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原创空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32

个人档案

张赤东
战略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8-14
最后更新时间: 2015-04-18
日志总数: 44
总点击量: 230278

 

 

日  志

企业规模与研发投入分析——创新型企业为例

作者:   分类: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   Tags:创新型企业论坛   浏览:7860次   回复:0次  
发表时间:2008-09-06 10:46:22

 

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研究[1]
 
[1] 并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8年第1期上。                                                                                ..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的宏观背景下,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6年决定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其主要宗旨是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重点任务——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主要是在全国各地方和行业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试点,给予优先支持,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引导企业走创新型发展的道路;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2006年,三部委公布了第一批103家试点企业名单,这些企业类型与行业的多种多样、规模差异很大,数据信息披露也不尽完全,对企业创新情况进行评价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这其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分析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对企业进行合理分类,将有助于创新型企业评价的科学性、导向性和公正性。
一、关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几种不同观点
关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的研究,相关文献很多,众说纷纭,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但总的来说,可将其归结为四类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创新投入。该观点基于熊彼特(1950)所提出来的两个假设:(1)创新与垄断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2)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之比大于它们的规模之比,即在创新方面,大企业具有规模效应。
第二种观点认为小规模企业更倾向于技术创新投入。
第三种观点认为存在一个阈值,当企业规模低于此阈值时,技术创新的密度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反之随着企业规模增长,技术创新的密度会下降。
第四种观点认为大小企业在创新上各有所长,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优势。
此外,纳尔逊等人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指出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揭示了产业特性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重要影响。祁军、何维达也认为,规模并非决定技术创新的唯一因素,技术创新项目本身、企业的创新战略、企业的前期经验、市场容量、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发展阶段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可见,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还有朝着不同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文下面以销售额与人员数构成的综合指标作为企业规模的衡量标准,以R&D投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测度标准,在对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综合探讨基础上,重点对我国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创新型企业评价提供有益帮助。

二、中国大中型企业销售收入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基本情况

“九五”后,我国大中型企业产品销售额与研发投入额保持快速的双增长。自1991年以来,大中型企业的销售额由1.2万亿元增加到16.5万亿元(2005年),增加了13.75倍;企业研发投入额由58.6亿元增加至1250.3亿元(2005年),增加了21.34倍。在销售额与研发投入保持双增长的同时,作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指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额占产品销售额的比重),从1991年至2005年,由0.49%增加至0.76%。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119911998年,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在0.5%徘徊;(219992005年,研发投入强度的快速增加,至“十五”后基本保持在0.75%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情况,在企业规模上看,大型企业中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占其总数的比例超过55%,而中型企业只略高于20%,大型企业的创新活跃度明显高于中型企业(详见表1);在登记注册类型上看,有限责任公司的创新活跃度最高,其次是股份有限公司,再次为国有企业。

1  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分布情况(20042005年)

按企业规模分

2005年度

2004年度

开展创新活动

企业数(个)

所占比重*

%

开展创新活动

企业数(个)

所占比重*

%

 

1387

55.7

1239

58.1

5487

21.0

5327

20.8

注:所占比重指有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在同类企业中所占比重。

本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20042005年的数据比较上看,(1)不论是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活动的企业数,还是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活动的企业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均有所增加的;(2)大型企业的创新比中型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更加活跃。这说明我国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国家宏观规划的指导下,已开始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如在2005年,我国收入前500家内大型企业的营业收入达121186亿元,研发经费为94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78%,高于全国的水平,其中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的大型企业有90家,分布于6类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11%27家)、通用设备制造业(3.01%9家)、橡胶制品业(2.80%4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58%20家)、造纸及纸制品业(2.16%4家)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8%26家)。

虽然与跨国公司等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较低,但却反映出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一个信号。这也正是我国进行创新型企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的经济背景。

三、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实证分析

1. 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基本情况

2006年三部委在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中挑选了103家企业,开展了第一批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在这103家企业中,大型企业约占60%,其他企业占40%。试点企业资产总额约占全国工业企业资产总规模的14%,纳税总额接近国家各项税收收入的1/10。据统计,46%的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6%。可见,参加试点的首批103家企业具有很高的创新活跃度、较强的行业代表性,大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竞争力。

103家试点企业,涵盖了大部分的制造业行业,其中所包含的企业数较多的几个行业为医药制造(10家)、电子信息设备制造(10家)、冶炼与金属制品加工(10家)、装备制造(8家)和交通设备制造(6家)等,其中还包括转制院所和科研服务企业(13家),详见表2。而且,这次上报的103家企业的信用等级均是比较高的,就所能获得信用等级情况的93家企业中,AAA等级的企业数达到58家,达到AA或以上的企业数为77家,占全部企业数的75%

2  103家企业的行业分布

行业

企业数

行业

企业数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

10

化工

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

医药制造

10

航空航天制造

1

交通设备制造

6

软件

4

专用设备制造

5

食品加工

1

科研服务

13

生物

1

装备制造

8

通信设备制造

5

矿产与采掘

1

冶炼与金属制品加工

10

能源

2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

1

未确定行业的

9

 

上报企业中数据较全的有93家,它们的职工总数平均为3555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数平均为8097人、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数平均为175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数和研发人员占企业的职工人数的比例平均分别为45.9%24.2%93家企业全部设有中央研发机构,研发机构的设立时间最早的是在1949年设立的,最晚的是在2005年才设立的,在研发机构里的人数平均为1508人。2005年,各企业的研发经费平均为4.035亿元,研发投入占上年的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为6.65%,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占上年总收入的比例74.2%(详见表3所示)。可见,这批试点企业均是具有相当经济基础与技术实力的企业,在所在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具有起到领导作用的潜力。

3  93家企业的基本情况

指标名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职工总数(人)

125

1502000

35 555

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数(人)

31

313000

8 097

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数(人)

20

22578

1 759

研发机构建立时间(年)

1949

2005

1 992

05年研究开发经费(万元)

48.25

474807

40 275

销售收入(万元)

554.80

82301173

2 693 662

出口创汇(万美元)

0.00

246900

20 790

税后利润(万元)

31551

3534492

137 403

人均销售收入(万元)

2.65

2070000

23 093

资产总额(万元)

3622.9

117670000

3 466 989

固定资产(万元)

933.0

38762666

1 082 112

05年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占上年总收入的比例(%

0.4

109

74.2

本(专)科以上学历职工占总员工的比例(%

0.18

98

45.9

研发人员的比例(%

0.07

90

24.21

研发投入占上年销售收入的比例(%

0.43

24

6.65

 

需要指出的是,就有数据的93家企业,虽然比较符合正态分布,但其之间差距是比较大的,如在职工人数上,最小的只有125人,而最多的有1502000人,相差十分悬殊;并且在研发人员上、研发经费支出上、研发机构人数上等各个方面上均是存在的。这也正说明样本空间比较宽广,为我们研究企业不同规模时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样本。

2. 93家试点企业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分析

在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实证关系上,部分学者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的阈值后,企业的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以阈值随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分别是WorleyScherer所做的实证研究。

Worley[6]认为,在企业规模和研究开发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1)

式中:R是研究开发投资,Y是劳动力数量。

显然b是研究开发经费对企业规模的弹性如果它在有意义的范围内超过1那就说明单位规模的增加研究开发投资是递增的也就是说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单位规模实现了更多的研究开发。

Scherer[7]提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应该用三次式来表述。他用销售额S来代表企业规模用专利数P来代表技术创新建立如下的模型:

               (2)

将获得的关系式作图找出它的拐点据此判断具体企业是属于哪种情况。

下面根据第一批的93家企业情况,选择以企业销售收入来代表企业规模,以企业研发投入代表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采用Scherer的三次式来表述,对我国创新型试点企业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将9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作以研究,采用三次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1  93家企业研发经费与研发强度随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2005年)

从中可以发现,200593家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下面的平滑曲线)总体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增加,而具体来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销售额在5亿元以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呈抛物线形增长;第二阶段是销售额在520亿元之间,研发经费投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缓慢地增加,近乎一条水平的直线;第三阶段是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研发经费投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快速增加,其中当销售额大于100亿元后,这种趋势近似呈斜向上直线状增加。在企业的研发经费强度(上面的平滑曲线)上,总体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小,即随着销售额的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额占销售额的比例逐渐减小。综合两条曲线可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额的同时,却出现了研发强度下降的趋势。这也就是说,当以研发强度为考察指标时,规模小的企业的指标值较高,而规模大的企业则较低,小企业占优势;而当以研发经费投入额为考察指标时,则结果正好相反。可见,不同的指标对评价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将93家企业按高技术产业企业、非高技术产业企业和科技服务类企业三个大类[1]进行划分,然后在各个行业下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规模的关系进行考察。

高技术产业企业有31家,其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强度随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回归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

2  31家高技术产业企业研发投入与人员随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2005

 

由图2可知,高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总体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并且存在两个明显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在销售额为5亿元处,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从增加转变为缓慢地增加甚至不增加;第二个转折点大约是在销售额为20亿元处,研发经费投入再次转变为增加,并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在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后,研发经费投入迅速增加,近乎于直线型增加。

3  31家高技术企业研发强度随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2005

 

由图3可知,高技术产业企业研发强度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但出现两处转折,即两个转折点:一是在销售额为5亿元处,研发强度由增加变为减小;二是在销售额为100亿元处,研发强度由减小变为再次增加。

非高技术企业有48家,其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强度随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回归分析如图4和图5所示。

4  48家非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随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2005

 

由图4可知,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变化曲线基本相似,总体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但两条曲线相交在销售额为100亿元处,在100亿元后研发经费投入增加加快,超过研发人员的增加。而曲线的形状则是比较波折,在销售额处于5000万元时出现一个小幅的由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在销售额为5亿元处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由减少到增加的转折点,但增加的十分缓慢,当销售额到了100亿元处,曲线的增加迅速加快,形成一个十分明显的转折点。

5  48家非高技术企业研发强度随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2005

 

在研发经费强度上(图5),总体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小,并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拐点:第一个是在销售额为5亿元处,研发强度由快速减小变为基本持平;第二个是在销售额为100亿元处,研发强度由持平转为再次减小。

科技服务类企业[2]数量较少,只有14家,2005年销售额最小超过5亿元,最大达到40亿元,规模较接近,差别不大。因而,科技服务类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随企业规模扩大的变化规模不是很明显,只是在研发经费强度上,存在两个明显的转折点(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在8亿元处由减小转变为增加,在25亿元处由增加转变为减小)。但由于该类企业的数量较少、规模相差较小,故其并不具有较大的代表意义。

四、主要结论

第一,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研究结果的多样性表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影响关系,而这种影响关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却是一个问题,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影响关系的外在表现很复杂,因而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时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形成研究结果的差异,很难统一达成共识。

第二,在实际实证研究过程中,采用何种指标更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如对企业规模的衡量是采用销售额还是人员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采用技术创新投入还是技术创新产出,而在技术创新投入中是采用R&D投入额还是R&D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这二指标所导致的差异在93家企业的分析上表现的十分明显,见图1),在技术创新产出上是采用专利数还是其他指标,这些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差异具有重要而直接影响。因而,对采用何种指标将保证评价更加客观、合理、科学、可行的研究十分必要。从经验上看,以R&D投入额作为技术创新投入的指标、以销售额作为企业规模的指标,更被广泛地采用。此外,所采用的样本企业的行业、地区及其经济发展阶段都会对结论有影响。

第三,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中,对企业进行规模分类时,需要结合不同规模企业的不同技术创新特征进行综合考虑。根据上述对9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分析,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上看,存在如下三个重要的点:在销售额为5亿元时,无论在93家企业的整体上,还是在高技术产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产业企业上,也无论是研发投入额,还是研发强度上,都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转折点或拐点,即在研发投入额上是一个由增加到持平的转折、在研发强度上是由增加向减小或由减小向持平的转变;在销售额为20亿元时,在93家企业整体的研发投入额随企业规模变化曲线上出现一个由持平向快速增加的拐点,在高技术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额与研发人员随企业规模的变化曲线上也出现一个由持平到快速增加的拐点;在销售额为100亿元时,在93家企业整体与高技术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额随企业规模的变化曲线上表现为一个由此呈直线型增加的重要变化点,在高技术产业企业的研发强度、非高技术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额和研发强度随企业规模变化曲线上出现一个十分明显的由减小向增加或由持平向增加或由持平向减小转变的拐点。

可见,在销售额为5亿元、20亿元和100亿元处基本表现出拐点的特性,是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发生转变的关节点。因而我们建议,可以考虑以这三点作为划分点,在创新型企业评价中对试点企业从企业规模上进行类型划分,从而能够更加贴切地体现出创新型企业类型(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企业规模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的影响关系已不再适合仅仅简单地从二者之间进行分析研究了,更应该是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中,从企业发展的全局与局部的发展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衡量,从而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新飯田宏南部鶴彦後藤晃編日本経済の構造変化と産業組織東洋経済新報社1987年,63

[2] 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033

[3] 施培公,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6(5):41-42

[4] 柴俊武,万迪昉.企业规模与R&D投入强度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11):58-62.

[5] 金玲娣,陈国宏。企业规模与R&D关系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1, 22 (1): 51-57

[6] Worley James S. (1961),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he New Competi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9

[7] Scherer F. M. (1965), Firm Size ,Market Structure ,Opportunity 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 American Econ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