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两头在外”的基础研究之痛(四)“两头在外”的基础研究之痛(四) 我国基础研究“两头在外”的痛楚今年又定期发作了,目前的这种所谓的“博弈”有当然比没有好,但毕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难道没有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应对之策?难道仅仅是个“市场问题”?笔者之前曾经发过“两头在外”的基础研究之痛的系列杂文,但当又看到今年的如下报导时,不仅悲哀而且愤怒: ―――――――――――――――――――――――――――――――― [科学时报张明伟报道]9月2日,《致国际出版商的公开信》、《致中国科技文献读者的公开信》挂到了网上。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7116.shtm 这两封由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33家图书馆联合发出的公开信提到,最近个别国际期刊出版商利用自己的垄断性地位,不顾在上一个合同期年度涨价幅度已达百分之十几的事实,提出其全文数据库在下一个合同期(3年)内每年涨价14%以上的要求。 ――――――――――――――――――――――――――――――――― 面对“两头在外”的基础研究之痛,破局之处在哪里? 首先,是主管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的认识问题。我国目前形成的“两头在外”的基础科学研究形态--“仪器买进来,文章发出去”,以及形成的相应的评估体系,其对国家自主创新深层次的制度性危害的严重性,无论是国家政策制定层面、还是行政层面,以及广大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应当有充分认识,建议政策制定及主管层面,迅速组织研究相关对策,制定长、中、短期三个层面的应对措施和政策以及法规,在制度层面摆脱和超越目前的“危局”。 其次,面对“两头在外”的局面,制定和采取长期的具体应对措施。一方面,制定有力措施,迅速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及装备的国产化,替代进口,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科研水平,培养起本土的尖端仪器产业链和产业群,彻底摆脱被发达国家锁定在科技食物链底端的悲惨局面(这里,尤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就在全国首善之区的北京的大大小小的写字楼里,存在数量庞大的“国外仪器代理商和代理公司”,“居高临下”携“洋人器利之威”席卷全国,垄断某个领域或某些仪器及高品质试剂的市场,让国人持续不断地成为高价国外仪器装备及试剂的冤大头,并遏制了国内仪器研发制造领域的成长);另一方面,国内科技期刊界的有识之士,应当迅速向主管部门提出相应对策,怎样在广大科研人员支持下,尽快把“国内期刊”办成“国际期刊”?这方面国内有已有较好的例子,如由清华大学办的<Nano Research>。各个专业协会,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对老班子进行改造和换血,让真正有热情投身于振兴国家科技期刊的有识之士负责办刊,把刊物办好,同时国内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发表,尤其是学科带头人,要带头把成果发表在相关的“国产国际”期刊上。唯有如此,才有振兴的希望。君不见,“买办文化”和“买办思想”已经渗透到科技界,悲观的与无奈的思想充斥着许多“土鳖”与“海龟”的脑袋,成为“科技买办”不仅时髦而且“名利双收”,许多后进趋之若骛,唯恐或后。面对如此现状,应当给予当头棒喝,警醒是必须的! 再次,在过渡时期,面对当前的国内“33家图书馆联合对国际出版商大幅涨价说不”的事件,国家主管层面,责无旁贷,不应当无所作为,因为科学和技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永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问题”。鉴于国内科技期刊办刊的历史和现状,仅有而且只有国家主管层面出手,才能打破部门框框、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现状,重组和整合国内办刊资源,打造崭新的基于现代传播技术、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架构的科技出版集团军,以期参与国际竞争,尽快为国家科技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彻底克服二十年来形成的"体外循环"的被动局面,最终在国际竞争中形成良性互动,使得我们能够拥有像样的“科技传播权”,打下国家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当然,我国科技界应当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有所贡献。怎样在国内与国际取得平衡?是国家受益的平衡还是受害的平衡,是今后面对的大问题。科技界应该给全国老百姓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因为科研经费是全国纳税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