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国内课题组组长:“我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做科研”
————与某国立研究所课题组组长的对话
www.casted.org.cn  日期:2010-08-02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1705 
 


  记者:您在科研项目方面有哪些建议?

  吴雨:希望能借鉴国外好的经验,把科研资源集中到一两个部门,每个项目的经费多一些,在经费安排中多向科研人员倾斜一些。这样大家就不用把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项目重复申请、重复汇报上,以及应付论文任务和考评。如果能够这样,大家就可以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十年磨一剑”,多做一些原创性的研究。要想在科研上做出大的成果,必须要经过跟踪—模仿—创新三部曲。这很像盖大楼,想不打好地基,直接盖上面几层,是不可能的。许多新的发现看似偶然实际上是源于长期的积累和准备。

  ⑥希望创造更好的环境,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更专心地研究,更自主地探索

  记者:“十年磨一剑”就能做出原创性成果?

  吴雨:我想这不应该是个问题。虽然创新失败的风险很大,但只要有足够的积累和时间,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这就像种庄稼,只要土壤肥沃、养分充足、气候适宜,种子播下去以后,给它们足够的时间,自然会有新芽破土而出。

  中国不是缺少科研人才,也不是大家不想创新。我相信绝大多数做科研的人——国外回来的也好,一直在国内做的也好,其实都是想干点事业的人。只要有好的环境、好的机制,有长期的、足够的经费支持,出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记者:目前的环境、机制,是不是不利于创新?

  吴雨:这是明摆着的事。目前的项目经费安排、申请机制和急功近利的考评办法,搞得大家都很浮躁,很难沉下心来做开创性的事情。尤其是课题组组长,必须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一些繁杂的琐事:怎么申请到项目经费、怎么让学生毕业、怎么让这个课题组活下去……据我所知,国内像我这种状态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

  记者:您是不是很着急?

  吴雨:想想真是着急。从个人来讲,我放弃国外的优厚的待遇和安逸的生活回国,不就是想多为国家做点事吗?从国家来讲,这些年对科技越来越重视,科研的设备条件越来越好,经费越来越多,寄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如果我们拿不出原创性的成果,既对不起自己,也没法向国家交代。

  目前的情况是,不是我们不想集中精力搞创新,而是现实不允许。温家宝总理在去年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曾说过一段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全部科技政策的着眼点,就是要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此,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更加自主地探索”。

  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研究。我想,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期盼。

  为了解我国科研人员工作、生活状况,“科技视野”版与人民网科技频道自82日起联合推出“科研人员现状调查”,欢迎参与。

  网址:http://scitech.people.com.cn/worktimepoll

继续浏览:1 | 2 | 3 |


上一条: OECD创新策略:在明天抢先一步[2010-06-17]
下一条: 低质研究贻害无穷[2010-08-04]
【字体: 【打印本稿】


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提供的资料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或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并向您致以诚挚的歉意。



相关链接