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台北随笔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和高志前老师受中华经济研究院的邀请去台北参加一个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学术研讨会。会期总共四天,来回行程就占用了一半的时间,只有两天时间研讨,更很少有时间外出,所以,我们的台北一行对台北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对台湾更知之甚少。但既然去了一趟,总归有点感受,我就把所闻所见的点滴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现在从北京去台北还不是每天都有航班,只有在周末才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在香港转机,然后再去台北。我大概算了一下,飞行再加上转机的时间用了大约7小时,而如果从北京直飞台北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我们早上7点出发,而到达台北的宾馆已是下午6点钟了。这时,我才更加明白时间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时间就是生产力的道理。好在我们去台北的机会很少,对那些经常往返大陆和台湾的人来说那要忍受多少的颠簸之苦。
去台北之前,我对台湾有着十分美好的憧憬。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曾经创造过经济的奇迹,台北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然而一到桃源机场就令我感到失望。机场里人很少,显得十分冷清,好像是受到了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从机场到台北的高速路狭窄、拥堵、破旧,最多能和大陆的国道相比。台北市的街道也没有北京的宽,更没有北京繁华。值得台湾人引以自豪的恐怕非“101大厦”莫属了,因为他有101层高,是台北的标志性建筑,在世界也算是最高的建筑之一了。
我们住的宾馆据说也是台湾的公务员培训中心,利用率很高,房间并不大,但一个人住完全够用,很象日本宾馆的风格。我看大陆这一点需要向台湾学习,就是很节俭、很实用,没有铺张浪费。花纳税人的钱就应该这样,我们的公务员在纳税人意识方面的确需要加强。
台湾方面对这次研讨会比较重视,一位负责大陆事务的“副主委”亲自到会致辞。之后,一位日本教授发表主旨演讲,讲中国的农村承包制、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等,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听起来毫无新意。不过,他说的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似乎考虑了很长时间,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中国在用汉民族把其他民族同质化,甚至要把台湾同质化,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并主张建立单一的汉民族的国家。对这种观点,有人当场就提出了质疑,因为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的国家。我想稍有点常识和历史知识的人都不会同意他的观点。
两天的研讨会主要围绕着中国的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外贸发展战略、科研体制改革、高技术产业发展、农民工问题、群体突发事件等展开,先是报告人发表演讲,之后有两位评论人评论,然后是其他人提问,最后由报告人给与回应。探讨会组织十分有序,报告人与听众充分互动,效果不错。我们不少研讨会缺乏互动,报告人好像都是权威,讲完后就走人,好像不把听众放在眼里。这样的研讨会真应该改一改。
我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科研机构改革的背景和进程、做法和经验、成效和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和政策建议。虽说不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报告,但也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台湾的科研机构与大陆的科研机构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支持主要是通过项目的形式,科研机构面临很大的争取项目的压力。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情况要好一些,因为它通过技术入股握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有大量的财产性收入。
研讨会结束后,我们有半天的时间参观台北故宫。人们说,故宫的外壳在北京,故宫的灵魂在台北,这话确实不假。在台北故宫看到的很多铁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等都是稀世珍品。传说中的翡翠白菜比我想象的小很多,但她那逼真的造型、亮丽的色彩着实让人感到惊奇。
参观完台北故宫,匆忙吃过午饭,司机师傅就直接把我们送到机场,乘坐回北京的航班。在去机场的路上,我一边欣赏路两边美丽的景色,一边想着台湾未来的发展。台湾与大陆同属中华民族,语言相通,文化相通,血脉相通,各有自己的优势。如果两岸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中华民族就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两岸人民就会得到更多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