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专题

政策先行 改革驱动,把自主创新战略落实到基层——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www.casted.org.cn  日期:2009-02-18 文章来源: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点击数:6127 
 

         2008年以来,在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福建省科技系统认真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着力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把“科技政策落实年”确定为2008年度工作的核心主题,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成效作为衡量科技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推动全省上下重温科技大会精神,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学习的检查测试和落实情况的督查调研,广泛组织《科技进步法》和激励创新政策宣讲系列活动,促进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落实,在汇聚创新要素、营造创新环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社会升温,持续营造自主创新氛围

在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之后,福建省迅速组织力量,下大力气抓好规划、决定和大会精神的分解落实,围绕国务院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制定适合省情的实施细则,形成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机制。凭借科技大会的春风,全社会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热情不断高涨。

2008年初,在福建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测试,让与会代表全面温习科技大会及《决定》内容,系统回顾中央、省委决策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认真提出加强自主创新的意见建议,收到良好效果。20081011月,省科技厅又会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效能办等有关部门,就《决定》贯彻落实情况,对各设区市、19个县(市、区)和13个省直部门进行了督查调研。结果表明,《决定》贯彻、落实情况总体较好,大多数行业部门和地方在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继续出台了一些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自主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进一步形成。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机制基本确立,参与创新、服务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县、区)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省本级科技经费按不低于10%递增,2008年达到5.72亿元;设区市一级科技经费20072008两年分别比上年平均增长35.8%、15.3%,调研的19个县(市、区)2008年科技经费平均增幅达到43.2%。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得到完善,各市、县和省直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吸收、引进、培养、使用人才政策,加大奖励力度,重奖创新人才,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待遇,如福州博士后公寓、石狮科技奖励协会、沙县人才发展基金等新型奖励机制,均产生良好激励效果。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渐成风气,经贸委、信息产业厅等部门和大多数市、县设立财政奖励或补助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机构或基地建设。督查调研活动有力推动自主创新活动进一步升温,达到预期效果。

二、为企业送暖,持续开展科技政策落实行动

围绕落实国务院配套政策和《决定》,突出“科技政策落实年”活动主题,注重抓细则制定、抓宣传贯彻、抓督促检查,着力解决制约我省自主创新的政策问题,使广大企业、院所、高校充分了解激励创新政策内容,应用激励创新政策武器,享受激励创新政策带来的实惠。

一年来,省科技厅充分发挥综合管理职能,精心组织运作,加快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进程,通过政策杠杆引导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收到了明显实效。一是激励创新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在认真调查掌握企业诉求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应制定的第一批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目录,分解到17个牵头部门和30多个参与单位研究制订,已颁布23项,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其中近九成的规定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二是激励创新政策宣传产生重大反响。推动政策学习、宣传和贯彻,利用各种新闻宣传媒介,全面推展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及科技政策解读,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组织《科技进步法》与激励创新政策巡回宣讲活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激励创新重点政策培训,共举办培训班40期,受训人员达6500人次,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接受政策培训率达100%,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人员受训率达90%,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普遍欢迎。三是激励创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一些含金量高、影响深远、社会普遍关注的政策措施已经在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活动中逐步显现政策效应。金融支持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兴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别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节能技改及农业科技项目提供贷款支持,累计金额超过60亿元。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工作得到加强,福晶科技、鸿博印刷等一批科技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快速起步,已设立创业投资机构13家,注册资本达17.6亿元。首批54个省自主创新产品获得认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不断健全。新认定208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持续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夯实基础。涉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预计2008年减少企业应纳所得税额20多亿元。四是激励创新政策落实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福建省科技政策落实行动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政策执行“回头看”等跟踪反馈与监督落实制度得到健全,为确保各级各部门协同推进科技投入、财税支持等激励创新十大重点政策的有效落实打下基础。探索建立由科技、财税、经贸等部门组成的政策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政策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协调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并通过政策执行评估和督查调研等有效方式,促进政策全面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

三、集各方力量,持续强化科技宏观统筹协调

科技工作要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工作格局,实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根本的途径是科学、合理、有效的运作,可取的办法是利用政策驱动、项目推动和部门区域联动等综合手段,以汇聚各方资源,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2008年,我厅采取统筹协调、集中突破的策略,把握好部门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主动加强与国家和省里的大行动、大项目、大产业、大工程的对接,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积极作用;把握好科技政策驱动与项目扶持的关系,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市县党委政府的通力合作,在统筹协调中集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把握好推进源头创新与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关系,主动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集聚,在服务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有效引导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成果向企业聚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收到良好效果。

互动合作机制彰显活力。推动建立了由13个部门组成的省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科技工作重大问题加强协调、磋商与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与有关部门联手推动竹纤维和光伏产业技术研发、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平台、科技特派员等重要工作进展。加强与各设区市政府的沟通联系,有效整合省、市、县科技资源,合力推进区域产业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引导企业同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建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把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活动根植于企业。2006-2008年,全省有5100多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多层面的部门、区域合作产生共振放大效应,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得到更大的推动。

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全面开展。与台湾建立了涵盖高校、科研、科技园区和高科技企业,涉及20多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关系。台湾学者创业园、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和闽台花卉高科技园等合作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创新研究与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引进台湾180多个花、果、茶新品种,一批台湾园艺技术在福建各地推广应用。联合相关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建立海峡西岸科技协作联盟,推进我省与兄弟省市之间的科技合作。在科技部支持下,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及第二届海西科技论坛、海峡两岸知识产权论坛和科技外交官论坛等系列活动,为企业和基层单位引进新技术、承接新成果、对接新项目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四、挖发展潜能,持续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

科技工作领域很广,战线很长,需求众多,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工作绩效,如何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直是管理工作两难抉择的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先做到有所不为,才能很好地做到有所作为。只有精心组织引导科技力量布局,把科技资源聚焦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部位,才能切实改变科技工作撒胡椒面的局面,才能不断创造核心知识产权,才能发挥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科技服务于发展、创新立足于需求,有效推行项目分级管理制度,在缩减县级一般性项目安排、调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序列、缩短省级科技计划工作战线的同时,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百姓生活的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领域,集中到事关两岸关系发展的技术合作领域,大力组织协同,促进研发与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

一是以科技重大专项显现引领支撑,发挥带动效应。几年来,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以3.18亿元的科技经费,聚集、吸引各方面投入20.6亿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减排、新药研发、中药现代化、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疫病防治、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创新了一批核心技术成果。2008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幅分别高达28%和56%,主要得益于持续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创造大批核心技术的结果。

二是以科技平台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安排2亿元省级科技经费,建设了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省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自然科技资源库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自2008年起,设立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稳定支持科研院所开展公益科研活动。

三是以区域科技重大项目武装基层,支持市县发展。改革市县项目支持方式,研究制定了《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5000万元省级科技经费实施区域科技重大项目,以设区市为主筛选适应市县发展需要、有发展前景和相对优势的项目给予集中支持,盘活和集成省市县科技资源,推进区域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切实提高科技进步对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水平。

四是以自然科学基金培植创新源泉,培养青年人才。修订《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调整和规范省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和管理,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3个类别,创造条件尽可能让一心一意做学问的青年人才得到支持,营造公平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一年来,我们立足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差距。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科技部的工作部署,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应对各种复杂局势和艰难挑战,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上一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构建安徽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安徽省科学技术厅[2009-02-18]
下一条: 加强科技资源整合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工程,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2009-02-18]
【字体: 【打印本稿】


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提供的资料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或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并向您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