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对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五点认识说明:这是今年5月给一个科普建设会议的短文(但未参会)。未见正式刊出。现重新贴在这里。 对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五点认识
我们所说的科技资源,包括科技人力资源如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博士生等,科技投入资源如科研事业经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等,科研条件与基础设施如实验室、观察站及其实验仪器与设备,科研成果如各种论文、专利、高新技术产品等。类似地,我们所说的科普资源也包括科普人力如科普创作者、策划经营者,科普投入如科普创作专项资金、科普活动专项补贴等,科普条件与设施如场馆、媒体专栏等,科普产品如文字作品、影像作品等。科普资源科普化,就是拓展和延伸科技资源的功能,扩大科技资源的应用范围,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转成丰富的科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科普活动,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1]。
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例如,2006年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2007年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的若干意见》,对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都作了很多部署和安排。
科技资源科普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更好地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把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下提出几点操作性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对象:从少数到多数
广义的科普包括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很多的时候,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科普局限在普及科学知识上,因此科普的对象也就局限在幼儿少儿或者低文化水平者身上。一说起科普活动,就是为少儿提供科普图书、科普展览,因此科普产品的生产成为满足少儿普及科学知识、满足低文化者普及实用知识的生产。为了满足少儿阅读和欣赏的需要,科普工作在内容组织、语言安排、活动形式都低龄化,科普活动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为满足实用知识需要,拼凑的健康保健类伪科学图书充斥书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普活动,在很多大程度上被称为“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这里的公众主要是科技工作者以外的各种社会公众群体特别是纳税人。这个社会公众群体与少儿或者低文化水平者不同,他们需要了解那些接受纳税人赞助的科研人员正在做什么,是如何做的,做的这些研究将为纳税人带来怎样的收益,这些研究将带来怎样的风险。
实际上,中国科普事业面临着双重对象的巨大挑战,既有少年儿童和低文化素质者的庞大群体,也有对科学技术关注日益的社会公众。当科普对象扩展到社会公众之后,无论是作为人力资源的科研人员还是设施资源的实验室,以及作为资助来源的投入资源,在进行科普资源的转化的时候,在理念、操作上都要做相应的改变,科普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将大为扩展。
二、科技人力资源的科普化:从单干到合作
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被调查者赞同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且应成为科普创作的主体。实际上情况却相去甚远,只有少数人零星地参加过科普创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科研评价机制、激励制度、时间限制和语言表达等[2]。为什么多数科学家会没有行动呢,究竟谁应该是科普创作的主力?笔者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对此作了分析,认为科普的主力军应该且必须是三类人:那些没有课题的但有科研知识积累和背景的人;退休的且身体健康的老年科学家;爱出风头的且有激情的在研科学家。大致的原因是:科普活动具有与科研活动的不同特征;只有科普活动变成了一种产业活动,关于科普工作者的独立评价机制才能建立;科普创作不是科学史意义上的创新活动;科普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科普追求科普对象的感受[3]。把我们认定上述三支力量是主力军时,通常是认为他们是可以独立或者相对独立地完成科普创作的。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无视庞大的科研人员队伍的存在。要把这些科技人力资源变成科普资源,多方面的合作与协作尤为重要。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研人员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也应该承担一部分科普责任。如果简单地把他们作为科普创作者,让他们自身完成科普创作,效果不一定会好。为了改变中国高端科普图书引进翻译多、原创不足的局面,中国科学院学部与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起出版《院士科普书系》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一百多位院士和七十多位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创作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编辑者,都化了很大的功夫,几易其稿,反复修改。《院士科普书系》的出版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还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当然,这套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还需要提高。
如果把科普当成一种产业,那些科普的责任当然不能有科学家独自承担,科普产品的创作与制作要从产业的角度来进行。如何提高那些高端科普产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又能保证科学性,一个方法就是从科普活动的创意策划开始到实施及最后的反馈全过程,都要让科学家与策划经营人员、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文学创作者一起,联合行动,共同参与。
三、科技投入资源的科普化:从末端到前端
尽管从公共资助的角度上,每一个接受资助的科学家都有科普的责任和义务,但要给这些科学家硬性摊派科普指标是不现实的,更不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对那些政府资助额度小、自由探索性强的基础科学项目的承担人。但是,对于那些政府资助力度较大(比如预算超过一千万的项目)的重大科研项目,就非常有必要承担科普责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基础研究领域部署了十六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这几年每年安排资金在仅民口专项就达300亿以上;在基础研究领域部署了蛋白质研究、纳米研究、量子调控和发育生殖研究等四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每年每个计划的经费也上亿元;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的每项年资助资金也在千万元以上。
虽然《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公众的科技信息发布机制,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科技知识和信息”,但是实际情况是,“中国的科研经费,无论是国家的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项目、‘863’计划、‘973’计划,还是重大基金研究项目,都没有科普的经费,这真是很遗憾的事情。[4]”也就是说,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科普并没有从源头上得到解决,科技管理部门也缺乏相应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有两种资金投入方式来围绕这些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普活动。一种方法是从项目管理费中提取一部分,设立“重大项目科普”专项,由政府科普管理部门或者科技团体统一使用,定期组织和实施关于重大科技专项的科普活动。另一种办法是在这些重大项目的预算里设立一定数量的经费,由项目实施单位和科学家分配使用,用于科普活动。当然,这需要科技管理部门的大力协调。
四、科研基地资源的科普化:从现场到屏幕
政府要求科研机构尽可能地开放各种实验室、观察台站等科研基地,这有助于科普对象走进科学现场,科学家与科普对象的互动能够增加亲近感。考虑到科研机构的开放会受到接纳规模、时间、精力、财力的限制,能够享受实验室开放、与科学家紧密接触的人群十分有限,开放的效果自然也受到限制。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多种形式开放实验室等,发挥互联网、各种户外数字屏幕的作用,把科研试验基地搬上电视电影屏幕,搬上互联网,搬上游戏,搬上手机等第五媒体,可能会产生更好更大的效果。政府加大对科技新闻纪录片的支持力度,建立网上虚拟科学实验室,鼓励科学家通过在线视频定期与大众交流对话,都可以把科研基地资源拓展更广阔的科普空间。
例如,中国科教电影20世纪70-90年代初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但现在却处于艰难的调整与重生期,在城市荧屏几乎销声匿迹了[5]。目前,我国的科教电影更多地面向农村,介绍一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实用技术;面向城市公众的,也主要是一些健康教育片。这样的科教电影虽然仍有一定的市场,但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不能满足新一代科普对象的需要,结果是“无人看科教影片、无人放科教影片、无人怕科教影片”。科教电影要顺应数字时代的潮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站在科研前沿,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野外观察站、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优秀的科研基地资源为依托,以鲜活的科技人员和科研故事为主线,利用影视制作技术和设备上的优势,以电视台频道、数字屏幕和互联网频道为播放舞台,造出丰富多彩科教纪录片,重现科教纪录片的辉煌。
总之,新时期的科研基地科普化,不仅是科研基地开放把科普对象请进来,更应该走出去,用多种方式让科研基地走向社会公众。
五、科研成果的科普化:从零星到常规
政府对一些重要科技成果的科普活动,通常在一些重大的时刻以集中展览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国庆多少周年科技成果展览、科技活动周等。这种集中展示虽然十分辉煌壮观,但却给人以应时应景、蜻蜓点水的感觉。政府开展的对科研成果的科普工作如何从零星的、临时的活动变成一种长期的、长效的活动呢?
每年国家都要颁发最高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奖励那些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杰出科学家;那些国际领先、得到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的基础科学创新成果和科学家,那些在研究方法手段、应用科学原理和知识有突出特点的创造性发明和发明家,以及那些在技术研发、推广及产业化、大科技工程等突出的项目及其科研人员。这些成果及其完成这些成果的科研人员,都是科普的重要的、巨大的和丰富的资源,值得长期利用挖掘。
很多年来,我们对科学家的宣传集中在一少部分著名的年长的科学家身上,而没有能拓展到年轻的科学家上。每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评选既是科技界的大事,也是政府的大事,政府领导人都要出席院士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当选院士是我国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其中的年轻院士更是充满个中翘楚,他们的科技成就和科研成果是科普活动的宝藏。
作为政府科普工作的一部份,应把科普活动常规化。例如,在国家科技奖颁布或者两院院士之后,选择一些典型的科学家和科技成果尤其是那些离我们生活很近的技术发明、重大技术工艺流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揭示其中应用到的技术原理,结合先进国家科学发展的前沿、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我国产业发展水平的实际,分析中国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制成多种形式的科普产品,可以持续不断地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
参考文献
[1]任福君,关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科普研究,2009,4(3)
[2]滕兴才,科普创作,多数科学家认为有意义却没行动,中国青年报 2008-03-15
[3]张九庆,究竟谁应是该科普的主力军,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017
[4]欧阳自远,我国重大专项设立缺乏对科普的重视,科学时报,2010-04-14
[5]谢九如,新中国科教电影的发展历程,科普研究,20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