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我国创新基地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注: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对创新基地的中间研究成果,主要观点也在战略院调研报告中反映过。
我国创新基地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科技体制改革,我国建成了一些新型的创新基地,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等。这些基地有效地聚集了科技资源、设施条件和人才,承接了大量科技任务,加快了创新能力提升。但是在布局、发展和管理上还有一些不可回避的薄弱环节。
1、基地的宏观布局结构有待优化,战略性和前瞻性仍显不足
尽管创新基地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宏观布局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使得基地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功能发挥不足。
一是整体结构不够均衡。政府对前端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基地布局和投入更为重视,而产业共性技术和工程转化环节相对薄弱,创新服务类基地资源显得过于分散。
二是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创新基地缺乏有效衔接,不适应跨领域、跨行业的集成创新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据调研,我国部分科技实力较弱的地方、行业科研基地存在科研积累薄、自我发展能力弱等问题,急需外部支撑,但单纯的技术输入并不能提升该类基地的能力,而在人才引进方面这些基地处于劣势,解决该问题只有依靠逐步形成内生的人才培养机制。当前,联结国家创新基地与地方、行业科研基地的纽带是合作研发与技术扩散。通过合作研发,不仅能向地方、行业科研基地扩散技术,而且也能帮助这些基地培养人才。
三是战略性、前沿性不足。尽管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得到快速提升,但相比于国外顶级研究机构,我国缺少类似的、具备科研持续积累能力和高端人才培育能力的世界顶级创新基地,很少能发现和提出世界范围内的战略性前沿选题,国际一流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为数尚少。例如,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先后共有29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是英国传统科学的象征。我国一些主要研究试验类创新基地建设的起步较晚、基础不强,尚未发挥类似的核心引领作用,有待于继续加大在战略性、前沿性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加强科研条件投入和能力建设[1]。
2、基地发展中存在系统封闭问题,创新扩散能力弱化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认为,单个创新主体的强势并不能确保整个创新系统有足够高的创新效率,只有当产学研各主体产生广泛的关联和互动时,才能保证系统的创新效率。创新基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织,是国家长期持续投入的对象,因此更要强调开放性和公益性,既要通过开放式创新提升能力,也要对其他创新主体进行技术扩散以实现公益性。如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是美国最大的面向能源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实验室,可提供4600个研究岗位,其中3000个向全世界开放。类似这样的高水平、开放性、大规模的国家实验室,我国目前尚未建成。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我国基地之间依然相对封闭发展,各类基地、同类基地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知识流动、人员流动和成果转化不足。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流动人员的比例在25%左右,且主要是在读研究生,面向外单位的客座研究岗位较少,流动人员中国外人员不到15%[2]。
创新扩散能力弱化的问题,直观地体现在论文和专利的数量对比上。我国基础研究产出已有大幅度飞跃,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产业化阶段的差距却非常大。如2008年我国科技论文数达到47.2万篇,居于世界第二位,其中SCI收录的占全球的9.8%。《2008年WIPO专利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仅占全球的1.2-1.5%,与论文在全球的比例反差较大。政府引导设立了很多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制定了多种专项资金和财税优惠政策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是产业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并没有得以根本解决。
从前期研究看,如果以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为标杆,现有的主要创新基地在人员规模、引领能力、创新能力、公益性、综合性、开放度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当前科技创新日益复杂化,大科学研究更需要集团化组织实施的前提下,资源集聚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有创新基地尤其是研发类的基地,主要是选择优势学科或细分行业建立起来的,依托于某个院系的实验室或某个研发中心,强调的是“专”、“精”、“细”,造成这些基地普遍存在体量小、学科单一、综合度低等问题,致使科技创新缺乏知识的规模效应。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均研究人员不到100人,有的只有10多名专职人员,制约了科技成果的产出规模和创新扩散能力。我国现有的某一类、某一个基地并不能独立承担一些需要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组织的综合性的重大科研任务。如我国轴承行业,涉及摩擦学、应力、载荷、材料、热处理等基础研究和工程理论,设立在瓦房店轴承集团的国家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了内部四个研发平台,具有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但自身缺乏一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长期制约产品技术水平的基础问题难以突破。轴承尚属装备制造领域的一个小行业,对于汽车、飞机、造船等技术更复杂、系统集成度更高、产业链更长的主导产业,靠某单一学科或细分行业的实验室或工程中心更不可能组织承担起产业技术创新的重担。因此对一些战略性领域或行业,通过重组科技资源,组建一批能持续支撑大规模研发活动的综合性创新基地显得非常必要。
4、基地管理中存在资源分散和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机制
一段时期以来,各部门对创新基地的分别建设、分散管理格局,使得创新基地在整体上缺乏系统设计和统一规划。如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各部门均建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领域,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多个部门分头建设同一类型的创新基地,使得有限的科技资源被耗散,有实力的优势科研单位被切割,一方面导致部分创新基地学科越来越细、领域越来越窄、创新能力弱化、协调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受本系统的影响,造成创新基地的在评价、投入、调控和约束等多方面的管理问题,一些基地应有的公益性、公共性发生漂移,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