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孙福全的博客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30

个人档案

孙福全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7-21
最后更新时间: 2009-04-18
日志总数: 12
总点击量: 104813

 

 

日  志

[评论人:田辉] 评论时间:2013-05-20 16:14:10
各位老师的观点都很好,我也发表点不成熟的看法。产学研结合的关键问题可能是机制设计,主要包括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技术转移的市场化体系等,核心是参与各方的利益共享及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2-11-16 10:00:39
:-)
[评论人:郭崎] 评论时间:2012-08-27 00:18:45
支持您的观点!我在2011年做过一个产学研课题,调研瑞典产学研一体化的问题,同时了解中国产学研现状。中国,产学研脱节问题主要在中小企业;瑞典,产学研一体化的载体之一是卓越中心。这个卓越中心创新署的科技计划,而不是一个实体。一般经过评估设立在大学某研究机构。该计划政府支持资金只有30%,70%资金来自于企业。因为该技术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产品技术。在与创新署分管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交流时,他们也谈到企业在计划中的角色问题。企业可进可出,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该计划每年评估一次,以决定下一年度是否还会有资金支持。所以,瑞典大学的教授申请项目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这是他们的半个饭碗。因为初了少数教授是终身制外,其余的教师均为聘任制,没有学生、没有项目,教师就失业了。或许这会给国内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带来些借鉴。多批评!有需要瑞典信息联系我。
[评论人:黄文光] 评论时间:2012-04-06 14:14:53
产学研合作应该使老师和企业共赢,老师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都取得大进步,这样才能长久。
[评论人:伍晓玲] 评论时间:2012-01-11 11:16:07
此文言之有理!国内的产学研实质上是“官产学研”,主要由政府主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孙老师在文中已经讨论了。我觉得产学研在促进企业创新,产品产业化方面的确具有一定的作用,产学研在国内的主要问题还是合作双方认识上的问题,这主要还是产学研宣传教育不足的问题;其次产学研还存在稳定性及利益分配的问题。
[评论人:田保中] 评论时间:2010-09-21 09:49:56
关于产学研,本人目前受省委派遣到地方挂职,一些体会过去就有,现在也感觉在中国深感艰难。一方面企业和高校依然是两张互不相干的皮,企业要求大学能够提供成熟的技术,甚至大多想不付出就能获得大学老师的研究成果,也不大相信大学,另一方面学校和大学老师担心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任何保障。我很羡慕日本大学的一些做法,在日本大学一些研究室,内部开学术研讨会时,甚至会邀请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来参加,彼此互相信任,而且大学老师的知识产权不会因此受到任何损害。
[评论人:高汤姆] 评论时间:2010-05-23 21:42:22
很欣赏孙教授关于产学研合作问题的独立见解,产学研合作的确是高新技术快速产业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但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还需要制度的保障!因为一个好的制度能有效的减少合作主体的非理性与信息的不对称,具体到产学研合作中来,一个好的合作模式是否是这样一个能减少不确定性的制度上的因素,而且一个好的合作模式与机制可以使得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寻租行为”,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在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道德风险问题。
[评论人:于静] 评论时间:2010-04-24 15:53:35
孙老师的博文我反复看了几遍,很有启发。我刚刚进入这个领域不久,看了国内学者撰写的一些学术论文,在此也发表一些浅见。目前国内学者一谈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原因,就会说是因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不贴近企业和市场,产品化、产业化可行性不高;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或是企业科技意识薄弱,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团队,没有成为科技供需体系的真正主体等等。我认为,就像孙老师所说的那样,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科技供需体系中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和职责,高校、科研院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成果;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需求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经营之中,创造产品或利润。盲目地希望高校、科研院所或者企业主动承担那些超出他们本身固有职责的任务的愿望和要求是不切合实际的。产学研结合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在“结合”二字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这两种处于科技供需体系两极的不同主体之间需要连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这个桥梁和纽带的建立不能仅仅指望高校、科研院所或是企业的自觉行为,而要靠政府、市场甚至是整个社会。
[评论人:肖高博] 评论时间:2009-12-18 09:02:55
这个可能还与知识产业化程度不高有关,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做技术的人不能安心的做技术,总想着攒点本钱转行开公司,做企业的希望别人为自己做技术。
[评论人:梁冰] 评论时间:2009-10-12 11:50:39
非常感谢孙老师的文章!
最近我一直在了解和学习有关政产学研方面的知识,在此提出个人拙见:
看到“中国的产学研结合问题到底在哪里?”的标题,对“到底”意思,我的理解就是产学研结合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两大组织的文化的冲突,体现在:
大学(教授)生存压力小(或没有),追求学术制高点,长期的工作生活环境、对认识问题、思考方式、价值观等形成大学的文化特点。常常表现“高人一等、自以为是”;
企业生存压力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依靠自身的能力来生存发展;养成了敢闯、资金为大,效率为先。

在产学合作中,常常是企业表现得更强势(资本为王)。我曾代表企业与大学谈合作,在资本为大的社会,教授低下了平时高傲的头,心情是不好受的,为以后的合作埋下隐患。

两类不同文化组织如何建立前期合作信任基础是合作能否有效和长久的关键, 也为政产学研的政如何促进两方合作提出了挑战。
[评论人:李论] 评论时间:2009-09-18 15:14:04
博主用很简单的语言解释了当今世界正在演变的复杂美元经济体系,08年的文章到09年来看,依然非常精彩和经典,解释道理的同时还介绍了了一本书的精髓,让人受益匪浅!谢谢博主
[评论人:高峰] 评论时间:2009-06-01 13:15:00
感谢孙老师的博文,建议针对我国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多给一些建议和办法,顶!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3-27 15:19:01
而产学研问题最多或者效果不好的出在共同承担的国家项目。这类项目中产学研合作的问题,学界有一句形象的顺口溜,“申请项目时同心协力、立项后同床异梦、报奖时同室操戈、最后同归于尽”。为什么?个人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这类合作是“软约束”。企业不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申请成功了还白赚一笔,何乐而不为!w管理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通过合作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同时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而实际上国家的钱拿着后就完了,项目到期最终总会通过,即使不通过管理部门也没有实质性的约束办法,产学研合作很多时候成了共同获取国家经费的工具。因此,个人认为核心的问题是这类合作是“软约束”。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3-27 15:05:30
产学研合作有做得好的有做的不好的,不能笼而统之的说所有的合作都做得不好。关键是要弄清楚是哪些项目中的产学研合作做得不好。从实际工作来看,学研自发的、围绕企业自身的技术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技术开发是进行的比较好的,问题稍微少一些。也就是常说的“横向项目”。因为这类项目往往是企业拿出真金白银搞合作,与企业的利益直接相关。她们往往会密切跟踪和关注项目合作的进展和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一般处于主动和优势地位,会尽力争取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对于合作的学研一方,如果不好好按合同约定开展科研,最后可能会走上法庭,甚至要赔偿损失。也就是说,各方之间的约束是“硬约束”。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3-08 20:50:40
这个随笔写得好详细,如临其境
[评论人:徐海波] 评论时间:2009-03-06 17:54:52
春节前后与一些高校朋友谈到个几次该方面的问题,看来有很多人都在思考。目前政府加大力度推动的科技特派员体制,受到许多高校科研教授们的欢迎,并积极委派课题组年轻博士下企业。可以说,产学研结合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具有影响的社会经济效应。
[评论人:孙福全] 评论时间:2009-02-19 21:33:30
徐海波和赵光远两位先生最近对我写的产学研结合的博文又发表了评论,感谢你们的关注。
我国的高新区是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园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但又有中国特色,那就是行政化管理,由此可能造成的弊端就是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资源的浪费和违背市场规律等。瑞典科技园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科技园区要按照企业来经营运作,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要真正成为为园区内的企业和各种机构服务的部门。
产学研分工和定位固然重要,但根本问题不在于产学研自身,在于体制。大学为什么不重视向企业转移技术?因为那没有成为大学的评价考核标准;科技机构为什么不和企业结合?因为它自己已变成了企业;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和大学结合?因为企业觉得大学的成果对他们没有用。所以,解决产学研分工和定位问题关键是要从体制入手,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
[评论人:赵光远] 评论时间:2009-02-12 09:52:10
孙老师,您好!
集群式创新是实现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目前,中西部省份也在以产业集群方式发展经济,但是这些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很大不足,有很多是政府推动型、资源开发型或者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这些地区的产业集群,同时也存在着地方支持不够、企业规模不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措施,进行科技创新,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谢谢
[评论人:赵光远] 评论时间:2009-02-12 09:31:52
大体同意孙老师的观点。可以说,对于产学研结合作用的认识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哪些问题是最关键、最需要解决的呢?我认为“产学研各方对彼此的定位和分工认识不清”很重要,分不清定位导致各方在对技术供需方向、利益诉求等方面认识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行政机制还是市场机制,都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
请指正。
[评论人:徐海波] 评论时间:2009-01-14 13:30:31
要让产学研合作发挥效能,面临的问题很多。早在1993年正月初5,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教授交谈过他关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搭建一座‘校企’间的桥梁,按照实体模式经营起来。本人曾于2001年到瑞典考察过10天他们的国家高科技产品园区、企业联盟,感触颇深:
[1] 一个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旧铜厂,聚集了近60个研发中心
(科研团队),从事各种高端科技项目开发。相比之下,我
国的开发区里豪华科研大楼林立,科研设施贫乏,这不能让
人思考科研资金该咋使用;
[2] 技术资本化成为瑞典国家科技园又一亮点。园区管理机构
(5人组成),负责资金筹措,项目承接、技术转移、产业
化准备。前期管理机构控股,科技人员占有股份,待进入
产业化后,管理机构逐步减持股份,而成为参股股东。这
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科技人员创业初面临的一系列繁杂事宜,
专心技术攻关;
[3] 企业间产业技术合作紧密,各自发挥特长;大企业做势做
市,周边若干卫星公司接单搞科研;
[4] 人尽其才,承上启下的稳固金字塔:年轻人—后备力量,
中年人—骨干力量、老年人—专家力量。
[评论人:王伟光] 评论时间:2008-12-07 23:31:09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领域。特别是研发联盟对于技术开发和快速技术扩散具有很大作用。关于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有何指教?
[评论人:丁魁礼] 评论时间:2008-11-25 19:15:50
感谢孙老师您的回复,忙了一段时间没有来逛了,不好意思。
[评论人:田闯] 评论时间:2008-10-23 21:33:12
很有收获,谢谢您的博文,谢谢您对问题的回答。
[评论人:曹再兴] 评论时间:2008-10-20 10:41:42
非常感谢孙老师的指导,您的指导对我的学习和工作很有帮助,谢谢!
[评论人:孙福全] 评论时间:2008-10-17 15:33:22
广东提出经济发展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走有广东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这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关于科技创新战略对广东科技创新的引导,我想强调三点:一是发挥广东的体制机制优势,引导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二是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研发投入却占1/11,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然政府的引导作用需要加强.三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广东的创新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这个特色要坚持.当然,具备条件的产业和技术领域,可以进原始创新,但总体上看不能过分强调原始创新.
[评论人:田闯] 评论时间:2008-10-15 17:16:44
孙老师,您怎么看待广东科技创新战略对科技创新的引导
[评论人:孙福全] 评论时间:2008-10-15 16:58:04
首先,很抱歉没有及时回答您的问题。
你提了几个很好的问题,限于篇幅,只能简短回答:上海知识创新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营造政策、工作、文化环境;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创新创业网络;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主动为学校、为企业、为园区服务,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上海的知识创新区包括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与香港科技园不是一个概念。中部地区科技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如武汉、合肥等可选择知识技术密集的城区建设知识创新区。“三区联动”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无法完全复制。
[评论人:曹再兴] 评论时间:2008-10-08 08:59:58
博主,您好,看了您的博文很受启发。
您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建设上海知识创新区的具体措施或相关文献?政府在建设过程中是怎样处理矛盾和发挥作用的?
知识创新区跟香港科技园是不是类似?
中部地区省市有没有组建知识创新区的必要和可能?“三区联动”模式的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谢谢!
[评论人:孙福全] 评论时间:2008-10-06 20:20:11
感谢您对本文的关注。我理解,集群式科技创新应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产业升级和转型的目标应该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衡量经济增长效益则可以用经济增长率、利润率等指标。如果有为数众多的同质或相似的企业在一个空间内积聚且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上有提升,就可以说实现了集群式科技创新。比如,一个纺织产业集群,以前设计是手工制图,现在都采用CAD,这就是集群式科技创新。我在博文中提到的虽然多数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集群,但不少集群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技术层次都有提高,因此也实现的集群式的科技创新。
[评论人:丁魁礼] 评论时间:2008-10-06 17:13:53
非常感谢孙老师的回复!产业升级和转型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或许还包括服务业)所面临的处境;但向何处升级、转型到哪里又是不得不回答的命题。“集群式科技创新”,是否是升级和转型的目标?如何判断“集群式科技创新”的实现与否呢?依据您的解答,博文所提的集群似乎并没有实现“集群式的科技创新”,对此您怎么看?
[评论人:孙福全] 评论时间:2008-10-04 19:33:00
广东的集群创新覆盖了五金、灯饰、家电、电子信息、纺织等多个行业。应该说,这些集群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技术含量较高的集群(如东莞的电子信息集群)。不论是那一类集群,目前都面临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问题。政府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设计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服务等,帮助产业集群提高创新能力。
[评论人:丁魁礼] 评论时间:2008-10-04 11:45:45
博主您好,看了您的博文有收获。博文最后一段中提到“集群式的科技创新”,“集群式的科技创新在那里是如何实现的,有没有典型产业?
[评论人:孙福全] 评论时间:2008-09-06 20:53:30
我看了你写的关于产学研合作的调研报告,又看了你写的评论,觉得你对产学研合作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门等部门曾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全国的产学研结合情况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下一步,我们将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国家层面上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意见。欢迎你提出建议或意见。
[评论人:曹再兴] 评论时间:2008-09-04 16:53:06
该博文我断断续续看过三遍。想说点什么,可是我完全同意孙老师的观点,还能说什么呢。
产学研结合,所有问题的症结,我想应该是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首先在价值观上就有分歧,企业追求成果的市场价值,而高校看重研究的学术价值。这种情况近些年来有所改观,高校教师开始自发或半自发的寻找自己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的实现。可是,当合作逐渐深入或者逐渐看到成效时,知识产权纠纷接踵而至。很多自发的产学研合作就在这种境况中艰难的前行,甚至中止。
在高校看来,产学研合作的障碍主要有二:一是中试难。无论是中试资金还是场地都难以解决。高校很多研究成果终结于中试。并且中试的困难使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往往处于被动。二是企业合作积极性不够。高校认为,有些大企业根本就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以及其成果应用价值,另外一些大型企业的自身科研机构,可能出于小团体利益,对企业与外界的科研合作很排斥,当然这是比较微观的问题了。
高新区认为,产学研合作的障碍在于各合作方信息不对称,缺乏信息平台建设。我想这问题只是在某些局部地区存在。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有各种形式的信息沟通平台了。
至于企业的看法,我不甚了解。还请各位同仁指导。感谢孙老师的博文,建议大家顶起来。
[评论人:孙福全] 评论时间:2008-09-02 20:05:55
我国不少企业制订了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的计划或基金,但国家层面专门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计划还没有.
产学研合作无疑应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但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无一例外地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支持产学研合作,为什么?因为产学研合作存在组织失灵,合作的有些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当然,政府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主导,我是同意的。
[评论人:曹再兴] 评论时间:2008-09-01 16:13:26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国家层面上专门支持产学研合作的专项科技计划?
湖南大学 吉林大学 清华大学跟奇瑞、长丰等有一个“中气计划”,不知是否为国家层面的专项计划?
我觉得产学研合作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战略层面的除外),一般更多的应由市场解决,政府只能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