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创新驱动 科学发展 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
www.casted.org.cn 作者:万钢 日期:2009-09-22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9557 |
创新驱动 科学发展 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科技部部长 万钢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为推动现代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和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明确提出要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推动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准确理解创新驱动的理论内涵,充分把握创新驱动的有利条件,深刻认识新时期国家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谋划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顺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追求创新、勇于创新的民族,革故创新的观念古已有之。《诗经》中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也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关于创新的精辟论述,所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除旧立新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中华文明传承久远,历久弥新,至今依然保持着极为旺盛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开拓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自夏商周开始至19世纪初,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这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重要标志和中华民族创新智慧的集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见证了中华民族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创新;中医药、天文历法、算术、水利、瓷器、丝绸等领域的创新也为人类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由于晚清统治者闭关锁国、因循守旧,中国隔绝于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时代潮流,错失了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被发达国家远远甩在后面。百年的屈辱,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面向世界、自强图新的探索和奋斗从来不曾停息。从洋务运动欲借科技与实业富国强兵的未果尝试,到五四运动尊崇民主与科学的启蒙呐喊,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孜孜追求的梦想。
二、六十年发展奠定了国家强盛的坚实基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六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40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实际增长77倍,跃居世界第三位;财政收入从1949年的62.1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1316.9亿元,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达7.9%;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国民素质逐步提升,各项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
六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突破,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共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干劲和热情,推动我国科技事业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拨乱反正,重申并在全党确立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正确观念,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确立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极大解放了科技生产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把科技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六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工作者瞄准世界科学前沿,相继在多复变函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反西格玛负超子、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量子通讯、古生物考古、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08年,我国SCI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世界第四。目前,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十年来,我国科技发展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科技成就,大大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威望。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和成套设备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科技在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北京奥运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科技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以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提供科技支撑。
六十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条件不断改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不超过500人,到2007年科技人力资源已达42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全国财政科技拨款从1953年的0.5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540亿元;2008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达到45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2%,按贸易汇率计算居世界第四位。科研条件结构日趋合理,全国科研机构从1949年的30多个,发展到2008年的3775个,形成了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文献和科学数据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体系。
六十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设立并实施了解决技术难题的“攻关”、促进农业科技的“星火”、发展高新技术的“863”、推动高新产业的“火炬”、加强重点领域基础研究的“973”等国家科技计划,形成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较为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专利和知识产权制度,出台了一大批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科普活动在全社会展开,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向纵深推进,区域创新空前活跃,国际科技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形式、广领域、高水平的良好局面。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为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驱动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类经济发展经历了靠劳动、土地等要素驱动的农业经济时代以及依赖资本和化石资源的工业经济时代,目前正步入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表明,创新既是经济发展阶段提升与要素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通过创新,不仅可以不断提高要素生产率,弥补由于要素投入增加而导致要素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而且还能够突破由于资源与要素短缺所造成的瓶颈,从而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可能。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内涵是指一个国家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建国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新科技革命挑战,对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途径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科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科技的支撑和引领。在工业化方面,关键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信息化方面,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确保在安全、自主的条件下推进信息化进程。在城镇化方面,我国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世界罕见,对科技具有巨大的需求。在市场化方面,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有现代科技手段作支撑。在国际化方面,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就不能平等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就不能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的迫切需要,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据测算,我国到2030年将达到15-16亿的人口峰值,资源环境承载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极限,生态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满足十几亿人口的卫生与健康需求问题也日益紧迫。所有这些重大战略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资源安全供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应对新科技革命挑战和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学科交叉融合明显加快,重大创新不断涌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到商业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愈加显著。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竭力保持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鸿沟,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中保持优势地位的战略之一。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抓住新一轮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才能实现产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的现实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当前,世界正陷入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纵观近现代史,每次经济危机都毫无例外的促进了科技革命,每次人们走出经济危机,都是依靠科技引领。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实施财政、货币、产业和市场激励政策的同时,更应该大力支持技术变革与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引领经济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四、谋划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立足国情,高瞻远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到本世纪初,我们基本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继承和丰富了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细化了实现第二、第三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届时,中国社会的面貌将焕然一新,不仅完全实现了小康,而且全面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将得以实现。
与伟大祖国同步发展的中国科技也将展现出壮丽的前景:到2020年前后,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奋斗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到2030年前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科技整体水平达到世界科技强国的中等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大幅增强,在支撑和引领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强大作用。到2050年前后,全面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科技创新能力居于世界强国前列,为中国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我国科技事业必须着眼长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较大的对外依赖性,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必须鼓励超前部署,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要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地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今后要加快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第二,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基础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人类技术文明发展史上大的革命,大多是由基础研究上的突破,引起了技术上开创性的革命和变化,进而带动工业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部署一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大项目。力争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针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重大瓶颈问题,部署相关领域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科学数据共享和野外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突出基地和平台建设。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对开展基础研究的基地和人才队伍的稳定支持。
第三,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科技界主动服务企业,在支持产品创新、技术升级、节能减排、管理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今后的科技工作中,要加快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使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水平,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强大保障。进一步提高农业、医疗技术的整体实力,为民生改善提供重要支撑。要发挥科技在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突破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清洁汽车、碳捕集和封存等低碳技术的瓶颈,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超前部署,以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加快新材料、现代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的发展。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产品的转化和规模化应用。
第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来自于科学的制度安排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国家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制度保障。今后,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力量的布局,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整体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形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第五,培育造就一大批支撑创新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也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未来的发展必须把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要弘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宽容失败、摒弃浮躁、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倡导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六,树立开放合作、兼容并蓄的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当前,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知识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其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为发展中国家加速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强对国内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统筹协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全球技术的多极化和国际合作的多样化为我国自主创新提供更加广泛技术来源和科技人才资源,注重借鉴各国发展科技的先进经验,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国家强盛的源泉,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以卓越的创新成就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创新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激情,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轨道,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
|
||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
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提供的资料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或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并向您致以诚挚的歉意。
相关链接
- 中国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2015[2016-07-26]
- 召开《中国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2016-07-26]
- 12调研报告:科技进步贡献率及基于无形资本的测算
- 《县域科技进步与产业集群发展若干问题研究》新书推介[2013-04-15]
- 11年调研报告:引入无形资本因素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影响
- 科技进步贡献率及基于无形资本的测算[2012-11-01]
- 《提升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创新能力研究》出版[2012-01-16]
- 引入无形资本因素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影响[2011-10-26]
-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市)创新能力提升——湖南省浏阳市典型案例分析[2010-05-27]
- 关于我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创新能力发展态势的分析与思考[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