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及其管理的演变
www.casted.org.cn 作者:李丽亚 李莹 日期:2008-09-01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2008第8期 点击数:12156 
 
4 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
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采取高度集中、指令性的科技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形势变化,逐渐显露各种弊端,如: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条块分割,机构、课题重复,力量分散;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滞流等等。
我国科技计划体系本身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受国情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需要的影响,科技计划在运行机制、实施方法、管理形式等诸多方面没有先例可循。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在近三十年的实践和发展中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形成多种实施方法和管理手段的过程,是一个随主、客观环境不断变化进行调整和创新的过程。
1)国家科技计划在设置和管理上的特点
国家科技计划在计划设置和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与国家目标密切配合。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改革开放前科技规划主要由科学家参与制定不同,项目建议主要来自于部门的专家和管理干部,来自于大中型企业,体现了国家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联系的指导思想,管理部门对科技工作的经济效果已经开始关注,并开始采用经济手段管理科学研究工作,直接体现了科技工作服务于国家目标的作用。
② 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双重特征。我国科技计划体系中大部分计划是指导性计划,但因其诞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带有许多指令性特征。而指令性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又引用了一些指导性计划的手段方法,使大部分科技计划不同程度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双重特征。
③ 各计划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科技计划体系已经形成,单个科技计划虽然多数只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但各计划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涵盖技术创新链全过程。
④ 具有广泛性。多数专项计划为涵盖学科领域或行业面较宽的综合性计划,具有广泛性。同时,由于某些计划在目标设定,项目安排上沟通不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设项、资源浪费现象。
2)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推进
为了保证国家科技计划的顺利实施,有关部门针对不同计划特点,不断探索、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严格的项目咨询、评估管理程序。到“九五”期间,科技计划的管理工作继续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目标推进,项目采取了招标形式,严格评估程序,择优立项,强化对各类计划的分类指导,加强对计划实施的跟踪、监督与管理,加强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评估。为配合计划体系改革,科技部于2000年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为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竞争、监督、制约机制提供了依据和规范。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中强调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遵循的原则是:
① 制定、实施和管理国家科技计划必须依法进行;
② 国家科技计划设立和项目选择必须保证国家目标的实现;
③ 简化管理程序,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政策、制度和规律的研究,提高国家
科技计划管理的效率;
④ 建立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公开制度,促进公众对国家科技管理的了解和参与,提高管理决策的公开性和公正性。
3)以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
“十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紧密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核心任务,以“创新、产业化”为指导方针,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部署。
“十五”科技计划强调以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规范、滚动、简化、透明”原则,大力推进招投标制和课题制,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估制度,将决策、实施和监督职能分离,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各类科技计划在启动实施前均制定或修订了具体管理办法和实施纲要(实施意见),明确了计划实施的基本程序和管理要求,如863计划的组织管理,继续坚持专家负责制,同时全面实行课题制管理;攻关计划采用滚动立项机制,加强动态管理等。2002年,国家科技计划全面实行了招标投标和评估评审制度,实行了课题管理,规章制度日臻完善,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课题评审管理办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等相继出台,管理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完善,科技计划管理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4)继续推进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
30年来,我国的科技计划及管理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适应了各个阶段科技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不同时期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为落实《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2006年,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着力推进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及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从诸多方面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形成和完善与各项科技计划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将进一步落实分类管理的思想,重视区分不同科技计划对创新活动的不同支持,在支持方式和计划管理方式上更好地适应不同创新活动的需要。同时,在科技支撑计划、政策引导类计划等实施中,加大对政府科技资金多种投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统筹协调机制,提高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形成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和事权统一的科技经费管理体制。开辟渠道,推进科技金融,引导市场资本向优质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聚集。创新管理方式方法,综合运用科技计划、政策法规、评估监督等管理手段,提高科技宏观管理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1949—2005)》2007.
[2] 科技部.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字[2006]23号)
[3] 科技部.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
[4]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5
[5]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1999—2006
[6] 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文件精编》.1997
[7] 课题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研究报告).199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1949—2005)》.2007
作者简介:李丽亚,女,1955年生,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信息管理、政策研究等。

附注:正式文本请阅读《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8期6-1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上一条: 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2008-08-28]
下一条: 《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9期目录[2008-09-10]
【字体: 【打印本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