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不惑斋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0

个人档案

房汉廷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7-03
最后更新时间: 2015-05-23
日志总数: 152
总点击量: 886812

 

 

日  志

科技计划项目如何转化为财富

作者:   分类:科技投入研究     浏览:3906次   回复:1次  
发表时间:2008-07-30 16:38:26

 

 

科技计划项目如何转化为财富

房汉廷

 

 

编前语:这是我今年四月份在深圳的一次演讲稿,因平时忙碌未及整理.近日得闲做了一些文字梳理。这依然是个产学研问题,希望引起关注。

 

中国的科技计划,每年都投资了许多项目,这些项目能否产生财富?通过哪种机制、哪种方式产生财富?能否通过创业投资这样的机制产生财富?

我们对其他国家做过一些研究。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但实际上科学和技术是两大领域。科学领域中,通常不会部署直接的产业化、财富化项目。这里我们主要针对的是技术,特别是产业技术。比如我们研究美国的时候,发现它有两个方面值得研究,一个点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硅谷斯坦福大学,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发自动的创新。还有一类,就是大家都知道的“128公路带”,这些地方主要是国防部、能源部的项目,由VC来转化的。它还有小企业局里面的SBIRSBIC,这里大概孵化了美国大概50%~60%的项目,它和产业化的相关度非常高,大概在50%~60%,成功率也在30%左右。以色列的情况更显著,以色列只是2.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其中还有一半是占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是世界创新的前十位,其农业、生物、环保、尖端武器等方面成就非常突出,它的创新办法就是引进国际上的风险投资管理人以及风险投资资金,最终形成,在以色列产生种子,到美国开花的局面。大家可以看到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以色列大概占第三位,第一位是美国本土,第二位加拿大,第三位是以色列的项目,这些项目的转化率非常高。

2006年1月10日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决定中国要走自主创新型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科技投入上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在中国财政收入年年超收的情况下,会增加很多。往后推10年,大概还有十万个项目被部署下去。这一个数据剖面牵涉到的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是100多亿,牵扯到的整个投资是1400多亿。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投下去,并且不止在2006年一个年度进行投入,我们知道前后年度还有很多。在这之前至少有10年,国家对科技计划的投入大体相当,安排的项目大概有10万个。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是不创造财富的,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来自纳税人,政府投入这么多钱,有什么成效?有什么成果呢?我每年组织风险投资调查,得知现在整个创投行业投资的项目大约是6000个。在这6000多个项目中约有20%的项目和科技计划是相关的,而且是和一些小的科技计划的相关性更大一些,跟大的科技计划相关性又很小。说小的也就是“火炬项目”或“创新基金项目”、“农业成果转化项目”,信息产业部的“产业基金项目”。国家的主体计划,像“863计划”、“支撑计划”、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与这些与创投项目的相关性都不大。换句话说,我们可能有80%的项目没有创造出财富,这就是第一个“二八定律”。好的情况是,这些项目成果变成了一张纸,这张纸上写有专利号、论文号、作者姓名,研究者也因此最后被评选为教授,被评选为研究员,被评选为院士,但却没有创造财富。然而,很多能够创造财富的创投项目又没有在国家的部署范围内。

第二个“二八定律”是,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的增加值是1.9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是3478亿美元。但是这些业绩中只有20%的产值与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关系,80%的是国际的创新成果,或者由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创造的。这里讲一个道理,中国的科技创新、国家主体的科技计划、科技活动和财富创造的相关性不大。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有具体要求的。比如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从2005年的30%左右提升到2020年的70%以上。按照现在这种非相关性或相关性不大的模式运行下去,这些要求我们能否做到?值得怀疑。业界的朋友已经提出,中国的科技活动和中国财富的创造过程不能说是两个背离的活动,但是像两个并行的过程。

可能有些业界的朋友不是很清楚中国的科技计划是怎么安排的,实际上是两类计划,一类叫重大科技专项,一类叫基本科技计划。在“十一五”大概安排了13项重大专项,包括(1)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2)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4)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5)大型气田及煤层气开发;(6)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7)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8)转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9)重大新药创制;(10)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11)大型飞机;(12)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13)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家可以看到,这13项里面除了极个别科技计划是为了显示我们大国地位以及彰显祖国荣誉之外,多数都是以财富创造和产业化为目标的。

第一项到第六项,都是财富创造的。第七项是还我们一个绿色空间的问题。第八项本身又是一个财富创造。第九项是兼顾民生和财富创造。第十项是可以看成是民生的。第十一项的主体目标有两个,其一是国家安全,其二是财富创造。最后两项是都和国家安全和彰显国家荣誉有关。在“十一五”13项重大专项中超过一半以上是以财富化为目标的。但我们也知道,中国现在依然缺乏核心技术,整个通讯系统我们自己并不掌握核心的知识产权,我们在一些大的方面也都没有发言权。

我讲第三个问题,既然有一大类科技计划是要创造财富,那么如何去实现它呢?我们知道一项新的发明、新的技术能否最后变成产品、产业,并最终转化成居民、机构、国家的财富,实际要考核你这个计划有没有这种实现机制。一个完整的有价值的科技计划体系应该具备一下四种功能,技术发现功能、价值发现功能和价值培训功能以及行为引导功能。

什么叫技术发现?并不是只有科学家、工程师、大院大所等才能拥有的。其实技术是多点同时发生的,国家的科技计划要有一种发现机制,让人们去申报,通过这个机制去发现哪里有创新的苗头,哪里有创新的成果。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计划要有一种价值发现,你发现它能为国家创造财富,能够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对这类东西要有培育。要引导社会的资本、资金、人力向这里面集聚。

最后讲一个问题,政府引导基金——连接科技计划项目和创业投资基金的新机制。我们在考虑,国家已经支持、投入了那么多的项目,把前沿很多风险都释放了,要将成功“幸存”下来的项目,从一张“纸”变成财富的聚集体,该怎么做?我认为,第一,应该集中部分科技计划资金设立财富化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政府引导基金,专门用于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财富化。

第二,专业投资、专业管理。这样的一个基金,要投资的对象必然是我们曾经科技计划支持过的、部署过的。中央有一个母基金,跟专业的管理团队再形成子基金,由这些子基金进行专门化的投资,还可以再跟进其他的投资补偿手段。

第三,有限的开放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数据库。国家的项目数据库大多数都是控制在一两个处长手里。这样一个由公共资源形成的项目库,应该对我们,至少是对业内有限的开放,为进入资金环节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信息。当然,这个数据库前期可能有一个梳理和加工过程。

归纳起来,我的一个核心的想法就是,要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过并已成形的成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再加上专业的投资机构三方面共同构造一个机制,使这些成果能快速的转移、转化,最终形成一个国家科技计划与国家的经济增长、财富创造,不是相背离,也不是并行,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

 

 


[评论人:宋永杰] 评论时间:2008-09-04 17:04:01
房教授所言"可能有80%的项目没有创造出财富",从我所接触的一些单位看的确存在"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这决不仅仅是由于沟通渠道不畅造成的,"科研成果的成熟度不够"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管理不科学不到位造成了部分科技经费打了水漂。我所写的《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管理》就是想尝试在某些方面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果。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