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2008年度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陆续揭晓 |
www.casted.org.cn 日期:2008-10-07 点击数:9052 |
2008年度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陆续揭晓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公布的日程,2008年度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陆续揭晓。 10月6日: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2008年10月6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享有奖金的一半)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两人分享另外一半奖金)。 其中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此殊荣。
左起: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 吕克·蒙塔尼、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回顾:21世纪以来历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2007年,美国的马里奥·卡佩奇、奥利弗·史密斯和来自英国的马丁·伊文思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这些发现导致了一种通常被人们称为“基因打靶”的强大技术。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2000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10月7日:物理学奖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10月7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藉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享有奖金的一半),以及日本的小林诚和益川敏英(两人分享另外一半奖金),他们都在基本粒子夸克的研究上有突出成就。 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而获奖。小林诚、益川敏英则因有关对称性破缺起源的发现而获奖。
左起:南部阳一郎、小林诚和益川敏英
回顾:21世纪以来历年物理学奖获奖者 2007年,法同科学家阿尔伯特·费尔特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伦伯格。他们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 2006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莫特,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2005年,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他们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 2004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02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1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2000年,俄罗斯科学家泽罗斯·阿尔费罗夫、美国科学家赫伯特·克勒默和杰克·基尔比。他们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作出了基础性贡献,特别是他们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 10月8日:化学奖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10月8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日裔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三人将分享诺贝尔奖金。 他们三人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有突出成就而获此殊荣。值得一提的是,钱永健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回顾:21世纪以来历年化学奖获奖者 左起:钱永健、下村修、马丁·查尔菲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特-埃尔特,因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的贡献获该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成为第一个成功地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过程捕捉下来的科学家,评委会称他的获奖真正体现了诺贝尔遗言中所说的“授予一项非常重要的化学发现”。 2005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因为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另一名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他们因为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0月9日:文学奖揭晓
瑞典文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08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是一位能用其作品引领人类超越现有文明和追随根源的探险家。他的作品充满人性及多元文化,其名作有《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
回顾:21世纪以来历年文学奖获奖者 2007年,多丽丝-莱辛,英国作家。代表作《青草在歌唱》(1950年)、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等。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 2006年,奥尔汉·帕穆克,土耳其作家。代表作《白色城堡》《黑书》《新人生》和《我的名字叫红》等。他的作品“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征” 2005年,哈洛·品特,英国 剧作家兼导演。代表作《生日派对》《哑巴侍应》《回乡》《无人地带》《背叛》《从砰烬至灰烬》。他的作品揭示了日常絮谈中的危机,打开了压迫的封闭房间。 2004年,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兼诗人。代表作《Lisas Schatten》、《我们是诱饵,宝贝》、《斑比乐园》。她用超凡的语言以及在小说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事情。 2003年,库切,南非作家。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2002年,凯尔泰斯·伊姆雷,匈牙利作家。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2001年,维·苏·奈保尔,印度裔英国作家。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2000年,高行健,法籍华人。剧作家、小说家。代表作《灵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10月10日:和平奖揭晓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10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阿赫蒂萨里卸去芬兰总统职务后,担任联合国负责处理非洲之角人道主义问题的特使等职务。其中以调停印尼亚齐省的内战,最享盛名,之后,又于2005年11月11日被任命为联合国科索沃问题谈判特使。
2007年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他们努力唤醒人们对地球暖化问题的重视。 2006年 孟加拉穆罕默德·尤诺斯和格拉明乡村银行,他们从社会底层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 2005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在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4年 肯尼亚环境部女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获诺贝尔和平奖,为可持续发展、民主与和平作出的贡献。 2003年 伊朗律师,希尔琳·艾芭迪,为民主和人权,特别是为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所作出的努力。 2002年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为国际冲突寻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增进民主及改善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 2001年 联合国和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为更有组织与和平的世界做出的努力。 2000年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韩国在任总统。因其在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推动韩国乃至东亚的民主和人权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而获奖。
10月13日:经济学奖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3日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回顾:21世纪以来历年经济学奖获奖者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3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2005年,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通过博弈理论的分析增强世人对合作与冲突的理解。 2004年,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因在经济学时间数列分析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2年,具有美国及以色列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证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 200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因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贡献突出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J-赫克曼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丹尼尔-L-麦克法登,以表彰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
|
||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