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宋永杰的博客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97

个人档案

宋永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8-12
最后更新时间: 2016-03-01
日志总数: 68
总点击量: 616272

 

 

日  志

[评论人:孙振坡] 评论时间:2016-07-07 20:05:05
只要把国营企业科研单位、大学,一律改成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民营的。目前中国的科研领域的问题就会一扫而光,中国的科技不用10年就能超过国。否则,再过100年也别想赶上美国!
[评论人:刘钒] 评论时间:2016-05-12 02:18:49
博主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实成果作者署名统计、作者单位统计与资助项目统计类似,目前前两者都实行第一标注统计法,是不合理的。如何把分权统计和第一标注统计结合起来,非常值得研究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5-12-16 13:16:10
深表认同,“撒下龙种,收获跳蚤”很形象,尤其是政府只采购科研成果的说法。我一直在考虑专门写篇关于“后补助”作法的文章,近期有点懒。
[评论人:孙振坡] 评论时间:2015-11-30 17:34:24
本文所提“隐忧”的根源,在于科研单位都是由政府包办的。如果政府对于科研单位和国有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政府只购买科研成果”的政策,就不会出现“撒下龙种,收获跳蚤”的现象。
[评论人:李琳] 评论时间:2014-08-25 10:22:33
11号文中的项目后支持制度,可能能从根本上杜绝“重立项、轻验收”现象。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4-08-22 09:19:54
不从市场评价入手,问题就是死结。科研人员与公务员是两个不可比的群体,前者以创造性劳动为主,后者以程序性工作为主。要研究科研人员薪酬,就必须脱离参公的理念。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4-08-21 23:01:57
理论上科研人员的薪酬应由市场决定,但我国目前的国情是:市场的配置作用在很多领域都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姑且不说科研人员的薪酬,就是这几天炒得较热的国有企业领导的薪酬,市场在其中发挥了多大作用呢?我国的科研人员大部分存在于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制度我国所独有,因此市场如何在科研人员的薪酬方面发挥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现阶段事业单位中科研人员的薪酬制度还只能参照公务员的薪酬制度。至于非公共科研机构(如私营企业)中科研人员的薪酬制度大致有市场可参照,但这个队伍的比重偏低。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4-08-19 00:06:20
研发人员之薪酬决定,首先要看市场评价,即企业愿意支付的水平。当企业付酬标准确定后,公共研发组织中研发人员的薪酬自然有了真实的参照系。一般来说,公共研发组织中的研发人员薪酬会低于企业研发人员薪酬水平10%到30%,这倒不是前者水平低,而在于前者收入中还包括了名誉、社会地位、闲暇、稳定等非货币化收入。因此,研究此问题之钥在于调查清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研发人员的薪酬水平及变动趋势,而不是就公共部门谈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只有弄清楚了市场决定,才能确定政府决定。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4-07-01 17:15:28
原则看似道理简单,实际操作的弹性很大,真正落实的确会因部门、因人而异,就比如“有限性”原则,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将“不为”落实到谁的头上谁都不干。在后续几篇文章的写作中,我尽力将原则落到实际的管理中。我国有些所谓的原则实质上只是换换说法而已,在形式上的创新太多,而在实质上的创新不够。
[评论人:段世德] 评论时间:2014-06-28 10:10:20
有一定的道理,但体制建设总是有人为干预,效果不明显啊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14-01-22 13:27:49
把军事科技的两弹一星捆绑到政府的科技政绩上说事是一种政治投机法,回顾中国的科技发展史除了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核心技术,两弹一星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核心技术,中国应该检讨科技政治腐败门的问题了,从清政府至今中国政府推出了几个重大发明?独有的腐败产业链条健设才是中国的重大发明。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3-12-13 22:33:56
很好的文章,学习了。科技部门做得还不够好,这是现实。但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确实大,但科技部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展示出来,亮出剑来!科研经费、科研补贴等确实很多黑匣子,成为腐败的根源!靠制度靠方式来监管还是不成的,需要一个社会化的平台来完成这些工作,交给市场机构去分配这些资金更有效率,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做改革!
[评论人:杨金廷] 评论时间:2013-12-02 15:52:26
科技发展是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中国正从国家市场经济转型到企业市场经济,最关键的要营造好的社会创新环境,不是报告中讲过算数,而是要在实际推进过程有实效。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等都是很好的研究案例。改革为主,政策为辅,让全社会的创新资源能充分涌流。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13-09-06 12:15:43
“两弹一星”的成就不是政府的科技作为,是军事科学成果!政府的职能单位是科学技术部、发改委和中国科学院!建国六十周年至今他们作了什么?还不是腐败的领头鹰吗?国家为什么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呢?这些问题会逐步被揭露出来的!等到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那才是非清楚了。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3-06-30 11:17:15
是啊,名利驱动,难以长久。一些科研机构还在以低层次的需求满足来驱动人员。
[评论人:王国雄] 评论时间:2013-06-27 10:10:41
现在好些年轻教授,不安心于科学研究,沉迷一官半职,是名利驱动,实在是大不幸啊
[评论人:余东波] 评论时间:2013-06-14 11:20:03
就科研人员本身来说,整个大环境不发生改变的话。如何保持兴趣or好奇心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3-05-06 08:53:32
说得很有道理,赞同。
[评论人:管泉] 评论时间:2013-04-25 10:10:48
难以捉摸的统计数据,搞不清楚的统计结果,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3-03-15 13:55:11
事业单位的设置一般都有个三定方案,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个“宗旨范围”,对于政府财政设立的事业机构首先应定其是否开展科研活动,然后再定其方向和编制,若变更宗旨和范围应进行审批。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13-03-05 08:45:47
如何判断科研队伍的规模是否适当?在国家层面我觉得不应该控制;具体操作应该在院所上,可根据研究方向和兴趣的差异;落实到研究室和专业性很强的研究所时最好不超过7人!可以把一级学科所与室,拆分为若干不超过5-7人的新的研究所与室!科研院所的行政级别可以取消;若行政级别不彻底取消,“权力寻租和不当竞争的风险”一定存在,可以学习大学,去行政化,强功能化!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13-03-05 08:37:13
科研队伍的规模应适当:深有同感!凡事需适度,过犹不及,科研队伍的规模(机构和人员)过于庞大,“僧多粥少”的局面将在所难免,由此将带来“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的风险加剧、权力寻租和不当竞争的风险加剧、人员成本过大和人浮于事的风险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3-03-01 13:44:00
谢谢,需要控制的是靠政府财政的科研队伍,减少重复投资与分散投资。
[评论人:邓练兵] 评论时间:2013-02-25 11:26:36
全社会的科研队伍规模恐怕不是人为能控制得了的吧?
[评论人:邓练兵] 评论时间:2013-02-25 11:21:34
的确,科研机构不等于从事科研活动的机构,目前所谓的很多标准的科研机构从其实质运作和成果看,已经离初衷越来越远了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2-09-29 10:39:46
得问问搞科技统计的人,关于研究机构的统计口径是什么?好像有一个关于软科学研究机构的调查,机构数量也是好几千呢。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8-30 19:16:46
中国国情与国外不同,管理的水平和难度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如单位和人员的诚信管理,国家经费的预决算管理,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如此现状下,强推大部制来管理不确定性很大的科技工作,效果不会好。至于国家部门之间科技管理职责重叠的问题,我的博客中有《关于科技管理系统性的探讨》一文,有所论述,请批评指正。
[评论人:郭崎] 评论时间:2012-08-26 23:12:41
如果非改不可的话,支持科技部并入工业部。
瑞典实行的是大部体制。有大外交和大工业之说。大工业部中包含了创新署。这样有利于科技为工业发展服务。现在中国各部委中都有科技司或高技术司,这种职能重叠带来的是浪费。期待各部门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财政效率的问题,然后要分析清楚中国现在处的阶段性特点。期待这次改革不要象1998年那样,让刚开始起步的工业化初期没有了重工业的支撑。我一直认为不应该撤消工业部、冶金部、化工部、轻工业部、纺织部等部门。
或许在总结上次经验的基础上,科技部也不应该被撤并。因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同时带来了干部的人心涣散,不利于工作。多批评!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8-16 15:14:05
谢谢,已改正。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2-08-14 14:26:54
照片说明有一个错字,应为“集中接受现场”吧。不然意思也太搞笑了。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6-16 23:58:07
刚来看这个博文,我的看法跟你们在评论中所说相近,科技部改革不是做减法而是加法,有小文一篇多指正,在博客中。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6-16 21:57:39
从部分人参加学术会议的态度和行为看,重不在交流而在旅游,缺乏对科研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勤奋探索,参加再多学术交流也是白费。
[评论人:高峡] 评论时间:2012-06-06 18:15:49
“学术会议控制数量和费用”、“限制一个人一年参加会议次数”等措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是本未倒置。学术会议就应当开放。年青时代的爱因斯坦,曾经一年写出过3篇影响世界的科学论文!因多种原因,没能及时发表,多年后才震惊科学界。
回到我们国家现实,虽然在“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钱学森倡导的学术交流方式:“提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作补充,提新看法”,长期以来,在我国并未明确认同,不仅科技人员实践者凤毛麟角,有的相关科学管理者也认为,钱老倡导的学术交流方式有些超前,难以旗帜鲜明地倡导宣传。目前,“中国科学家之间缺少公开的批评性的学术交流”的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担忧。而“客客气气”,“人云亦云”长期占据学术交流主导。这一现象,值得深思!由于学术交流缺乏质疑这一科学精神核心要素,这是造成我国学术交流氛围不活跃、科技人员参与热情不高、对科技人员吸引力不强的根本原因。
对我国学术交流这一现象,若从中国社会转型视角去观察,是否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学术交流方式的不同,其实反映的是对科学知识需求程度的不同,以及科学研究方式的不同。当学习吸收发达国家科技知识为大潮时,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不可能一下子进入到科学界更深的肌体之中。就学术团体文化而言,首先也是先从举办学术会议、创办学术刊物、向社会传播科学等器物层面展开。在学术交流方式上,先以交流学术信息、宣读学术论文为主要形态,就是说,学术交流发展形态先有形似而后才有神似。只有在真正以自己的科学研究为主,科学研究真正以原创性为主时,争鸣质疑的学术交流方式才能普遍地、显著地根植到我们学术团体中来,“批评性的学术交流”才会成为时尚,质疑这一科学精神核心要素才会在学术交流中普遍地施行起来。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6-01 09:50:33
我也是认为应加强专业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把分散的科研统领起来,我曾在《关于科技管理系统性的探讨》中进行了一些分析。
有些人总是看到美国科技管理的分散体系而认为中国也应该采用分散体系,可是美国正是看到了分散体系的弊端而专门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科技部撤并了,在我国哪个部门充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角色,难不成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承担?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只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能否起到相应的作用呢?
[评论人:赵双象] 评论时间:2012-05-30 16:46:37
科技工作重要性日益突出,应想方设法加强科技部门的职能和力量,把目前部门之间比较分散的科研开发和创新等工作很好的统领起来,简单的撤并恐怕不是良策。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2-05-28 12:29:18
行业开发类科研院所直接转化为企业,对提升中国产业界创新能力的影响和效果,大家自有公论。时隔快20年了,我们还在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这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合并科技部的思路与其何其相似?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5-24 20:27:30
谢谢房教授的支持!科技,国家繁荣昌盛之基础,我们可以为一个将来不知是否能用的课题开展数年的研究,却不能对具有至关重要的科技管理体系开展深入研究。房教授说得很对“仓促成立或撤消某个部,都属于不负责任的官僚做法”,只是有时这样的人能说动最终的决策者。
充分了解科技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利用2-3年时间,选择至少3个团队各自独立开展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对科技体系改革是有益的。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2-05-24 10:02:21
最近此说甚为广泛。调研以及提出相应的思路本数正常,但仓促成立或仓促撤消某个部,都属于不负责人的官僚做法。永杰分析的甚好,我们都应该认真来研究并发出相应的声音。科技工作之于我国之重要不言而喻,不能只让几个少数人毁了大厦之基础。
[评论人:苏晓玲] 评论时间:2012-05-04 10:49:57
制度规定一套、实际操作一套的事例太多了。。。
[评论人:胡仙芝] 评论时间:2012-04-26 10:23:09
学习并关注。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3-16 15:31:06
关键在于不离岗在职攻读博士后是否违反了"不得兼职做博士后"的规定,如果是的话,"明文规定都不照做",如何能保证发布的制度能有效实施呢?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2-03-14 14:41:43
这早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啦。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要发论文连门卫也发,要当教授技术员也当。如此种种,既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又是对严肃事项的戏弄。所谓盛世衰像,多由此生。愿有志者,先专注而专业,大浪淘沙,终归还是要遵循自然法则的。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1-11-01 15:18:48
核科学研究仪器的生产企业衰落的是比较明显的,目前探测器、核电子学大部分依靠国外,如果能有个全国的或某个科研领域的进口仪器的统计数据就好了,说服力就更强了。
[评论人:张旭] 评论时间:2011-11-01 10:49:03
搞了这么多年的研究终于认识到仪器的问题了
[评论人:张勇] 评论时间:2011-10-29 12:34:23
是啊,现在买仪器boss首选国外的,希望国产仪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紧追国际水平。
[评论人:田保中] 评论时间:2011-10-28 21:16:21
的确如此,有时候看看我们大学实验室里到处昂贵的进口仪器和进口生化试剂,感觉我们中国人搞科研纯粹是在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打工,养活他们。
[评论人:马海泉] 评论时间:2011-09-01 14:56:50
会议多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各种名目的各种会议许多都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如果认真地清理一下,我们现在的会议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学术会议呢。学术会议的学术性如何才能体现。
[评论人:马海泉] 评论时间:2011-09-01 14:56:14
会议多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各种名目的各种会议许多都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如果认真地清理一下,我们现在的会议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学术会议呢。学术会议的学术性如何才能体现。
[评论人:孙志超] 评论时间:2011-07-22 11:07:27
值得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反思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1-07-13 23:04:54
谢谢,从微观看到的宏观也许片面,但可能对宏观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科技规划对我国的科技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国家的科技实力能够大幅提高。
[评论人:邵武杰] 评论时间:2011-07-07 14:27:47
非常中肯的建议。刚刚完成我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此感触尤深。
[评论人:田闯] 评论时间:2011-07-04 16:14:52
有学者说:这是学术艾滋病。
[评论人:田保中] 评论时间:2011-06-01 09:43:20
国内学术会议已经成为一个稳赚钱的生意了。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学术会议,大家只谈学术,而国内的学术会议成为以拉关系、谈交易、谈学术圈内大碗绯闻轶事为主题的地方了。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1-04-20 05:03:04
统计首先需要科学的指标体系,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如何比对与应用等等,没有科学指标体系,统计工作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当然如何才算是科学指标体系是很有讲究的。
其次需要获得真实客观的数据,减少对基层单位统计数据的依赖等等。
再次需要对统计结果的合理应用(包括评价以及后续措施),没有应用想让科研单位重视是不容易的。
[评论人:李定猛] 评论时间:2011-04-13 10:15:53
你说的这些都是在理的。但最根本的问题是,所有单位对统计这个东西根本不重视,都是把它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还有就是没有建立统计台账,当然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评论人:cbh] 评论时间:2011-04-01 09:57:33
您说的是“术”,论“术”不论“道”,什么都准确不了,何只统计数据。您提了八条,只有第八条与“道”贴点边,真想让统计数据准确,不妨就把第八条落实,在现行体制下,应该管用。根本用不着“弗拉斯卡蒂”什么的,人家的那个统计指标是“科学”的,我们的体制环境适合吗?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11-03-19 15:02:51
统计是什么?是荒唐!!专利局的档案是吃干饭的吗?这属于作文章走了题!!别有洞天!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1-07 10:25:01
非常赞同这种观点。在讲奉献,修身方面,是今不如昔了。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0-12-31 16:19:14
113位院士统计结果如下:
家庭环境熏陶21人、名师教育引导44人、专家言传身教27人、科技强国的社会责任心54人、个人兴趣爱好30人。
统计时以明确提到该因素为依据,有的院士上面几个因素都提到,有的上面几个因素一个也没提到,提到上面5个因素的相对集中。家庭熏陶、名师教育、专家言传身教,最终影响的也是兴趣、责任感和事业心。
责任感和事业心是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来体现的,空喊口号缺乏实践和努力的人只是“具有表面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
[评论人:唐震亚] 评论时间:2010-12-31 08:57:52
那25%靠的是什么成为院士的?国内科研水平实际还是取决于高层,高层如果只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并一直致力于提高其政治素养,那他还有什么时间去提高科技水平呢?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10-12-29 09:10:47
中国的腾飞,必须认真落实科技发展观,中央的政令在于级层是否以真执行了,首先应改革部级体制的施政结构和行政传统,把老的.带有旧体制观念的权钱交易型退下来,更新青年新知识型人才,才是科技发展观的表帅示范工程。
[评论人:王平] 评论时间:2010-09-27 08:39:17
说得好,向您学习。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10-08-23 15:09:19
科技+质量
[评论人:江锋] 评论时间:2010-07-29 21:11:3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很难与“两弹一星”时相比,值得研究
[评论人:李俊] 评论时间:2010-06-13 13:14:47
支持!企业的科技后动不是自发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至少国有企业是这样,利润是最大的追求,短期行为是主要的原因!
[评论人:叶桂林] 评论时间:2010-06-10 12:39:39
对举国体制的提法挺担忧的,到底政府在出台这项政策前有没有好好地研究哪类项目适合走举国体制的形式,哪些不适合。像报道中所提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确是适合举国体制,因为这些毕竟不用走向商业市场;然而,在政府提出的16个项目中,其实有一部分是否成功是需要市场验证的,例如: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新药创制等,这些方面恰恰是举国体制的劣势。
[评论人:王春谊] 评论时间:2010-05-17 09:30:02
拜读后也有同感,建设科学高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势必先解决好科技创新的机制体制问题,如非自上而下贯之,这个比较难。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03-11 12:14:43
两弹一星的精神在前进!
推荐相关网站: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门户网站 www.ldyx.org.cn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0-01-05 16:31:35
谢谢,需要电子版本可与我信箱联系,syj@ciae.ac.cn.
[评论人:王国雄] 评论时间:2009-12-31 11:39:40
很好的文章,能不能提供word或者pdf文档以便下载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09-12-18 12:01:33
多头管理、多头申报、多头拿钱现象很严重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12-02 12:14:07
美国有年度十大发明选评,中国为什么没有,没有选评依据吗?没有选评专家吗?不会建立十大发明的资助管理机制吗?大概不是吧。
是怕失掉管钱权吧?管钱是牵着钱的纲,纲举目张。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11-20 09:15:42
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下周是否有时间给我们做个报告?电话:13321127336,邮箱:fanght@most.cn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09-12 19:21:45
中国是转轨的国家,人也是由穷变富的,那些花线买上官位的贪官是在捞回本钱过程倒了霉,自认为是正常经营才不觉确了电,计划经济时期国人穷怕了,有了捞钱的机会当然要捞,科技项目申报、审评本身就是申报者求审评者,这就是无可非议的权钱交换,有了专利局的发明专利授权,国家就可以跟踪资助,申报审评无非是章显权贵与发明人的下践,不但定政部门层层收费,骗子把则眼也盯上弱势发明人,中国的弱势发明人是上下宰割的猪头肉,百姓不只科技发展观是对谁而言。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08-20 23:01:19
从科学角度发挥个人才智,向国家提出改革制约发展的顷坎,是真正的爱国行动,是中国科学的拓荒者。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8-19 11:11:50
汪青松同志:
在网上没有查到你的文章,可否发至我信箱内syj@ciae.ac.cn, 谢谢.
[评论人:汪青松] 评论时间:2009-08-15 01:18:41
宋老师的观点有道理.张九庆主任建议进一步论证.本人博士论文对此也做了一些分折,其中一篇投中国科技论坛了:《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A)模型,依据2003、2006、2007年我国27个省的数据,就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2003、2006、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均弱于企业固定资产对企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其中,中部、西部体现较东部明显;最后阐述了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的途径。请指正。汪青松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7-31 11:34:17
两者含义不同.
本文中所写的是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国内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三种专利的比重。
你所提网页的比重是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发明专利中,国内申请量所占比例62.4%,其余为国外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7-23 16:52:00
学习了!
许多统计数据都是很美妙,也很玄妙!宋博士的疑问对我很有启发。

只是有一处不解:

贵文中写道“2007年国内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所占比重分别为26.1%和10.6%,”,可是我在网上看到了另一种统计结果“在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3060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5.1%,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62.4%”(http://www.gov.cn/jrzg/2008-01/29/content_873771.htm)???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7-17 15:22:19
感谢《中国科技论坛》和各位朋友对此问题的关注,我也希望能有人对此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能使企业不仅形式上更是实质上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措施。
王小理老师的观点很现实,中小企业目前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还难堪重任,企业和科研单位结合更现实些。
赵克老师所总结的6个原因比较有高度,每个都可以做一篇大文章,由于我自身岗位和时间的限制,只能尽力而为。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09-07-15 05:42:01
对作者的观点表示认同,早在1996年我就关心了这个问题;所谓的“主体”与非“主体”问题,主要是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而言的:是不是“主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投入者的社会角色、成果产出者和直接受益者。作者所列举的6点原因愚觉得应该是需要学界和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即(1)统计的可靠性、(2)事业单位转制(企业单位)问题、(3)科技投入的成效问题、(4)技术创新的新颖性问题、(5)研发(规律)产出、成效与产出的张力问题、(6)研发的(社会的、经济的,成果应用的可行性等)评价与管理问题。
[评论人:王小理] 评论时间:2009-07-14 17:13:07
这是个很好的主题。补充以下几点简要个人看法:

第一,我国经济社会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赶超发达国家阶段。基于某些原因,宏观政策主体服务对象围绕若干大型企业及集团。R&D效率较高的中小企业通常是名义上的服务对象。

第二,在知识经济时代,R&D活动是依托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而科技创新需要紧密的一系列政策,特被是财政金融政策相配套,中小创新型企业由于创新配套政策的缺位,无法进行有效R&D。

这两点似乎先天圈定当前创新型企业不大可能成为创新主体。

第三,基于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的客观需要,基于基础研究和生产开发的日益密不可分,导致一种新趋势:在某些产业和学术领域内,学术机构和学术机构与产业的联盟依然构成该领域的研发活动的主体。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06-28 12:11:06
真正的科技资助管理者,和科学家都应到百姓中去解决急需,而非高高在上,把官与权和资职当荣耀巳是旧货。因为国主席都到百姓中去了,小人物虑伪的东西已经过时。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6-25 09:27:49
谢谢关注,这个问题若想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论是不太容易的,因为“评判企业成为研发活动主体的标准”只怕都很难确定,要想对该问题有深入探讨,需要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与讨论,建议你们战略院能开展此研究,我由于是业余研究,只能通过一些书籍、网络资料和自己在工作中的观察与思考开展一些管理研究。
我是在编写《科研不能成为高耗产业》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的专利水平(或者说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较低,再联想到大家常提到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以及自己观察到的一些情况,以为中国研发投入政府应居于主导地位,没想到一查数据,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支出占了70%以上,故有此疑惑。
前两天刚给贵刊投了一篇稿子-《科研经费全过程的探讨》,该文虽然理论分析少,但现实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请批评指正。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09-06-24 08:50:16
这个观点需要更多的材料来支撑。
至少在5年以前,许多研究材料提出了企业已经成为主体的观点。
希望能形成详细的分析框架,用更充分的数据和完整的视角来阐述这个问题。
并投稿本刊。
[评论人:朱伟] 评论时间:2009-06-23 09:28:35
认同你的观点。至少在短期内,企业是无法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的主体的。希望这个观点能成为大家的共识。
[评论人:赵光远] 评论时间:2009-05-13 13:56:12
很强、很现实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4-03 13:34:24
谢谢,已修改,原想用R&D活动(经费)代替科研活动(经费),后来觉得加这个英文词别扭,统计口径用R&D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专业些.我在从事科研统计工作中,分别统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经费就遇到区分上的困难,有时也会有科研经费与科技经费的困难,如某工程项目建设,一部分经费来自863,一部分经费来自基本建设,从来源上看似能区分科研经费和科技经费,但实际工作中两笔经费的使用是不分的。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想区分科研经费和科技经费就更存在困难了,究竟多少是用于创新多少是用于更替。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4-02 21:11:06
“科研活动经费”很少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在统计中使用,更多时候是说“科研经费”,但在权威的科技统计和指标中基本也不这么使用,如科技部、OECD、UNESCO等。说“科研经费”国内多年以来的习惯,更多的时候实际上是指“科技经费”。“科研经费”按字面意思译成英语是“scientific research expenditure”,也就是R&D经费的一部分。很多人常常在文章中对这些说法常常不加区分,一会儿科研经费、一会儿科技经费、一会儿R&D经费,乱用一通,一些本来比较清楚的事情也被搞得很混乱。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1-06 11:17:16
位卑而未敢忘忧国,国家科研经费来之不易,作为科研管理人员,促进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写出来未必有用,但不写出来肯定没用,姑且做之吧.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1-04 20:00:38
永杰的文章《科研不能成为高耗产业》已经拜读,字字震撼,句句让人心悸。效率低下,久久不见成效或者高投入低产出,早已被一些人认为是“科学技术研究的规律”之一。我虽然也研究过此问题,但多属于倒推结果型而非客观之作。因此,看到你这篇文章,看到终于有人揭示其中的问题,甚为感激。这几天我出差在外,回来一定拜访,为中国科技大计也必须秉笔直书了。
[评论人:陈祥龙] 评论时间:2008-11-18 12:40:18
中科院在科技资源分配上根本不是强势。
就我刚刚上岗短短四个月不到经历的来看,
国家启动的两个重大专项“艾滋病和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新药创制”。这两个重大专项体量巨大,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投入,所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而其间的科学问题很多都是搞不清。中科院在资源的分配上有什么强势呢?
它甚至连参与分配的资格也没有。整个中科院在这两个专项上争取到的都很有限,恐怕只有药物所在“新药创制”这一块竞争到一点。
中科院争取到资源,不是因为它有分配的权力,而是它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而现在获取项目往往不是看你的研究实力,而是要看你的操作能力,科学院争取到的资源实际上在下降。
[评论人:田闯] 评论时间:2008-10-15 17:21:25
这确实不仅是食品监督部门、卫生部门的问题,而是市场经济初期国家管理的问题,也涉及到不少科技管理部门吧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09-05 14:51:30
压力需要有,但应适度,过犹不及。
一个人负责5-6个项目,很难保证每个项目有足够的时间,实验做得不充分,科研结果的可靠性就低了。实际上现在有不少科研人员的在申请书中的工作时间加起来一年会超过20个月。国家基金委的不超过3项的限制是有道理的,不过一个人可以申请多个部门的项目,而我国没有统一的限项要求。
管理水平的高低有赖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一定时间精力用于管理,而将主要精力仍用于科研的人过多占据重要的管理岗位,很难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08-09-05 10:12:03
人无压力轻飘飘。
骨干吗,就该多鼓捣着干累点。多劳多占嘛。
科研人员也行政,行政人员也科研,大家都掺和着忙乎吧。
:):)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08-28 13:22:02
谢谢对该文的评述.
该文是2004年写得,昨天看到房汉廷教授的《国家宏观科技管理新构想》,引起共鸣,才将此文贴出。有打算近期进行梳理,拟写一篇《微观科技管理》,论述科研单位与课题组的管理;一篇《宏观科技管理》,论述国家层面的。目前在收集有关资料。
国防科工委在今年的政府改革中降级,其国防科技职能有很大一部分在解放军总装备部(包括海军装备部、空军装备部),个人原来认为科技管理工作应该在科工委,总装备部只管装备的采购与使用,当然要新写就得按现在的机构了。
分拆中科院,我的意思是“剥离中科院下属的科研院所,使其成为一个院士组成的咨询机构”,难度的确是非常之大。中科院目前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建国初中科院除了承担科研任务,还负责管理全国的科技事务,当时有几个科研单位不是中科院下属的,原子能院最初也属于中科院系统。而且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水平相当高,既然运行的很好,为何要剥离其下属研究单位呢?主要目的是为了理顺宏观管理、减少管理层次,促进公平竞争。查看一下中科院的管理部门,与科技部对比,俨然就是一个小科技部,理顺宏观管理有必要考虑中科院在国家科技体系中的位置,而且中科院是中国科技界的“巨无霸”,在国家科技资源的分配上据于非常强势的地位,如果再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势必与其他部门的研究单位冲突。
我国科技单位众多,科技队伍庞大,而国家能提供的科技资源(经费与人员)有限,有必要集中投入,因此科技单位方向的整合是必须的,必要时还应进行科技单位的整合。
[评论人:中国科技论坛] 评论时间:2008-08-27 16:17:48
图可以用图片格式粘贴后重发。
不过,该文某些观点已经过时。建议结合当亲的实际,重新梳理当时的思路。
例如,国防科工委已经不存在了。
中长期规划已经颁布了。
分拆实体中科院?太有难度了,至少目前,中科院系统的基础科研水平是相当高的。
还有那么多行业研究院,例如贵单位,也需要整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