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从延续千年的科举直到现代的高考,始终难以摆脱“应试”巢窠。在我国教育界,尽管中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但无论是学生家长、教师还是相应的评价体系,基本还是走的“应试教育”的路子。“应试教育”,简单讲就是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排名次以便“排座座吃果果”,按照名次依次获得不同的“好处”。这些对广大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心知肚明、孜孜以求,以便在求学以至就业和各种“社会资源分配中”坐次排的靠前吃到大的“果果”,而我们的教育资源也围绕这条线运转,“把学生培养成才”。是耶?非耶?有识之士呼吁了几十年的素质教育,到现在都难以得到实现。“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高分低能”、难以培养出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所急需的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各类人才。很显然,在这种“应试教育”运转模式背景之下,无论作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为了能够“吃到大果果”,只能无奈地选择能够吃到大“果果”的路。这种有害于创新与创造力培养的“应试教育”,谁之过?
“应试教育”的危害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需要整个国家教育模式的转变,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到教育内容以及评价体系和相关的就业和资源分配等整体转到“素质教育”上,才能彻底改变。虽然“应试教育”是个大问题,但他的危害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来讲却象“慢性病”,现在的小学生要到十几年后走上社会才会显现出其负面作用。相比于“应试教育”,目前在我国的科技界,若隐若现的“应试科技”,才是当下我国教育与科技界应当刻不容缓认真对待的大问题。
所谓的“应试科技”,从根本上来讲是从“应试教育”发展而来,在科技领域,其约定俗成的模式也与“应试教育”异曲同工:科技工作者劳神焦思写本子拿项目,拿到项目再忙于写文章、申请专利、申报各种奖励和名誉,进入下一循环再用前面的文章专利与奖励为凭证申请更大的项目,滚动循环中队伍也不断壮大,至于对科学技术的推动这样的核心价值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反而不被真正关心。主管部门与广大科技人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应试教育”相似的模式,按照文章专利和获奖凭证“排座座吃果果”,结果近几年催生出了大量的垃圾论文和垃圾专利以及学术腐败,至于正真的科学精神与科技进步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应试科技”是当前我国不得不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建设创新型国家无异于缘木求鱼,在表面科技繁荣中大量浪费国家和社会资源的同时,让我们离核心创新能力越来越远,沦为蹩脚的“应试科技”的受害者。“应试科技”之与当前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急症病”,其“治疗”慢不得。否则就不是仅仅“遗祸子孙”的问题,而是“贻害当世”,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能否真正推进的大问题。
毫无疑问,彻底转变“应试科技”与“应试教育”,才是我国社会实现创新型国家当前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