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杂谈汉民族的“信仰”
杂谈汉民族的“信仰” 房汉廷 信仰缺失或信仰危机,正在成为时下中国人议论的核心话题。确切地说,这种缺失或危机主要是针对汉民族而言,一是汉民族或被汉民族同化的准汉民族(如满族)占了人口的91.51%,而其他少数民族只占8.49%;二是很多少数民族还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如藏族和蒙古族多少信仰佛教,回族和维吾尔族等则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一些更小的民族(如额伦春族)在信仰萨满教(一种原始性宗教)。因之,本文只讨论汉民族的信仰缺失或信仰危机以及信仰重建问题。
信仰是什么?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指人对某种主张、主义、教义或某人非常信奉和尊崇,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或学习楷模。如果以此标准来套,其实中国的汉民族从来都不缺乏信仰,只是有些持续时间长,有些持续时间短罢了。在中国历史上,被大多数人尊为信仰的有儒教、佛教、道教,俗称“三教”,至于那些昙花一现式的短命信仰,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即使在当今社会不是也泛起过“法轮功”等主张吗?
但是,要说到汉民族的信仰缺失或信仰危机,其时代背景还得从当代说起。新中国建立前,中国的整体社会依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大多数汉民族信奉的基本是儒教,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也基本在儒教的教义中运行;新中国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多数汉民族的主体信仰,因其主张在相当程度上和中国原始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理想颇为接近。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重创,以及市场经济的洗礼,汉民族的信仰逐渐模糊和缺失。特别是最近十年,“商品拜物教”和“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许多人的行为已经没有了道德底线,或者看不到还有什么可以被理解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如几年前发生的“三聚氰胺案”和最近发生的“药家鑫案”,真的使人感受了没有“信仰”的可怕。
如何重建汉民族的信仰呢?有人依然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终极圭臬,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都在不同程度地宣示着这一主题。可是,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很多时候已经被教条化了,也有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并不信仰手中高举的“信仰”,特别是时下很多年轻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并不清楚其主张和主义,而更多地是把“入党”作为了就业、加薪、提职的工具。有人提出回到中国先秦时代,以儒家原教旨主义来重构汉民族的信仰,目下有关“中庸”、“和谐”的主张渐成主流。其实,真正的儒家原教旨主义,可能要上溯到西周初期。因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已经礼崩乐坏,他坚持的“克己复礼”也是“周礼”,不是“春秋礼”。当然,“仁、义、礼、智、信”是否就能构建出“和谐”社会,在东西方文化大碰撞的今天还存在很大疑问。
南怀瑾曾经说过“儒教好比粮店”,“道教好比药店”,前者居家过日子日日不可或缺,后者只有生病时才想起、用到。实际来看,这两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之所以成为汉民族长久的精神家园,也确实如此。想想看,一个有“粮”有“药”的民族,还怕“饥荒”吗?还怕“疾病”吗?中国之所以历百折而不坠,历千险而不陨,历万难而犹强,当与“粮店”与“药店”的齐备及功效卓著密切相关。
汉民族信仰儒教和道教,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得更是精微精致。道教告诉人有前世、今生和来世,而儒教教给人们如何继承前缘、善待今生和惠及来世,二者相得益彰。
一个人的前世是什么?就是父母,就是祖宗!所以,大凡一个汉民族子孙,都记得“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尊崇祖先,实际就是对自己的前世表达谢意。一个人的今生是什么?就是当下活着的自己,而自己不仅继承了“前世”,而且还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传承给“后世”,所以汉民族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啊,你把前世给你的基因,都给中断了,其罪还小吗?一个人的后世是什么?是自己的子女以及子子孙孙,他们是你的延续,是你的不朽。有了“后世”,一个人就可以泰然面见父母和祖宗,一个人生活就会变得积极而幸福。
如上所述,我想汉民族信仰的重建工程,并无想象的那样艰难。只是在重建过程中,需要从我们的行囊中扔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即使再华丽,但因其不符合自身需要也应该舍弃,同时还要把我们不该扔掉的东西尽快捡回来、找回来。
一句话,汉民族必须有自己的“粮店”,也必须有自己的“药店”;中国人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唯如此,中国必将大幸和大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