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不惑斋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10

个人档案

房汉廷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08-07-03
最后更新时间: 2015-05-23
日志总数: 152
总点击量: 886758

 

 

日  志

中国战略性技术及其产业化的七道坎

作者:   分类:产业技术研究     浏览:3499次   回复:1次  
发表时间:2010-01-06 15:57:16

中国战略性技术及其产业化的七道坎

 

 

编前语:近几天本欲写一篇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章,以应时景。于是翻找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就翻出了这篇写于2002年的旧作。文章写就后很是寂寞,到处兜售也不见有回音。今日翻读,感觉问题尤在,甚至更为突出。如战略产业的高度战略化和低度市场化、高度战略化与高度市场化、低端技术市场化与高端技术政治化、巨量资金需求与筹资渠道狭窄、绝对比较劣势与相对比较优势、跟踪战略与超越战略以及国家意志与民营载体等诸多问题,仍然是目下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要面对和化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翻过的坎。因此,稍做补正,以期引起有兴趣的同仁共同研究。

 

 第一道坎:战略产业的高度战略化和低度市场化

 

 在战略技术中,有一类战略性技术本身的立基市场虽然很小,但外部溢出却很大。此类技术在其产业化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难题是高度战略化与低度市场化的矛盾。即从其外部溢出或国家安全以及经济持续发展角度看,必须对其予以优先发展和快速发展,但从其商业化后的回报角度看,由于立基市场狭窄,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对其进行投资。

 

这种战略性技术的代表性产业是机床产业。即使是像美国那样制造业非常发达的产业体系,其机床生产也只占美国制造业就业率的1% 不到,而在制造业就业的人员中却有25%的人使用机床。同样的结构也反映在中国的制造业中。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00年中国机床生产所占中国制造业就业率仅为0.56% ,而同期在制造业就业的人员则有18%2的人使用机床。更为进一步的分析显示,2000年中国机床产业产值只占GDP0.02%,而同期通过使用机床创造出来的产值所占的GDP的则数倍于机床产业本身所创造的产值。

机床产业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本身的产业贡献都是非常有限的,而其对整个制造业的外溢性贡献则是巨大的。更具有代表性的是机床产业的高端技术部分——数控机床。它是由传统机床进一步集成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电子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精密制造技术、并朝智能化发展的先进制造装备。

由于数控机床属于机床产业的高端技术部分,高技术开发难度、高资金投入和低市场开发价值并存,一般性商业组织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进行完全商业化开发,而其对一个经济体巨大的外部溢出效应又不能不对其进行开发,这就更激化了其高战略性和低市场性的矛盾。

另一个具有这种特性的战略性产业是航空工业。航空工业技术是典型的两用技术,其国防上的战略地位与经济上的战略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如航空业中的高端技术核心产品——大型飞机,则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风险、高效益的战略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冶金、化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特种和精密加工等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相关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大型飞机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对外技术封锁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各种国际条例来限制其他国家自主发展干线飞机技术,这有力地说明了干线飞机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但是,大型飞机同时又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世界只有少数几家(如波音、空客等)公司具备真正商业化的能力。因为这个市场已经集中到只有一、二家公司就可以满足整个商业化需求的程度,任何第三方的介入都可能无法完成最终的商业化过程。而对于一个不能完成商业化且投资巨大的产业来说,其最后的结果非常可能失败。

如何化解这类战略产业高度战略化和低度市场化的矛盾呢?通常的选择是三种:一是基于一个经济体的财力及外部环境(如安全状态、技术输入被限制的程度等)选择放弃自身研制、开发及产业化过程,采取完全购买的策略,如新加坡等;二是采取技术跟进并试图超越的政策路径,但限于低度市场化或本经济体市场需求有限的实际情况,不进行进一步的产业化开发;三是通过政府直接参与投资和组织,弥补因低市场化而带来的商业风险。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多变环境的巨大经济体来说,第一种路径显然走不通。第一,涉及高度战略化的高端技术,掌控者绝对不会以第一时间和公正的价格进行转让;第二,中国经济已经有能力进行有选择的高端技术跟进和再开发。第二种路径对某些高度战略化和超低度市场化的产业来说具有可行性。如航空业中的大型飞机制造,技术的跟进和相应的技术威慑,将有利于中国在采购这类产品时获得更高端技术的产品和更为优惠的价格,同时还可以在紧急状态时迅速进行相应的产业化开发。第三种路径对高度战略化和低度市场化的产业来说是合适的,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种子”资金的方式,建立产业或行业平台,推进产业化前期研究和开发。这类战略性技术虽然可以通过市场化实现产业化,但由于单个产品的立基市场非常狭小,只有比较小的企业才适合进入,而这样的企业往往又缺乏足够的实力进行产业化前的研究与开发。所以,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联合行业内企业,共同构筑外部性平台,使这种政府推进型的研发过程缩短具体厂商市场化的时间。比较典型的产业例证是机床产业。



 

[评论人:段小华] 评论时间:2010-01-14 21:34:29
拜读了1/7,等待后面6部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