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不惑斋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0

个人档案

房汉廷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7-03
最后更新时间: 2015-05-23
日志总数: 152
总点击量: 884721

 

 

日  志

关于产学研的一次对话

作者:   分类:科技投入研究     浏览:3403次   回复:0次  
发表时间:2008-07-16 12:17:35

  以下文字是我与《新经济导刊》记者林坤的对话录,也是我对产学研体制的部分认识。我正在组织有关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研究,包括工业研究院方式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方式等。我希望战略院及外部有兴趣研究此问题的人员能够就此开展一些深入的讨论。

本文主要观点:
  1.总的来说,一项技术从研发到商用,政府都有责任,前期的责任更大,是主导性的,在后期则是引导性的。至于谁是创新主体,则要依据市场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定。
  2.“产学研”结合的核心问题还是出资主体问题。
  3.创业企业家应该是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不应该是转化过来的群体。

创新主体论
  一个国家,如果企业研发能力很强,那么即使是一些基础性研究,主体也会是企业;如果企业研发能力比较弱,即使是竞争性的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可能也需要政府率先来做,当做到市场可以运转的时候,政府应从中适时退出。
  《新经济导刊》:您认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市场化的产品这一过程中,政府、学研、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谁更是创新的主体?
  房汉廷:首先,要看我们的经济发展背景。现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与过去有所不同。过去,经济学讲的是资源配置,把资源配置好,使之达到优化;现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是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而是资源创造问题。
  其次,要具体分析整个技术的发生模型。一种是科学模型,由某个重大科学发现,逐步引申出一些技术,再导向一些商业开发。例如:原子理论的发现导致聚变、裂变,再到武器、和平应用等。一种是市场导向型,先产生技术,由技术上推到科学问题,就是技术反哺理论。还有一种交叉型的,科学、技术交叉向前发展,是互动的。
  过去科学研究是政府来做,但是随着现在大型设备、设施的增加,从基础到应用再到开发型的研究大大加快,有的在两三年就能从基础研究走向市场,科学与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大大缩短,一些公司看到了科学的商业前景,也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如美国的辉瑞制药也做人类基因图谱研究,因为它知道解密了人类基因的每一个片段,可能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疾病,这样就可以推动某些重大药物的发现。
  现在,基础研究也不完全是政府包下来,过去认为是公共产品性质,现在也有了私人产品属性,即产出和投入可对应。反过来,很多技术开发层面,政府也以举国之力去开发,以培育一个国家的产业,提供更多的高新就业岗位。这时政府会对一些竞争前的技术给予大量开发,甚至包括一些竞争中的技术,如WTO不允许开发竞争中的技术,但对竞争中技术的转移、扩散是可以支持的,对其中的市场失灵也是可以弥补的。
  如今,“官产学研”进入交叉、融合阶段。科学的创新主体更多地集中在研究机构、大学;技术的创新则集中在企业;政府是组织者、推动者、受益者,政府提供资金,提供框架,提供规则,而非一个创新行动的主体。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担当着最重要的任务,因为它有产品商业化的目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质量更好、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获取更方便,只有达到市场接受才算成功,而这些是大学、科研院所做不到,也不需要做到的。
  对于半公共产品或公共产品、公益产品,政府应该主导。如治疗某蛇毒的药物,可能十年不会发生一例,如果由企业来做肯定没有市场,但是作为国家药品库的战略考虑,就需要做,由国家主导;对于完全产业化、市场化的产品,需要通过竞争,这时,政府的作用就是次要的,企业就是主要的,企业要根据市场目标进行投入;而对于禁止的技术,对人类、环境会产生危害,如毒品、破坏臭氧层、产生核污染的相关产品的研发谁都不应成为主导。
  总的来说,一项技术从研发到商用,政府都有责任,前期的责任更大,是主导性的,在后期则是引导性的。至于谁是创新主体,则要依据市场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定。如在美国可能是一个纯市场的技术,可在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做,也没有一个企业有能力做,这项技术对国家来说,可能就变成一个共性技术,需要国家尽全力去做。

企业创新说
  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未来能给它带来更大的收益流量和持续的收益流量。如果企业只是为获得利润,那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新经济导刊》:如何评价大型国有企业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当事者的激励考核、体制等),中小民营企业没有技术创新的实力(资金)?
  房汉廷:大型国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完全垄断型的,它不仅垄断资源,也垄断渠道,如中石油、中石化。二是垄断资源,不完全垄断渠道,如中国神华。三是垄断渠道的,如电信、中移动。四是处于完全竞争领域,典型如宝钢。
  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动力也在不断加强。如宝钢,处于完全竞争态势,必须进行创新,不创新就要被淘汰。相比而言,那些控制着渠道或资源的大型企业,其创新动力就弱了很多。如TD-SCDMA做了很多年,为什么没有创新的动力?因为对于运营商来说,原来G网、C网都能赚钱,基站很好,客户稳定,控制了渠道,有了稳定的收益,它就不着急推出新的技术。如果推出新技术,那么前面的一切就变为沉没成本。又如通用公司,把荧光灯技术买来一放就是40年,等另一家公司研发出来时,它才投放市场,就是因为它控制着此前的市场。
  完全垄断整个产业链、价值链的企业,如果没有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制措施,它也没必要去创新。因为,即使其成本提高了,它依然可以从源头上涨价。比如石油系统,中国有特殊性,国家不允许成品油涨价,中石油只有向国家要补偿,而国家的补偿又只能是一部分,因此,中石油要想日子过得更好,也还有一些创新的动力。
  总的来说,这类企业由于具有某些垄断性,在利润的获取中有比技术创新更便捷的方式,从而影响了其创新的动力;同时,这些企业处在资源、能源、制造领域,整体对创新能力要求不高,不像处于新兴技术的那些领域。
  企业实行经理人制度,不创新就不能持续,所以创新能力比较强,但经理人有任职周期,他们每年都有一个持续性的投入,但不会一次性投入过多的研发,因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按年度考核的,如果研发投入多了,企业利润就相应减少,企业的业绩就不好看了,因此国企研发投入是有障碍的。
  对于小企业,资金问题是一个必然问题。小企业通常在某个点或某个局部创新,要将这个成果大规模商用化,往往没这个实力。于是,与VC结合,与大企业结合等很普遍。
  小企业有一种分类:一是配套性的企业,二是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配套型的小企业和大企业存在天然的战略合作、互补关系,资金严格来说不是太大问题。而第二类本身就是新兴技术,有做无限大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伙伴,不和别人配套,这类企业就比较困难,这类企业一旦成功对国家影响非常大,但现实是这类企业凤毛麟角。

两种创新目标
  《新经济导刊》:是学术拖了产业化的后腿,还是产业未对学研机构进行反哺,更或是相互影响?目前,政策对企业、学研机构的支持结构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做如何调整?
  房汉廷:学研创新与企业创新的目标不同,不能说谁拖了谁的后腿。企业技术创新往往不求新奇特,追求适度的高度,求实用、赚钱、被市场接受即可。因为企业只要提升百分之一,就会面临一个全新的市场,即所谓的“一厘米策略”。而学研考虑的则是要博取大的声誉,永远NO.1最好,根本不想能赚多少钱。其追求的是高度,越高越好,最好让人无可企及。
  学研机构的研究好不好,需要吗?当然好,当然需要。如果没有学研机构的研究,我们的长期的战略的目标就无法达到,基础研究必须有人来做。从分工的角度看,学校、研究机构这批人,就是要做更前瞻性、更具高度、难度和深度的技术。因为,企业做技术研发,通常喜欢只做明天的,而不是后天或更长远的。
  学术是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探索很多迷茫的路径,没人探索的路径,然后告知这里有陷阱,那里有荆棘,这个地方可以让什么人通过。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必须的,成本当然也是巨大的。
  
  但是反过来,评价中国的学研是否做到了这点,是值得考量的。现在有很多学研机构跟企业同步,又没有企业的眼光。于是,我们就看到很多现象,应该分工的没分工,不该搅在一起的却搅在一起。学研不应与企业做完全一样的技术,而是要做企业做不了的技术。
  该如何调整,我认为学研要首先回到高精尖的研究包括基础研究、长远研究上来,有一部分可以回到企业去,与企业结合,如果在与企业的结合中变成一个非常产业化的东西,就可以从学术研究机构中分出去。

融合“产学研”
  创业企业家应该是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不应该是转化过来的群体。
  《新经济导刊》:学研机构如何通过桥梁(通常是某控股公司,或是技术转化中心)实现产业化,股权结构对“产学研”结合模式有何具体的影响?
  房汉廷:这要看谁是技术开发的主体。如果政府是投资人,产业化不了的原因大概有四:一是学研没有兴趣搞产业化;二是学研不懂市场、不懂管理,学研只会下蛋,不会孵蛋;三是学研会下蛋,不会孵蛋,但学研请了会孵蛋的来孵,如请VC介入;四是学研既会下蛋,又会孵蛋。第一类是主体,第二类是次主体,这两类都很难实现技术产业化的转化。
  如果政府在学研下完蛋之后,把蛋拿走,找能孵化的人来集中孵化,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而不应该由生蛋的来做孵化的事。这就有个孵化机制问题,政府建了很多孵化器、高新区、产业园,但是没有解决孵化主体问题,只是提供孵化载体,蛋还是科学家来孵。
  而如果企业作为技术开发的投资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新经济导刊》:在目前的国情、政策条件下,如何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来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有没有相关值得借鉴的模式?
  房汉廷:现在各种模式都有,但没有一个最佳模式,都在探索。现在的问题一做就变成全能化,全能化就不能专业化,提供的东西就差了,就没有生命力了。
  “产学研”结合的核心问题还是出资的主体问题,如果都是市场形成的,就有天然的结合,比如很多研发型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卖的就是技术。比如某药品研发企业,只要把技术卖给别的企业就完成了本职工作,不一定在产业链上从头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