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网首页]   [博客首页]    
张建武的博客

http://www.casted.org.cn/blog/?uid=2013

个人档案

张建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公告栏 登陆博客 栏目分类 全部日志 最新评论 博主评论 博主好友 博主收藏 博客成员 最近来访 论坛资料 统计数据
创建时间: 2010-01-11
最后更新时间: 2012-03-27
日志总数: 20
总点击量: 105916

 

 

日  志

“两头在外”的基础研究之痛(三)

作者:   分类: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     浏览:2667次   回复:0次  
发表时间:2010-01-11 12:23:41

“两头在外”的基础研究之痛(三)

  “两头在外”的基础研究之痛(三)


      “仪器买进来,文章发出去” --这种“两头在外”的基础科学研究形态中,“仪器买进来”的危害和弊端容易分析和认识,“文章发出去”的危害和弊端却不容易清醒认识和发现,因为“科学无国界”-“基础研究的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共享的资源”-许多科研工作者、学生、教师甚至相关政府公务人员都认为是这样的,尽管“科学家有祖国”但“科学无国界”。这样的论调即是在科研界也颇为流行,似乎是正确的,没有疑问的。这里,我们有必要质疑,是这样的吗?如果不是,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事实总是胜于雄辩。最近发生的一件让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痛恨并咬牙切齿的事情,无可置疑的正面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科学也是有国界的”。且看事件回放:


爱思唯尔提价风波

英荷“混血”的励德爱思唯尔旗下的在线平台Science Direct的期刊数量超过2500种,拥有世界1/4的科技与医学领域经同行评审的电子版全文文献。

Science Direct的中国客户,从2000年首批11家,增加到2007年的200多家,均以大学为主,其他还有国家图书馆、各部委图书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据了解,每年仅大陆高校组团购买爱思唯尔产品费用已达1800万美元,2010年预计将达2800万美元。2006 年Science Direct向中国高校师生提供下载3000多万篇,占高校全部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2007年高校向爱思唯尔付费最多的是北京大学496590美元、吉林大学358546美元、南开大学311749美元。

2007年底,爱思唯尔提出2008年征订方案——今后3年在华年均提价15%,是至今4次调价中最高的一次。为了争取合理价格并简化程序,国内图书馆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名义出面议价,该系统成员图书馆超过500家。

2007年11月9日,双方在北大图书馆进行了集体谈判,随后又多次沟通。11月29日,该系统向成员发出了谈判未果的情况通报。其后,双方又进行了多个回合的讨论。但在此期间,爱思唯尔已经接到为数众多的高校关于尽快开始采购的要求。一份包括150家大学的Science Direct全学科订户费用表显示: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82148美元,2010年116160美元,涨幅41%;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77134美元,2010年157788美元,涨幅104%……

爱思唯尔“每年费用必须保持5%的增幅”的提价要求在我国台湾未能实现。台湾“学术电子信息资源共享联盟”作为最主要的议价代表,台湾各大院校均发布了措辞强硬且一致的声明,终于促使出版社改变态度取消涨价,甚至同意降价8.6%,同时开放图书馆可弹性删刊。

事实上,大陆科学家们今天遭遇的一切,国际同行也经历过。类似的风波在德国,在俄罗斯、美国都曾沸沸扬扬。

(链接:中国青年报6月3日《国际出版巨鳄大幅提价 部分高校面临学术断粮》)
 

爱思唯尔提价风波背后,直接动因是经济利益驱动,即所谓的市场因素,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本质却很容易被市场因素的论调“迷住了善良无知的双眼”。科学论文的发表与出版,不仅涉及到版权等可以讨价还价的所谓的可以计价的“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看不见的“科技传播垄断权”。科学和技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永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问题”。
 
“文章发出去”的弊端,不仅仅在于我们花了银子把它“发出去”还要花银子把它“买回来”,更在于科学论文所载的科研成果、发现和创新的传播与受益群体,我们实际上形成了“体外循环”――受益最大的不是我们这个“体”而是拥有这些高影响科技刊物的发达国家的“体”,我们自己的科技人员、学生、教师、政府公务员、各行各业的需要者包括老百姓,失去了需要的时候能够免费或廉价而方便地查看、阅读这些文献的机会,不得不去通过“市场”高价买回来。在当今科学和技术关系越来越紧密、科学发现转化为高技术的门槛已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国家科技进步在这个模式下谈发展和赶超显得多么单薄!这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悲哀。只有拥有了像样的“科技传播权”,才能够让中国的基础科研“为人民服务”,打下国家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而不是“体外循环”。

笔者以及笔者的许多同学和朋友,都有在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多年科学研究的切身体会和认识,对于那些限制或敏感研究领域和实验室,几乎不用“外国人”,而往往就是这些领域涉及到最前沿和尖端的科学与技术,借用当下时髦的说法这种做法叫做“维护”科技“安全”,日本就有要领先中国两代人的教育与科技举措,美国的不少国家实验室规定只招聘“美国公民”。科学无国界吗?科技有安全吗?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有必要在这些问题上有清楚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并形成共识和举措,才能推动我国基础科研的真实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