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不惑斋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0

个人档案

房汉廷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7-03
最后更新时间: 2015-05-23
日志总数: 152
总点击量: 908889

 

 

日  志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5-05-23 18:27:43
网络格式有问题,明天再改了。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5-02-03 10:46:19
房老师用微信吗,可以加下我的 519343415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5-02-03 10:43:49
牛气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5-01-12 15:13:32
回根
落叶回根处,化尘也无悔。
闲来一支笔,问心也无愧。
因何到迟暮,讨债问向谁?
一言以敝之,心魔是罪魁。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5-01-12 13:55:26
好一个三不干一个真。不注释领导讲话,不写领导讲话稿,不为司局做文章,研究真问题。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5-01-12 13:46:42
欢迎回来,欢迎回归。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4-11-18 10:53:34
房老师一席言,让俗人如梦惊醒。圆,还有一个“圆梦”。悟道,也可算圆梦,放下了,至此终世不可再欺。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4-11-17 08:08:15
小韩,新事业还不错吧。前段时间到长沙,时间也是很匆忙,未及问候。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时间是碎片化的,思考也是碎片化的。做点真学问,少入行政门。热闹的地方,已经没有好东西可拣了,更多地是一地垃圾。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4-11-13 10:43:11
房老师来长沙了没知会一声,我关注不到位。您现在用微信吗,可加我,519343415 下次过来一定告之啊。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4-09-28 10:11:16
“驴子并不是天生要拉磨的,它也可以积跬步至千里的,可因缘际会,'领导'让其拉磨焉能不拉?拉着拉着,'领导'满意了,自己也习惯了,最终自己真的最擅长的也只有拉磨了。”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4-09-25 12:12:26
人为什么会有坏情绪?想来想去,也就两个方面:一是内心之大欲与外部所得之不足导致;二是外部之迫压与自己之无辜或无助导致。前者可从内省而缓解,后者只有坚韧不拔方可度过。特别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时,能逃离险境为最佳,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能逃离则要使自己变得强大、坚硬,最好硬过刀俎。
[评论人:徐光陆] 评论时间:2014-08-21 15:47:59
读房老师博文如饮心灵鸡汤,分享伟大!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4-08-18 14:41:34
权变式创新,概括的很精准。好好学习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4-08-13 21:10:39
【言其毁灭,是指互联网技术或互联网工具,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某些传统产业的研发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的重大变革,而这些变革的核心源于信息来源的即时性以及处理信息的及时、准确性。】我认为这是本文的亮点,传统产业其实并不是没有机会,机会大大的有,看怎么对接了。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4-08-13 17:00:01
格式改过来了。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4-08-13 00:39:33
文本格式出了一些问题,段落都不分了。明天解决吧。
[评论人:赵治辉] 评论时间:2014-08-02 16:42:19
诗写得好

利用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 完成了 博士论文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4-07-31 23:59:21
人都带着枷锁的,不自由,所以追求自由。听从内心的没错!敬佩!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4-07-07 16:07:30
向房老师致敬!
[评论人:骆庆生] 评论时间:2014-07-07 10:47:54
房先生,一切相皆是虚妄。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4-07-04 16:42:50
帕斯卡说,人是思想的芦苇。芦苇往往是脆弱的,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害怕成为我们思想的桎梏。思想的苟且与生命的苟且不必是并存的。好的思想超前于现实的回报。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4-07-04 08:18:26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4-07-02 18:08:05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让研究者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语言环境是产生思想的基本条件。到科技部系统工作14年,收获不少,但损失最大也是最弥足珍贵的是科学研究的独立条件。没有独立条件,只有独立精神,最后会变成别人眼中的精神病人的。当然,有独立条件未必会产生独立精神,自古如此。
回顾14年来,思考过的问题很多,但真正追问下去的问题并不多。一是为尊者讳。领导不让讲不想听不想看的东西,怎能讲呢?总也不讲,也就失去了深入研究以及与同行辨析的机会,慢慢地真理也就不再光顾你了。二是为尊者用。既然有好想法、好观点,怎么能够个人贪名呢?都应该转化成尊者的才对。可严酷的现实是:并非尊者都是常思常做者,叶公有之,宋玉有之,阿斗有之。
在一个利益被压缩化的部门,基本难有真学问产生!不信大家可以做个统计分析,中国当下各部门从业者中,有几个人的学问是在部门就业期间完成的?
明白这件事大约是在6年前,但没有行动,以致浪费了很多大好时光。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4-07-02 15:25:36
似乎房教授有些后悔走过的路,我倒觉得走过的每段路无论对错都有其意义,只要努力了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也不必觉得遗憾,任何人的命运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评论人:段世德] 评论时间:2014-06-28 10:13:21
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对传统的征信手段进行改革,实现征信手段的科学化.
[评论人:赵晓勤] 评论时间:2014-03-30 19:58:03
谢谢房老师分享!
互联网金融是信用数字化的巨大进步,但当前信用秩序的不完善是互联网金融最薄弱的环节。建立更加透明、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4-03-17 16:37:20
谢谢房老师的指点。铭记于心、在实践中不断学着成长。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4-03-17 16:34:20
谢谢房导师的精彩共享!
最近在尝试了玩下余额宝,近距离体会了互联网金融的平台魅力。大有点逃脱传统商业银行束缚、受气的轻松愉悦感。
[评论人:段世德] 评论时间:2014-03-15 21:44:41
有意思,总结的很好,有启发意义.
[评论人:李振奇] 评论时间:2014-01-15 10:01:49
发表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观点值得称赞。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4-01-03 17:41:34
小韩读的很仔细。我的故事就是如此。
[评论人:杨金廷] 评论时间:2013-12-31 09:21:58
利益决定机制,机制带来利益。要再组织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3-12-13 22:24:45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现在重新定义了,才发现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了不起!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3-12-13 22:15:40
像寓言又像是真事,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评论人:冯宪武] 评论时间:2013-12-08 18:34:07
创新管理工具,铺设智慧发展的快车道
冯宪武
在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社会在发展中都面临着各种风险与难题,这些风险与难题最终都归因于发展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说如何有效的应对与破解发展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实现科学智慧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首要的或说是根本性的问题。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日本的第一行销大师企业管理顾问神田昌典提出用一张图表解决所有的商业问题,我们在十年前创意出《管理智慧平台》,这真是不谋而合。智慧的发展这已经是世界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历史潮流,《管理智慧平台》的诞生是新经济时代发展的呼唤,《管理智慧平台》的诞生将为企业、社会实现“经济思维”和科学管理,为加速企业、社会智慧发展架起一座“智慧的桥”,铺出一条“创新的路”, 提供了一台《决策思维加速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直接控制地球的是工具,然而控制工具的却是人,所以说最终主宰地球的是人,是人运用思维及思维所创造出的工具来主宰地球。人类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越来越复杂和多变,越来越难以控制。如何找到控制地球的利器工具?如何找到世界万变不离其宗之路径?“我们是通过创新管理决策工具来有效的破解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一难题,我们研发的《管理智慧平台》项目是化繁为简的智慧结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平台》项目为企业、社会提供了一幅《管理导航图》,《管理导航图》在云计算的支持下,可让《复杂的IT操作和流程》变得《简捷易控》,可让《经营管理》变得《简明易行》。
运用《平台》项目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中微观、中观、宏观在整体价值链上的高度融合和有效的集成,将实现动态综合的服务,实现企业、社会的资源全面共享。有利于企业、社会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做到方向清,目标明,路径正,不断创新超越。例如人体解剖图就可以让人们从整体上看清看透人体其结构原理,就有利于诊治和修复。
运用《平台》项目能有效的克服《传统僵化的书本思维》、《难以理清的复杂思维》、《守旧的牛车思维》、《盲目的抄袭思维》;
运用《平台》项目能有效的实现《唯物辩证的思维》《立体开放的思维》《简约的智能思维》、《创新的超越思维》。
运用《平台》项目的系统功能可有利于解决所有的商业问题和社会问题。
运用《平台》项目有利于资源整合,进而实现上下融合,四面贯通,八方兴隆。
借助《管理导航图》可使经营管理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眼看透、极目望穿,运筹帷幄、决策千里;
借助《管理导航图》能适时地打开企业、社会前进中的“黑箱子”,将有效地预防企业、社会运行中的风险;有利于提升企业、社会“决策思维的经济性”和科学管理的有效性。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3-09-10 15:38:11
有相当时日没有更新博客了。一是没有什么新见解奉献给大家,二是平台上讨论问题理性不够,愤青有余。参加这个平台讨论的,基本都是科研工作者或者科研管理工作者,集智慧破解难题,应该是我们的要务。
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不是也不应该成为看客。所以,我希望这个平台成为一个理性和智慧的汇集地,而不是谩骂或谣言的集散地。
今天是教师节,祝全天下的老师节日快乐!
[评论人:张人善] 评论时间:2013-09-10 10:47:55
感谢房先生将光远老生八字经字字祥细讲解告诉大家。给有正直思想学者学习方向和作人原则。我一定好好学习八字经,将八字经作为座右铭。
[评论人:张人善] 评论时间:2013-09-10 10:26:22
感谢党和国家,采纳卓元先生改革思想。也感谢卓元先生为我国的发展尽忠尽职作贡献。还感谢房汉廷老师,每篇文章给人新知识,新理论,学习新方向……。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3-07-07 01:34:48
房老师,下次有机会进京,也向全您要一本学习下。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3-07-03 22:54:43
房老师,我要您的新书,学习之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3-05-31 23:58:44
看房老师的博文,总像是看到一处风景,总让学生回味悠长!
自5月16日的辞别,已近一个月,总想写个信,却因单位锁事所打乱。
感恩您辛勤的教导。学生虽愚钝仍未能全部领会,教诲仍足已让学生反省了许多、许久。再次谢谢您!
[评论人:田辉] 评论时间:2013-04-12 10:53:54
重大专项应致力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结合,明细官产学研用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合作,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
[评论人:魏晨雨] 评论时间:2013-04-07 16:36:37
是否有劣根性在?上层精英也是人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3-04-05 21:30:21
受益,做学问也好还是其它职业,先学会做人
[评论人:王华新] 评论时间:2013-03-27 11:25:21
我同意您的观点!赞一个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3-03-20 22:12:33
精彩而耐人寻味的历史。期待更多的分享。谢谢房老师!
[评论人:张福山] 评论时间:2013-03-11 10:20:08
八字经是个系统,勤、正、坦是基础,深、创是关键,韧、情、喜是保障。坚持不懈,由衷敬佩!值得学习!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3-02-28 20:28:05
自感汗彦。铭记于心!
[评论人:许琴] 评论时间:2013-02-25 21:45:03
创新环境的改变是基础,但改变太难了。微小的个体在体制下生存,难。需要再静下心来好发读。
[评论人:张人善] 评论时间:2013-02-02 22:13:41
说得非常正确,技术创新永远是保持传统制造业常青不衰的不二妙方。
[评论人:赵勇] 评论时间:2013-01-14 07:56:19
本人刚在本论坛发了3篇博文,介绍本人的创新交通方法,该方法去年获西南交大课题基金支持,今年与西南交大联合申请香山科学会议,不知您是否有兴趣参会。
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一个节能50-80%以上,平均移动速度提高一倍以上,运输能力提高数倍的创新交通方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望您在论坛上给予评论,谢谢。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3-01-11 20:16:48
这段时间重点写八股文了,没顾上思考一些有趣的东西。所以,没有可以让大家喜欢的东西出来。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3-01-09 23:08:33
房老师,新年好!
最近都没见你新文章,让大家分享哈。
明火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3-01-09 23:08:07
房老师,新年好!
最近都没见你新文章,让大家分享哈。
[评论人:张臻] 评论时间:2012-12-27 11:27:37
忘了留下联系方式
电话:13611998359
邮箱:niuroulamian1121@126.com
[评论人:张臻] 评论时间:2012-12-27 11:26:51
房老师,您好。我是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的编辑张臻,看了您的文章,非常同意其中的观点,能否把您的文章刊登在我们杂志上?以供读者思考~谢谢!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11-23 21:44:32
中国金融创新落后于技术创新,更稀缺创业家和企业家,第一代企业也是靠整合资源发家致富,但是现在金融市场对企业的重组和创新支持甚少,实质是缺少有作为的企业家。看看创业板上多少超募的资金不能得到好好利用,大家都在玩钱生钱的游戏,哪里又多少投入技术创新、进行产业整合,走向世界。下次技术革命中国能否占据一席之地,应该看是否有大的企业家、大资本家和牛技术人员三个群体的涌现和成长,光靠一只力量不可能。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取得领头羊的位置!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2-11-20 21:45:21
“后三类因子的活性,要看社会给这三种要素提供的一种创造力和创新的空间。”——这个“社会”很人头痛。这又让人联想到:是制度重于技术,还是技术重于制度?
[评论人:赵成] 评论时间:2012-11-15 13:48:08
人性与神性的结合,缔造真正的幸福观!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2-11-09 10:57:14
晨玉,你可以先给我发个采访提纲到fanght@most.cn。下周三或周五会有点时间。房汉廷
[评论人:王晨玉] 评论时间:2012-11-08 15:43:10
房老师,您好!我是新华社的实习生王晨玉,最近负责写一篇关于高企认定的报道,不知是否能对您做一次采访?
[评论人:王晨玉] 评论时间:2012-11-08 14:16:38
房老师:您好!我是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的实习生,想请教您关于高企认定的事宜,你看方便对您做一次采访吗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2-11-05 17:03:51
我个人最不喜欢听基础研究投入过低,不到5%云云。这些天天喊着基础研究不够的人,每天却同样在各种应用研究、试验研究、产业化的项目中数钞票。他们的任务是要钱、看论文、买设备、做数据、写文章、演讲...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11-03 20:29:54
说得一定都不错,现阶段中国企业不能再靠运作“资源”整合而发财了,出路在出用活金融和技术这两把刷子,其实很多上市公司都应该在技术上多做投入,现在投入很不够。技术创新难以体现!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2-10-24 13:03:28
谢谢老师的精彩案例。没有夕阳企业,只有夕阳产业。通过一个企业发展实践,让我明白了,只有主动把握发展规律和前沿,抓住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主动追求技术创新和品牌提升,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王者之道。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2-10-24 09:42:31
谢谢明火对我作品的认真阅读。如今能够认真读书并有所思考的人已经不多了,如你能持之以恒必有所成。“人际-贿赂化”一文肇始于1987年,成文于1988年,发表于1989年。1989年我刚好27岁,一个头脑中只有真理没有禁忌的年龄。当时的所思所想,意在为当局提醒,以避免贿赂泛滥,终究还是被灾难的现实证明了我的“卓见”。回想此事,宁愿我的判断和分析是错误的,也不愿意看到今天现实真如我所分析。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2-10-19 23:27:59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人际—— 贿赂化”倾向分析》
特别喜欢看这篇文章,相当卓见!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2-10-17 23:41:02
认真拜读了两篇,感触很深,中国有这样的企业家是福音。
谢谢老师!
[评论人:田保中] 评论时间:2012-10-14 15:24:26
希望国人不要过于贪得无厌,尤其是国家已经过度投入的985高校和南方科技大学应该好好努力,争取在未来20年内为我国实现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做出应有的贡献!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2-10-12 09:44:55
是的。
科技人员和科技官员都得反思。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2-09-29 10:35:25
信则幸,服则福。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2-09-29 10:33:46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抹桂花油。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9-21 22:25:41
有您这样的管理者已是幸事,任总讲的都是实话,可科技学界官气太重。房老师在能力范围内推动已属不易。其实,也有不少有抱负的科技工作者,但是个人对抗体系很难,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不容易。常听到这种反馈。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2-09-13 23:43:26
关乎信仰的学问,若自己都不信,还叫什么东西。如今之社会,特别是所谓精英层,总是弄些自己坚决不信却要别人非信不可的东西。这种状况,在相当大程度上正在使中国走入死胡同。我不认为流行的东西一定就会久长,但它确实可以对系统内的人造成极大损伤。孔子所处时代也是礼崩乐坏,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殉葬。
[评论人:骆庆生] 评论时间:2012-09-13 23:03:15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评论人:徐光陆] 评论时间:2012-09-13 18:06:59
房老师分析很透彻,谁来帮助我们回归传统价值观和信仰,在一个长官意志主导的社会,在一个充斥腐败、不公和不诚信的社会,人心如何落地平静?坚持信仰,需要自助,也要他助。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2-09-11 21:08:55
读此佳作,我心亦豁然!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9-10 21:57:36
心有地放了,还有恐惧吗?人性中有了神性,幸福还会跑掉吗?持续的快乐!
[评论人:郭崎] 评论时间:2012-08-27 00:11:06
支持你的观点!无论是从技术或金融角度,我均可以提供实际案例,以说明科技金融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价值.案例1,2010年,我们在瑞典获得了一个处于国际领先前三位的技术团队和技术,但因为缺乏金融支持而没有成功;案例二,现在瑞典知道中国将启动创新合作贷款,一些科技型瑞典公司已经自动向中国机构征询。这说明,金融是技术的重要支撑因素,没有科技金融的支持,技术转化是一项非常难于落实的工作。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8-10 08:54:59
说的很好,道德建设重在践行而不在宣传,庙堂上的大人物不断“痞”下去,就不要奢望道德建设能上来,相反宣传的越多越让人觉得虚伪。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8-10 08:49:30
物丰而神疲,不也正是科技界的真实写照吗?科研领域缺的不是钱而是精神,这也是我呼吁科研需要“两弹一星”精神的初衷。科研精神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缺少了科研精神,短期看成果量能上去,而长期看却难有质的突破。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2-08-03 15:28:27
文集及墨宝已收到。感恩!因近日筹备我省科技创新大会事宜,一直未能回复,纠结!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8-03 13:03:33
华夷”之辩,关键在于取舍,而取舍之要在于人性与天道。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8-03 12:34:01
说得到位。自私、享受成为了主流追求。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2-07-02 13:53:29
谢谢老师!对您的研究领域一直都较为兴趣,希望能有机会跟随老师多多学习。只因个人底子仍为浅薄,仍需倍加努力地系统学习与梳理,方能扩大认知视野、强化感知深度。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7号507室,350003。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2-06-27 13:46:00
明火,你把你的邮寄地址给我,发一套书给你。此外,网上一些书店也有卖。这类书市场需求量不大,出版社也只印了4000套。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12-06-22 11:34:32
[评论人:田保中] 评论时间:2010-03-09 09:10:48
我觉得我国不适合动不动就推出很多重大科技专项,因为从以往的经验看来存在巨大的资金浪费。本人曾经与一些投资商接触过,他们认为95%以上的973和863项目没有任何市场价值,就可以看得出来。我认为国家可以以重大科技专项推动载人航天和大飞机这样的项目,在其它领域尽量不要这样做,我们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半规律,例如2005年国家在几个生命科学科学家的蛊惑下,国家批准150亿搞什么肝蛋白的研究(说是为了解决我国乙肝等肝炎流行的问题),与其这样大投入,还不如严格监督医院的管理和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还有最近,国家批准250亿搞转基因研究,这也是在几个科学家蛊惑下的一个馊主意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计划。国家应该做的是创造条件让大部分科研人员能够发挥创造性进行研究,而不是将上百亿的资金给少数几个人,靠他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个意见提到-些人的心根子上了,已经有的装着没看见,大量的巧立科研项目巧关,从那里攻,攻关的突破口在那里?还不是共分国财吗?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12-06-22 11:21:15
产权人提供详细的预算,以项目抵押方式有偿低息贷款就可以了,不需要监管,可适当延长返还年限作为支撑。也不需要无偿,这种运作模式是减少红眼病和堵截以权谋私现象的腐败漫延,可以奖励一块 低息借贷-块就能推出成果来。这是为国家节约开资提高科技资持的唯一有效途径,可以启动试范工程。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2-06-17 12:09:12
房老师,想学习您2010年出版的《房汉廷文集》,不知哪个地方可以购买到。请指点。谢谢!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6-16 22:50:00
房老师说得不错,您概括的这几点也确实是优秀投资人照此做的。聆听鼎辉投资吴尚志、弘毅投资赵令欢他们详细分享经验时,他们也都是在赚“看得见的利润”。何为“看得见的利润”呢?就是发现价值、弥补缺陷进而培育价值,这是他们投资进入到退出前必需要做的事情。投资的核心能力确实是在对所投企业的缺陷能弥补多少。
这方面需要GP花时间花精力做概括和训练。关于此,还想近日跟房老师交流。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2-06-15 17:04:13
谢谢老师指点。现行教育体制,想混个学位是存在空间的(特别是部分高校)。但科大的招生个人感觉是很公正公平的。希望能进科大的学生都是想是想学点东西、提升自我的好学生。
[评论人:赵双象] 评论时间:2012-06-04 08:49:02
经典!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6-02 21:51:52
“湖南株州动力牵引”“古城太原创新再造”两首齐头诗,把房老师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掌握及期盼展现得淋漓尽致。“造不境辉煌。”这个境字很值得品,用得妙。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2-06-01 16:24:30
今年还招一到两名。招生事宜由中国科技大学统一操作,我不便于参与过多个人影响。当然,非常希望有学习愿望并能够坚持为学者报考了。我不招收只搞个学位蒙事的学生,招那样的学生会白白浪费我的心血和国家教育资源。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2-06-01 12:46:50
身临其境,休悟深刻。
房老师,今年你不带博士生了吗?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2-04-06 10:21:59
现在提倡“大部制”,是否有必要成立“大科技部”呢?美国和日本的综合科技管理部门主要是基金会和文部科技省,而我国则有科技部、基金委、科工委、发改委、解放军四总部等,综合管理部门军口和民口都至少比美国、日本多一个。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个半官方管理机构“科协”、准管理机构“中科院”。
国家科技部人少,但整个国家的科技管理人员肯定比美国、日本多,如何合理调配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是个重要问题。
[评论人:李祖杰] 评论时间:2012-04-05 09:20:57
人间万物皆需明白自己的定位,若仅知己之长而忽视己之短,难免有唯我独尊的心态,甚至萌生虎落平阳的失落感,那是很辛苦的。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3-15 22:14:17
期待这些实际工作者,抓紧落实。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2-03-14 22:25:44
拍手称快!入木三分!这是不是在日本的中国人写的?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3-05 22:26:30
“大科技”“大事业”“大战略”,接下来的几十年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力的时期,科技部的作用将会承担更多更重的职责。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3-03 23:31:49
好文!认识自己是一件难事,房老师却给出了方法:知体、知心、知性和知识。
[评论人:史颖] 评论时间:2012-02-21 10:59:56
房老师说的非常好,如何使中华文化无障碍走向全世界发挥作用还需要为高耸入云的汉字大厦筑就金刚底座.
《可计算中文系统》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前 言
综观当今世界群雄逐鹿弃弱留强。历史经历了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如今马不停蹄进入以知识经济和数字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在信息单元构建、信息化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等信息化全球制高点上我国没有优势可言。尤其是在信息单元构建方面目前中国处在最落后的状态,中国汉字信息单元构建模式是全球最愚蠢的信息构建模式之一。按目前的状态中华文化信息在计算机里的应用只能起到打字机的作用:汉字输入、汉字存储、汉字排版、汉字打印。汉字信息在全球信息一体化、智慧地球的激烈竞争中位于被处理信息的范畴。大家知道计算机及其网络是功能极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它的信息存储能力、信息计算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信息传输控制能力等等都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它在信息化战争、信息化金融、信息化管理决策等等方面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一、西文与中文在电子信息化发展中的客观比较(略)
二、汉字信息在计算机中应走单字节组合之路。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将最小可操作单元的页面雕版拆分为最小可操作单元为汉字本身。由于可操作单元的变小极大改善了工作的灵活性和简单化,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然而信息社会发展到今天,汉字本身作为中文信息处理的最小可操作单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汉字本身的可数字量化拆分组合已势在必行。首先,从中文的准确、精确、有序、规范表述方面急待提高。汉语拼字理论是将汉字本身进行了数字量化拆分组合,拼成不同的汉字、词。它是对“汉语拼音方案”的优化和完善,是从拼音走向拼字、从模拟走向数字、从粗旷走向精密的必然发展过程。她按汉字普通话发音属性将汉字拆分为各自独立的单ASCII字符码组合,成功将汉字纳入可运算字符坐标系,强化了有序、规则、精准的中华文化基础;强化了有序、规则、精准的华人思维模式;强化了有序、规则、精准的华人行为规范;强化了有序、规则、精准的社会运行;推动打造有序、规则、精准、智慧的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国应进入汉语拼字文明时代。
将汉字信息单元构建在ASCII码独立子功能字符组合是中文信息无障碍进入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彻底消除计算机网络中的汉字乱码!我们知道西文字母字符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使用它可以拼成法文、德文、英文等等,同理也可以拼成汉字。一个伟大的民族也应有吸收世界文化精髓的魄力。其实中文中使用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等都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证明。在计算机及全球网络中的汉字机内码使用ASCII拼字码而计算机显示、打印等所见到的和现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的中文字型应当是全体国民都能接受的。
三、ASCII《可计算中文系统》的优点(略)
四、总结
中文信息若不想受别人的制约、若不想沦为被处理信息的标的、若不想整天与汉字乱码纠结、并希望能在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世界大格局下有自己的话语权和中文信息能昂首阔步走在全世界舞台上自由交流,只能在汉字信息单元构建上创新、创造奇迹!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活字印刷术曾为信息的传播推广、为全世界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华民族,必将在当今信息革命建设中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并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大放异彩。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在二十一世纪造福于全人类的又一次新机会已经到来,让我们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努力和贡献!
[评论人:伍晓玲] 评论时间:2012-02-20 10:33:01
有寓意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2-02-16 22:24:48
【不惑斋】也迷惑了?呵呵
[评论人:伍晓玲] 评论时间:2012-01-11 17:57:30
无信仰之可悲啊!
[评论人:伍晓玲] 评论时间:2012-01-10 16:57:56
先进的科技是需要的,但是高铁也证明一个事实:当管理水平没有跟上时,再高的技术都无用。
[评论人:伍晓玲] 评论时间:2012-01-10 16:30:21
汉字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寥寥几字,就可蕴涵深奥含义。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2-01-06 16:08:01
方老师关于科技金融著作我一直在看,这篇文章也写是很深刻。我不在高位不如方老师对社会理解的深刻,社会无法改变,没有办法,现在作为年轻人,很多理想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家人的生活。
[评论人:张明火] 评论时间:2011-12-20 13:23:45
知天命,或许就应该顺天命吧。无耐!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12-20 13:21:14
看了,让我深思!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1-12-12 11:10:51
言语虽简单,意义很深刻。许多事情是“非知难说难”。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12-02 23:37:56
房老师有知天命之烦恼,我有而立之忧愁。无才无能无能爹如何安身立命?做交易,专注,拥有伟大的梦想,当你不在为钱而努力时钱会为你而来,这些词都会激励我。日本的大师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心想事才会成”,要有强烈的愿望。定位理论也强调企业对于成果的界定不同,他们的路径和成绩单也是不同的。对于人生意义的寻找,也许我们一直在路上,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界定,才能判断自己所做的是否有价值。房老师的烦恼可以少很多,上不上船都不会在乎,何求是否有一张船票钱。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12-02 23:24:10
第六个烦恼是我呼吸什么与不呼吸什么。空气污染如此严重,还不让P民有知情权。食品有特供,空气没有特供。也有人说,空气可以自己做主,换个地,找片空气清新之地,或与富人一般移居海外。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1-11-21 11:06:23
中国绝对需要高铁,同时也必须进行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改造。在某种程度上,管理正在成为中国高铁发展的短板。整个调查组的报告也证实了笔者的推测。
[评论人:田保中] 评论时间:2011-11-19 14:12:25
写写与政治无关的还是可以。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11-11-15 19:44:55
从本次事故看,基本可以归结为管理问题

不对;应该是信号技术问题 ;前不久上海地铁200多人受伤事故也是同一个原因
[评论人:苏世伟] 评论时间:2011-10-24 11:41:31
文章很有新意。“只有人变得贵重了,人变得被尊重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打开了,创新驱动才可能真正实现”。此话讲的好,在其他四个“一加三”中围绕人展开一下,岂不更好。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10-16 23:59:50
五个“一加三”的关系把创新环节及环境概括很清楚,其实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富,要让“人”尊贵起来!!!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10-16 23:51:45
估值、注资、规制、链接、共谋 概括最好很全面呀!学习了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1-09-17 11:05:09
今天看了动车事故调查最新进展,倍感焦虑。据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透露,专家组认为,动车信号技术上没有问题,是管理问题。由是延展开来,连我一个绝对外行都知道是管理问题,是人祸,可为什么社会舆论却导向了技术呢?令人深思!刘志军及其原有团队确有巨大贪腐,但并不意味技术上可以马虎;盛光祖及其团队没有贪腐,但并意味着他们就具有管理能力和责任心。这是一场转移公众视线的游戏,一切罪责都推给了那几只死老鼠,而现有班底的问题则被彻底遮掩。好在还有调查组的客观在,否则我们永远不能知道真相。因此,建议我们战略网的同志不要愤青化,要实事求是!
[评论人:张人善] 评论时间:2011-08-16 09:24:33
发展科技,是我国的方针和方向,中国的高铁事故,最近发展与质疑之声颇多,对这个事故,是明显的管理问题,对这个问题,一、决不能怪我国科技发展速度过快,我国科技高速发展路线完全是正确的,二、对管理阶层的官僚作风,不学无数、上班不认识工作,粗心大意必须教育和处理。谢谢房汉庭先生的《我为中国“高铁”辩》好文章。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8-12 16:12:41
良师益友是人生的一大收获!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8-12 16:06:52
近来关于中国高铁的质疑之声颇多!中国在高铁方面的快速发展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国人的自豪!但管理方面能否与“高铁”速度看齐,这是时下最令人关心,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07-29 23:12:03
感怀先生的教诲,感念先生的提携,感叹先生的执着,更感动先生的平实。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1-07-13 23:17:03
认认真真地执行总书记讲话的精神,我们的国家必然建设的更好。当然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就如同活度和浓度一样(活度=浓度X一个小于1的系数),党在不断努力减小此差距。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7-09 15:33:14
前几日在讨论中国人的信仰问题,给他们推荐了此文,亦有认可。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7-09 15:30:11
90周年的风雨历程,新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外交话语权日渐强势,说明了共产党的实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某些执政者已经偏离了党的宗旨,这三处掌声,也正是民意的表达。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7-09 15:21:06
汉字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衍化,已经成为表达最丰富,语音语义变化最多的最能呈现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发展历程的文化载体。新文化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驳,殃及中国汉字。汉文化由汉字构成,对汉字构成的新理解,有助于汉文字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房老师此文,意义深远!
[评论人:李祖杰] 评论时间:2011-07-07 17:35:20
写得好!我们既不可妄自菲薄,也无需夜郎自大。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有许多值得自豪、珍重的东西,需要那些学者用平凡的文章普及给广大普通的百姓,坚定我们持续负重前行的信心和决心。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07-04 00:56:12
平常的话都没人讲了,老大讲出来,有种久违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回归常识常态吧!中国人太亢奋了!
[评论人:闫凌州] 评论时间:2011-06-24 17:02:53
但是中国或东方式的潜规则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却值得进一步研究,也许在我国实现下一轮崛起前,首先需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反思和创新!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1-05-30 13:47:36
我不是哲学方面的专家,只是在家学底子上加上一些个人的感悟得到的一鳞半爪而已。希望真正的专家给予我们一些正确的指导,当然我们蔑视那些随风起舞的专家,即使他或她有正确的地方,恐怕也是“三聚氰氨”里面掺了“牛奶”。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05-28 13:52:10
房老师,这篇文章很重要,信仰缺失已经导致很多“匪夷所思”的事相继发生。重新进行信仰教育显得必要。即要“粮店”又要“药店”。最近你有清闲点,我去拜访下。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5-22 21:32:29
关于道教、儒教对汉民族信仰影响久矣!现代人缺乏信仰,不敬祖宗者大有人在,恰是信仰丢失之所在。真希望人人从我做起,不忘记信仰之根本,重拾信仰,愿我中国大幸和大兴!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5-22 21:26:00
有幸看到这篇关于汉民族信仰的好文章!很受启发。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5-22 21:20:35
汉民族的信仰问题由于历史沿革而显得凝重!现代人的迷失、缺乏信仰也成为令当今社会变得逐利而浮躁的原因之一,有因教育失职之说久矣。对此现象乏乏议论而未能深究其原委。前世、今生和来世,传承汉民族信仰之根本!房老师一语点透了梦中人!信仰问题其时表现在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与我们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并不是那么虚无漂渺无法把握的玄虚世界!重建汉民族信仰之工程有望矣!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11-05-20 14:10:47
大幸和大兴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5-04 00:50:47
根据“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则,大黑日子过得不错了,您说呢?
[评论人:秦思] 评论时间:2011-04-28 01:28:22
人的世界不同样存在这样的例子吗?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4-22 17:26:18
价值的评判标准是与人们怎么看有关,也就是与市俗的价值观是相连的。关注度可能更重要些。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4-22 17:23:37
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4-22 17:20:18
这则寓言我喜欢!也感觉有些悲哀。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4-22 17:13:16
真有趣,我都看得入迷了。一篇很吸引人的寓言故事,却蕴含着管理的精髓:如果不深究事情的本质,做再多的努力也是无用的。
[评论人:cbh] 评论时间:2011-04-01 10:13:48
很想知道14岁的儿子如何答复41岁的父亲。
[评论人:cbh] 评论时间:2011-04-01 07:44:58
估计作者没有养过狗。无论大黑还是小白绝没有人那么势利。他们不知什么“主义”,不懂什么“规章制度”。只知做自己该做的事。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3-31 11:52:00
感觉您的文中对“大黑”、“小白”是有深刻的寓意和所指,我们的周围,何尝不是如此呢?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3-31 11:49:54
房老师:多写几篇。文章寓意深刻!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1-03-28 07:07:19
大黑没想到过,普京每年只打猎一次。
小白也没想到过,普京每天回家待不了几小时。
只有猎鹰明白,没有普京,自己过得好好的,普京不过是自己若干主顾之一。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1-03-28 06:59:22
感觉墙皮是司长,柱石是处长。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03-23 13:08:30
主辅关系,借机上位,荣辱与共这些词是读完后头脑首先出现的。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03-23 13:02:23
位置决定价值?一切命注定?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03-23 12:58:31
中国不要做大黑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3-10 16:44:52
房老师您好!你的文集我已收到,现正在拜读中。浙江湖州吴兴区科技局 王国华
[评论人:张旭] 评论时间:2011-03-01 07:02:52
您提出建立以重大科技专项和科学技术基金会为核心的新型国家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的思路,固然强调了基础研究,但是对于应用基础研究似乎也应该给予同等的关注。
[评论人:王小理] 评论时间:2011-02-16 09:40:19
入木三分,有好几点值得深思:科技与金融的关系,理念与实践,政策与操作。许多交叉科学与实践,都可能碰到类似的问题。体制机制与其说是制度,不若说是前一时期各种人才创新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看,推动交叉科学和工具要更加注重创新思想和创新知识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主动以创新人才为中心的组织管理。
[评论人:林沈节] 评论时间:2011-02-15 16:43:23
真的很好,学习了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2-10 14:05:18
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创新的价值。思路的启迪很重要。子青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2-10 13:43:36
非常高兴看到了一篇既专业又具有可读性的科技金融方面的好文章。也解了工作中的一些疑惑。希望有机会能给予指导。子青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2-10 13:24:40
我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拜读房老师的大作。既能
增长知识又增长见识。 子青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1-30 11:48:40
创业者一定要好好读读,我等学习亦有帮助.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1-30 11:46:34
真是深刻!原来中国人(包括东方人)与西方人的的思维逻辑在娱乐的时候都体现的如此真切,也是东方人与西方人传统文化影响使然.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1-30 11:38:36
仿佛回照了一遍党史,也寄托了后人对伟人的思念和感恩.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1-30 11:34:00
非常好!真想梦游啊.子青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1-01-26 10:33:54
您是否对专利金融有研究?我最近正在搞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可否进一步交流。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1-01-26 10:31:33
谢谢。我正安排在战略院一层读者服务部放一部分书,有感兴趣的可以每人免费取一套并做个登记即可。谢谢大家捧场,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1-01-25 22:52:09
房老师的大作,有机会还是想拜读。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11-01-25 09:16:26
我们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是有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也很关键。但是从中微观管理的执行层面来讲,很多与具体执行有关的操作性政策缺乏或者很粗。即使有一个很好的宏观设计,如果没有很好的执行或操作性的政策,一样是没有用的。从目前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我们的政策能有30%得到真正贯彻就很不错了,况且还有很多环节根本就不完善,责权利不清楚。
科技体制是集中型还是分散型,要依据国情,不能简单说一种比较另一种好,实际发挥作用得看各环节的政策设计是否到位,是否能够执行。假如说美国的体制好,如果从各执行环节去看,我们的差距差的不是一点点,而可能这是它们的体制看起来好的关键。我们总是善于宏观设计而对具体的具体的执行政策考虑不足。
[评论人:刘庆琳] 评论时间:2011-01-24 02:09:26
专利金融问题,也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方面。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11-01-23 21:32:06
但从国家各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来讲,主要的问题是竞争不公开、不透明,管理过程的不规范,监督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具体是叫计划还是基金我不认为是主要矛盾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11-01-23 21:21:49
目前一些协调体制机制建设还很不完善,尤其是一些关键性、支撑整体体制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的缺失,成为科技资源统筹协调的重要影响和阻碍因素。在目前的经费协调管理体制中,处于宏观层次国务院和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重点关注的战略性、非常规性问题,对于需要在中观层次解决的“战术性”、常规性问题却缺乏具有约束性、程序性的制度安排,是阻碍国家科技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由于中观层次“战术性”制度安排的缺失,在现行预算体制下,作为最高议事机构的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无暇顾及到中观层次上的科技预算经费配置问题,而本应由属于中观层次、作为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科技部又无权了解整体科技预算的编制和安排情况,因而也不能对其他部门科技预算进行统筹和协调。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1-01-22 17:56:26
这篇折子是我对中国科技体制弊端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或许有关领导机关和领导者早就知晓这些事情,只是“温水煮青蛙”的现状并没有使他们感到太大的危机。如果不能下决心改变我们的科技宏观管理模式和架构,再多的科技经费投入都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作为一个研究者或基层干部已经尽力了。最令我担忧的是“真理常常以悲剧的形式被验证”。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1-01-22 17:50:15
科技金融实践已经远远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希望有志于此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员,建立一个共同的学术沙龙性组织。有关研究经费方面,我可以去筹集一部分。
[评论人:代杰] 评论时间:2011-01-20 15:36:05
最近正关注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很受益,谢谢!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1-01-20 09:29:32
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给予重视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1-01-01 20:09:56
感情真挚,读文章已被感染,有必要让更多的党员了解我党历史。
另,有点小差错?“2006年12月26日,毛泽东117年诞辰,”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12-14 16:40:52
学习了,对创业者有很大的帮助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12-11 15:25:48
文化传统影响的价值观在生意场上表现无疑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0-11-20 00:16:44
东方潜规则如果与中国人的流动性结合起来,那将是无坚不摧的。现在似乎资金的流动性甚于人的流动性,技术的流动性差一点,但我们总在用各种潜规则去抄。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9 22:08:57
同学相聚话来长,情真意切表心肠;但愿今生再相聚,人生不惑酒酣畅! 子青读同学重逢有感
[评论人:王敬青] 评论时间:2010-11-19 22:01:53
房老师的确是多产的学者,我想有机会的话要一一拜读的。
[评论人:王敬青] 评论时间:2010-11-19 21:58:12
其实我比较同意房老师对科技金融的荃释,科技与金融结合一直是比较难的一个过程,如何使科学技术变成财富创造的工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了对科技金融的正确理解和指导,科学技术资本家快到炙手可热的时候了。
[评论人:王敬青] 评论时间:2010-11-19 21:50:37
生活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凡人间的交往,亲切且逐利意味浓,与高人交往,就会有见着高山的感觉,方知生活中除俗利之外,尚有不少与境界与思想有关的东西,仰望那高山,才会知人生中有许多要去探究的事情。“大道起于草径,大湖源于涓滴,贤达虽远,渐学渐进!”已经凝炼得非常好了。我也收藏了。
[评论人:王敬青] 评论时间:2010-11-18 21:48:08
Z公司老板应该很感谢您对给予的忠恳建议!既做的全面的剖析,又提出了解救办法.能从一个经济学者的角度把制约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剖析的如此透彻,很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如此可看出房老师与一般的经济学家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即能宏观着眼,又能从细微处解剖经济单元,这正是企业非常欢迎的方面.我要收藏这篇博文。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8 21:39:04
这篇文章我看了很是感动!感情饱满真挚,文笔流畅,人物形象非常真实,与我读过的名人传记中回忆父亲母亲的文章有过之而无不及!非常喜欢!文章最后的结尾更是震聋发聩。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7 21:10:40
这是一篇对政府决策部门甚有裨益的大作!中国的赶超策略也需要有些智慧的!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7 21:06:44
总认为风险投资、信用担保、征信系统是一个很难接近的领域,看了这篇博文,感觉很容易理解,这也是我们现在急需要努力突破的方面。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7 21:02:39
这个观点对政府决策部门非常有参考价值,有时候我们经常会看低自己,即便在有优势的地方,还是没有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对我本身的工作也很有帮助,开拓思维深度和广度!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6 20:39:29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独佩服能将文言文写得如此好之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些事在别人看来是美差不尽然也,性格使然也。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6 20:13:20
一种说法叫细节决定成败,也是说在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每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够忽略,如果每个环节缺少1%,最终时,会让我们大跌眼镜,可能与最初的结果大相径庭,仅仅是1%的疏忽而已。这也是我对“差不多”差多少这篇博文的深刻理解吧,战略制定好了,细节很重要。人生的失败就在于那一次次的“差不多”确实如此。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6 20:06:48
学者的观点虽偏执但对政府人士来说是需要好好学习和借鉴一下,因为理论的支撑、独立思考和现实中的研究,让这些学者敢于说真话,即便有些偏激,也仍是有事实依据的。基本同意以上观点。
[评论人:王敬青] 评论时间:2010-11-15 17:28:04
很多真知灼见都是在会议上发表,业内人士已意识到了创新之路在中国有许多的重点环节需要突破。政府多听听专家的想法对下一步决策绝对是有裨益的。
[评论人:王敬青] 评论时间:2010-11-15 17:21:39
很多时候都是小人物看得远,管得宽,也执着。爱自然是人类高尚的品格,我赞同!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3 22:26:40
我看房老师的博客有点晚,也希望能够拜读房老师文集。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3 21:57:47
我喜欢加拿大,可能是我也有个在加拿大工作的亲友。更喜欢这篇短文,也让我了解一下中国人在加拿大的存在状态,以及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加拿大人的影响。散文随字具有可读性。
子青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11-13 21:51:33
未来中国胜出的说法很多,这是让国人振奋的下一轮崛起。西方人要弄懂中国人的生存哲学,恐怕很难!
子青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10-21 11:54:48
“贤达虽远,渐学渐进!”道是这样,坚持难。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10-16 20:57:48
谢谢星华。没问题,一定给你留着,现在刚预送出50套。
[评论人:朱星华] 评论时间:2010-10-16 02:18:30
恭贺房老师,能不能给我留一套啊,把我标注在前100人的列表里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10-13 15:14:46
感谢朋友们捧场,拙作一出即行奉上。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10-13 12:41:59
深为技术革命®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组织结构重构®社会文化形成的分析感动。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10-13 12:38:35
勤记录是个好习惯,学习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0-10-12 10:21:18
先贺一下。:):)
[评论人:唐苏颖] 评论时间:2010-10-12 09:54:11
"母亲不识字,记忆力却出奇地好,很多古典的戏剧、小说,甚至像《大学》、《中庸》这样的儒家经典都能背诵不少",智商基本上是遗传的。书到今生读已少,为了下一代也应该多读书。
[评论人:唐苏颖] 评论时间:2010-10-12 09:51:06
到时候我们订一些,发给浦东这边的同仁们,学习房老师的大作。您的很多博客内容我都打出来给同事们传阅了。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10-12 09:19:58
谢谢小韩。文集已经在出版社排版,估计年底可以印刷出来。对于想要《文集》的同仁,前100人可以免费赠予。有需要者可以把地址发到fhtkjb@163.com。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10-11 22:33:54
好诗!同学情义深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10-11 22:27:45
期待房老师文集,恭喜!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0-08-23 17:09:33
如滴水,虽不澎湃却能穿石,文字平淡,感情真挚。不是忘记,而是不愿提起,大痛埋于心底,惟有成就和贡献才能报答父母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和养育成人的大恩大德。
[评论人:张人善] 评论时间:2010-08-18 10:06:32
这哪是一封信啊,是一个企业继承、发展、创新的高标准策略啊!哪个企业使用他,就会走向辉煌。希望企业家们读读这篇大作,就是政府的部门,领导读了,有些工作的开展,都有借鉴作用。学习了,谢谢了。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08-17 22:56:48
很受用。学习了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0-08-17 11:25:01
感动!我父亲名字叫段国祚,四川话念成“住”,小时候看到有人将其误传成段国柱。我辈名字有些俗,但我给不足半岁的儿子取名“景添”,景是字辈,让他不忘本、不忘根,“添”字激励他更为进取。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08-14 20:19:34
房老师给科技金融下的定义很全面也抓住了本质,简单点说,是科学技术与金融两者结合创新活动。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07-11 22:41:53
很好的建议,其实对科技企业进行研发培训非常有必要。尤其是有政府资金支助的项目,从中拿出一部分来进行科研活动管理培训显得非常必要。韩言铭
[评论人:李俊] 评论时间:2010-06-13 10:57:50
有深度!好文章
[评论人:张建武] 评论时间:2010-05-31 09:20:36
推荐一篇杂文:
研究生以及富士康打工仔之别无选择
研究生以及富士康打工仔之别无选择

2010.05.29

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关于这一点,以前在《学会选择》博文中我说:

其关键之处,不在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在于“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就是说,学习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有分辨善与不善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不善的人或思想作为自己的老师的机会是三分之二。

《学会选择》博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744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是别无选择,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哪个时代的人都碰到。比如以前(1985年)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拿到今天来看,相信很多还在做学徒的人会有共鸣。

百度知道《刘索拉小说《你别无选择》故事梗概》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58006

OK,为什么别无选择?

研究生的问题我很清楚,那是因为99%(有人对这个数字有意见)的导师用美国的标准来看都不合格。绝大部分导师不合格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是过去30年博士导师增加幅度太快,第二是研究生数目也增加太快。相辅相成,雪球越滚越大。

众多在国际学术界无法独立成军的胡传魁和刁德一,拉起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摇身一变都成了学术界的忠义救国军。大批的研究生能加入这忠义救国军,已经算是最好的选择了,难道不成还加入汪精卫南京政府的“伪”军(比如井冈山大学的那些弄虚作假的“伪”军)不成?

打工仔的问题我不太清楚,但也略知一二。原因在于缺乏创新的中国产业界选择其实不多。

共军这边的国有企业,效率一直不高,前些年除了关键产业的大企业之外,企业纷纷转制,工人纷纷下岗。现在剩下的那些央企倒是看起来很美,可惜那是国家主人才能进去的地方,哪里有农村来的打工仔的份儿?

国军那边的私营和合资外资企业。像富士康这样大规模的高科技代工企业,应该说算是过去三十年里面中国企业界最好的王牌嫡系。替Apple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代工,不知道比那些生产玩具更低端的产业已经要好多少倍,就更别提山西的那些“黑煤窑”的包身工了。所以,大批的打工仔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可惜的是,随着国有企业和公务员系列工资水平的大幅提高,物价的持续上涨,现在连打工仔们的最好选择也辉煌不在。

研究生的情况也是一样,和七八年前相比,简单地讲就是四个字:辉煌不再。

为什么辉煌不再?

道理很简单,胡传魁和刁德一领导下的忠义救国军怎么可能辉煌嘛?胡传魁土鳖一个,刁德一和东洋人还暗中勾结。短时间看起来很美,时间长了,您还指望太阳从西边出来啊?

国军的洋枪洋炮都是美国人提供的,美国人要是不高兴,忙着对付国内或者世界其他地方的事情,或者对共军报有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国军就算拿着过时的全副美式装备却没有没有足够的弹药,当然连小米加步枪也搞不过。

那怎么办?那就搞社会主义吧。别无选择的时候,当然看起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让不是公公的公共知识分子们组织工会,学生会,游行,罢工,唱青春之歌,幻想自己是明天八九点钟的太阳,让我们走在大路上,向前!向前!向前!

问题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行为艺术之后总要吃饭吧?现在可是二十一世纪了嘢?还能像二十世纪一样狂欢吗?在事关社会和历史的大事上我们中国人是不是还是得有点长进?

今天的研究生和他们的导师,如果创造不出新的知识和技术,就没有未来产业中的剩余价值。没有未来产业中的的剩余价值,未来的工厂还是只能替别人代工,打工仔们也就只能靠已经很微薄的剩余价值中的微薄部分过日子。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的未来更多依赖于有创造性的相信科学和知识救国的专业知识分子,而不是那些看起来好像很有社会良心的其实只对权力和分配感兴趣的二吊子公共知识分子。

真要拯救那些可怜的打工仔,就多去创办几个剩余价值高点的企业,既有更多的利润分给员工,也能有更多的剩余价值用来推动社会往前发展。

要不然,就算口号喊得震天响,能指望那些不是公公的有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和真心关心民众的国家公务员能创造出什么剩余价值和工作机会来吗?

人人都吃公共食堂,把黑心的资本家和包庇他们的腐贪政府踩在脚下,多美好的一幅画啊!

不过,如果那些公共知识分子们梦寐以求的工会运动要是真给煽动起来了,就等着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这样有种的公共知识分子来收场吧。

Quo Vadis?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0-05-28 17:04:10
“时间窗口”和“叫停机制”恰恰反映了“企业单位研发”和“事业单位”研发的一个区别,事业单位才不管你窗口不窗口,何时国家国家立项拨款何时再进行研发;事业单位才不主动家叫停上级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即使已发现其难以成功或意义不大。不能说所有的事业单位都是如此,但有部分肯定是这样。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10-05-10 17:34:33
我同意您的观点.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10-05-06 10:57:15
多少事儿,多少人儿!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4-30 15:18:14
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机制;有什么样的机制,就有什么样的工具。我相信,无论是通过体制创新,还是通过市场深化,都可以解决好“收益--风险匹配”的问题。游戏规则的核心,就在于此。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4-30 15:14:00
不是我的努力,是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新事物,人们总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接受过程。为其事者,要有耐心,要善于沟通。科技金融未来的路还相当长,还需要大家共同推动。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4-30 15:11:28
天下多为浮华所惑,人多为浮光所引。不再钦羡浮华之美,只是我个人越来越切身的感悟和感受。单纯的观赏价值犹如虚拟经济,崩坍是迟早的事情。我愿作一棵水稻,不为吸引路人侧目,只为秋后能为人们果腹。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0-04-29 11:17:07
有一些花,确实只是让人欣赏的,让人怜惜的。所谓天生丽质,不为结实,只为美丽而开。例如牡丹,例如玫瑰、例如菊花,例如兰花,例如梅花。观赏价值即为本身价值,犹如美女,巧色妍然,美目盼兮,秀色可餐,其实用价值足可媲美果实。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04-23 14:02:41
真正的担保很难,资本都是锦上添花的。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04-23 13:44:46
房老师你的努力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评论人:代朝猛] 评论时间:2010-04-07 17:18:58
房老师的分析视角确实比较独到啊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10-04-06 11:56:52
寄希望美好的明天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4-05 17:40:02
重大专项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我国在一些产业领域的重点跨越,更多是从战略产业出发的。建议大家还是先回到《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看看有关重大科技专项的界定。笔者这里讨论的重大科技专项也仅指此“重大科技专项”,一切延伸或演绎均不在讨论之列。
[评论人:张纯] 评论时间:2010-04-04 20:07:24
重大专项形成机制应该由政府主导,围绕十大产业振兴发展纲要,尽快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通过路线图形成重大专项,对于专项研究应通过产学研战略联盟来实施,资金进入国家审计。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03-24 14:00:34
爱自己是本能,爱亲人是本性,爱他人是德行,那么爱自然就应该是高尚了!支持!支持!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10-03-24 13:55:05
房老师一直以“大我”的角色定位,切实思考并给出解决方案。非常有才气的学者!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3-18 14:57:48
创新基金项目目前已经成为一大批中介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这种情况,不仅是我,而且基金的管理层也都有所发现。产生的根源有二:一是创新基金项目评审完全看材料,立项后也基本不检查、监督,所以留下了天然的漏洞;二是对科技中介公司缺乏基本的管理和监督,对其职业操守也失于监控,以致不良公司大量孽生。你是一个初入道者,反映的问题也非常好。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确实进入了一个“悖论循环”的怪圈之中:程序越规范可能越不靠谱,而一些并不规范的管理,有时反更为真实。我们共同努力研究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吧,真正把国家的资金用到真正创新的人身上。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3-18 14:44:35
做研究是件好事情,因为你可以发现以前人们不曾发现的事情,或者纠正讹传很久的事情;做研究也是件坏事情,因为你的发现未必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就像“日心说”会颠覆教会地位一样。不能穿透事物现象看不到本质,看到了本质而不说出来,犹如看人将要溺水而不提醒。做战略研究,应该是立足现实,穿透历史。否则,我们就是混饭吃的。而如今,不混饭吃的越来越少了。
[评论人:宋艳红] 评论时间:2010-03-18 10:32:03
看了您的博客,能感觉到您的一腔热血,国家有像您这样的专家在做研究,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民的我,感觉很放心,都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我说“放心”。同时,作为一个刚刚进入战略研究行业的我,非常期待像您一样的专家们能写一些关于战略研究的后辈们应该如何做好研究,如何解放思想,如何培养战略眼光的文章,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后辈们都希望为科技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为科技进步,为国家的强大而不懈努力!谢谢。
[评论人:夏志栋] 评论时间:2010-03-16 23:56:27
房老师你好~
读了你的博客后,有些问题想请教一下,我现在从事的是科技中介行业,也就是一些企业咨询公司,专门给一些企业申报国家无偿拨款项目,类似创新基金这类项目,不过我在申报中发现很多问题,有国家政策方面的 和企业本身还有我们这类申报公司在申报中的一些包装 关于这些问题 您怎么看待创新基金这个项目所带来的好处和弊端?
[评论人:田保中] 评论时间:2010-03-09 09:10:48
我觉得我国不适合动不动就推出很多重大科技专项,因为从以往的经验看来存在巨大的资金浪费。本人曾经与一些投资商接触过,他们认为95%以上的973和863项目没有任何市场价值,就可以看得出来。我认为国家可以以重大科技专项推动载人航天和大飞机这样的项目,在其它领域尽量不要这样做,我们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半规律,例如2005年国家在几个生命科学科学家的蛊惑下,国家批准150亿搞什么肝蛋白的研究(说是为了解决我国乙肝等肝炎流行的问题),与其这样大投入,还不如严格监督医院的管理和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还有最近,国家批准250亿搞转基因研究,这也是在几个科学家蛊惑下的一个馊主意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计划。国家应该做的是创造条件让大部分科研人员能够发挥创造性进行研究,而不是将上百亿的资金给少数几个人,靠他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评论人:徐岩] 评论时间:2010-02-22 09:30:51
真应该在今天让您的孩子回复这封信!看看孩子是怎么走过那段青春……
[评论人:冯海红] 评论时间:2010-02-19 09:37:23
经常看房老师博客,收获很大。
目前,政府、科技、学者、民众对创新的理解还存在普遍性局限。
创新不是科技概念和研发概念,而是经济概念和社会概念。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10-02-12 15:56:16
我认为这才是引领科技的思想,敢于说真话、揭示不光彩的一面是爱国忧民的表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时代过去了,说实话办实事的人将受到尊敬。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2-12 09:54:30
科技界应该是最具有“偏执”精神的,历史也一再证明很多“定论”是定不住的,但现在到处都是一团和气——做的好说非常好,做的一般说很好,做的比较差说好,哪里还有不好呢?经济界要比科技界好的多,至少还有一部分有良知的人在表达真相。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2-12 09:47:42
这个悖论的核心在于小我与大我的内在冲突。小我都是厌恶风险进而回避风险的,而大我要求直面风险并解决风险;小我都是回避自身问题进而讳言自己和身边事情,而大我要求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事实上,今天说真话者,很多问题的始作俑者也是他们。当然,作为最顶端的发动机,喜欢什么、倡导什么、激励什么同样重要。美国某位总统有句名言:不要听我说了什么,要看我给你的预算是多少!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10-02-11 20:30:01
大家非正式场合交流时好像都知道问题所在,也有“很多人在位时不愿、不敢说真话”,既然都知道问题所在,但大家为什么又都不努力去改变这种状况?一到正式场合,要不就是不想、不敢、"王顾左右而言他",全都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也不知道大家都在担心什么。现在是管理人员和科学家之间相互指责,管理人员内部呐下级只听上级的,上级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科学家内部是小专家听大专家的,大专家说应该如何就如何?照此推理,是不是错误就是最上面的那个人?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10-02-11 18:24:39
要使“国家科技计划应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衔接”,关键是要计划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衔接”,现在的各科技计划、专项实施过程中几乎成了各部门以及背后专家圈子的“利益”,国家利益倒成其次了。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10-02-11 18:24:17
要使“国家科技计划应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衔接”,关键是要计划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衔接”,现在的各科技计划、专项实施过程中几乎成了各部门以及背后专家圈子的“利益”,国家利益倒成其次了。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10-02-11 18:13:05
将这些观点公开发表在这里,但愿别被和谐了。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10-02-10 15:40:59
“基础研究不基础”、
“应用研究不实用”、
“产业开发发不出”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0-02-10 11:37:20
关门听真话,有些观点尤其是贫富差距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希望共产党不要非正常消亡,在主流媒体只怕难得一见。学术之自由与政治之需要和谐不易啊。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2-05 16:28:07
人生很多缺憾,都与“差不多”的理念与行为方式有关。我的失败也多源自于此。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10-02-03 08:59:15
要在坚持内心的真善美与在位谋政中保持足够的张力,难矣。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10-02-02 13:52:12
我笔写我思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10-01-28 13:42:55
理论上的确如此,若想最终辉煌,每个阶段都得99分,真得很难做到,只求能够将自己能力尽量发挥,能在某些阶段能有些亮点即可。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0-01-21 17:10:03
这是一个没有路径转换的核算:下一条路径取决于上一条路径的绩效,算下来爆汗啊。一条路走到黑的人估计基本上要死不瞑目了。所以“人挪活,树挪死”是有理论依据的。房老师的人生已经转换了好几条轨道,绩效自然相当不错。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1-21 01:39:21
人人皆尧舜,只是少人为。
岁首窗前雪,以为早春梅。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1-21 01:34:08
建武先生的建设性意见和案例非常好。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优势如何发挥?做的好,优势放大,成功加快;做的不好,造成缺位或越位,出现“过激励”,结果是劳民伤财,事与愿违。
[评论人:张建武] 评论时间:2010-01-20 10:32:31
奖罚方面:建议建立国家层次上的科技诚信档案库,面向业界公开,并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给每一个拿到资助项目资金的科技工作者尽力一份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新内容的诚信记录,对于有恶劣记录的人员打入黑名单,对潜在的劣行形成威慑,在我国现阶段国民素质尤其是价值观堪忧的情况下,奖罚一定要分明,不顾惜不矫枉,特别是惩罚力度方面,一定要让劣行分子“得不偿失”!不能让作奸犯科者“有赚头”!!否则不足以劝善惩恶!风气只会越来越坏,与国家振兴的目标背道而驰。
[评论人:张建武] 评论时间:2010-01-19 09:11:32
关于操作层面上几个建议供思考:
(1)宣誓仪式:立项后,作为拿到项目的团队,应该做一个集体宣誓活动,监誓由科技部或基金委等主管领导负责,项目首席领誓,项目骨干参加宣誓,面向国旗,手捧国家科技振兴方面的法律法规文本,誓言内容由相关部门拟出,以忠诚国家科技振兴,诚信履行责任等为主要内容,加强使命感;
(2)积累方面:当前国内科研界一个重大的疏失被忽视,项目进展过程中科技资料包括成果,特别是取得成果过程中技术方面的进化和积累,被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结果我们的多数项目成为“狗熊掰棒子”,项目结题之日,亦是项目死亡之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大打折扣,而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可以说非常重视项目进程中的积累工作,包括技术资料以及随时间推移不同技术水平阶段取得的各个阶段性结果,并且由专门结构或人员负责,进行结束积累和研究成果归档保存,一般是一式三份,项目组自存一份,研究所或机构存档一份,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存档一份,内容详实,由存档的资料就可以重演整个项目进程,起到了国家层面上的科技积累作用,后面的相关研究可以调阅前面的存档积累资料。这些资料绝对不同于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专利,是更有实战价值的不容许作假的第一手科技研究开发进程资料积累,更具有根本性的价值,一般保密性也更强。
我国当下,无论科技部还是基金委,在这方面的管理举措,还未见成系统的东西出来,只是表面的所谓的“成果汇编”式的蜻蜓点水般项目总结,一交了事!似乎发表文章和申报的专利就代表了科技进步,谬之大亦!!这也是科研学术界造假之风屡禁不止的源头考核方面的弊端!扎实推动科技进步的人吃亏而做足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的人占到大便宜,导致国家科技投入大增而科技进步却滞后,考核方式内容缺乏足够合理性和科学性难辞其咎!
(3)奖罚方面:建议建立国家层次上的科技诚信档案库,面向业界公开,并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给每一个拿到资助项目资金的科技工作者尽力一份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新内容的诚信记录,对于有恶劣记录的人员打入黑名单,对潜在的劣行形成威慑,在我国现阶段国民素质尤其是价值观堪忧的情况下,奖罚一定要分明,不顾惜不矫枉,否则不足以劝善惩恶!风气只会越来越坏,与国家振兴的目标背道而驰。
[评论人:张建武] 评论时间:2010-01-19 08:23:43
转帖一下关于“汉芯事件”的一个分析,对科技专项的管理有启迪和警钟作用!

“汉芯事件”背后的科技体制

“汉芯事件”可能是近几年来在中国科技界发生的最恶劣的造假事件,一经曝光,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反响。当事人陈进虽至今未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无疑永远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抛开当事人的个人品质,甚至犯罪行为不谈,本文仅就事件背后的科技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

同样是芯片的研发,中国与美国的科技体制在运行上完全不同,下面是作者了解的美国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VC)在中国投资研发路由器芯片的过程。

2001年,美国风险投资基金IDGVC决定开发新型路由器芯片,当时路由器芯片的最大吞吐量是每秒320G,新型路由器要达到640G,也就是吞吐量翻一番,它的市场价值是巨大的。由于种种原因,IDGVC决定在中国做此项目。首先在中国内地注册了一个高技术公司(简称A),招聘了公司的CEO,然后由IDGVC的代表、A公司CEO、还有投资合伙人等共同组成董事会。经过事前周密的调研,基于对此项目研发的充分了解,决定由三方面人员组成研发队伍,新型芯片的关键是数学问题,因此第一部分人员由华罗庚应用数学中心的研究团队组成,负责芯片的设计并给出理论证明;为了验证设计方案和理论证明,第二部分由通信专业人员组成,对理论设计方案进行模拟仿真,与第一部分工作背靠背进行,保证模拟仿真的客观性;第三部分人是来自美国硅谷的工程师,他们熟悉芯片的硬件结构和工艺条件,负责设计方案的硬件实现,整个研发的关键在于数学技术的突破,因此,必须通过交流使第一部分人员尽快掌握路由器的原理与结构,以便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及算法。

此项目进行了大约一年时间,设计方案出了六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比前一个更有优势,在此期间,公司在美国注册了数项专利。模拟仿真与理论证明结果一致,表明最终设计方案的总体技术指标比IBM和CISCO的要好。这时,A公司的领导层决定与一些大公司(如IBM、思科(CISCO)、英特尔(INTEL)等)接触谈判,把方案包括专利卖给他们,但是没有成交。原因很简单,这些公司具有全世界最先进的芯片技术,不能相信天下还有比他们更好的设计方案,即便这些设计方案是真的,能不能在芯片上实现仍然不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IDGVC决定再投入一笔钱,把芯片做出来,曾经也想在国内或台湾做,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但技术手段和工艺水平都不能满足要求,最终还是在美国硅谷做成了芯片,英特尔公司与A公司签约,收购新型路由器芯片,科学时报曾就签约一事做过一个版面的报道。

汉芯与新型路由器芯片的开发运行完全不同,概括起来大致有下述两方面:

(1) 资金投入方不同

汉芯的资金投入方是政府部门,新型路由器芯片的资金投入方是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属于专业化投入机构,是由具有管理、技术、财务等综合技能的专业投资人才管理的机构,不仅为科技领域的创业者提供风险资金,而且在投资后给创业者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支持,包括增值后的产权转让。汉芯的投入方是政府部门,属非专业化投入,除资金外,既不能为创业者提供增值服务,也不可能具有专业化的管理和支持,例如,政府部门一般只能组成所谓的专家团对项目进行检查与评估或鉴定,这些专家一般都是临时召集起来的,只能例行公事,并不能起到专业化的支持作用,只是从技术指标作鉴定,而汉芯的造假者提供鉴定的样品是IBM的芯片,只是涂改了表面的标志而已,技术指标当然是好的。

(2)运行方式不同

新型路由器芯片的运行是市场运行模式,它与市场的各个环节都是连通的,投资方的目的是通过新型路由器芯片的研发、增值,转让产权等运作获得投资效益。与此相比,汉芯的运行是政府部门,运行方式基本上是行政管理模式,首先选择适合政府部门口味的首席科学家,然后由首席科学家撰写项目申请之类的东西,组织队伍等,整个运作与市场各个环节之间基本脱节,因此,“陈进”认为只要瞒过给他投资的那些官员,这很容易,因为那些官员都是非专业人员,再有就是专家组,这也很容易,他们虽然是专业人员,但运行方式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深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检查也好,评估也好,也就是按照某些部门的指挥棒例行公事而已。投资方的目的不明确,可能为了政绩,可能为了迎合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也可能为上海交大的牌子投资,也可能仅仅看好“陈进”本人,至于开发的产品是否最终进入市场,产生投资效益,至少是模糊的。

虽说科研造假不是中国独有,而是世界范围的现象,但“汉芯”的造假事件是中国独有的,这与中国的科技体制相关。本来“汉芯”研发价值就是市场价值,如果这类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市场价值,不如不做。因此,研发“汉芯”应该是市场行为,利用风险投资和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去做。政府要做的不是对“汉芯”的直接投资,也不是亲自管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或鉴定,而是积极地为中国的创新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而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由于缺乏平等的竞争环境和风险投资平台,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艰难,另一方面,政府将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到类似“汉芯”领域,收效甚微,中国芯片市场照样是别人的天下。

现在科技界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四姨太现象”,先用怀孕骗来老爷,真正的怀孕也就不远了。那些四姨太之所以可以得逞,以致酿成“汉芯事件”,归根结底就是科技体制问题,政府部门提起此事,总是满腹委屈,认为他们一直在做好事,却总遭到批评,似乎没有真正思考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目前的体制最大的问题是政府部门职能越位和缺失。越位的表现一,直接对类似“汉芯”等进行项目投资和运行;表现二,直接对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如国家类似“863”项目计划容许企业参加项目竞争,其结果不但会严重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企业原有的市场竞争中的力量转移到政府项目竞争,竞争机制不可能是市场竞争机制,因为政府部门永远代替不了市场,从而原有的创新动力遭到挫伤和破坏,而更严重的后果是会阻碍中国风险投资社会组织(基金、公司)的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已走过了20个年头,至今步履维艰,政府部门难逃其咎。科技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强大的政府越位压力下,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如何能成长和壮大?中国的企业家(创业者)群体如何成长和壮大?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政府由于热衷于越位,势必冷淡了政府应该投资的领域,如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性领域的投资与发展,事实也是如此。政府职能缺失主要表现概括如下,第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量的增长,在政府已无法按照原有方式整合R&D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需要政府职能迅速转变,以相应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进行宏观调控、引导,从而达到整合科技资源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政府部门仍然热衷于项目计划,摆脱不了部门利益的桎梏。第二,良性竞争环境的前提永远是平等,绝对不是人为制造的差异,但现实情况是,政府部门热衷于指标性的人才计划,对于能够纳入指标系统的人才盲目投入,如“陈进”,而不是积极推进利于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平等竞争环境建设。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0-01-17 18:58:56
这篇写好了,似乎看到了油画《父亲》。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中国人都是农民的儿子。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0-01-17 18:45:10
读了很是感动。祝贺房老师的孩子成人了,也许有一天他也会重复您的轨迹,但是你留给他的精神财富将是长久的。关于您家乡、亲人的文稿,若干年后也许您会考虑出版,那时候我们对您还将有更高的称谓,我以为是。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0-01-14 21:34:29
拜读了1/7,等待后面6部续集。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10-01-11 09:59:58
是的。我是1985年内大经济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继续读书的。
[评论人:贾瑞霞] 评论时间:2010-01-11 09:01:34
房老师,冒昧一问:您是内蒙古大学经济系毕业吗?我印象中2007年内大校庆经管院似乎从雷立军处听到过您名字.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10-01-08 20:43:26
作为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在中国科技战略研究网的角色应是发现自已的工作缺点,现就发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科学枝术部之间的选评资助矛盾如此突出,在本网充分显露出了专家提议,这些议题代表调研与民声,很明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年鉴编辑部选评《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成就展示》项目,是国家最高知识产权管理的职能部门,选评的项目是有法律依据的,创新基全资助无可否认,科技部跨过了三个五年计划没有资助,作为国家的科技资助负责人,为什么没有领悟?是不识字吗?还是没有职权,解释权总是要有的吧。
难道还得以此为法律依据由律师出示起诉状吗?科技部要上法庭答辨推翻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选评吗?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09-12-30 16:59:25
对中介机构支持尤其重要,因为这些中介机构承担了一部分政府职能。比如一些做得优秀的协会也是可以申请的。这个评价标准是不是可以另设一套。只有整个产业链都旗鼓相当才能真正发挥效果。
十年来,创新基金确实支持了很多企业,采访中,一些接受过创新基金的企业主很感谢政府的这一计划。
[评论人:王国雄] 评论时间:2009-12-24 02:59:02
本人直接参与了专项的组织实施,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房教授所提及的。如何解决,尽快解决,是专项当务之急的大事。希望有机会跟房教授探讨。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12-21 13:14:41
其实,创新基金项目首要选择就是是否有专利、专有技术,然后是这种知识产权的财富创造能力。创新基金不同于863、973,它强调的是已经形成的技术或技术基础以及把这种技术财富化的企业制度安排。希望大家有时间关注一下创新基金的评审要求,可能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或企业会有很多帮助。国家科技计划是分很多种形式的,不能按一个模式评价。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12-21 12:33:53
房老师的基金资助思考、应对国家知识产权局选评展示的技术项目负责,负起国家的诚信责任,因为这些项目的成就展示、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作的工作;专利年鉴编缉部,从专利档案里选评,是有依据的选评,作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资助定项,为什么不行,偏利了资助目标,另选它法是否多此一举,叫发明人对应什么?是否对应国家知识产权局选错了展示项目的?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09-12-20 21:46:41
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的管理能力仅限于对直接资助的项目管理。如果没有更大胆的机构扩展和金融人才引入,创新基金的金融杠杆功能将名不符实。
[评论人:肖高博] 评论时间:2009-12-18 08:54:39
任何一项制度肯定既有利又有弊,要不然如果有利无弊的话政府肯定早就实施了。房先生的设想指出了我国现行制度的一大弱点,不过关于这种新体系可能的缺点,希望先生也多做考虑,以便制衡。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09-11-17 10:34:36
冯骥才,特有才。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09-11-16 16:17:06
很好的散文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11-11 15:24:41
发几张班芙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评论人:丁麟] 评论时间:2009-11-11 08:36:04
希望房老哥提供些Banff的美景图片,也好大家共享。。。据说那里是相当的...Perfect!
[评论人:董全义] 评论时间:2009-10-18 10:50:26
这么一个大项目国家在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在精干行政,提高效率,政绩公开公平高效的时代可能不太可行,没有一个主职的监管机制可能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国家重大资金的运作,审计是一个必然不缺的机制。成本控制由社会审计机制控制将比较合理。而利益与利润分配的合理合法化则应别论。科技投入将直接决定未来国家重大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其合理的法制保障与前期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未来国家整体经济科技实力非常重要。为此应设立相应的科学决策评估委员会,委员会在参与未来经济利益合理规范的同时也成为其有力工作的一个部门或机构。这样可能能实现重大项目进程控制的高智力集团的柔性化控制利益。
[评论人:张正英] 评论时间:2009-10-09 16:59:37
您的这封信写在04年,如此说来我的儿子比您的要小2岁。他如今正在青春期,和我也有交流不畅的时候。我和您一样采取了写信的方式,效果较好。当然,不时发电子邮件鼓励一下,效果会更好。
总之,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宽容和忍耐是最正确的态度。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9-28 14:35:18
房教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监管不到位或不科学就很难保证科技投入的效益,投入越大,浪费就越大。就如同用一根存在窟窿的水管输水,压力越大,漏得越多。监管没有理顺,审批项目尤其要慎重。
[评论人:董全义] 评论时间:2009-09-20 09:28:42
that is a earth dream,a heavy heavy dream.
地震,一个厌人的恶梦,不曾想到哪白天的梦却已然如此残烈。五一二发生的三年前曾力托效命于四川的得力同窗好友予以防范。但却难防震起瞬间,瞬间又哪样残烈。大震三天前曾感到异样的震感,因未能得知是日本海七级强震,而误识其予知。
近八万人的去,是悲伤的一时,
对我却是憾,
真正的一次人生的遗憾。
[评论人:许琴] 评论时间:2009-09-09 20:54:31
道理是如此,但实在有时难已自控。
[评论人:许琴] 评论时间:2009-09-09 20:52:50
有儿如此,心满意足了。
[评论人:董全义] 评论时间:2009-08-24 08:48:15
科技经济利益方面整体结构应趋散。因为各行业自主掌控的科技投入资源很可能要远大于政府投入这一块。而后者多以大宗合同附带技术经济条件为主要方式,而这种方式不可能有效管理。科技政治利益方面应集中。目标应主要集中国家整体科技经济核心竞争实力的培植方面。其合作机制应远各部委而近各行政建制,如长江三角经济带相关的几大省,广洲香港澳门技术经济结构的整体补强等。
[评论人:董全义] 评论时间:2009-08-24 08:39:44
技术先进性应以世界经济市场的技术水平来定可能会好一点。世界先进技术经济水平,主要有欧洲市场,俄罗斯市场,北美市场和日本市场。申报单位应最好提供这几大市场近三年内相关技术经济资料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技术经济产业分析。企业掌握的技术经济性在保障国家未来税收方面可能会很直接和较准确。
[评论人:董全义] 评论时间:2009-08-24 08:34:02
重大专项投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大科技经济利益,其国家财政回笼途径与机制应的投资予案确定时即能明确,因已属于投资运作。国家的主要科技投入收益途径是超额利润相关的税收,如不属于重大突破性科技项目,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其中长期技术经济性应做为主要的管理目标方向。如系前者,应注重能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专家群体的科技政治价值分析,战略研究院对后者具有国内绝对优势。
具体协作,如系经济方面利益为主。应以企业某种形式的群体做为接资方为优。从企业这边情况,企业科技自筹资金已占到相当一块。某个公司从国家接到的项目就资金运作与管理不会单独进行,其与上边接轨的事情就是上报一些材料等等。企业完全会按自已的运作方案管理上边投入的资金。这样,投入一个企业及相关的后续服务型研学风险相对会很大。因为一个企业它的产业结构一年内就可能有极大的调整。但一个群体实现国家的宏观科技经济政策其相对稳定性要大的多。也就是投入基本面应面向“准行业”。在管理层面上,相关税收及相关行业科技管理方面的意见可大大增强相关项目的科技管理。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8-21 16:50:02
曾听院某位领导跟我说:中国人就是信用太差.听着很震撼,但想想的确如此,信用差造成我国在监管上费了很大劲,然而依然是防不胜防。辛辛苦苦制定的政策,钻空子,打擦边,国外有些好的政策搬到中国却难以执行好。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8-21 16:40:16
看了上万册书,经常熬夜写作,房教授的勤奋不仅为自己带来了成就,也为自己的儿子起到了表率作用,我应该好好向您学习.
[评论人:董全义] 评论时间:2009-08-20 18:32:09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属于高风险投资,与发达国家可进行的有效信用确保机制不同,国内面向各地行政机关的信用评定机制存在严重的不足。对此若从高新技术开发承载主体的资质确认与投资规模的适度结合方面考虑可能较好。
[评论人:田闯] 评论时间:2009-08-19 09:25:31
由此想到了一句话:每个人有多少小学时的同学,我们交往十年、二十年的朋友又有多少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8-07 02:30:26
丁先生过誉了。我也是一个混合着多种低级趣味的人,只是多了一些忧思和担当。年轻时也轻狂,也愤青;中年时也贪婪,也促狭;近老年时方知大象希音,有容乃大。我至今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愿意为我所属的民族和族群服务终生。或许这仍然是一种偏狭,但还没有理由让我做出改变。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8-07 02:19:32
云是泪水凝成的,道理是吃亏后明白的。我等已是昨日黄花,愿为后来者多树一些标识,免得青年才俊浪费生命。
[评论人:韩言铭] 评论时间:2009-08-05 16:58:26
在这里不仅学习到知识 更能学到做人的道理
[评论人:韩士德] 评论时间:2009-07-21 12:51:12
父亲永远是默默付出,不知疲倦,为了自己的儿子舍生忘我,我的父亲虽然健在,但是一年光景还是只能见上一面,偶尔通通电话也聊不上几句,今读房主任此文,实是更感惭愧!泪在眼中游,痛在心中闹!
[评论人:丁麟] 评论时间:2009-07-18 11:24:50
但且随便说一说,屠羊说,这里说
[评论人:丁麟] 评论时间:2009-07-18 11:14:47
汉廷老哥的博文能感受到一种信仰,能体会到一种精神,有精神,再正常不过,无气国无生机,有信仰,则不然,现在斗胆问问有谁有信仰呢?作为一个这片土壤的newface,还在解读“前辈”师兄的大作,感觉不尽然相同,但是那种笔不论钢与毛的文风这里还是有的,这就是这里将来形成有价值软实力的温床,希望能看到更多有激情,有想法的好文章,文章不在于你会不会写,在于你敢不敢写,敢不敢骂,敢不敢笑,敢不敢夸,精神与信仰一冲撞,便成全了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便让久久蜗居青溪之幽的愤青有了自古名士爱斗茶的渴望,有了搏江海之渊的冲动。
[评论人:赵克] 评论时间:2009-07-15 07:03:47
看了前面几位学者的看法:想补充谈一个问题。我所理解的重大专项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至少具备这样几个特点才能够列为重大专项:(1)技术的先进性问题:紧根世界前沿或者保持世界领先与世界先进的领域;(2)需要系统工程的介入;由于涉及很多领域,国际上虽然已经做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做,需要科技人才资源重组的问题:例如,在本世界初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NBIC会聚技术;(3)影响广泛,等。
对于重大专项,愚认为前期的从宏观层面的预测和预见很重要;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重大专项的(1)实施主体最好是专家组(组长负责制),最好是半官方半民间的个人承担具体的实施;如果在政府化,企业法人化,还是事业法人化之间进行选择。我的答案是企业法人化;(2)重大专项组织机制是强调市场作用还是强调政府意志?我觉得这个是实施项目的价值观问题。或者说就组织机制上讲组织者的个人意志和才能最重要。就运行中的价值导向而言强调市场作用还是强调政府意志都是次要因素。例如会聚技术,它的重要性和导向性不是由这两个意志决定的,而是由技术的先进性和对医疗卫生、教育理念和管理以及“人”的地位的冲击、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所决定的。
(3)重大专项经费预算形成、执行谁来监督?怎样监管?重大专项的立项时应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和裁决是否应该立项,,也可以提供行业和专家评议是否具有立项价值?如果有价值就是是一般项目还是重大专项(至于项目是否重大,不应该把所使用的资金量作为主要权重指标而只能是次要参考指标)应该有一套参考变量然后进行权重;这样来形成重大专项的立项;执行者可以是国家、企业法人也可以成立一个重大专项的专家组。专项经费专项用,可以独立成立一个法人组织(完成后根据需要或保留或解散),监管应该是批拨经费的部门和组织委派和适当吸收同行参与相结合,涉及到地方利益的也可以吸收当地代表民意的个人和组织参与其中;(4)重大专项绩效如何评价?怎样评价?由于类型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例如独立的航空航天领域,有自己一套系统的安全系数等,与技术整合程度很高并有可能造就“两个社会阶层”的会聚技术相比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后者,科技、伦理、道德和法律这些评价和公众参与可能比专家组评价要重要的多!看到这个有意思的题目想了一点,以供批评、参考!!
[评论人:王小理] 评论时间:2009-07-14 22:26:01
2007年12月读到房老师的“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中的七大问题”一文的时候,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经过知识生产与价值创造、科技创新与创新要素互动的一番认识后,今天回顾头来再看那篇文章,依然充满感激、充满回忆。

就“科技型中小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而言,有以下简单认识:

(1)科技创新基金回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在和未来都将功不可没。

从创新基金的提出历史来看,这是对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从生产力的外部变量进入内部要素的认识,对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最具创新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核心载体发展模式的把握。

(2)非常同意从“技术取向”到“价值导向”的转轨。创新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新的价值产生,技术本身只是价值实现的一种载体。

要紧密围绕创新实现载体(而不仅仅是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殊要求,引导创新支撑要素予以紧密配合,才能实现从创新理念到创新成果或服务整个链条的顺畅无阻,实现创新价值的最终诞生。


(3)展望未来,创新基金的发展只是第一步。

创新基金在很大程度上靶向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起步期,但对于不同的科技类型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一些创新要素相互配合还不是非常完善,创新基金本身独木难支。这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各级从业者提炼问题,不断优化创新体系中的硬件和软件。
[评论人:王小理] 评论时间:2009-07-14 16:40:48
家庭映射社会,家庭亲情映照社会责任感。

回顾历史,一个民族从困境中站起来的时候,这个民族将走向成熟和强盛;一个人能够不断从过去反思现在的时候,这个人将不断走向新的成熟。

恩格斯说,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这是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条件。深沉和浩瀚的情感才会激发更大的创造和创新,这是民族崛起的不变音符,这是中国学人的持久情怀。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7-11 16:15:42
虽然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工资名义上是财政给的,但实际上财政给的那一点少得可怜,大部分工资都需要自己去挣。十一五国家财政科技经费将人员费支出一刀砍掉(尽管财政部实际上也从来没承认以前的人员费科目是可以用来给有财政性工资的人发补贴),承担单位和项目组人员的压力就更大,也造成一些项目负责人在项目预算中想尽各种办法夸大预算,为各种灰色转移支付或间接补偿留下余地。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7-11 16:04:38
财政科技投入是纳税人的钱,这个钱要管好用好是大家的共识。重大专项不同于一般的基础研究项目,既是有不确定性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大。而且要区分正常的研究经费与(1)因对技术上困难认识不足引起研发上实验数量的非正常增加而导致的实验经费超支和(2)因研发进展太顺利而导致的经费节余区分开来。因上述情况导致的预算超支或节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只要安排好预算调整程序就可以解决。
实际中的问题是很多项目的预算编制本身就是与研究内容脱节的,做这个项目究竟要多少钱负责人根本就没有想清楚,目前还不怎么强势的人是只要给钱多少就行,他要的是承担任务的机会,要的是承担过重大专项任务的荣誉,做好做坏、钱多钱少是其次。在行业中已经很强势的人因有谈判的资本,往往是狮子大开口,能要多少要多少,跟要完成的任务也没多大关系。
实际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跟财务人员一起认真编制的有多少?恐怕微乎其微,只要看一下预算说明就知道是财务人员一起编的还是项目组成员瞎编的。
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为什么这么难?卡在什么地方了?从多个修改版本看,主要在间接费用的补偿方面各方达不成协议,这也是当前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中容易引起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一个项目的直接费用要多少往往容易判断,而间接费用很难,特别是人员费问题。
[评论人:陈祥龙] 评论时间:2009-07-10 10:57:11
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
尤其是重大专项,牵涉到金额巨大,需要慎重;怎样管好用好国家的钱,需要讨论。
我觉得重大专项的管理,首先是对项目的把关,选对好的项目才能够完成任务,才能够把钱用在该用的刀刃上。如果对项目的评审不严格,让一些质量不高的课题混进去,那样不管你怎么审核他的经费,都是浪费了国家的有限资源。
因此,对项目入选的严格评审和严格的过程管理是重大专项顺利实施、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通过过程管理可以对项目经费进行调整。

科研项目做预算本来就很难,
研究过程的不可预知性决定了难以准确安排经费,
尤其是现在的预算要求做得非常细,多少个科目分门别类。
让一个人估计一年要吃多少口粮还比较容易,
让他估计今年吃多少馒头,多少包子,多少水饺,能有多少科学性?
而我们就是在用这种很不科学的方式来管科学研究,非常不可取。
科研管理是为了搞好科研,
我们忘记了这个宗旨。
现在的操作方式是把一个项目分成“技术”和“经费”两个方面,分别审核,管项目与管钱分开。这实际上造成人为地割裂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我觉得这个方式应该修正,应该同时评审技术和财务。
两方面的专家坐在一起评。
[评论人:陈祥龙] 评论时间:2009-07-10 10:09:43
重大专项第一批课题的预算评审结果已经出来了,
2008年预算评审的尺度非常严,有的项目经费被扣掉了90%以上,
一个产业化项目被扣得只剩几万块钱,两个月够干什么的?
2009、2010年的评审稍微好一点,但是仍然扣得很厉害。
扣掉30%,40%的不在少数,而所依据的文件是没有公开的《管理办法》,课题组怎么可能依据没有公开的文件来做预算?
还有一些说“支出与任务不匹配”;
还有的明明买高质量的材料就是价钱比普通材料高,
非要说人家预算高于市场价,核减经费;
还有的列举了这样、那样的东西说不可以从专项开支,
也许是的,关键是在做预算前也没有人告诉说XX可以专项开支,XX不可以专项开支。
这样“不教而诛”,让人如何是好?
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不是开玩笑,尤其对于钱的管理应该慎之又慎。
但是绝不能因为有个别人乱作就怀疑大多数人的品质,
像审贼一样的目光扫描认真的科学家。
财务管理部门与科研承担者的关系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
大家是合作者,一起努力把专项的事情做起来,完成好。
现在财务管理在财政部,
他们的做法不但让课题承担者难以完成任务,
也让各级项目管理部门难为。
[评论人:赵光远] 评论时间:2009-07-01 15:26:37
谢谢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6-30 16:06:01
不错!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6-30 13:51:27
目前绩效评价问题在我国刚刚起步。江苏做的比较好,特别是其省里的重大创新专项。至于部门,目前都不太理想,有些试点的过于烦琐无法操作,有些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评价意义。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事情,是基于巨大财政盈余下的公共支出由分钱财政向权责财政转变产生的。
[评论人:赵光远] 评论时间:2009-06-29 15:59:51
房老师,请教一下。目前我国哪个地方或哪个部门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较为合理?
[评论人:许琴] 评论时间:2009-06-15 08:51:04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却是很难做好的问题。昨天又看到要面对通货膨胀的资讯,真不知道该如何理性、合理地去应对。
[评论人:许琴] 评论时间:2009-06-15 08:48:21
不仅是文字优美,还有情真意切。我也有一个14岁的儿子,并且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儿子。为了他我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有一本《七八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就很好的。每次出现青春期的儿子与更年期的母亲对峙时,我都努力地暗示自己:这是青春期的儿子,忍耐一些、再忍耐一些。但却经常是无法克制自己,战火不断。真是难啊!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6-11 15:49:11
“放大抓中育小”更具有战略意义,只是目下中西部的高新区中、小部分太弱,存在一定数量的“抓大”也是必要的。对于自然演进的高新区,不存在太多的问题,而对于行政推进的高新区,调整发展思路则至关重要。
[评论人:赵光远] 评论时间:2009-06-11 14:10:49
房老师这5个转变总结得很深刻。对于第二个转变,我觉得能不能转变成“放大抓中育小”。高新区更重要的职能是孵化出有竞争力的小企业,支持中小型企业做大作强;对于大的企业,则要放活,用市场机制推动大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6-10 15:10:44
重大科技专项牵动着科技界、产业界和政界,但它确实有些复杂(包括客观的也包括主观造成的)。希望大家找一些案例(国际、国内均可,工程化和非工程化的均可),做些解剖“麻雀”的功夫。同时,也希望有部分研究者更专注地研究重大专项,这是一个尚未被真正开发的研究领域。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6-10 15:04:12
作为一个研究战线的老兵,只剩下一些余热了。谢谢弟兄们捧场。
[评论人:liufeng] 评论时间:2009-06-06 22:52:35
顶!多谢分享.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6-06 22:49:50
顶!收益很多,多谢分享.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06-06 10:52:02
1.重大专项实施主体是政府化,企业法人化,还是事业法人化?

2.重大专项组织机制是强调市场作用还是强调政府意志?

3.重大专项经费预算形成、执行谁来监督?怎样监管?

4.重大专项绩效如何评价?怎样评价?

科技预算的主体是科技项目,项目均有子项与市场价格的融合, 国家有预算规则.

科技是人类的,初创期的主体人是发明人,专利权只能说是管理上的社会职责,科技资助金是来自社会,投资社会凸现出的科技项目,直接投资给专利权人负全责,投资人是国家建立起来的投资平台,安排相关人才进入科技服务体系就是共管体系,只有共管才是技术与投资的融合,会作的更好
[评论人:王小理] 评论时间:2009-06-02 16:34:46
个人在上海张即生活过,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张江创业者的激情和淡淡忧伤。正如文中提出的科技创新即是科学技术过程,也是资本推动和价值附加过程,同时还有其他要素的参与。
创业者的激情固然是价值增加和科技发现的个人行为,也是国家产业发展和崛起的理念所感召的表现。
创业者的忧伤,是因为科技创新(创造性毁灭和生产)是一个各种要素系统参与化解高风险的过程,诸多现实因素并不能如创业者所愿。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积极从理念或实践上推动现实因素配置到位的研究人员和管理者,他们的行为都值得感慨、敬佩和怀念。
[评论人:王小理] 评论时间:2009-06-02 16:03:19
创业板出来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也初具形态,但偏向“硬件”设施。对于真正的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反映了对高风险、高质增长企业的回避。而没有这些中小科技型企业群的崛起和代谢,中国证券市场长远发展前景令人怀疑;缺失中小高科技企业价值增值链条的关键一环,原本以高科技产业化助推为使命的私募资本将成为水中浮萍,VC和PE的扩展和成熟需要拭目以待。
[评论人:高峰] 评论时间:2009-06-01 13:41:31
建立以重大科技专项和科学技术基金会为核心的新型国家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是必要和有效的,强烈支持,获益匪浅!
[评论人:朱磊] 评论时间:2009-05-31 16:13:59
国家创新基金更应该民生科技领域倾斜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5-31 14:13:00
母校是难忘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虽然有些老师、有些同学、有些事情已然遗忘,但仍有些老师、有些往事记忆如新。几年前曾因错过洛阳一高的100年校庆而遗憾,今年赶上兰州大学的100年校庆,希望能有空回去。百年兰大再聚首,无论贫富贵贱,再走走熟悉的路、看看熟悉的屋、找找熟悉的人、寻寻往昔的回忆和感觉。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05-29 22:29:54
我发明的公益性重大科技项目,想请房老师认定一下,因为科技部朱进博主任说是重大科技项目,科博会的专家也认定过,我想请您看一下.请给个邮箱发给你看,我的邮箱;lkwanglude@126.com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05-29 22:07:26
弱势发明群体在农村,呼吁专家把目光转向他们.关注他们
不端土壤,才能滋生出不端行为
如果变革申报审评模式为科技成果挖掘优胜者奖励,就栅除滋生不端行为的土壤了,那些科技局长就会到弱势发明人家屈膝服务了,因为把好的科技成果报上去有奖,弱势发明群体就有救星了,很多高新技术在农村,因为现代农民是知识型的了,但是他们没有取得科技资助的钱去打动管理权,自然立不上项,所以国家急需要的发明就推不上去,如何能得到国家的资助,是农村发明人的救命钱,因为他们没有钱生活了,风险投资占用了他们的血汗钱,有的因研发背上了外债,被起诉者太多,借钱不还而败诉是天经地义,反而回想一下,无型资产是否国家的,创新是否人类的,专利工艺是否公开,专利人如果今生推不出去,国家是否白得了,而专利发明人是否亏大了,中国的弱势专利发明人是改革开放的牺牲品,从万元户走向家破人亡者大有人在,因败诉被行政拘留者太多。 呼吁专家站到弱势发明人一边来,因为他们用个人和家庭的血汗钱搞了风险投资,他们还不如吃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低保户,因为他们还要被人民法庭当成老赖执行。
重大专项特别是专利技术体系项目的认定,在专利局的专利说明书里即可认定,关于如何资助管理,应该是参入者就是项目接触者,世界上绝对正规的事情没有,笔者认为个体投资发明获取的科技成果,就是最优秀的信用表现,直接以发明奖方式资助就是最佳方案,无需再进行监管,就算是有所剩余留给发明人也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应该得到国家的补偿与回报.
监管私人投资获得发明的人,国家是否把专家当贼待了,有失关注弱势关注民生.
[评论人:王禄德] 评论时间:2009-05-28 22:46:18
你提出的问题是当前科技资助管理的焦点,也到了转变管理结构的时期了,国家应下大力气从机制建设上进行科技服型改革,从科技部开始,应称作"中国科技服务部"其下属应是"科技服务厅""科技服务局",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应由"科技服务局"为专利权人发明人搞好服务,而不是管理.同时国家专利局也要有项目认定专家,实时部级备案,厅级支持,局级直接服务,并建立起立体式的项目实施专家组,现代的网上办公应该是共同认可所选项目的平台,对发明人应首先实施个人奖励,然后是国家跟进投资项目服务体系的建设,如商业计划,土地供应,规划建设,生产管理,产品市场与政府相关服务机构.科技法规的对接.筹等.
应该给发明人设服务奖自主权,对科技服务工作有贡献突出者进行奘励是应该的,因为他们的权力没有了,实施优者奖也是应该的.
也请指正
[评论人:高雷] 评论时间:2009-05-27 14:26:46
房老师将近30年后的今天还在感恩在母校的日子,我们这些离开学校不久的年轻人却把记忆大半丢了,惭愧。感悟良多
[评论人:刘军] 评论时间:2009-05-26 14:40:55
涉世之初,惊读此文,唯有感动!
[评论人:刘军] 评论时间:2009-05-26 14:24:36
这是一场灾难,也让13亿的炎黄子孙深知我们是一家人。中国人以祖辈们遗传的坚韧,在一年的时间内重建了家园。我们的民族是优秀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5-06 12:31:13
我觉得应该慎重采用R&D/GDP来衡量研发投入,该指标虽然容易国际比对,但必须建立在统计数据真实的基础上,国外不断有质疑我国GDP的统计有水分。辅助一些指标也许能得到更全面的比较,如政府R&D支出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例,企业R&D支出在企业产值中所占比例。
[评论人:全继业] 评论时间:2009-04-27 14:13:27
房先生“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心非常令人钦佩!期待着房先生更多优秀成果的面世!
[评论人:林瑞芳] 评论时间:2009-04-21 16:55:56
期待“报账制重大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解读。。。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4-09 12:27:16
好的.有时间一定参加.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4-08 23:33:46
56号文就提出要“健全科研项目经费报账制度”,不过至今也没见谁解释到底啥意思。与后补助又是啥区别?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4-08 16:35:19
现在有人提出了重大专项经费使用可以采用报帐制的方式,大家是否觉得可行?请懂行的专家发表观点。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4-08 16:32:16
看到刘峰先生的评论与见解,深以为是。你能否就其中的一个重大专项详解一下你的监管办法吗?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4-08 16:29:06
你的《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有许多有价值的提法,我也在研究。我想在月底开个小型座谈会,一定请你参加。
至于创业板问题,这是个研究了十年的老问题,目前试验的成分可能更大一些,赞成与反对现在都不宜下结论。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4-08 16:01:40
中国的"板板"是否有些多,主板、中小板、三板,现在又来一个创业板,原以为“中小板”是“创业板”的本土化,看了网站首页上的文章才知道是中小板是创业板的“实验板”。不要眼馋美国 NasDaq的成功,其成功不仅有小环境的影响也有大环境的影响。相比美国,甚至香港,我国的股票市场,无论主板还是中小板都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如股票的发行定价机制,信息披露,对大股东的约束等,对创业板也不可寄予过高期望,更要防止其成为“淮北之枳”。

另外,最近发布的《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对经费监管进行了探讨,请批评指正。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4-02 14:24:31
最近刚完成的<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对经费监管进行了一些探讨,请批评指正.
[评论人:韩士德] 评论时间:2009-03-26 15:30:30
房老师不仅在经济上造诣深厚,在古文论方面也颇有研究!佩服!
[评论人:陈祥龙] 评论时间:2009-03-25 14:52:44
我看到的专项,可以用两个字来说:混乱。
专项给大家的准备时间非常短,项目的准备就比较紧急。本子写得就比较差,项目的组织也是拉郎配。
评审的时间也是很短,又是连着两批(三批)在很短的时间出来。每批之间往往有重复,而且评出来的项目有些就是难尽如人意。
更别提重大专项与已经有的国家科技计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了。
[评论人:陈祥龙] 评论时间:2009-03-25 14:36:23
早就看到这个帖子,可是一直被专项的事情弄得团团转,参合一下的时间都没有。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3-24 11:39:04
国际上有不少好东西引到中国来都会变了味,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不知道“科技银行”是否是舶来品,但看房老师所设计的功能,非一般商业银行所容易把握的,即使是好经,也难免被人念歪,很有可能走了形式。
至于在银行业乃至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下,是否有必要专门搞科技银行,个人认为有必要商榷。科技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和企业,是否有必要通过科技银行来中转,高新企业贷款是否有必要非向科技银行不可,科技银行和现在的产业孵化机构关系如何,我觉得在中国的科技管理体系中加入“科技银行”可能会使情况更复杂。我曾设想过国家科技经费的“国库拨付制”以改善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评论人:liufeng] 评论时间:2009-03-23 16:48:09
注册了博客,今天已经能登陆了,看到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1、重大专项的巨额资金使用需要分类制定专门的监管办法。分类制定、专门的是重点,目前的科技经费和项目管理办法并不适应重大专项。
2、分类制定专门的监管办法之前,必须明确监管主体的性质,这就是您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从目前民口的重大项目的目标和内容看,重大专项实施主体是政府化,企业法人化,还是事业法人化难以一概而论。在这里,实施主体和承担主体还可以进一步区分。承担主体从原则上说,像核心元器件、下一代无线通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专项的第一主体,一定要是企业法人;水专项、登月可能采取事业法人更为合适,但采取事业法人制,也可以实施企业化的管理。承担主体政府化我认为不妥。实施主体是否包括了甲方(政府)、乙方(承担者)两个方面。如果是这样,16个重大专项的发起和组织管理主体(甲方)无疑是政府化的。
3、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才可能研究提到的第三、第四个问题。显然,1、2个问题目前并没与解决,故而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论后面两个问题没有基础。
一些粗浅想法,供参考。
[评论人:黄振强] 评论时间:2009-03-20 16:30:34
谢谢房先生对笔者《中国的冷核聚变堆和诺贝尔奖》博文的关照。此专利项目预告我曾3次申请香山科学会议未果。后来干脆在申请了该专利后再将全部技术资料上报第4次申请香山科学会议,至今未见答复。
去年10月份我在相关新闻媒体上有见到我国专门成立了ITER办公室,只是无法进行联系。房先生能否先告诉笔者ITER办公室的Email和电话号码?
谢谢!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18 13:18:25
意见都是好意见。看来不在虎穴,还真的不知道虎崽在哪里。谢谢大家了。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18 13:16:19
闯是以硬碰硬,混是以柔克刚。每个人的实力不一样,每个人承受失败的能力不一样,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和态度,去和世界相处,可能是必要的。当然,黄先生喜欢闯世界,是值得敬佩的和尊重的。
[评论人:黄兵] 评论时间:2009-03-18 09:11:29
我喜欢闯世界,混只是不得已的手段之一
[评论人:黄振强] 评论时间:2009-03-13 19:51:13
笔者对科研费用的监管建议:
1、按预算前期先预付一小部分启动资金。
2、随着科研进展和开支进度给予分期监管审核报销。
3、最后以验收的科研成果优劣评定奖罚额度。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13 13:57:02
重大专项是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期间凝练出来的项目,目的是在重大、关键领域形成突破。当然,由于目的不同,选取的重点也有不同。所以,今天所说的重大专项是指这些经过充分酝酿、遴选、论证过的项目,至于还有没有更重要的项目应该纳入其中,我想这是不需要说的事情。关于重大专项经费使用和监管问题,我希望大家可以进一步聚焦一点,可以谈通用性的规则,也可以就某个个案性的专项进行分析。
[评论人:林瑞芳] 评论时间:2009-03-13 11:05:01
我参阅了一些资料,很多负责对重大专项承担单位的进行监督(包括项目进度、质量和经费)的监督小组,是由聘请的相关专家组成。对于监督小组成员弄虚作假或泄漏项目机密的,最大的惩罚只是取消该成员的监督资格。我的问题是,这种惩罚是不是太轻了?如果要从严从重处罚,会不会造成没有人愿意当监督小组成员?又要给严守职责的监督小组成员怎样的福利?
谢谢!
[评论人:林瑞芳] 评论时间:2009-03-13 10:49:31
关于重大专项实施主体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问题。我觉得不应有什么定论,或者说,应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是委托方,企业或事业单位是代理方,至于监督的一方或称监理方,也不过是政府主导作用的一个触角延伸。这般想法,不知妥否,赐教,谢谢!
[评论人:黄振强] 评论时间:2009-03-12 17:06:01
根据博文重大专项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我国在某些领域的跨越,打破长期以来国际的技术封锁或高昂的技术使用费评价,仍然属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跟踪模仿项目。往往等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取得突破时,老外推出的新一代产品又会卡住我们的脖子。所以,笔者认为,既然是重大科技专项,其界定标准应提升为国际领先水平。

详见笔者的博文:四项重大发明专利项目公告。
[评论人:黄振强] 评论时间:2009-03-12 09:29:57
首先,必须明确界定重大科技专项的科技含量水平,它应属于原始创新型的发明项目;与国防和国计民生经济效益休戚相关的,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水平;至少也是老外仍对我国严密封锁的核心技术项目。
其次,重大科技专项应不分官科民科实行全社会公开公正的招标。我国现有的个别专利项目就很有潜力,国家只要少量的投入,就可迅速见效。如车用自动变速箱项目。
目前我国轿车用的3~4档的自动变速箱,除了吉利民营汽车集团2005-2006年模仿国外产品研制进行小批量生产外,还全部依赖进口或由外资企业垄断生产销售。笔者手中这一项《3~12档坦克、装甲车和汽车通用自动齿轮变速箱》的发明系列,(出于知识产权保护考虑暂缓申请专利)。该自动变速箱的结构简单,重量、体积和制造成本均低于手动变速箱。且使用寿命长,维修容易。自动变速(进~退)连续换档和节能的综合性能还优于现有的液压或电子-液压联控的自动变速箱。尤其是节能效果还优于手动档的变速箱。所以,该自动变速箱的发明系列,以它的性能和价格比的绝对优势,对全球性自动变速箱市场,将有整整20年的专利技术垄断经营权。而且,只要对我国现有的手动变速箱企业的生产线进行适当的调整改进后,就能迅速大批量投产。
欧美国家和日本、中国、韩国、印度……等国仅大、小型汽车和货车的总年产量就高达6000-10000万辆!全世界飞机、舰船和现保有车辆、各种动力机械设备、机床设备变速传动的变速箱都尚未参与统计。(对采用这种齿轮组装的新型自动变速箱,减轻重量,简化维修,延长使用寿命所发挥的后期效益都尚未参与统计)。国际市场仅由这类新型齿轮组装的新型汽车用的3~12档自动变速箱垄断性行业的利润每年将高达数百至上千亿美元!
房先生,这样的自动变速箱项目对我国甚至是国际而言,是否属于重大科技专项?却因为高层对重大科技专项的属性界定不明确而被埋没。
希望相关科技主管部门引起重视。
[评论人:黄振强] 评论时间:2009-03-11 22:16:53
房先生的博文较全面概括了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和改革的方向,令人感到心中沉甸甸的,确实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欧美国家经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科技管理模式和体制,应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详见笔者博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是发展壮大我国的第一生产力》。欢迎光临,进一步交流探讨。谢谢!
[评论人:黄振强] 评论时间:2009-03-11 16:22:29
博主的此篇博文高度概括了我国近60年的经济发展旅程,可谓一针见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今后该向何处去?博主已经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笔者对此深有同感。详见笔者的博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是发展壮大我国的第一生产力》。望进一步联系研讨,欢迎光临,谢谢!
[评论人:黄兵] 评论时间:2009-03-11 11:50:18
高新区的发展的确引人瞩目,但很多高新区的发展是集全市之力,优先发展起来的,高新区在带动其他落后地区方面好像还没见到有什么效果。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3-09 14:43:06
这些措施都是实打实地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作用,很看好科技部在这里面的努力,关键的问题是科技企业到底给社会带来多少回报?科技投入的回报并没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09 14:31:56
先出成果再评定,然后给钱,肯定是重大专项实施中的一种给钱方式。这种“后补助”方式会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放大。试想:如果企业自己都做出来了,有无政府的钱已经不重要了;政府的大部分钱本来是支持那些有技术实力但经费不足者进行攻关的,而不是对成功者进行奖励的。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3-09 12:58:36
太棒了!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3-09 12:44:07
能不能先出“成果”,再进行评定,领取财政资金!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3-06 15:50:05
明白你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于重大专项组织机制是强调市场作用还是强调政府意志的问题,窃以为乃后者。毕竟,重大专项的投资存在巨大风险,受巴菲特投资的基本原则(第一条原则:不许失败。第二条原则:永远记住第一条。)的影响,很多大企业的投资都遵循着“保证安全”这一黄金法则,再加上,我国在引导和鼓励企业对重大专项进行风投的政策力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仅依靠市场作用,重大的专项的前景只能是迷失于空中楼阁之中。



第一条原则:不许失败。第二条原则:永远记住第一条。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3-06 15:40:31
写《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一文并不是为预算不准确辩解,实际上我是先看到了预算的不准确,然后进行了一定调查,而后再分析为何会产生“预算不准确”以及如何应对才形成的该文。预算不准确对于科研活动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能够允许的偏差有多大,而预算的偏差究竟有多大又恰恰是不容易说清楚,尤其是客观的困难再加上主观的行为后,更是难以审核。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3-06 15:31:01
太精辟了!!!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06 11:16:19
科学技术活动的不确定性问题一直是我们逃避科学预算和绩效评价的挡箭牌。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投入的都是人力和物力,人的成本是可计算的,物的成本也是可计算的,自然项目经费也应该是可计算的,当然会有一定误差。不管哪种类型的科技活动结果也是可考核的,即使是基础研究也同样可以考核项目承担者的R&D时间和经费使用类别。我们现在一些项目承担者承担了项目却不投入研发时间,接受了国家经费却不搞实验和调研,甚至一些旅游项目费用都成了科研花费。因此,过多强调科技活动不确定性,实际是逃避问题的实质。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3-06 00:09:28
科学活动存在不确定性不可否认,其他活动一样也有,或者我们可以说科学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更显著,由此导致预算的不确定性,这是正常的。换句话说,由科学活动的不确定性本身导致的预算不确定性是必然的,类似于测量“误差”必然存在一样。而我们目前项目预算很难反应真实成本的原因本身并不是由于不确定性,而是缺乏责任或故意“编造”出来的;因为项目及其经费与科研人员各种利益与太密切……,所以,核心的问题我认为还不是不确定性问题,而是制度问题。毕竟编写预算不是我们的发明,是抄的发达国家的,那别人怎么就没有这么尖锐的矛盾?难道科学活动的不确定性还有国籍?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3-05 17:54:49
讨论很热烈,我也参与一下.
预算不准确和审核困难的问题既有科研活动的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造成.我最近刚修改完成《科研活动的不确定及其管理探讨》对此问题有比较全面的探讨,该文已被《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接收。
经费问题,希望能私下交流一下。syj@ciae.ac.cn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3-05 09:18:59
持续关注中。。。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05 08:42:54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我是完全赞同的。问题出在我们给企业设定任务和目标时,企业在与政府博弈中总是胜者——降低技术指标难度,轻松完成任务。这种现象其实也不奇怪,政府侧没有收敛的利益和责任主体,而企业侧是明确的、具体的。因此,很多西方国家在组织大项目时,都构建一个具体的责任和利益主体(有时是长期的,有时是随着任务结束就结束的),以此来规避相应的风险。我们这种延续一般科技计划的分钱模式,着实让人担忧。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3-04 22:29:10
由国家针对一些卡脖子的关键重大技术开展有计划的攻关是必要的,关键是用什么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已达成目标。以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课题组或者导师+几个研究生博士后为主要形式的科研体制来做这类项目是很难做成的。这类项目要求一定时间内各种资源的集中和合作攻关,就这一点高校就很难;除非建立类似清华核研院这样人、财、物权利相对独立自主的专职科研院所,否则目前的高校的体制难以适应,即使是法人负责也难以凑效,特别是大学校。
所以还是企业为主体好,企业内部老总说了能算数,呵呵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04 15:24:32
帖子提出后,得到大家的很多支持。除了大家想办法加强监管、提高成效外,还希望大家能够找一些案例说明我们的重大专项组织是优是劣。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04 15:22:14
重大专项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我国在某些领域的跨越,打破长期以来国际的技术封锁或高昂的技术使用费。但从我参加的一些项目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国内正在做的一些项目的“再包装”。这类“包装”几乎充斥了所有重大专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要靠这些“伪高端”去实现“跨越”,恐怕只有“做梦”了。
[评论人:高雷] 评论时间:2009-03-04 10:01:19
房老师说的很好,确实如此,受教了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3-03 17:47:42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与这些年大家老说的为什么国家的项目基本都能完成、基本没有失败的情况相关,就是任务指标跟实际情况脱钩,定的指标偏低或者要做的东西早就做出来了,你给多少钱都能交差,呵呵。您说这成本怎么算、预算怎么编?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3-03 17:41:48
不知道提问题的专家是同行专家还是管理专家?如果是同行专家,如果真拿出时间按任务书一条一条的抠,完成任务需要多少钱应该是有数的;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同行专家、管理专家根本就没时间认真看,没时间审;即是审,中间大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在抠与管理办法的要求哪个科目超不超,而不是实际要不要这么多钱,根本就起不到评估项目总成本的问题。这是从研究和管理的角度看,如果从我的本位看,你们上面多拨点钱我们下面当然都高兴;只是从良心上讲有点觉得花纳税人的钱还是得负点责任,是不是?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参与分钱的人,特别是分钱的时候是不这么想的,所以绩效评估、诚信制度建设一定要跟上,要动真格,否则没戏!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3-02 08:58:43
我一直参加某重大专项论证和项目评审,有关经费管理是最薄弱的环节。虽然有个原则性的意见,但实际难以操作,尤其是无法核实其预算的真伪和大小。最近评审的某个项目,课题执行者要求国家资金3000万元,而国家课题指南是1000万元,评审时有专家提问:如果只有这1000万元,你们能够完成预定任务吗?课题组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问题!乖乖,预算差了2000万元,任务居然不受影响!我真的不知道预算还有无意义。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2-28 16:53:47
那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没有公开;各个专项在此基础上制订各自的管理办法,啥时候能出还不知道……中国的很多事情,乱就乱没有章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取得的很多成就,也是因为没有章法的束缚,呵呵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09-02-27 13:06:23
补充:科技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已经出台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2-27 08:43:00
比如“科技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软科学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名义上是已实施三年了,至今也未见管理办法,申报评审过程之混乱可想而知;几个2008年预算已经评审过的专项,财政部砍掉差不多1/3,为啥会砍掉这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编预算时就没有管理办法作为依据。比如2004年发布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4]3号)适用于多个计划的管理,这么粗糙的管理办法,如何实施、监督?……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2-26 17:46:38
朱先生的评论很好。我想请您就某个科技专项(有管理办法或你说的没有管理办法)做个解剖,是否可以?我们都是国家科技工作者,建设意见尤为重要。建设意见不怕具体,越有细节的东西越难做。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9-02-26 08:40:04
首要的问题是完善监督的依据,很多财政专项或非专项经费支持的科技项目(既有科技部的,也有其他各部门的)的经费管理办法粗糙或根本就没有管理办法,合同书也签的很粗,往往就是笼而统之的要求承担单位“按照财政部有关财政资金管理要求执行”,这种合同承担单位怎么执行?经费怎么使用才算合理?有些有预算但科目不规范,与各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也不协调,执行起来也很困难……,这些基础性的问题不解决,怎么监督?
[评论人:中国科技论坛] 评论时间:2009-02-19 08:42:15
跟着:
谁对这些问题有独到的想法,也可以投稿到中国科技论坛杂志。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2-18 16:53:51
以时下标准衡量,中国科技经费已然不少(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会更大),但与之相对应的整个中国科技界的成果却难掩羞涩。科学家们讲是中国的科技体制、机制不行,科技管理者们讲是科学家们不能善待、善用金钱。我也做过多年研究工作,也承担过很多国际项目,其复杂程度比我们的多多了。当然,国际上多数国家是全程序管理,而我们则是重立项,轻结果。希望大家多出主意,事关整个科学技术发展之大事,不能不谋定而后动。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2-11 10:46:16
文章已拜读,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1.科技经费监管的目的: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2.科技经费监管的对象:科技活动中的经费使用。
3.监管对象的特点: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大、产出量化难、敏感性高(避讳莫深,不愿多谈、不愿公开、不愿监管)。
4.可采用的监管手段:
(1)制度是基础,执行是关键。
制度完善、科学、协调、少而精;执行不打折扣,上下一致,松严一致,违规必纠;切不可制度缺失、彼此矛盾、可操作性差,执行时时松时严,责任追究轻描淡写。
(2)从监管“项目和经费”过渡到监管“单位和人员”
也就是从单个、孤立的监管过渡到对整个单位、整个经费流转环节的监管;而科研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是影响科研活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经费使用的首要因素。
(3)尽量采用“机器”监管代替“人员”监管
就如同记考勤采用“刷卡”比“签到”有效的多,机器是不讲情面而且不知疲倦。经费监管在某些方面可采用机器监管,比如控制经费使用与预算的偏差等方面。
[评论人:李鸿宾] 评论时间:2009-02-11 09:34:50
现在地方科技部门在项目前期立项过程中往往轻视或忽略财务决策和监管的重要性,而待项目正式批准立项后又要求财务部门对项目单位财务状况的优劣、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项目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进行把关,这使得监管部门很是被动。这就好比是一个怀孕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就应提早做做B超,检查一下自己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以决定这个孩子是要还是不要,但如果等孩子已经生下来,不管是男是女,你在探讨是要还是不要,还有多大意义?
[评论人:吴新] 评论时间:2009-02-10 09:53:17
文章写的很好,对科技管理工作很有启发。希望能对特定的指标体系做研究分析。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1-21 16:54:28
本文纯属虚构,如现实生活中有所雷同之案例,一定属于巧合。请各位“宠物猫”切勿对号入座。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1-21 14:14:08
中国的VC不成功或不太成功,常忘记了VC的两个要点。要么畏首畏尾,自己不能逢春播种;要么急急火火,非要今天投入明天就产生金蛋。许多单位用人也有类似情况,总看不到身边人的潜力,总想一下子来一些高级人才。
高级人才从何而来呢?哪个单位的人才都需要时间成长啊。
[评论人:朱星华] 评论时间:2009-01-20 09:37:41
“VC首先必须是勇于冒险、有持久力的资本,要勇于去承担责任;其次,VC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有一个时间去等待结果,才可能分享到企业成长的好处。”
这同优秀的管理者培养年轻人才的要求如出一辙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09-01-18 18:03:48
读罢头皮发麻、浑身冷汗...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09-01-12 08:23:12
对这样的文章,一个字:顶。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1-11 15:30:04
孩子是奔着我们来的,也是我们给的通行证。幼时得到父母的关爱,对他(她)将是一生的财富。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1-11 15:27:35
写出来美丽的东西常常是用昂贵的代价换取的;写出来平淡的东西可能已经把美丽独自享受了。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只有工作,还有一些你生命中重要的人需要你去关心、关爱。
[评论人:朱星华] 评论时间:2009-01-08 10:51:07
汉廷师长写得真好,初为人父,深受启发。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9-01-04 15:59:17
房教授客气了,我刚贴了一篇《科研不能成为高耗产业》的文章。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曾写过一篇报告,不便贴于博克内。给您留下我的电话69357835,13693640973,E-mail:syj@ciae.ac.cn,您方便时与我联系。希望能与您共同探讨并得到您的指教。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12-31 15:59:44
永杰提的意见非常好。节后向你当面求教有关科技经费监管事项。祝节日快乐。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12-31 14:30:17
个人述职,一个人的战争,是啊,成绩说多了恐有给自己贴金的嫌疑,说少了又恐别人认为自己一年没干什么事。
原以为房教授是到政策法规司,既然是经费监管服务,那就提一句经费管理方面的意见,个人认为“预算的合理性、执行的严肃性、结算的准确性、拨款的及时性、经费的有效性”是经费管理的5个重要方面。
[评论人:王华北] 评论时间:2008-12-18 10:08:47
把“虚”的做实,实的做虚。第一个虚的意思,首先还是对待市场的观念,市场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规定的市场,里面有市场的主体,以及方法,主体不用说也是人,但抽象的人与具体的人之间的鸿沟决定是市场是虚还实。 第二个虚的意思是实体经济发展好了,也就是就业解决好了,自然需要资本市场的配合或服务业的配合,换句话说就是走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虚拟经济,其中信用是关键,信用我们可以用市场情绪来概括,所谓的情绪就是蕴含着需求的声音,这点需求我们可以按照人口分布的比例来想,人口基数大的那些劳动力市场或有土地但粗放经营的农业人士的需求。做好这块,自然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目标。
创业银行的专注稳健的支持很有必要,应成立起来。
[评论人:丁文良] 评论时间:2008-12-17 19:37:03
情真意切。好文章,好榜样。
[评论人:王华北] 评论时间:2008-12-17 16:47:04
作为推动财富创生的科学技术向量让财富创造在时间上得以压缩、在空间上得以延展。没有人的解放思想这以纬度,“三维”的进步总是会有很大的黏性。
[评论人:王华北] 评论时间:2008-12-17 16:27:11
为使青山多黛色,愿把暮春作华年。
房先生的“千里之行”还在足下,学生钦羡。
思考者与躬行者的形象是对知与行的最好诠释。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12-15 15:39:26
再补充一点,我国科技规划和科技项目的立项往往时间长达2-3年,部门之间协调受于人力与时间的限制,估计也只能做到“规划(计划)和重大项目”的统筹,对于成千上万的小项目是无暇顾及的。而重复立项的项目往往经过“改头换面、分拆或综合”处理,因此部门间沟通与协调对防止重复立项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12-15 14:05:03
统筹是必要的,但仅靠统筹解决不了多头管理、重复投资的问题。
中国能直接向科技部申请科技经费的部门和单位至少十多个,而这些部门设立的计划渠道至少有三十多个,有按照基础、应用;军用、民用来安排的,也有按单位、团队或专项计划(如反恐专项公安部管、非动力核技术国家发改委等)。而中国的科技单位的归属有中科院、高校、工业部门、企业、甚至科技管理部门自身也有。
没有经费分配权力的科技管理部门在的发言权是很弱的,所以国家各个科技管理部门都将积极向国家要钱,往往钱越多越有发言权,因此各部门都会积极拓展管理范围,争相设立计划渠道。
经费偏少的科技单位在国家中的地位也是偏弱的,甚至生存都存在问题,单位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与科技经费紧密挂钩(单位提高待遇、个人待遇甚至基本的工资待遇经常都是要进课题成本),所以科技单位和科技人员在明知道是重复申请的情况下也会重复申请,反正管理部门彼此之间也不太清楚,而且即使知道也会说“一个渠道经费不够,多渠道支持也未尝不可”。
科技活动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个题目的经费需求往往是弹性的;同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民用科技和军用科技的界限不是经纬分明的。中国目前的多头管理与重复投资是不可避免的,仅靠“统筹”是无法根本解决该问题的,必须“简并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优化合并计划渠道”。
中国的科技效率和效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要低,如人均产出率,每经费单位产出率,成果的转化率等(已收集的有关数据,尚未成文),英国科技对外宣传的一句重要话是:以世界上百分之几的人力与经费,创造了百分之十几的高质量成果。科技体制改制进行了将近20年,需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攻坚战”,以大幅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8-12-14 12:16:16
“二、主要国家的绩效评价方法”是不是应该改为“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绩效评价方法”?
[评论人:朱付元] 评论时间:2008-12-14 11:38:15
非常赞同房老师的观点,科技统筹包括事权和财权统筹两个主要方面。甚至可以认为事权的统筹是核心是根本。多头管理、重复投入之所以严重,根本问题是事权划分不清、分散。由于事权划分不清,各部门根据不清的事权分头向财政部要钱重复投入也就不可避免。除了所提四个方面的统筹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各类计划之间的统筹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也可以算在“科-部(委)”中),各类计划目标定位的相互衔接目前主要体现在文件上,实际执行中可以说是面目全非,很多立项项目如科技支撑计划与高技术产业化计划的项目就看不出有什么的区别。因此,计划执行和管理的面临的问题还很严重。
[评论人:郑贤榕] 评论时间:2008-12-09 21:38:24
本人认可:研究建立“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12-08 16:12:03
这里是我们的一个交流、展示平台。你常来这里吗?关于科技银行的事情一直在推进中,只是科技部和银监会的阻力还比较大,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作为问题。有许多事情不是不该做或不能做,而是管事的人不懂就做不了。我的工作已经不是理论、政策和工具创新,更多是讲事实、举例子,让人们更通俗地理解科技银行是什么。
[评论人:王伟光] 评论时间:2008-12-07 23:25:48
看到所长(还是习惯这样称呼)的一系列博文,感到很亲切,学习效应非常大。关于科技银行,不知道您最近有什么新的想法。特别是在当前这种金融环境下,一种合理导向的金融安排,可能更有利于自主创新。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11-29 17:06:11
感谢何先生发表的评论。一个事情是否需要做,不仅是现实需要和现实可能,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共识。像你这样的专业人士尚有如此多的困惑,可见这项工作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你说的很多意见都非常好,不过说到“受益者”可能大误解了。这里所谓受益不是得了多少收益,而是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财富化进程,为全社会创造财富的意思。当然,对于科技主管部门来说,看到自己前期的部署有了现实的成果,也自然是幸福的。
[评论人:蒋华] 评论时间:2008-11-14 18:34:26
非常精彩,文笔非常好,真是以情带文
[评论人:何航程] 评论时间:2008-11-13 14:46:12
最近看到报道说“国内首家‘科技银行’——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上海浦东科技金融服务公司日前正式挂牌。”而自己也对此较为关注,于是乎很是困惑!
是否“首家”姑且不表,就其设立的目的也大致能理解。但“科技银行”究其实质是什么,始终不明。
“科技银行”概念的炒作在国内也十多年了,却无实质性进展,我想问题至少有这么两方面:
1、市场。市场是个平台,可是却未搭建好——不成熟。
2、牌照。牌照是个名分,可是却权利集中——不易办。

往往我们的决策层,或者对资源有较大支配权的群体,对自己所辖的一亩三分地内的事物总是视为自己的孩子,溺爱无度的。因而也常常表现出初衷是好的,却也常常上演些“屁股决定脑袋”的闹剧,而最终结果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打了水漂,而结果是不了了之,并美其名曰,“摸着石头过河”所交的“学费”。

有推动者是好事,但不能片面。
“一、为什么要设立科技银行”。若依此,各部委均可以扶持、引导中小企业发展而建议设立各自银行——科技、文教、体育、农林渔牧、工信、商务、国防……
“二、设立一种什么样的科技银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一有“政策”必然导致权利集中与市场竞争的不公平。
“三、选择什么时机设立科技银行”。的确目前是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良机,但是否只有科技能创新,能促进转型。再者,提出“金融创新”,是否应与相关部门联动而不是简单的“3+2”?此举反映出的是否为“条块分割”?
“四、选择在哪里设立科技银行”。当前的形势迫使中央做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决定,中西部大片的市场可开发、可挖掘,“三农”是否也只停留在嘴上、纸上?
“五、科技部在科技银行设立与运作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推动者、分散者、受益者”,似乎无懈可击,然而细想想,常常引以为据的SVB,是否有美国政府或其联邦政府在“推动”、在“分散”、在“受益”?而且最可气的是“受益”二字,政府职能的定位在于“受”什么“益”?

胡言乱语,仅为个人看法,请领导勿为之伤神、伤身!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08-11-13 12:26:14
从量级上看,减税效果似乎连零头都够不上。而金融政策尤其是信贷尚看不到除基建以外的其他显著供给。很大程度上是98年投资拉动的翻版,即使考虑到了民生问题,但能够明确投资额和时间表的依然是垄断部门的基础设施。
[评论人:杨时若] 评论时间:2008-11-03 12:14:29
融资融券是投资者的梦魇,是券商的蜜糖!
[评论人:朱星华] 评论时间:2008-10-17 09:53:41
点评独到,文采飞扬,读者过瘾
[评论人:田闯] 评论时间:2008-10-15 17:10:14
“华而街”应改为“华尔街”
[评论人:田闯] 评论时间:2008-10-15 17:07:27
好,好
[评论人:邓平] 评论时间:2008-10-11 09:04:09
真可谓通俗易懂!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10-06 09:47:10
谢谢朋友们的关心。我曾经很是欣赏“菩提本无主,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的,但是看过梁漱名先生“为学求入世,为官思出世”的哲学理念后,深刻地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一介布衣,更可以宽松地思考国家事情,因得失无从说起;一个官员,更可以便利地考虑少做“坏事”,因自做“恶”为害更大。
如今我也到了管理部门,还需要战略网的朋友们多加帮助和提醒,免得有了恶行而己尚不知。
我依然会在战略网说三道四的!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10-06 08:43:32
房教授从学者转变为官员并非坏事,也许能对中国的科技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学者只是起到咨询与参谋作用,而官员则可直接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进行决策与实施.
希望房教授能在百忙之余,能时常再到战略网的博客看看,这里聚集着一群为国家科技发展而思考的"平民百姓",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还希望得到您的指导与教诲.
[评论人:Wang] 评论时间:2008-10-04 15:29:08
的确在房教授的著作和感言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对中国科技投资的理解,更有您为人的真诚。但您提到说起“暮春岁月”,本人略有感伤。祝愿您能在新的、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上享受工作、享受工作中的激情带来的快乐。我非常相信,您会做的更好。
[评论人:邓平] 评论时间:2008-10-04 09:28:01
好文!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09-27 10:41:28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公司如此,科研单位更是如此.
科研单位对人员的评价往往很难做到公司一样的量化,而且科研人员更需要伯乐去发现与培养,很少有天生的科研奇才.科研单位的发展更多依靠科研人员的成长,虽然许多科研单位都在号称"以人为本",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多的R&D人员,如果能充分落实"人才培养与使用"的科学方法,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决不会还是四十几个国家中的中下水平.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09-18 20:40:18
九庆提的分类意见非常好.我想把问题局限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创新主体上加以讨论,希望大家就此发表看法或提供案例.国家搞16个重大专项,用户是至关重要的.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09-18 20:36:55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项大政策,以如此强度激励和奖励企业创新是空前的。唯愿企业用好,也希望在实践过程出现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反馈。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09-18 20:34:29
几位仁兄的意见我看后非常受鼓舞。一国家、一团体、一个人总应该有些批判精神和建设能力。当然,作为一些把研究问题作为职业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尽管有时说话别人不爱听,但总需要有人把“皇帝的新衣”说破。我就是这样一个不识时务的人。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09-18 20:30:02
谢谢小林和九庆的实证与批正。我们都扮演着被人用和用人的角色,经常做一些思考并践行之,可能对人、对己和对事业都会少一些掣肘,多一些动力。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08-09-18 07:50:47
老总躬身而行,可能的原因在于:不自信,自己无力驾驭那些能干的人,结果手下尽弱兵;不信任,别人总是不如自己干得好;习惯了,无法从小集体的亲历亲为转到大单位的运筹帷幄。
[评论人:王小林] 评论时间:2008-09-17 23:26:15
大概在2001年,北京一家很大的养殖企业的董事长请我去他设在大兴的种畜场和公司总部,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诊断。此前,我并不认识这位企业家。在去的路上,车上有董事长、司机和我。当司机决定走四环时,董事长坚持走三环。这时我突然有一种直觉,该君可能很累,但企业管理的不好。董事长的司机是职业司机,我相信他比我们更熟悉路况。结果到了企业,与几位副总沟通后,他们很惊讶我为什么来公司一会儿就找到公司管理的最大问题。几个“副总级”的人才基本是秘书,没有任何决策权力。整个企业是“一个人的企业”,而不是一群人的企业。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08-09-16 08:19:10
如果用户是个体散户,还是不要风险的好,更不要需要补偿了。用户需要得到的安全可靠的产品,召回制度就是对用户的保障。
如果用户是政府,政府采购就能够承担新产品的风险。
如果用户是大型集团,联合研发才是承担风险的好办法。
如果用户是中小企业,看来除了打官司外,直接使用得到风险补偿当然很好了。
期待着可行的方案。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09-04 17:04:01
房教授所言"可能有80%的项目没有创造出财富",从我所接触的一些单位看的确存在"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这决不仅仅是由于沟通渠道不畅造成的,"科研成果的成熟度不够"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管理不科学不到位造成了部分科技经费打了水漂。我所写的《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管理》就是想尝试在某些方面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果。请批评指正。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09-04 16:48:31
《新办法》照老办法改进了不少,可操作性也大大加强了,象企业研发投入的确定,我曾想了好长时间如何才能将企业的研发投入核定清楚。已下载了文本进行研读。
办法很好,就怕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和偏差,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去执行的,而许多执行的人对文件的认识很难达到编写者的高度。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08-29 16:39:48
强烈支持!
我国的宏观科技体制需要进行大的改革,目前的宏观体制是产生重复投资与分散投资的主要根源.尤其是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如科技部973、科工委国防基础、基金委的自然基金。重复投资与分散投资严重制约了国家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
在我的博克中的一篇文章就是尝试宏观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就是:减少国家的宏观科技管理部门,优化简并计划渠道,剥离中科院实体科研单位,整合全国科研资源和单位。掌握资料与水平有限,文章有些粗糙。
宏观科技管理是关系我国科技事业的头等大事,值得为此高呼、努力,但其改革会遇到很大的部门阻力,需国家最高层领导的推动。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08-29 11:26:31
首先对几位同仁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科技体制事关整个科技事业的未来,不能从书斋到书斋,也不能照抄照搬。因之,我尤其希望在基层工作的朋友能够提出问题,并从这些问题中寻找共性的和可解决的。我正准备值此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发起一次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讨论。有赞成的同志,请支持、参与。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08-29 10:24:04
不在飘零处,不知飘零苦。写作此文,意在表达部门内研究机构有力难使的窘况。
[评论人:张九庆] 评论时间:2008-08-29 08:44:45
只有专职诗人才会饿死。
泾渭分明,只在内心,不在现实。
群贤毕至,只宜吟唱,不宜共事。
前途一片光明,何来如此感慨?
[评论人:张人善] 评论时间:2008-08-28 11:57:4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纲要,关系到我国以后的富强。房先生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非常好和急时。房先生说到以前的避成功和弊端,参考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两点建议,非常好,增强我国科技管理非常急时和必要,向敬先生致敬。
这个课题太大了,房先生聪明的认识到,一个人有天大本领,也很难完善,故房先生公开出来,让大家讨论,以后收集全国补充意见,再修改,让它成为对我国科学发展观更有利的科学文献
房先生有这个打算,我就来补充三点建议。
一、我国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纲,就要特别增强科技领导和管理。管理层上,还建议党中央专门组织个专门领导、管理、协调机构,主管房先生说的国家科技管理、科技部两个国家机构。
二、国家还要组建个与国家科技管理、科技部权力相等的监督机构,直接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汇报工作。房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些年我国科学经费有八成没什么成果。据我们下面群众不完全观测,下面有虚报项目,私分科技款,又造假说科研失败的。没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对科技发展是个损失。
三、国家提昌原始创新,我国近几十年科技,都是在学和跟上取得成果,“原创”最不好识别,国家要研究什么是“原创的标准”,如何识别、如何支持原创。特别是基础理论,我国是几千年古国,很多东西都是我国原创。如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如果当时就作为原始创新来研究,支持,我国最少不会被外国人先研究出枪炮,使我国人民过了近两百年的奴役生活。
我们个小百姓,说得不对,请批评为谢。
[评论人:中国科技论坛] 评论时间:2008-08-27 16:21:03
热烈祝贺你的博客点击率突破1万大关。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08-27 14:49:39
非常赞同房教授文章所提观点,中国搞了二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仍没有理顺,在一定程度上由集中变得更分散了(成立了国家基金委、总装备部等机构、一些部委获得比以前更大的科技项目管理权),科技管理部门多,计划渠道多是重复投资与分散投资的根源,严重影响了科技投入的应有效益。文中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思路,但正如房教授所言“多次上书而无果”。前几天看了几篇关于中国期刊的讨论,得出一个想法:非参谋不能出谋划策,而是决策者下不了决心。一是由于决策者难以判断该采用哪个参谋的方案,二是由于一旦采纳可能会带来很大变动甚至风险(尤其是个人仕途),所以能不改就不改了。
我曾在2004年写过一篇与宏观科技管理有关的文章,文中附有两张国家科技组织机构图,对国家的宏观科技体制进行了构想。在此贴出来,供交流。纯属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评论人:中国科技论坛] 评论时间:2008-08-26 14:48:23
整合之后,会不会少了几个事业单位?
这些人的饭碗没有了,他们要跟你拼命,怎么办?:)
[评论人:王国华] 评论时间:2008-08-21 11:00:38
房教授,您好!您精彩的文章我工作以来都在看,在学。与我现在工作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方法”。您的精彩解读,使我懂得了不少,但我这里还有几个问题,恳请房教授不吝赐教。主要是“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和项目立项”等三方面《指引》上意思不太明白。
[评论人:张赤东] 评论时间:2008-08-14 14:41:42
我感觉记者还忽略了房老师重要的一面: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08-14 10:46:18
非常感谢张先生和王先生的抬爱。实际上,我也只是尽本份而已。身处北京,很多条件要好于地方,特别是信息资源方面,所以做点事情是自然而然的。相反,要在地方做出一些事情(主要是研究),掣肘因素可能更多。
8月7日,国务院发展中心请我去谈一下高新区发展的问题,我也深觉这是应该着力总结和推新的一个领域。过去我只是涉猎一些,并不深入,特别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以研究。
顺便把我会议闲暇时的一首打油诗附上:

国研

峰峦叠嶂上国研,
道路崎岖何堪言。
为使青山多黛色,
愿把暮春作华年。
[评论人:王国华] 评论时间:2008-08-13 15:03:20
拜读此文,感慨万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为房先生的阅历、智慧、学识、工作热情,深深折服,我初到科技局,工作在基层,感觉无从学起,无从干起。但我肯定会扎扎实实的学,认认真真的干!
[评论人:张人善] 评论时间:2008-08-05 16:57:40
拜读这篇访谈,不由我不从内心深处敬佩房先生。我对房先生的感想是:“才智超群、干劲冲天、务实创新、谦逊稳重”。
才智超群:表现在1988年写出了就写出了宏观市场奠基理论;
干劲冲天:早晨从香港出发,上午到北京,下午到上海,晚上到广州,连夜回了香港。
务实创新:我是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对象,一个令我兴奋的创新领域。
谦逊稳重:上东方之子是买彩票运气,400多万字大作,过得去的两三篇而以。我最敬重他谦逊。我见过不少作出点小成绩,就目空一切的人,简直不可比。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8-07-17 15:04:42
目前对高新区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有城市型的,有功能型的,也有产业型的。你说的那种把高新区作为一个新区或新城的做法已经比较普遍,如西安高新区、浦东新区等。
[评论人:中国科技论坛] 评论时间:2008-07-17 13:11:14
听说有许多高新区正在谋求成为一级政府部门,变成某个城市的一个区级行政单位,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