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上)
www.casted.org.cn 作者:王元 郭戎 宋卫国 孙福全 程家瑜 刘冬梅 孔欣欣 日期:2008-12-01 文章来源:2008年第12期《中国科技论坛》 点击数:6548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上)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向全体研究人员发起了征文活动,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特点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撰写学习体会。本期专题笔谈编发的是部分征文内容。
 
当前新的经济形势对科技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
王 元(常务副院长)
一、正确认识当前新的经济形势对科技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增长下滑给政府和产业界研发投资带来双重影响。2007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整体下滑。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亚洲银行等机构公布的预测信息显示,世界总产出增长从2007年的5.2%逐步下滑至2008年8月份以来的4.8%,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低至4%以下。包括美国、日本、欧元区以及亚洲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下滑,GDP增长率分别从2007年的1.9%,2%,2.5%和9.8%,下滑至今年以来的1.9%,1.7%,2.1%和8.8%。在经济增长水平下降的同时,需求减少,失业增加,这些均可能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
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情况下,各国政府科技投入压力明显加大。目前,美国政府在力求科技投入维持原有预算水平,但显然其持续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据2008年9月底美国参众两院共同通过的“持续决议”,除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之外的各科学机构在2009年3月前不会获得新的预算。美国科学界大声疾呼,不应削减着眼于未来竞争力的科技投资。与此同时,受经济形势的直接影响,产业界的研发投资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8年欧盟工业研究与发展投资记分板针对全球200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产业界研发投资的增长率较上一年度降低了1个百分点。
(二)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酝酿着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契机。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经济形势。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5.2%,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个百分点。伴随着今年以来经济增速的放缓,若干结构性变化突出反映出来。一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全面落后于中西部地区。2008年1-8月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中部21.22%和西部18.56%,而同期东部地区的增速只有13.99%,明显落后于上述两个区域。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其中国有企业利润基本没有增长。2008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17.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同比增长仅为0.7%。
经济增速的放缓与消费者和企业家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和信心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下滑。同时,2008年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均比上一季度大幅下降,其中企业家投资信心在在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呈现全面下降趋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面临巨大的挑战。
挑战之下往往蕴藏着机遇。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也蕴含着未来重大结构性变革的契机。一是我国出口贸易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兴市场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新增长点。2008年以来,我国对印度、韩国、阿联酋等国出口贸易同比大幅增长,分别为46%、42%和36%,而相应地对美国出口贸易同比增长则只有11%。二是在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产业界研发投入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强度增长稳步上升。美国、日本、欧盟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从2003年的4.7%,3.9%,3.4%下降至2007年的4.5%,3.6%和2.7%,而我国同期企业研发强度则从2003年的2.8%上升为2007年的3.4%。三是近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速下降,可能意味未来高技术产业结构及内涵将发生深刻变化。2008年前三个季度,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18.09%,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1个百分点。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速放缓的同时,呈现出了若干结构性变化。高技术产业中通讯终端设备制造销售负增长1.25%。高技术产品中办公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累计负增长近5% 。
(三)基本形势判断:五个没有改变。综上我们可以形成关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若干基本判断。尽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五个基本方面没有发生变化,即一是坚持自主创新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没有改变;二是我国低成本的相对优势没有改变;三是依托巨大市场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没有改变;四是由转轨、转型压力带来的广阔创造空间没有改变;五是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攀升的趋势没有改变。上述判断的形成和总结既是当前树立消费者、企业家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预期和信心乃至国家信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面对如此经济状况我国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基础和保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我们的对策
(一)当前需要关注五大问题。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着力关注和把握如下五大问题。一是科技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短期应对与中长期部署相结合的问题。二是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的问题。三是处理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问题。四是处理好科技惠及民生与促进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问题。五是处理好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推进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问题。上述问题应当成为当前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科技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政策建议。一是通过规划加强科技统筹协调职能。充分发挥“三定”方案赋予科技部的统筹协调职能,加大对全国科技活动的规划和引导。尽快启动“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和编制工作。对外部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所提出的新需求做出判断。二是抓住机遇,培育创新能力。扩大内需,发展民生科技。紧密结合国家重大规划部署、重大工程,在更大规模上应用科技成果。提升重大领域的创新能力,创造新产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抓住契机,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企业品牌。三是通过积极的政策工具推进结构调整。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为迎接新的结构调整挑战提供有力支撑。确保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
孙福全(综合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符合国情的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全面协调的发展和稳定持续的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发展观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发展的主体是谁?发展的动力靠谁?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谁?首先,发展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机器设备和厂房,没有人民的积极参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如果一个国家完全依靠出售自然资源和外国投资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增长,这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几乎是坐享其成,这样的增长就不是发展,更不是科学发展。其次,发展的动力是依靠人,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具有比物质资本更高的收益率,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口的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最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人民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发展只让少数人受益,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样的发展就不是科学的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是符合国情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其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仍然是我们最大的比较优势。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到了“刘易斯转折点”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在工资不变条件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几无可能,但我们仍有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享受人口红利。因此,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要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和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另外一个基本国情是区域之间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这就要求不同的区域结合区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在产业的选择上形成合理分工,避免结构雷同和无序竞争。比如,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东北地区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东部科技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等。
第三,科学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除了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之外,技术进步被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创新能力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采取生产要素驱动的模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缺乏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产业的发展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投入产出效率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劳动密集型还是知识技术密集型,关键在于生产的产品里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实现科学发展就是要从生产要素驱动的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争取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第四,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科学发展首先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片面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由于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世界上通行的衡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率,而是由经济增长率、预期寿命、文化程度等一系列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因此,实现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其次,科学发展是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协调均衡的发展,贫富悬殊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较大,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国际临界水平,不同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发展严重不均衡,这样的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科学发展。再次,科学发展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结构失衡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但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牢固,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发展不协调,一般加工生产能力过剩,服务业发展缓慢等。今后,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的方向发展。
第五,科学发展是稳定持续的发展。发展一般不可能是非常平稳的,因为发展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政府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9.77%的增长速度,而且没有出现大的经济波动,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然而,未来我国的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地发展,现在看来还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和不可控的因素。比如,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将造成多大影响目前还难以估计,目前的资源和环境可以承载多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等等。所以,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地发展,要求政府部门采取十分审慎的政策,刺激消费,扩大需求,化解风险,并与世界各有关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吸取全球金融危机教训建设创新型国家
宋卫国(科技统计分析研究所研究员)
透过美国次级债引发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可以初步总结以下几条教训和启示:
1)技术创新要和制度创新相辅相成。虚拟创新要和实体创新相互促进。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要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金融制度的创新,包括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必须考虑能够有利于技术创新、有利于知识的扩散应用、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和有利于经济协调发展。
2)创新要有约束,要有监管,过度的创新会与当初设定的目标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反思: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发展和应用过快,并不一定是人类幸事。在当前危机深化之际,我们应该反思:技术过快的发展和应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如有可能带来的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带来人类难以承受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如今到处的电子和塑料垃圾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就是最好的说明。在某些方面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超出了人类现在的需求。这表明人类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投资比重可能过大,超过了人类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增长速度,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
3)美国发展模式并不是最好的,有可能存在不同于美国的更好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的机会。当前我们要思考如何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下维持商品高出口和经济高增长。中国需要不断变革探索,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4)以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创新型国家评价可能存在限制条件。如何评价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目前中国还处在经济变革转型期,西方国家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在中国还在进行中。客观评价,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还没有进入过度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足。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是追赶者,具备后发优势,中国人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失败教训来发展自己。中国R&D投入已经持续多年高增长,科技投入总量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30年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科技与经济实力。当前,中国需要在防范外来危机影响的同时,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带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发动机(投资、消费和出口)有可能其中一台失灵(外贸出口可能正进入衰退期)的情况下,需要适时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特别要提高8亿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潜力,拉动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政府适时增加对科技和公共产品的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驱动经济增长。中国要和谐配置资源,增强国民凝聚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变经济危机为发展机遇。
 
构建我国科技投资新体系
郭戎(科技投资研究所副研究员)
投资是为未来生产条件进行的准备活动,而在全社会各类投资中,科技投资所占量不大,但却是最超前、最活跃、最具灵魂性的组成部分,它不断变革着现有生产力的本质和形式,决定着人类消费-生活模式的转变,很大影响着未来经济社会的总体走向。因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科技投资的重要作用显得极为必要。
工业革命以始,从早期的蒸气机时代,到电力与钢铁时代,到石油化工与汽车时代,再到电子信息与计算机时代,发达社会的科技投资从零散个别走向有序化和组织化,从完全由研究者兴趣驱动、由市场自发调节到多种科技投资动机并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目前,工业化国家的科技投资体系已经相对完整和成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由探索者的个体投入、企业日益重视技术投资的管理和优化、金融机构的相关工具创新、专门投资于科技产业化的风险投资行业形成壮大以及政府直接投入和以间接手段对其他主体的调节。
凭借着优良的高效的科技投资体系,发达国家在极大地创造财富,改善了国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不断将各个方面的国家竞争重点前移至科技环节,并形成了以新标准与质量规则、严格的环境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代表的,有利于先发国家的国际新规则。
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科情的高效科技投资体系。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建立,科技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基于这些现实,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科技投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事业和工作发展的要求。
建设新时期科技投资体系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工作,通过上一阶段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有关文献,我们提出关于构建新科技投资体系的几点方向性建议:
一是,必须面向当前科技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在依靠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方面,科技投资体系必须能够促进全社会对节能减排、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的有效投入;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上,科技投资体系要能够引导科技要素和资源向农业农村转移;在基础科研能力方面,保证有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在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惠民的方面,通过科技投资形成一批改善民生的科技项目,同时通过科技投资的市场化引导作用,应该形成市场化的机制和商业模式,即能够促使贫困人口通过科技创业脱贫致富等。
二是,必须大胆进行机制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科技投资体系必须围绕这一命题作好文章。要体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原则,多建立政府引导和杠杆撬动机制,如利用所得税、营业税、增值谁,引导企业的科技投入;并利用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在不同科技创新活动之中的优势,分别建立科技与金融的合作机制;加大对科技担保、风险投资的支持、引导、合作力度,更多地用市场化力量去实现科技工作的目标。
三是,分层次分类别不断探索科技投资的内在规律。科技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科技投资体系较为复杂。科技投资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宏观科技投资是国民经济中投资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观科技投资则属于区域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微观科技投资,则是具体的投资主体的一类行为。从不同的科技活动来分类,知识生产、技术开发、技术传播、技术服务等的投资特点也各不相同。从领域上看,又分为不同的部类科技投资,如社会公益科技投资、传统产业部门的科技投资、高技术产业部门的科技投资等等。探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科技投资的内在规律是不断完善科技投资体系的基础。
 
把提高技术竞争力作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突破口
程家瑜(科技预测与评价研究所研究员)
一国的科学技术实力是决定其世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2001年以来,美国的科学和技术实力都排在世界第一,其总体竞争力也居世界第一。面向21世纪,日本政府相继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和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加强了基础科学研究,使其科学竞争力跃升到世界第2位,技术竞争力也达到世界前10位。但是,日本的技术竞争力由2006年的世界第10位下降到2007年的世界第20位,同期日本的综合竞争力也从世界第16位下降到第24位。韩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是“科学技术导向”,2001-2007年,韩国的科学竞争力从世界第21位提升到世界第7位,技术竞争力从世界第19位提升到世界第6位,远高于总体竞争力的排名。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韩国的世界竞争力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进入21世纪,我国总体竞争力不断攀升,科学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与总体竞争力呈现同步增长态势,说明我国总体竞争力越来越依靠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正在从要素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但是,我国技术竞争力远落后于总体竞争力(2003年除外),关键性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匮乏,制造业所需的尖端技术及基础设备主要靠国外引进,如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发展根基不稳。因此,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
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近20%,我国劳动力成本每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能源供需矛盾、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等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出现回落。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和新问题,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提升技术竞争力,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到2010年R&D/GDP的比重达到2%,一是加大政府R&D资金投入力度,目前,R&D经费中政府投入所占比重仅为四分之一,与大多数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二是鼓励企业增加投入,通过落实和完善包括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以及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确保研发投入目标的实现。
2)提升技术竞争力,努力完善创新环境。要下大力气,抓紧抓好纲要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的落实和完善工作,特别是关于科技投入、税收政策等社会最关注的政策,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金融等政策。
3)提升技术竞争力,重点解决薄弱环节。一是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和新机制,鼓励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加快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二是加快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在促进城乡统筹中的作用,加快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研发与推广,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使科技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造福人民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大动力。
 
以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刘冬梅(农村区域所副研究员)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实践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城乡发展不协调有关。单从收入指标来看,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如果再考虑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获得方面的巨大差异,我国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就显得更为明显。为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理念,关键是要抓住城乡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加以解决。
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城乡统筹的根本之所在。当前,加速城乡统筹的核心在于促进城乡产业发展的统筹,着力构建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支撑成为当务之急。在城市优先和重点发展“农”字头工业——即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和为农产品生产所需产品提供服务的工业。在农村优先和重点发展与“农”字头工业相匹配的特色产业基地,从而形成城乡联动的特色产业链,以实现农产品的有效增值和农民更为充分的就业。
科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始终围绕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支撑,不断探索建立由各种科技利益联结体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广覆盖性的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并通过这个体系解决城乡产业联动中的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农村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一系列科技问题,从而起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来引领和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
当前,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科技的引领和支撑力度。
1)统筹配置城乡科技资源。建议尽快在成渝两地开展统筹城乡科技综合改革的探索与试验,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供资金、设定服务岗位及服务的要求等方式,向社会公开购买科技服务,同时,科技部门应与人事部门、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在政策上引导城市人才向农村的流动,推进城乡科技服务均等化进程。
2)优化农村科技投入的结构。在加大农村科技研发投入总量的同时,要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农村科技资金投入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目标的基础上,大力挖掘中低产田改造潜力,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及在农民增收中效果显著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力度。
3)突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溢出功能。通过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增加对区域优势产业中的重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科技型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同体,鼓励企业对农村进行资金和技术投入。
4)构建基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县域为重点,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县域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技术服务中介机构,为覆盖农户范围广泛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组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5)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有效模式。搞活农村科技金融,为农村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信贷优惠,创新科技服务农村的模式,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充分用活民间资金,促进城乡科技要素的合理流动,支持农村科技事业发展。
 
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
孔欣欣(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
曾经在我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的低成本劳动力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并形成了对未来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性力量,亟待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进行调整,我国已进入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在推动劳动友好型的产业发展中大有可为。
实证研究表明,在技术路线演进过程中,尽管客观上存在劳动保护与工业发展之间的替代关系,即有利于劳动保护的技术投入、扩散及相关制度安排可能会牺牲工业发展的速度,但并不必然牺牲效率,反而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质量提高。
一是科技创新不断发展能够创造更高生产率水平上的大量全新就业岗位,这本身即是劳动友好的重要体现。科技创新带动了竞争中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流动,促使劳动者从生产率较低的岗位流向生产率较高的岗位。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总量最高的前五个行业是:金融业49435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9225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887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3809元,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0662元。而平均劳动报酬增长比例最大的前五个行业则是金融业25.85%,教育业23.7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3.1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1.84%,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24%。其中,主要产业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正处于新兴业态阶段。
二是对于大多数产业而言,“劳动友好型”的科技创新能够降低单位产值的原材料用量、能耗以及相关人力成本。从全世界范围看“劳动友好型”的标准和政策在不断出台并深入人心,因而产业技术路线向该方向演进势必增加一国产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以源于英国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进步和强制性技术标准为例,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要求仅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与设备、材料、环境有关的损失控制,进入90年代后则发展成为基于人力资源、产品质量、工程设计、采购货物、承包、法律责任、制造方案等在内的全方位主动控制。对于应用这类技术安全标准的企业而言,重要的不是为其创造了多少财富,而是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极大改善了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此外,国家关于劳动利益和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对于产业技术进步路线、技术创新能力积累以及技术扩散路径将产生长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未来科技创新必将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通过科技创新创业,创造更多更新更好的就业岗位。尽管科技创新与就业的关系有诸多理论上的争论。但我们不能忽视的至少有两点,一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然会带来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二是科技创新发展伴随着新兴技术的产业化或新产业的创造,必然会带来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三是科技创新过程中大量的创业活动在不断地创造就业。
2)把“劳动友好型”技术研发与扩散作为国家科技政策的重要目标。要实现劳动友好的经济社会目标,只依靠现有的工程科技是无法完成的。“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持需要多学科交叉综合,特别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之间的跨领域合作,以及综合发挥原始创新、交叉创新、组合和延伸创新,市场功能需求推动创新以及群体性突破创新的作用。我国现有科技计划中对于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和人本主义的技术研发和成果扩散还很少。为此,应在深入推进“规划纲要”相关配套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探索调整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方向,将有限的国家资源更多地投向有利于“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的领域。
3)鼓励和支持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劳工友好型”技术创新体系形成。鼓励和支持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发重点向“劳动友好型”技术研发与扩散倾斜;发挥大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以及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以及相关适用技术的扩散;大力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强化职业安全意识,依法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等。加大对劳动友好的仪器设备投资与技术研发支持,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扩散。大力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政策、技能培训与科学普及政策之间的协调。
 
(特别说明:全文发表于2008年第12期《中国科技论坛》。由于篇幅限制,在正式发表时部分作者的文章有所删减。)
 

上一条: 30年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回顾[2008-11-10]
下一条: 30年来的中国科普政策与科普研究[2008-12-08]
【字体: 【打印本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