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志
我国难以实现科技创新的几个重要原因持续创新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现在也已经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许多令世人惊叹的雄心壮志和实际行动,但是目前依然收效不彰。鄙人认为,我国在科技创新上难以实现跨越发展有如下原因: 1、在我国产学研的分工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 产学研结合是在国际上已经被证明提高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成功发展模式。以大学为主体的科研机构解决的应该是“技术和产品实现的可能性”问题,企业应解决的是“产品实现的技术细节”问题,只有这样分工,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科研机构里的研究人员在理论研究和技术思考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在持续的科学研究中有机会发现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实现可能性,但要求他们解决企业内部的生产方面的所有(尤其是细节)问题有些勉为其难,因为高校研究人员除了科研之外,还有培养人才的责任。一项新技术和新产品能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实现最终取决于一些关键细节问题的解决,这些细节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企业的责任,企业从高校获得创新的新技术(专利)后结合市场需求对新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是非常必要,而且企业将新技术转化成产品比研究机构要快得多。发达国家的产学研是有明确分工的,但是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希望从大学等科研机构获得的是完全成熟的技术,对新技术涉及的生产细节问题不太重视,因此高校诞生的新技术进入生产和市场环节很容易失败,因而对科研机构的新技术产生误解,甚至对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失去信心,这样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我国的科技创新。 2、我国极为落后的科学研究仪器产业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鄙人曾于2003年在期刊《科技导报》上发表过一篇“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大型科学仪器产业”的文章,指出:我国如果不发展大型科学仪器产业的话,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我国科研机构里的科学研究仪器绝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这在目前和未来的很长时期里难以改变,因为看不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准备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的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现在都在认真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进行一场谁家发表的SCI论文多和SCI论文引用指数高低的竞赛。目前,高校科研人员感觉在国内进行科学研究很难,比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实验室里要难得多,代价也大得惊人,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外的人根本不了解这些现状,只是一味地责备我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低,没有创新。例如,从美国进口的一台分析仪器卖给我们研究机构40万的话,在美国可能也就只卖10万而已,当这台仪器的核心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损坏了、需要美国的仪器生产商修理的时候,更换零件10万的要价报价是很平常的,所以如果我国的科学仪器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科学研究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的代价大得惊人,科技创新就很难谈起。 3、国内企业缺乏发现创新科研成果的能力和意识 鄙人今年在国外刊物发表过1篇研究论文,文章本身并不涉及任何技术问题,但美国的一家纳米技术公司的研发经理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因为他能从这篇文章可以发现文章背后的东西:创新技术和新产品思路。其实这篇文章涉及的相关研究成果于2008年在国内期刊也发表过1篇。鄙人并不愿意和外国公司合作发展什么新技术,还是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国内企业生根发芽,所以也没有任何行动。这反映出来的一个问题是,国内企业缺乏发现创新科研成果的能力,也没有这个意识,这也同样制约了我国的科研创新。 4、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利于我国的科研创新 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过于重视SCI论文和论文的引用指数使得我国最好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主流学术刊物上,因此数据比较好、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投给了国外的SCI学术期刊,数据一般的才会投给国内的核心期刊,数据差的就交给国内不入流的学术期刊,因此国内企业基本上很难发现比较好的科研成果,甚至使得好的科研成果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所用。本人前述的这篇SCI论文其实最先是投给国内的一家SCI期刊的,但该期刊以若干理由拒绝,所以本人只好将这篇比较简单、但数据可靠、创新的论文投给了国外的一家SCI期刊,该期刊的SCI论文引用指数比国内的那本期刊的高得多,而且很快就发表了出来。如果我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一些比较创新的科研成果都发表到国外学术期刊的话,国内企业就基本上无缘发现好的科研成果,因为国内企业似乎没有全球科技情报的搜集意识和能力。 5、国内企业不重视知识产权也制约了国内的科技创新 鄙人接触过一些企业,这些企业也想从大学和科研机构得到新的科研成果,但他们只想以非常低的代价甚至不想付出任何代价,这和科研机构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存在很大的认识鸿沟,这也不利于国内产学研结合的战略实现,这也会制约我国的科技创新。 当然,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味模仿跟踪,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困难重重,长路漫漫!!! (本文转自本人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7aaee00100fjq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