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朱星华的博客--左右涅磐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8

个人档案

朱星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7-03
最后更新时间: 2014-10-30
日志总数: 20
总点击量: 144080

 

 

日  志

我和羽毛球的故事--武汉篇

作者:   分类:生活随笔及其他     浏览:2804次   回复:0次  
发表时间:2010-07-21 11:35:32

说起接触羽毛球,得先说其他两项运动:足球和篮球。这两项运动人口之普及恐无其他能出其左右,相信很多羽毛球友也擅长于此。但这两项运动身体接触频繁,极易受伤。本人亦不例外,足球让我两次骨折,篮球让我手腕挫伤。而且两项运动容易使人尚武,相信参与者必有感触。羽毛球活动就在我希望能够玩得文雅的情况之下,进入视野。

 

说到这个,又要说到一个地点,那是呼和浩特的满都海公园。高中时偶然的一次趟园,看到一个老哥们又是劈,又是吊的,折磨得对面年轻人东跑西颠,感觉甚是过瘾(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个恶魔,呵呵)。于是也想学打这个隔着网子的运动,但由于升学压力,真正拿起球拍学羽毛球则已经是上了本科的事了。

 

95年,第一次上本科(自有高手上过不只一次的,本人也混了两个学士学位),来到了此前从未到过的城市,武汉,而且一来就是四年。大学的名字是武汉工业大学,现在是武汉理工的重要组成,其前身是北京建材学院(在这个学校发现许多既可以讲纯正北京话和武汉话的双语人才让我当时很是奇怪),于是引出我要说的一个人,可以是我打羽毛球的启蒙老师了----韩琦(也是如此的双语人才)。

 

当时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羽毛球俱乐部,主要是他和学校的另一个老师田宏负责。我很自然地就去报了名,也很自然地发现,这羽毛球场大好大呀,球忒轻打不过去,被试考我的哥们调戏了很多次后,更加坚定了我打羽毛球的信念,练之打之调戏之(呵呵,恶魔又来了)。
 
真开始练球了,韩琦让田宏先教我打高远后场和发高远球,清楚地记得他让我体会抽鞭子的感觉(当时推测以为他认为大概内蒙的学生都赶过羊吧)和打高尔夫球的感觉(当时也没打过),于是在体味这两种感觉的状态下一个月没有碰过羽毛球,拿着自己在武汉体院一条街买得普乐盟拍(台湾产的球拍,便宜,也不知现在还有吗)迎风挥舞,学会了打高远(抽鞭子)和发高远(打高尔夫),深刻地理解了体育运动相通的道理,受益匪浅。
 
之后就是韩琦教我们一干新人练步伐和多球了,一周三次,一次两个小时,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大半年过去了,赶上了96年的湖北高校羽毛球比赛,检验队伍的机会来了。
 
96年的湖北高校赛,残存的记忆里,只有那一年我们队的名次:混合团体第六名(参加队伍数应该大于六:-));我和韩琦配对打男双,好像没打单项,赢过谁、输过谁没什么印象了。参加那次比赛都是我们俱乐部自己的队员,球龄1到若干年不等,主体是大四和研究生的几个师哥师姐,每人脚上都蹬得是回力羽毛球鞋(30元一双吧),最好的拍子是韩琦的CARBON 20,大多数人连球包都没有。按照现在来看,装备都很烂,成绩差强人意。
 
(我自己的体会:有教练带你,羽毛球入门会很快,但要想持续提高,不仅要保持训练而且要建立在更高的平台上。那时我们学生能够交流的机会太少了,在学校里羽毛球是小众运动,而如果没有人带,只会局限在更小的圈子里)。
 
......转眼就又到了97年的湖北高校赛,有基础的师哥师姐都毕业了,我们这些又增加了一年球龄的队员还没有形成整体优势。为了能取得好成绩,韩琦老师请了两名外援,湖北体校的董朴和李莎莎(这个小女孩后来进了国家二队)坐镇男单、女单,我和同年来的林瑞芬打混双。有外援保驾,我们最后取得了混合团体第二名。两年校队的经历培养了我打羽毛球的基础和兴趣,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并没有完全地投入到羽毛球世界里,98年,也就是大三下半年,我就渐渐淡出了学校羽毛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