迁、部分启用水质已经劣化的官厅水库,但是北京的缺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目前的情况是: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国首都中排名百位之后。每年缺水均在4亿立方米左右,预测2010年北京市需水量将达到53.9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13.49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13.35亿立方米,农业用水 21.91亿立方米,河湖环境补充水3.20亿立方米,损失量约为2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可供水量相比北京市2010年将缺水12.62亿立方米。
问、北京市水务局出台四套应对措施:提高水价、节约用水、外省调水、搬迁高耗水企业?您认为这些措施有效吗?
答:我想能想的办法都已经想到了,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事情,过去这些年我们都是在这基建事情上做文章,合理的水价是对水资源进行经营管理和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是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器。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才能统筹兼顾、科学有效地配置各种水资源,整体上发挥水资源的效益。目前,北京尚未健全完善的水资源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水、中水价格比例不利于水资源合理的调配。提高水价和国际逐步接轨是要在我们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逐步完成的事情,片面的强调水价的国际接轨,引入国外资本和市场化规范操作必须考虑到人民群众是接受能力,需要谨慎行事。节约用水当然是个全民必须遵从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也是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各行业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严格执行,实行总量控制,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管好水龙头,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而且能够节约大量水资源。搬迁耗水企业必须会带来解决下岗职工和税收损失的问题,目前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与北京水资源条件还不相适应,高耗水的产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如冶金、石化、纺织等传统产业占有相当的比重,未来发展方向是用低耗水、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来改造传统的工业。如现代轿车、微电子、光机电、生物工程与新医药4个产业。加大污染扰民企业的搬迁改造步伐,同时,关停并转一些污染大、耗水高、效益低的企业。问题最多的是外省调水,其实我们这些年就靠的是这一条维系这个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的,但是这是拿掠夺环境生态与兄弟省市的发展为代价的,北京的水杯子—密云水库正是依赖向山西和河北这两个干旱的省市长距离的调水来维持着的,其结果是水浇地改成了旱地,旱地慢慢变成了沙地,而沙漠离我们越来越近,沙尘在我们头上越积越厚。
问、有没有一种真正科学有效的长远的解决办法?
答:海水淡化是比较理想可行的一个解决办法。中国海岸线总长度三点二万公里,北京离渤海也就10多公里,海洋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水源,近年来我国为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开始推进海水淡化事业,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等稳定供水。与北京相邻的天津市,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海水淡化事业,即将建成亚洲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可以有效缓解以至机于最终解决天津市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亚洲最大海水淡化厂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一期建设海水处理能力为日产10万吨, 2009年7月将全部建成,最终形成日处理15万吨的能力。这个项目位于天津市大港区海洋石化园区内,由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7.5亿元。主要满足落户区内的工业项目用水问题,特别是为这里正在建设的100万吨乙烯项目配套供水。天津是中国较早实施海水淡化的地区之一,海水淡化技术在国内居领先水平。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就建设了中国最早的海水淡化工业生产装置。目前,天津每年的海水淡化能力达到500万吨,在建项目海水淡化能力达到6000万吨,直接利用海水14亿吨。
问、海水淡化会不会价格太高,政府投资大、工程过程厂、老百姓用不起?
答:淡化海水作为再造的淡水较之天然淡水价格自然是要贵一些,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还在逐渐下降。过去十年间,海水淡化的能耗就降低了一半。在全世界60%以上的海水淡化工厂仍在采用传统的蒸馏法的时候,这种技术在中东很普及,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海水淡化工厂则更多的采用了比较节能的反渗透技术。如果淡化工程的产水量巨大的话,海水淡化成本还会相应降低。如今大规模淡化海水价格已经降到每吨5元左右,这个价格在天津就有市场了,而北京市目前的综合水价是每吨5.03元,作为近海城市,不妨大胆开拓思路,尝试一下以淡化海水作为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一个途径,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投资除区政府外,可以采用吸引投资的方式建设,北京应该启动发展海水淡化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研究和规划,我目前应该是意见刻不容缓的事情。
问、海水淡化目前大规模发展技术成熟吗?目前有没有用水用海水淡化解决问题的国家和城市?
答:2004年4月,西班牙社会主义工人党组成的新内阁中正式上任。仅仅数周后,新政府就宣布了竞选时的承诺:出于环境、水资源协调、社会持续发展和投资规模过大等多方面的考虑,中止了一项投资巨大的长距离调水计划——依博罗(Ebro)调水工程。同时发出了警告:“跨流域的调水应该是最后的办法”。即使这样大型的水利工程的确无法避免,也要格外注意控制取水量,以及保护好生态系统。
实际上,和中国一样,西班牙也一直深受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困扰,只不过它是北部湿润而南部相对干旱。因此,西班牙上一届人民党政府提出了实施依博罗(Ebro)调水工程的计划——这一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从北部的依博罗河流域调出10亿立方米水到南部较干旱的地区。叫停这项工程的理由同样充分:依博罗调水工程投资巨大,2001年西班牙政府的工程预算为42亿欧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超过了420亿元人民币)。虽然西班牙政府一度希望从欧盟获得12.6亿欧元的贷款支持,但遭到了拒绝。 更重要的是,一旦修建的话,该工程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为依博罗调水工程的水源地物种繁多。根据欧盟的环保法令规定,这一地区属于自然保护区。 此外,正如当年在西班牙国会辩论时指出的那样,实际上依博罗河的流量正在逐年减少。待工程完工后,依博罗河很可能无法再像原计划那样调出那么多的水。 跨流域调水工程在西班牙曾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了解,至少从16世纪起,西班牙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然而,1979年西班牙完成的从塔霍河引水到塞古拉河流域的工程,却极大地动摇了原有的观念。这一工程完工以来引发了诸多冲突。主要原因是其设计调水量一度达到每年5亿多立方米,约占可能最大调水量的90%。但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源头地区的水越来越少,因此只好停止输水。 对于因为叫停北水南调的而造成的水资源紧缺问题西班牙采取了将海水淡化作为应对水危机的关键措施。预计约有一半的新增水量,即每年超过5亿立方米的水会来自海水淡化工厂,这一举措得到生态学家,沿途居民、投资商和政客的一致好评。 在谈到调水工程与海水淡化成本的比较时,西班牙环境大臣纳沃纳女士曾经表示,整个依博罗调水工程长约900公里,调水工程前面一段的成本比海水淡化便宜;但随着调水距离的增加,成本也在增加,到输水终端时,成本甚至相当于海水淡化的四倍。 问、海水目前污染也很严重,会不会处理后的水和输送过来的水也会受到污染?
答:在目前我国大部分水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海水淡化恰恰是个好的选择,无论是反渗透法还是蒸馏法所生产的淡化水都是很优质的,里面几乎没有细菌和病毒,更不会有害杂质水质大大优于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更可以成为工业用纯水和高纯水,只是海水污染严重的话会提高制水的成本,虽然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工厂向海里会排放含有高浓度盐的浓缩水,一度引起了环保人士的忧虑,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淡化工厂也开始考虑提高淡水回收率、而进入海洋的浓缩盐水是十分微量的,海水在淡化前都进行了严格的预处理,以减少废水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在全世界决大多数地方浓缩盐水都是直接排海的,而天津开发区设计了一套利用浓缩盐水开展盐化工的循环经济的整体思路是个很大胆的创新。
问、北京市有希望近期喝上淡化海水吗?北京发展利用海水淡化事业的瓶颈是什么?
答:北京本地水资源已经没有多少开源的余地,只能在调水和海水淡化两方面做出选择,而调水工程与海水淡化成本的比较的话,在当前情况下调水工程长度超过1000公里,成本就必然会大大超过海水淡化,调水工程在五六十年代的成本比海水淡化便宜;但随着调水距离的增加,再加上物价的因素,还有搬迁成本也在大幅度的增加,西班牙科学家测算当调水超过1000公里,那么到输水终端时,成本甚至相当于海水淡化的四倍。在西班牙,海水淡化的成本约为每立方米45欧分(约合4.81元人民币)。如果用于市政供水,成本完全可以回收;用于农业灌溉的话,政府则提供30%的补助。这个价格在北京我认为是可以考虑开展海水淡化的时候了。问题的关键是;观念转变:实现由陆上水资源平衡管理向新水源开发和水再利用管理转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可以统称为供水管理,其主要的特征是根据工农业用水需求,建立大中型水利工程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它曾为缓解甚至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水利工程不断兴建,工程难度愈来愈大,成本也不断增加,而且随着径流开发加大,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断加剧。完全依靠增加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不可能。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手段开发新的可以利用的水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一种必然。
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新水源开发和水再利用首先要引起水利部门和综合部门的重视,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来促进和推动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新水资源开发利用。除了对有限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还将海水作为沿海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海水淡化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努力,加快海水淡化技术与设备制造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步伐,认真开展海水淡化示范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海水淡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积极研究相关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鼓励社会参与、拓宽融资渠道;沿海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优化用水结构;各有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海水淡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推动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
|
||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