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中国的产学研结合问题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都在关注产学研结合,也不乏真知灼见,如汉廷院委关于产学研对话的博文。我对这个问题也关注了很久,想谈点个人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吧。 产学研结合是我国特有的称呼,国外类似的说法有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Industry-Academy Partnership等等。产学研结合不仅在中国有障碍,国外也有。2005年,我和孔欣欣、张海波去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考察时,Patrick教授告诉我们,法国的大学教师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缺乏为企业服务的动力,因此,政府为了鼓励大学与企业的结合,大幅削减大学的职位。但这种做法遭到教师的极力反对,引发了大规模的教师游行,改革措施不得不中止。 对我国产学研结合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产、学、研的不同功能和定位影响产学研结合。产学研作为不同的创新主体从他们诞生那一天起就赋予了不同的功能,所以,定位和分工不同是必然的,正因为定位和分工不同,才有结合的必要,因此,这不能成为影响产学研结合的障碍。只要产学研各方寻找到共同的利益结合点,他们的结合就能获得成功。另一种说法是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以项目合作为主,目标短期化。产学研结合有多种组织模式,从简单的信息交流到着眼于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短期合作到长期合作,每一种组织模式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存在的条件,不能说哪种组织模式一定是最好的组织模式。因此,产学研结合的目标短期化不能称其为问题。
到底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存在哪些问题?这个问题的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我的观察,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部分产学研结合用行政手段替代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在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但在政府推动或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用行政手段替代市场机制的现象,因此产生了产学研结合形式化的问题。产学研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是产学研各方的自愿行为,如果产学研各方不情愿地走在一起,产学研结合就难以收到实效。即使是政府推动或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产学研结合,也应以产学研的自愿结合为前提。
第二、产学研各方对彼此的定位和分工认识不清。产学研各个主体机构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有各自的定位和分工,但在实践中常常发生错位。比如,有的学研方一旦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市场价值,就希望自己进行转化,不愿意转让给企业。有的企业在与学研合作中希望学研提供“交钥匙”工程,而实际上学研一般是做不到的,因为产学研合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他们有各自的优势和分工,学研不可能替代企业的功能。
第三、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与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的需要不适应。产学研结合固然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如果是产业技术重大创新,则往往需要产业技术联盟这样比较稳定和长期的战略合作组织形式,因为产业技术重大创新投入高、风险大,系统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要求各参与创新的各部门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组织形式松散,不能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
第四、产学研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利益纠纷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结合之前必须要严格签定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结合过程中要严格履行协议,出现问题要按照协议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但在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中合作协议对责、权、利界定不清,为日后利益分配留下隐患;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处理利益纠纷问题依据不足;对协议的履行缺乏有效的监管,社会信用体系有待完善,人们的履约守约意识需要加强。
第五、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提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方向,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还有待制定。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网络不畅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府资源配置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我国对产学研结合的支持主要是通过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专门针对产学研结合的国家层次的专项科技计划还没有。
要解决我国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以上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或主要的问题供有兴趣的同仁讨论,也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
产学研结合,所有问题的症结,我想应该是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首先在价值观上就有分歧,企业追求成果的市场价值,而高校看重研究的学术价值。这种情况近些年来有所改观,高校教师开始自发或半自发的寻找自己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的实现。可是,当合作逐渐深入或者逐渐看到成效时,知识产权纠纷接踵而至。很多自发的产学研合作就在这种境况中艰难的前行,甚至中止。
在高校看来,产学研合作的障碍主要有二:一是中试难。无论是中试资金还是场地都难以解决。高校很多研究成果终结于中试。并且中试的困难使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往往处于被动。二是企业合作积极性不够。高校认为,有些大企业根本就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以及其成果应用价值,另外一些大型企业的自身科研机构,可能出于小团体利益,对企业与外界的科研合作很排斥,当然这是比较微观的问题了。
高新区认为,产学研合作的障碍在于各合作方信息不对称,缺乏信息平台建设。我想这问题只是在某些局部地区存在。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有各种形式的信息沟通平台了。
至于企业的看法,我不甚了解。还请各位同仁指导。感谢孙老师的博文,建议大家顶起来。
[1] 一个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旧铜厂,聚集了近60个研发中心
(科研团队),从事各种高端科技项目开发。相比之下,我
国的开发区里豪华科研大楼林立,科研设施贫乏,这不能让
人思考科研资金该咋使用;
[2] 技术资本化成为瑞典国家科技园又一亮点。园区管理机构
(5人组成),负责资金筹措,项目承接、技术转移、产业
化准备。前期管理机构控股,科技人员占有股份,待进入
产业化后,管理机构逐步减持股份,而成为参股股东。这
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科技人员创业初面临的一系列繁杂事宜,
专心技术攻关;
[3] 企业间产业技术合作紧密,各自发挥特长;大企业做势做
市,周边若干卫星公司接单搞科研;
[4] 人尽其才,承上启下的稳固金字塔:年轻人—后备力量,
中年人—骨干力量、老年人—专家力量。
请指正。
我国的高新区是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园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但又有中国特色,那就是行政化管理,由此可能造成的弊端就是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资源的浪费和违背市场规律等。瑞典科技园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科技园区要按照企业来经营运作,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要真正成为为园区内的企业和各种机构服务的部门。
产学研分工和定位固然重要,但根本问题不在于产学研自身,在于体制。大学为什么不重视向企业转移技术?因为那没有成为大学的评价考核标准;科技机构为什么不和企业结合?因为它自己已变成了企业;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和大学结合?因为企业觉得大学的成果对他们没有用。所以,解决产学研分工和定位问题关键是要从体制入手,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
最近我一直在了解和学习有关政产学研方面的知识,在此提出个人拙见:
看到“中国的产学研结合问题到底在哪里?”的标题,对“到底”意思,我的理解就是产学研结合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两大组织的文化的冲突,体现在:
大学(教授)生存压力小(或没有),追求学术制高点,长期的工作生活环境、对认识问题、思考方式、价值观等形成大学的文化特点。常常表现“高人一等、自以为是”;
企业生存压力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依靠自身的能力来生存发展;养成了敢闯、资金为大,效率为先。
在产学合作中,常常是企业表现得更强势(资本为王)。我曾代表企业与大学谈合作,在资本为大的社会,教授低下了平时高傲的头,心情是不好受的,为以后的合作埋下隐患。
两类不同文化组织如何建立前期合作信任基础是合作能否有效和长久的关键, 也为政产学研的政如何促进两方合作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