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在调整优化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基础显著增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中心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给工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之初,工业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逐步使企业从管得过严、统得过死的框架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蓄积了超常的扩张能量。同时,通过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了我国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各地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在改革调整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1、工业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工业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此后每两三年就迈上一万亿元台阶,2000年突破4万亿元。2003年以来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2007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7367亿元,比1978增长2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6%。其中2007年一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超过1994年以前17年工业增加值的累计,2003-2007年五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改革开放前二十五年工业增加值的总和。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1995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仅占5%,2007年这一比例已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中国与日本并列第二。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30年来,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除了80年代有所降低外,90年代以来所占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2007年工业所占比重达43%,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推动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的位次不断前移。工业为农业、交通运输等各行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支持。与1978年相比,2007年农用化肥增长5.7倍,汽车增长59倍。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迅猛发展。彩色电视机由1978年的0.38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8478万台;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4397万台;洗衣机由1978年的0.04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4005万台;房间空调器由197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8014万台,轿车产量由1978年的2640辆增加到2007年的480万辆。微型电子计算机、手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7年产量已分别达到1.2亿台和5.5亿台。
(二)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
1、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工业企业[1]实现利润27155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98739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45倍和57倍。1999年以来企业实现利润连续大幅增长,增幅基本在30%以上,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长的增长期。1999-2007年,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8928亿元,是1998年之前改革开放头21年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的4.5倍。其中2007年一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比1998年以前21年的利润总和还多5000多亿元。
2、工业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的75.4%来源于工业,1983年达到了86%。1983年以后,随着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中来自工业的比重逐年有所回落,但90年代以来又逐步回升,在税收产业结构中继续保持主导地位。2007年工业上交的税金仍占税收总额的50%,大大高于其他部门。
(三)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生产能力不足,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绝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进入21世纪,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部分行业产能增长较快,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大量产品销往国外。
1、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主要领域,已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2]。与1978年相比,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成倍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由1978年的5712万千瓦小时增加到2007年的68737万千瓦小时,增长11倍;原煤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5.8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25.8亿吨,增长3.4倍;化肥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124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230万吨,增长5.6倍;粗钢生产能力由1978的350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7045万吨,增长15.3倍;水泥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736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8.34亿吨,增长23.9倍;化学纤维由1978年的38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042万吨,增长79.1倍;汽车由1978年的17万辆增加到2007年的1283万辆,增长74.5倍。
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如粗钢、煤、水泥产量分别由1978年位居世界第五、第三、第四,现在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粗钢产量已占世界钢产量的1/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超过45%。原油由1978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目前的第五位,发电量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
3、工业产品大量出口。近30年来,我国工业出口品种不断增多,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9.7%。而到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的该项比例上升到90%以上,初级产品比例则相应下降到10%以下。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微机等领域,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工厂或生产基地。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7339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18.5%。
(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大幅上升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创新主体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工业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1、科技投入不断加强。200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研发人员108.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5%,比1995年增长3.2倍;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投入R&D经费2112.5亿元,比1995年增长13.9倍。
2、科技成果日益丰硕。200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9590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6074件,占专利申请量的37.6%。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国内90%的电解铝是采用先进大型预焙技术生产,自主开发的200KA、280KA、300KA、350KA大容量铝电解槽在国内广泛应用。一大批高档数控机床,如多轴连动复合机床、数控重型曲轴加工机床、重型多工位压力机、超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标志着国产数控机床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军工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站设备生产企业主力产品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生产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了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生产能力。
二、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化升级特征突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一)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78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种经济成份在市场经济中竞相发展。
1、国有企业[3]在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实现利润总额10795亿元,比1978年增长20.2倍。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的利润及上交给国家的税金仍分别占40%和50%。近十年来国有企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资本回报率由1998年的0.8%快速提高到2007年的14.1%。国有企业改革效应初步显现。
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仍占绝对的支配地位。200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电力生产供应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分别高达97.7%和91.3%;在煤炭采选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占本行业的比重为65.2%;在冶金、有色、化工等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领域,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在27.2-44.6%之间。
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一批优强企业。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工业企业1272户,企业数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0.38%,但其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所占比重分别为27.9%、21.4%和31.8%。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份量加重。2007年,跻身世界500强的9家工业企业全部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7年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了企业个数的44.4%,主营业务收入占54.2%。
2、“三资”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自1979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起,外商投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商投资加快增长,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加快了在我国投资建厂的步伐。“三资”企业由沿海逐步向内地蔓延。
1980年,在中国落户的“三资”工业企业只有3户,其中2户中外合营企业、1户外资经营企业。到2004年末,全国“三资”工业企业已达10.6万个。2007年末,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6.8万个,其中与港澳台及外商合资经营企业2.5万个,与港澳台及外商合作经营企业3210个,港澳台及外商独资经营企业3.8万个,港澳台及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858个。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2353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9.9%;现价工业总产值12.7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5%,出口交货值517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6%。
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最初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外商投资领域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扩大。据统计,2007年,在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三资”企业产值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均在40%以上。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三资”企业分别占所在行业产值的84%、45%和63%。
3、私营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拾遗补缺位置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仅指个体及私营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正式公布“非公经济36条”,第一次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据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到2004年末,我国共有私营工业企业90.3万个,吸纳就业人员3225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5.6%和34.7%;全部私营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4970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2.4%。如今的私营企业已不仅仅是简单加工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小企业,相当一部分已是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和装备先进、产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现代企业。近几年在重化工、冶金、汽车、电力等行业均已经出现了投资规模在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私营企业。钢材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私营企业已有10多家,全国已有38家私营企业从事汽车整车生产,私营经济发展的档次已经逐步高级化。2007年,在我国私营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已有17.7万家,其中达到大中型标准的有8000多家。2007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571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7%。
4、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组织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后,我国一直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实行制度创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可以在现代公司制度的财产组织形式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逐步发展起来。1995年全国股份制(国有独资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企业共有5559个,仅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0.1%;工业总产值2727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4%;年末从业人员253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8%。2004年全国股份制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7.1万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34.2%;工业总产值达10多万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5.2%;年末从业人员4015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43.1%。
(二)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
1、能源、原材料工业得到加强。能源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经过30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几年来,能源工业产能大幅提高,能源供需紧张状况明显缓解。2003-2006年,发电量每年均净增2500亿千瓦小时以上,2007年比上年净增4000多亿千瓦小时,全年发电量高达32816亿千瓦小时,是1978年发电量的11.8倍;原煤近五年以每年净增2亿吨左右的产量连续增长,2007年全国原煤产量达25.3亿吨,比1978年增长3.1倍。原材料工业受需求影响产量猛增。钢产量1996年突破1亿吨,2003年超过2亿吨,2007年达到4.89亿吨,比1978年增长14.4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成为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有色、化工等也得到较快发展,均成为工业的前十大支柱产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高技术制造业飞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居民消费结构由传统家电类扩展到个人计算机和通信等领域升级影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高速增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995年在各行业的排名老九,跃升为1999年的排行老大,自此连续9年稳居榜首,成为持续带动我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07年规模以上电子通信业主营业务收入3901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8%,其主要产品手机、程控交换机、微型计算机、显示器、彩电、激光视盘机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全球高技术产品的重要生产及供应基地之一。其他高技术制造业如生物、医药产业也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航空航天产业全面推进,较为完整的高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11786.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1%。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3、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进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钢铁行业全部淘汰了平炉炼钢,连铸比接近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一些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钢材品种,如汽车板、造船板、集装箱板、石油管等,国内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大大提高。2007年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6.75%,创历史最高水平。电解铝自焙槽工艺已全部淘汰,2007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达55%,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7%。电力工业积极推进“上大压小”工作,用先进、高效的发电机组取代落后的小火电机组。
(三)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大企业集团发展壮大
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抓大放小”战略以来,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世纪以来,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一批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企业集团先后发展壮大起来。2007年底,我国工业企业集团已达1833个,拥有资产19634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的55.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12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39.1%,发挥了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同时,国家采取了“放小”、“扶小”政策,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了放开搞活小企业的步伐,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活力、地位不断增强。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底,我国小型工业企业共有135万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8%;从业人员达到5796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2.3%;全年营业收入达到8430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38.6%。
(四)从东部地区优先发展逐步转向东中西部地区[4]协调发展
1、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2007年,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285325亿元,比1978年增长124倍;实现利润总额16879亿元,增长41倍,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70.4%和62.2%。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为整个工业的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头作用。
2、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2007年中西部地区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73068亿元和46785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72倍和80倍;实现利润总额6045亿元、4232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46倍和59倍。
3、工业区域结构趋向协调。尽管中西部地区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从1999年开始,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振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东部地区到中西部投资。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开始出现中西部发展速度快于东部的端倪。2007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20.8%,西部地区为19.6%,分别比东部地区高3个和1.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3.6%,上升到2007年的14.8%,上升了1.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4.4%下降为63.3%,下降了1.1个百分点。区域经济格局开始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并向协调发展逐步推进。
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工业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跃上了新台阶。我国已初步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已成为我们的强国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在不远的未来将实现更大的发展,并在一些关键制造业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以工业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将以更强的综合实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注: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做过调整。1998年以前工业统计范围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8年及以后工业统计范围调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8-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和全部国有企业,2007年改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2]注:2007年生产能力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78年为全部工业企业。
[3]注: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指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的纯国有工业企业,1998年及以后指规模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4]注:东中西部工业的指标,2007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78年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