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万钢——科技事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www.casted.org.cn  日期:2008-11-26  点击数:97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早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就亲自提议、主持、制定了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规划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两弹一星”的成功,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与部署与时俱进,科技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最快的发展与最大的跨越。30年的伟大实践实现了四次战略思想的飞跃。

  第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确立科学技术的关键地位。

  1978年3月,党中央在京召开了规模盛大的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是在粉碎“四人帮”、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深刻阐述了科技发展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和党的领导体制问题,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向全社会发出了“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科学之春再次开篇。

  第二,以改革为动力,引导科学技术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实现新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得到激发,科技事业各方面工作发展很快,但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日益显现,科学技术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抑制着科技人员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科技事业的自身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开始了“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研人员”的改革。

  在科技事业发展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建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基础和高科技前沿发展、推动农村科技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推动科技法制化建设、建立技术市场、设立国家高新区、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等方面,国家都进行全面的部署。

  第三,加速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199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落实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为此,国家进一步丰富了科技发展的各项举措,相继出台《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科技法规,实施了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实施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部署了“十二个重大科技专项”等。

  与此同时,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998年,中科院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1999年,原10个国家工业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2001年,全国20个部门所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开始分类改革;高教系统进行了旨在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大学的“211”和“985”工程。

  第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要求对科技发展做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2006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支出为3701亿元,占GDP1.49%,总量居世界第五位。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21万件,居世界第四位。国际科学论文数提升到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次数也居世界前列。

  重大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涌现出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电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重大自主创新性成果,促进了高技术及产业的跨越发展。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接近4000万,位居全球第一,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近80%,人才“断层”的现象已基本消除,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人数快速增长。

  2.基础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基础研究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纳米、生物等新兴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原始创新成果,一些重要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研究已居世界前列。认知科学、地球科学和古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世界科学界所瞩目。2006年,我国材料科学和数学的国际排名居世界第四位,化学综合排名居世界第六位,物理综合排名居世界第十位,纳米技术专利数居世界第三位,地学和计算机科学综合排名位居世界第七位,生命科学居世界第十四位。

  3.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卓著,为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8%,在全部制造业中的比重已达15%,高技术产品在全部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到30%。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1991—2006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年均40%以上的增长,为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从2001年起,国家高新区的人均GDP开始超过1万美元,率先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国家高新区人均GDP为21万元,是全国人均GDP1.6万元的13倍;人均工业总产值为62.57万元,是全国的6.23倍;平均万元GDP能耗0.44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2吨标准煤的36.7%。2007年,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营业总收入55812.3亿元,工业总产值46067.6亿元,工业增加值11288.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的(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9.3%。

  4.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能力大幅提升

  我国在持续20多年举世空前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中,攻克了大量复杂的技术难题,有力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

  5.农业科技创新,为解决“三农”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使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创下了一系列高产纪录。长江中下游平原稻麦两熟地区单季稻15亩连片最高亩产903公斤,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1733公斤,东北平原春玉米亩产1183公斤。我国利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和养好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了不起的成就,其中农业科技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农村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110以及富民强县工程为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活力,对农村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

  6.发展民生科技,促进科技惠民,保障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技面向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把资源、环保和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放在优先位置,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控制、人口与健康保障等方面加强技术攻关,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科技服务社会公益发展的能力,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7.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形式、广领域、高水平国际合作局面

目前,我国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定。以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与导航计划、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计划等世界大科学工程为标志,我国对外国际科技合作进入了平等双赢的新时期。

  8.科技为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和富有成效的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科技奥运专项行动计划,实现了科技奥运计划中绿色能源、清洁汽车、节水循环、节电照明、智能交通等重大目标。科学技术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使奥运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促进科技进步、惠及人民大众的社会大舞台。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高精度遥感遥测技术为中央及时、准确提供灾情现状。太阳能电源、卫星移动通信、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为救援指挥、运输提供了保障。战地医院、远程医疗、快速检测技术为救助灾民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电视、网络教室设备为灾区恢复教育做出了贡献。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缩短,各类技术的相互融合更加频繁,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和调整。重大学科突破引发的技术变革,催生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我们必须进一步丰富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推进自主创新,推广自主创新科技成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途径;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降低成本,促进产品换代升级;充分利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强民生科技,加大与食品安全、健康卫生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力度,支持有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发展壮大。在推广自主创新科技成果方面,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组织“十城千辆”商业化示范工程;加快半导体照明的规模化应用,实施“十城万盏”工程;实施“金太阳工程”,培育能源产业新增长点;推广普及低成本计算机,缩小“数字鸿沟”;加快3T网络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钢铁、电力等行业的发展。

  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创新型企业试点和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进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收益的主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使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核心。通过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创新政策、增加创新投资、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协调,使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真正成为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核心。

  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改革,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在新形势下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的要求,提高科技的公共服务能力,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重点围绕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践、国家科技计划的确定与布局、基础科技能力建设与科技资源分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战略、布局、平衡、协调四个方面。一是研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突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在重点和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充分体现国家目标和战略意愿;二是完善科技结构布局,适应创新链管理的要求,站在国家创新网络的高层,抓住纵(行业)横(区域)两条主线,以区域、行业创新体系为依托,形成国家科技的布局和结构;三是坚持综合平衡,加强与部门、行业以及地方的协调配合,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实现中央和地方、军民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四是实现统筹协调,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协调社会各路科技大军,为全社会科技活动创造良好的公共平台和政策环境。

  按照党的十七大对科技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以持之以恒的努力,锲而不舍的争取,万难不退的毅力,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加快推进《规划纲要》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不断开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 科技部资助研制“魔方”超级计算机跻身世界前十(附最新排行榜)[2008-11-18]
下一条: 盘点“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中期情况[2008-12-25]
【字体: 【打印本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