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不惑斋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0

个人档案

房汉廷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7-03
最后更新时间: 2015-05-23
日志总数: 152
总点击量: 887082

 

 

日  志

“蜕变”与“升华”

作者:   分类:农村与区域科技研究     浏览:4750次   回复:6次  
发表时间:2009-06-03 09:05:02

“蜕变”与“升华”:

国家高新区发展思路需做“五大转变”

房汉廷

编前语:在有关创新基金的博文中,我表达过此文中的一些观点。最近因不断谈到国家高新区未来的发展之路,也由此对前篇文章的思路进行了扩展性研究。结果很有意思,创新基金与高新区发展的实证结果,竟然惊人相似。因之,我把针对高新区的这篇小东西也拿出来,希望对未来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有点作用。我不在研究岗位工作了,现在的工作内容也不包括高新区,但我想以前的研究成果还是要陆续让大家分享为好。

国家高新区如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创业”,真正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动机和示范区,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笔者在科技部战略研究院期间,曾经对全国40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00多个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进行过调研。从观察到的现象和整理出来的相关数据,对国家高新区的未来发展可以归纳出五个初步的方向性思路。

第一个转变,是从“技术取向”到“财富取向”。技术取向只是手段,财富取向才是高新区发展的目的。现实情况也的确反映了这一命题,那些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和研发普遍性的园区,发展进程并不太理想,而那些以“财富取向”为主的高新区通常都非常注重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注重让技术尽快变成财富,其财富效应通常都比较突出。所以,对于正在建设中的一些国家级高新区,“财富取向”更应该成为主基调。

第二个转变,是从“抓大放小”到“抓大育小”。在大量调研中,笔者观察到:那些引大资、招大商、做大企的高新区,通常是热闹一阵子就没有了后劲,而那些在“抓大”的同时,通过孵化器、加速器等不断孵化、抚育创新企业、创业企业的高新区,则出现了一拨接一拨的明星企业和新兴产业,高新区整体发展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一批又一批的中小企业像第二曲线、第三曲线一样,成长为明日之星、后日之星。如一些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高新区,由于孵化器、孵化政策比较发达和完善,群体性创新和创业成为高新区持续不竭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国家高新区的企业发展战略,必须从“抓大放小”的思路转变到“抓大育小”的思路上来,否则高新区很快就失去了发展后劲。

第三个转变,是从“官本创新”到“民本创新”。如众所知,创新的本质是一个技术的经济化过程,也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合成的结果,国家的政策应该重视和充分利用“民本创新”,而不要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官本创新”上。我在调研中发现,那些把大量创新资源过度地配置给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高新区,其创新成果并不显著,而把主要资源配置给大量民营企业的高新区,创新成果都很丰厚,且这些创新成果很快从“创新优势”转变为“财富优势”,为高新区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条件。

第四个转变,是从“精英独占”到“草根分享”。高新区是创新资源的积聚地,也是创新资源的再配置地。在调研中发现,那些把创新资源过度地配置给国有“大企业”、国际“大企业”以及国家“大专家”、“大学者”的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并不高。相反,那些拿出部分创新资源分享给“小企业”、“小人物”的高新区,却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如无锡的尚德现象等。笔者认为,精英占有的创新资源过多,会极大地降低创新的效率和提高创新的成本,不利于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从更普遍意义上讲,今天的“精英”都是昨天的“草根”,高新区就是要建立一套支持“草根”、培育“精英”的创新链条。对一些高新区来说,可以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天使基金以及创新奖励基金等。

第五个转变,是从“内化创新”到“创新外化”。在对企业和区域调研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单个企业的内部创新,由于不能充分市场化,常常导致大量成果不能产业化,而围绕核心企业进行的外部创新,则比较容易实现产业化。典型的案例是奇瑞汽车。早期奇瑞汽车各个主要零部件的研发活动都在主机厂进行,零部件厂商只是按图生产,结果是技术难以进步,成本难以下降,高级技术人员难以留住。经过认真分析,决定把大部分技术创新活动外部化,即零部件厂商本身负责自己模块部分的所有技术创新活动,主机厂与零部件厂商是完全的市场关系,结果大量新成果、新产品不断出来,汽车质量提高了,成本下降了,竞争力自然提高了。实际上,对于那些有一定数量大企业的高新区来说,利用大企业设立专业化创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引导技术团队进行创新外化型的创业活动,更有利于形成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双赢格局。所以,我认为,高新区应该积极推进“创新外化”的技术创新模式,使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向创新集群形态发展。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6-06 22:49:50
顶!收益很多,多谢分享.
[评论人:liufeng] 评论时间:2009-06-06 22:52:35
顶!多谢分享.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6-10 15:04:12
作为一个研究战线的老兵,只剩下一些余热了。谢谢弟兄们捧场。
[评论人:赵光远] 评论时间:2009-06-11 14:10:49
房老师这5个转变总结得很深刻。对于第二个转变,我觉得能不能转变成“放大抓中育小”。高新区更重要的职能是孵化出有竞争力的小企业,支持中小型企业做大作强;对于大的企业,则要放活,用市场机制推动大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评论人:房汉廷] 评论时间:2009-06-11 15:49:11
“放大抓中育小”更具有战略意义,只是目下中西部的高新区中、小部分太弱,存在一定数量的“抓大”也是必要的。对于自然演进的高新区,不存在太多的问题,而对于行政推进的高新区,调整发展思路则至关重要。
[评论人:] 评论时间:2009-06-30 16:06:01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