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汶川地震灾区工业恢复重建规划 |
www.casted.org.cn 日期:2008-11-26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点击数:15705 |
二、恢复重建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自然,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努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着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完成工业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为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重点突破,有序推进。遵循区域总体布局,兼顾恢复重建与发展提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区分缓急,突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和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强科学发展能力,切实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合理布局,促进集聚。根据灾区地质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着力加快工业园区(集聚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和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集约发展。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恢复重建必须注重水土资源保护,厉行节约,最大限度保护耕地。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树立新的资源观,建立完整、高效、合理的产业链,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灾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多元筹资,开放发展。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筹集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有利条件,发挥灾区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企业主体,政府支持。充分发挥企业灾后重建的主体作用,注重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政府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阶段任务与目标 1.恢复重建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2008年7月—12月):灾后重建前期准备阶段。根据灾后重建规划确定的任务和项目,抓紧项目选址、环境影响和节能评价等前期工作,加快项目核准工作,协调解决企业重建的项目用地、资金和能源保障。率先推进前期工作到位的灾区支柱产业、基础性产业、建材企业以及骨干企业的恢复重建项目,力争有恢复能力的企业在年底前基本达到震前水平。 第二阶段(2009年1月—2009年8月):全面启动建设阶段。修复开工一批毁损相对较重的工业项目,做好异地建设重大工业项目的准备工作,抓好新规划工业园区(集聚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列入重建规划的大多数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1年9月 ):发展提升阶段。随着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展开,灾区优势特色产业得到恢复和发展,重大技术装备、电子信息、磷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和工业园区的发展要超过震前水平。 2.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本规划,使规划区内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科学发展能力增强,三年后规划区内工业发展达到或高于震前水平,为“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重大布局符合主体功能区划要求。逐步形成一批联系紧密、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整合、污染集中治理的工业园区(集聚区)。 ——劳动就业。坚持以扩大就业为导向推进恢复重建,到2010年,规划区内工业企业职工总数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 ——节能减排。到2010年,规划区内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较震前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6%,“三废”排放、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家规定。 三、产业定位和生产力布局 根据规划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按照自然地理单元,将灾区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区域,综合审视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明确区域工业发展产业定位,合理产业区域布局。 (一)规划区主体功能定位 根据汶川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按地质地貌及地理单元,以龙门山为界划分山前、山中及后山区域,并依据重建强度将规划区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类地区[2]。 ——适宜重建区。在提升抗震安全标准的情况下,工业以就地恢复和县域内调整为主,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石化和精细化工、绿色食品和中药材加工、医药等产业,改造提升一批工业园区(集聚区),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基地,四川、甘肃、陕西规划区分别成为成德绵经济区、天水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度重建区。有序迁出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逐步关停、淘汰污染严重企业,在严格论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矿产资源,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工业园区(集聚区),近期可适度发展水电、矿产开发、建材工业,大力优化产业布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重建区。这一区域成灾覆盖面大、潜在地质威胁严重,生态环境本底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差,建设用地严重匮乏。除部分对环境影响较小、主要为本区域内服务的企业外,其他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原则上应实施搬迁。 (二)区域产业定位 根据规划区内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就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品牌突出的区域经济,努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成都灾区。加大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力度,发挥成都在全省受灾地区中特大中心城市的特殊优势,恢复、重建、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机械、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建设成为带动灾区恢复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德阳市。充分发挥德阳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重建,提高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业强县(市、区)的优势,修复整合提升磷化工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医药、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 ——绵阳市。发挥全国唯一科技城特殊的科教资源、产业优势,恢复发展和提升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特殊钢材、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规划布局北川、平武等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我国重要的电子产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广元市。发挥特殊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恢复发展高水平载能有色金属、军工电子、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规划布局青川、朝天等县(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连接川陕甘区域的绿色制造业基地。 ——阿坝州。发挥绿色资源优势,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医药、建材和民族旅游用品工业等优势产业,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雅安灾区。加快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基地,在调整搬迁中建设好工业园区,发挥水电、矿产资源、农林优势,大力发展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陇南灾区。依托优势资源,发展铅锌、水电、硅铁三个工业集中区,培育农业特色产品加工业、医药化工、建筑材料、旅游工艺品四个产业集群。 ——汉中灾区。利用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现有产业优势,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烟酒食品和军工等重点产业发展。 表2 规划区内县(市、区)产业定位
(三)工业生产力布局优化与调整 根据规划区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引导受灾企业原地恢复重建、异地重建和关停并转,异地重建项目应进入工业园区(集聚区)。按照科学规划、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节能减排的原则,修复、整合严重受损工业园区,改造、扩建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依托现有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建设对口支援产业合作园区。支持生态重建区发展“飞地经济”,适宜、适度重建区的县(市、区)原则上集中布局和建设一个工业集聚区。 ——修复、整合严重受损工业园区(集聚区)。支持受灾严重的成都市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彭州工业园区、绵竹剑南春工业集聚区等工业园区修复受灾道路、电力、供水、供气、环保治污等基础设施,提高园区产业发展水平。对于阿坝水磨工业园、北川工业园、青川工业园、什邡蓥华工业园等处于地震断裂带的工业集聚区,结合企业异地重建,进行撤并、迁建和整合。 表3 严重受损工业园区(集聚区)产业布局
——适当扩大国家级、省级开发区面积,改造提升原有工业园区(集聚区)。对现有基础较好、开发程度较高的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在科学规划基础上适当扩大开发面积。加快现有工业园区道路、电力、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恢复、改造,支持工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于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工业集聚区,重点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限制引进废水排放量大的企业。对工业基础较差地区的工业集聚区,优先安排城市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表4 改造提升类工业园区(集聚区)产业布局
——鼓励对口支援省市建设合作工业园区,探索建立“飞地经济”。依托现有工业园区(集聚区),支持对口支援地区与受援地区按合理布局的原则,合作建设产业园区,承接支援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适当调整生态重建区行政区划,积极探索阿坝州、广元青川等严重损毁地区在毗邻地区发展“飞地经济”。支持在崇州市设立成都中小企业园。 表5 对口援建合作产业园表
——促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集中实施节能工程,综合治理污染,促进现有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根据资源和环境条件,支持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天水、汉中等地依托现有工业园区设立循环经济工业集聚区。在合理布局工业园区(集聚区)的同时,配套建设工业园区水、电、路、气、信息化等设施,适度超前规划工业园区物流、环保、技术研发、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节能环保,把提高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设系数作为项目准入的衡量指标,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引导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入驻园区。 |
|
||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
相关链接
-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杜紫宸一行到我院访问
-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杜紫宸一行访问我院[2015-08-14]
- 胡志坚院长会见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调研组[2015-06-16]
- 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的人事管理机制探究[2014-12-01]
- 加拿大工业部科学创新司Daniel Dufour处长报告会总结[2014-09-23]
- 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于中小工业企业且差距加大[2014-07-08]
- 13年调研报告:第三次工业革命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 13年调研报告:“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真的会发生吗——对里夫金等人主要观点的评述
- 12年调研报告:灾后重建需重视公众的社会信任*
- 从汶川到雅安:政府帮助灾区农村居民重建住房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01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