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孙福全的博客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30

个人档案

孙福全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7-21
最后更新时间: 2009-04-18
日志总数: 12
总点击量: 108628

 

 

日  志

上海杨浦区的知识创新区建设——三区融合,联动发展

作者:   分类:综合发展研究     浏览:5574次   回复:3次  
发表时间:2008-10-04 20:21:59

 

 
上海市杨浦区(以下简称杨浦)曾经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其工业总产值一度占到上海的26%,涌现出一大批名牌产品,如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中华牌香烟等等,为共和国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丰富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城市功能的转换,杨浦成为一个产业结构老化、社会负担沉重的旧城区,建设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杨浦的发展道路必须与上海的战略定位吻合,而谋划上海的发展必须要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中央对上海的定位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对上海的定位要求,做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一个传统工业区转变为知识创新区,是对现有城区结构、城区形态的一场革命性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城区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样的调整和转变一开始并不顺利,而是遇到了一些难题和阻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落后。城区发展以往主要靠投资拉动和传统工业扩张,建设知识创新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各方面的干部群众都缺乏应有的经验准备,需要一个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大转变。
二是体制机制不畅。杨浦是科教资源富集区,区内集中了复旦、同济等14所高校、150余家科研机构、6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上海两院院士近30%、在校大学生40%、博士、硕士研究生50%。区内的企业、高校、院所虽然在空间上相对集聚,但有着不同的隶属关系、利益和目标指向,长期互不往来。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大学与城区之间既存在有形和无形的围墙。
三是创新资源难于整合。土地资源大多集中在市属大企业以及部队手中,科技资源又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手上,协调十分困难。
四是改造成本高。作为老工业基地,人口密度大,仅旧住房成套改造量达90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的1/4;加上地面建筑犬牙交错,旧区形态改造、旧厂房置换代价高。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
为克服发展的瓶颈,全区上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研讨如何开创性地建设知识创新区,在一些重要的问题认识上达成共识。一是充分认识到建设知识创新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性举措;二是认识到企业、大学、院所、政府都是创新的主体,而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如何让大学的创新活力释放出来是建设知识创新区的关键所在;三是认识到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交流和工作的环境,为大学、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和社区服务是创新主体释放其活力的基本前提,而政府在环境的营造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基于上述认识,杨浦以大学科技园区为战略支点,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纽带,支持大学及其校区创新发展,促进知识创新源头建设,支持科技企业向大学科技园区聚集,搭建知识创新高端平台,打造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鼓励社区、校区、园区打破“围墙”,将大学空间拓展与创新资源辐射、旧城改造相结合,促进融合发展,鼓励各创新主体打破体制机制屏障,促进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和有效互动。
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和初步发展,不仅在城市、区域层面上有着较强的典型意义,在全国范围内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并在城区创新发展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在2007年杨浦发展国际论坛上,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沙希德.尤素夫就盛赞杨浦,认为其具有开创性和领先性的实践弥补了市场失灵的缺陷,以目前的发展势头,十年可以走完硅谷和波士顿五十年的转型之路,应当密切关注,扩大示范效应。斯坦福大学教授迪波拉•戈登也指出,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这一发展背景下,杨浦的“三区联动”实践在借鉴硅谷模式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升和突破。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市场化经营模式,而杨浦区委、区政府则以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身份,结合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实际需求,积极推动创新要素在特定区域的集聚,既发挥了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同时避免了单一硅谷模式可能造成的资源供给问题,是极具智慧的创举。
经过了五年的建设和发展,杨浦的知识创新区建设建设开端良好并初见成效,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区等方面发展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长足进步。
一是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和发展模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经过五年的努力,杨浦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设计、环境节能、教育服务、光机电一体化6个新的支柱产业,二三产业的比重由04年的31:69调整到07年的25:75,三四年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知识型、生产型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30%。
二是科技创新资源得到进一步丰富开发。“三区联动”为杨浦科技资源的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机会,也为科技潜力的释放提供了适当的条件。杨浦拿出最好的土地和社区资源支持面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甚至还支持其异地发展,使杨浦在知识创新的优势学科和研发领域方面不断壮大,地位不断加强。杨浦将公共财政进一步科技创新倾斜。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区上规模、上水平。近些年,杨浦先后创建了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创中心,还有10个专业化科技园,园区建设面积从2002年32万平方米拓展到现在的100多万平方米。通过校区智力资源的“溢出”效应,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学科技园区在杨浦产业转型、功能提升、内涵深化中充分发挥了的引领作用。
三是学习型、创新型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三区联动”进一步激发了杨浦各高校开放式办学,将教育培训功能全面向社区辐射,不仅开放了图书馆实验室等科教硬件设施,而且形成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社区科技素质、创新文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杨浦以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大学师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通过高校、企业与社区共建,科教资源向社会开放,使“书卷气”向外延伸,使学习和创新成为了社区文化的主旋律。杨浦先后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17个科技相关学(协)会,13个创意产业园,1个上海市科普场馆,2个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12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上海市“十佳”科普村, 2所市科普示范学校,156个区科普文明村和299个科普文明楼组。浓厚的知识创新社区文化已然开始释放品牌效应,吸引了硅谷银行、甲骨文、EMC、百度等世界科技巨子和中介服务机构入驻。
杨浦区通过“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开展知识创新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等不同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的结合,而产学研的结合也有力地推动了知识创新区的建设。

[评论人:曹再兴] 评论时间:2008-10-08 08:59:58
博主,您好,看了您的博文很受启发。
您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建设上海知识创新区的具体措施或相关文献?政府在建设过程中是怎样处理矛盾和发挥作用的?
知识创新区跟香港科技园是不是类似?
中部地区省市有没有组建知识创新区的必要和可能?“三区联动”模式的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谢谢!
[评论人:孙福全] 评论时间:2008-10-15 16:58:04
首先,很抱歉没有及时回答您的问题。
你提了几个很好的问题,限于篇幅,只能简短回答:上海知识创新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营造政策、工作、文化环境;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创新创业网络;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主动为学校、为企业、为园区服务,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上海的知识创新区包括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与香港科技园不是一个概念。中部地区科技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如武汉、合肥等可选择知识技术密集的城区建设知识创新区。“三区联动”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无法完全复制。
[评论人:曹再兴] 评论时间:2008-10-20 10:41:42
非常感谢孙老师的指导,您的指导对我的学习和工作很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