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井冈山笔记
首登革命圣地井冈山有感
2011年4月13日至14日,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重走长征路,重温红军史”活动,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瑞金等地。本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行程紧凑。这是一次震撼多、感触多、感想多的旅程。特别是在井冈山上,更是难忘,可用“铭记、泪感、震撼、享受”八个字来形容。
铭记:一个革命圣地的精神
井冈山,首先是一个革命山。赤色是它不变的烙印。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看看这山儿,记忆中的井冈翠竹,依然在迎风送爽。这是红与绿的世界。红的是花,绿的是叶。红的是土地,绿的是松柏。红的是革命的军人,绿的是普通的百姓。红的是革命的旗帜,绿的是革命的青衣。红的是革命的共产党,绿的是呐喊的工农兵。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看看这山儿,苍劲的轻松,浓翠的毛竹,碧绿的一弯湖水,自由徜徉的鱼儿。谁能想到,百年革命之路是在这里独树一帜。这一帜旗,穿过小道,越过峻岭,横渡大渡河,飞跃雪山,飘荡在黄土高原,飘扬在天安门上。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看看这山,我们不仅仅是纪念革命先辈,更是革命继承人的宣誓,我们要牢记那些忠魂的声音:跟着共产党!跟着毛主席!改变这天地!在幸福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井冈山,心里要铭记这样一种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泪感:一个上海知青的奉献
井冈山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她的建设与发展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解放前,这里是命名的摇篮,这里的人儿为了革命前仆后继。解放后,这里是红色革命的老区,中华儿女为了建设祖国,从四面八方走来,将青春和热血播散在这里儿。13日下午,我们有幸遇到了一位上海知青,听她讲述了自己献身井冈山的感人事迹。在文革的那段日子里,一批批有志青年,唱着革命的歌曲,走进井冈山。她只是其中的一位,而且也是留下来的一位。人生一世,很短暂。青春美好,匆匆数年。过着现代生活的青年们,谁还记得当年的井冈山是怎样的落后、闭塞。但,她迈着青春的步伐,走过几日的山路后,留在井冈山的一个学校里,一教书就是三十年。而今,她虽衣服朴素,容貌沧桑,但因为有了她,山村里有了读书声;因为有了她,山区娃儿出了大学生;因为有了她,知识落地改变了人生。她的讲述,平实、真挚、感人,坚定的信念从中流露,美好的愿望因甘于贫苦而得以实现,感动的泪水也在我们眼中闪动。感谢您!虽然我没有记住您的名字,但您的事迹永远在我心中,激励我前进!
震撼:一个山里妹子的情怀
山里故事多,井冈山的故事尤多。井冈山之行,还有一个令人十分震撼的故事,真人真事。“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嘞——”,那歌声地道、清澈、干脆,引人入胜,如今已经唱遍了大江南北。但,她不是歌星,她是一位清洁工。她的样子也十分平常,不著粉不打扮,衣裳朴实。关键的是,她唱歌不要钱,而且歌的版权也不要钱。在这个欲望横流的时代,她和她的歌就如同一条清澈、甘甜的溪水,清的见地,让你体味朴实的人生和智慧。当她一边干活儿,一边唱歌的时候,她很高兴。当她对要采用她的歌的导演说不要钱、谢绝地方政府好意的时候,她很干脆。当她面对家人、亲朋和邻里质疑的时候,她很坚定。那是价值几十万的权利,她奉献给了红色宣传事业。她说,爷爷写这些歌的时候,没有想到钱,有的是革命的情感,为的是鼓励革命的士气。她说,自己有工作,虽然这辈子挣不了那么多钱,但是自己能生活。她说,也看到了有钱后的烦恼,利益背后的争夺会破坏家庭的幸福,她不想因为钱而失去了亲情。所以,她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去一趟北京,就行了。我们的同事学唱她的歌,她很高兴、很热情,于是,那天籁般的歌声在耳边缭绕,洗涤着我们的心灵,“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嘞——”。
享受:一个青山绿水的山城
井冈翠竹深植于我的记忆。井冈山之行,更是一次吸氧之旅。处处青山,片片翠竹,真是让久住于城市烟尘中的人们过了把瘾。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14日清晨,推开门,直对着茨坪的中心广场,阵阵清风送爽,兴意盎然。走出宾馆,右边有一个盆景展区。一路走来,千姿百态,颇有匠心独具之妙。然后,向左进入湖区,羊肠小道,悠然自得。路边行人,三三两两,轻言慢语,时有欢笑。湖心有岛,一拱石桥独立,两边木桥相通。走在桥上,赏湖光山色,十分惬意。湖水清清,红鳍鲤鱼怡然悠游,好不自在。远处青山,有白楼立其间,相映成趣。最有趣的是,几个老俵聚在一堆儿,时而叽叽喳喳,时而高声欢笑,见有生人相望,便会迅速散去。然而,过后又会聚在一起,肆意欢笑。
虽然行程急促,但也得一游。匆匆车上,学伟人填词一首。
西江月·首登井冈山
山下遥望云端,峦嶂纵横青翠。八十年红歌嘹亮,今日始上井冈。
早有登山之意,更加众志成城。茨坪城秀日初上,重走征程匆忙。
|
山,
红色摇篮传信念。
闯新路,
翠竹犹在换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