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第五道坎:绝对比较劣势与相对比较优势第五道坎:绝对比较劣势与相对比较优势 一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主要依赖其资源禀赋和对资源禀赋的有效利用程度。后发国家或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产业通常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领域,而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产业则更多地集中在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其中的根本差异就在于对资源禀赋的有效利用程度。而决定一个经济体资源禀赋转化、利用的核心要素则是产业前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其中战略技术的优先发展尤为关键。
如果上述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在考量一个经济体未来产业发展及技术路径选择上,就需要对影响产业发展和附加价值提升的核心要素——技术特别是战略技术的优先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一个经济体的资源禀赋在一定时期内基本是不变的,唯一可变的是对其利用方式和使用效率的变化,而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要素又在技术的变化引起的要素重组。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在战略产业上的落后,最根本的问题是战略技术的滞后,以致在很长时期内中国只能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但是,在技术进步呈现越来越快加速度的今天,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也因技术的导入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发达经济体正在重拾或已经在这些产业领域确立了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新经济下的软件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高智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附加价值甚至超过了许多其它高技术、高资金投入产业。根据摩托罗拉公司1998年的调查显示,日本筑波园区有集成电路设计设计人员10万人,美国硅谷则有20万人,而中国几乎是空白。同样,即使被视为资源密集型的一些产业,由于新技术的导入,也使其更具有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许多发达经济体的政策也逐渐从淘汰到重新发展。如新材料特别是以纳米技术为支撑的材料产业。这些情况表明,由于技术的深度导入,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产业分工理论已经不能解释今天的产业分工方式,一些后发经济体赖以支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同样面临着发达经济体的重新核心化的挑战。
既然技术创新推动下的全球产业加速集中化已经成为现实,既然后发经济体不可能固守依赖某种资源禀赋谋求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那么也就更意味着后发经济体要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可用于高效利用自己资源禀赋以及外部资源禀赋的高新技术尤其是战略技术。 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后发经济体,在应对国际经济变化以及新国际分工体系的进程中,虽然没有一个领域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但是新的决定因素——技术也为后发经济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基石。即后发经济体已经没有可以固守的产业领域,只有和发达经济体一样发展高技术并提升或创造高附加价值的产业。
当然,作为后发经济体的中国,限于目前的资金准备、人才准备和可调动的其它要素,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的发达经济体可以在若干领域同时发展,但至少中国可以有选择地优先发展某些关键性的战略技术以及以这些战略技术为支撑的战略产业。如半导体产业、装备产业等,就可以利用国家力量进行优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